漫话冬季养生
冬季养生有讲究!冬季养生窍门不但有一些固有的健康原则,也有不少需要掌握的养生秘笈、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藏”。冬季,肾脏机能如果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反之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进而引发疾病。冬季,人们为了抵抗严寒,采取种种保暖措施,但方法一定要得当,才能收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冬季养生窍门:冬季养生饮食宜忌!冬季的保健养生应以养肾防寒为主。精神宜安静、并控制情绪、以养精蓄锐。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因此要求精神安静。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冬季天气寒冷,为防止寒邪入侵,以适当增加衣物,注意保暖。宜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俗话说“冬时进补,春天打虎”。一立冬,很多人就开始忙着进补。四季中强调冬天进补是很有道理的。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营养的需求较高,人体消化吸收的功能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也有利于改变机体的“虚弱状态”,增强人体健康,因此冬补也被称之为“健康投资”。同时冬补还可将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来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冬补从啥时开始补,补到何时才够数?在时间上,主要指冬至后立春前,但是因为北方清明前后,天气依然寒冷,因此市民可以将冬补的时间延长到清明. 冬季养生在于藏中医认为“冬主藏”,因此冬天养生还要会“冬藏”。蛇为什么冬天要冬眠,实际上就是它在顺应天时进行冬藏。”冬藏讲究7个原则:调阴阳、和脏腑、顺天时、重养神、葆阴精、通经络,也就是说,冬藏要注意顺应天时,同时要学会滋阴养阴,心态要淡定平和,因为人的先天和后天的精气都在肾里,因此还要多补肾,防止肾虚葆阴精。中医认为,冬天容易把阳气泄掉,所以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因为这个时节天气寒冷,易伤寒,伤寒即伤藏,而且人体的背部就是阳,因此市民要注意对背部的保暖,冬天应该穿个背心保暖背部,防止阳气泄掉。
冬季阳气容易外泄,专家建议,冬天不要大量进行户外运动,特别是老人冬天到了不要乱走乱跑,因为如果户外做剧烈运动,比如一天锻炼几小时,出汗以后也会伤血伤气,汗血同源。此外,冬天外出要注意把皮肤藏起来,尤其是背部、头部、脖子、手脚等部位要注意保暖。冬天再冷,也要开窗透气,接受大自然的寒气,这样屋里的微生物、细菌和病毒也会顺风一扫而光……
虽然专家不主张冬天进行大量的户外运动,但是懒要有道,要学会“懒做”。他说,冬天少做户外运动,但是可以在家里多活动一下关节,可以蹦蹦跳跳,特别是对于常年坐在办公室的人士,冬天到了要注意保持经络畅通,因为“久坐伤肉”,经络不通了,气血也不好,慢慢身体就没有肌肉了。在家里运动一下也能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进补。 一碗好粥很关键
冬季进补除了药补还可以食补,不过不能胡乱补,要学会吃。比如进补前宜先作底补,就是进补之前打基础。在冬季生活中,芡实或山药被中医推荐为冬季补底食物,大家可以运用芡实或山药炖牛肉或羊肉、生姜羊肉炖大枣汤等。此外冬季科学进补宜“三加一”,即保温、御寒、防燥加进补。在日常起居上,要注意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温水刷牙、冷水洗脸,注意冬保三暖即头暖、背暖、脚暖,坚持洗脚(烫脚)等。 食补很重要
冬天一定要吃好,比如男性冬天可以多吃:鱼、虾、牡蛎、韭菜、牛羊肉、牛尾骨、各种动物的骨髓,不过有痛风病的男性不宜吃海鲜;女性可以多吃:雪梨、山药、百合、银耳等润肺后,用红枣、桂圆、葡萄干、乌鸡、牛肉、猪排等进补;血亏和贫血的人可以多吃:猪血、瘦肉、大枣、枸杞子、木耳、海带、核桃仁、海参、鲍鱼、含铁酱油;气虚的人可以多吃萝卜、红枣、排骨汤、山药;阴虚的人可以多吃甲鱼、莲藕、茭白、山药、枸杞子、白果、黑芝麻、梨等。
在食补中有一款食物补效甚大,那就粥。“因为粥里有种子,而种子的力量是无限的。因此含有种子的粥和一些膏方,自然也十分补人。” 贴心提醒
跟着太阳作息
冬天的时候不要起床太早,应该跟着太阳作息,太阳出来了再起床,太阳落山就躺下,掌握的是一个晚起早睡的原则,这样才能保存住体内的阳气,不会被阴寒伤了身体。
冬季尽量戴帽子
专家建议,特别是老年人,冬天外出一定要戴帽子,系围巾,穿背心,戴手套等,尽量不要让热量从外露的皮肤中溜走。戴帽子的道理就像给热水瓶盖上盖,人体散发的热量20%是从头上散发走的。 上班时间早啊!没办法晚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