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嘉 发表于 2011-2-22 14:54

未必“车尽其行”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稍加注意和分析,便会感觉到,目前的公共设施总跟不上私家车的扩张,其根源与私家车的使用率关系极大。早些年我们用惯了自行车,出门十步远,也要骑车去,让车受累。如今,轿车接了班,也延续传统,大事小事都伺候着。闲暇时我常思忖设想,何必非等着官方的“限行”令,车主是否也应该明智点,常给车辆放个假。
  如果各家的车不用得那么苦,我想一个城市有上百万辆车也未必显得那么可怕。车的能量太大,如发挥它的辐射作用,十万辆车也够呛。鄙人亲见学校附近的一条路,本来只有七八米宽,还要跑公交,偏偏学生家长们非得车接车送,于是乎,路便成了“不注册”的停车场,下了班的上班族虽然距家咫尺,就是回不了家,堵在那里怨声载道,闹的四邻也不安。
  我常如此思忖,家长何不拉着手把孩子领回家,既免孩子的娇气,又给公共空间减一份压。购物亦然,本来没有几步远,非得开车去,其实把货提回家来,不但练腿练脚还可降血压。
  我国人多,还非得造个车满为患。人越多,越强调车的使用率。曾一度传言要提高闹市区的停车费,影响地媒体也跟着叫苦,说什么:“停车费一涨,人们谁还敢买车,咱们不是说拉动内需,刺激市场吗?一面刺激我们买车,一面又限制我们开车……”我说刺激和限制,并不矛盾。把车买回家,并不是为了让他在街上“全天候的疯跑”,不少有车人平时骑自行车或坐公交上下班,车在周末或假期出游时派上用场,也不能说人家的车算白买了。
  用车的环境很差,却又非得狠狠地用车。此中也有心理原因。到了班上,从汽车里闪身出来多气派;购物,把货物往后备箱里装,总比塞到自行车的车筐里或手提着像样子;接孩子像接首长似的,大人多显身份!缺席如此的场合,有车,却像无车者,买车又何用?为撑面子,也得让车应付场面上的事。
  依我看,人讲“人尽其才”,物讲“物尽其用”,则未必要讲“车尽其用”。给车少点活,“以车代步”缩小点范围,也使咱们的两条腿不至于酸痛缺钙。还有自去年以来,低碳成了响亮的词汇,很多人动辄拿低碳说事。然而,真正做到低碳生活的城市人,越来越少。其实,有车少开,少排放些二氧化碳,就可以收到既可节约资源,又能低碳生活的双重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ynldmkf 发表于 2011-2-22 15:11

有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必“车尽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