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21888 发表于 2019-12-26 15:27

泪奔!有人北洋水师墓前放了山东舰照片

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借山东舰入列的喜庆,我从硬盘里翻出来几张两年前在英国纽卡斯尔时拍的照片,分享了一段感动过我自己的经历,发布在北朝论坛上。https://img3.utuku.china.com/uploadimg/toutiao/20191226/5d8c3722-09ae-46b7-b84e-07f6fa3d7faa.gif山东舰在海上“爱的魔力转圈圈”那张北洋水师故勇墓前祭放着山东舰照片的图片,被不少网友看到后转发在NGA、微博、豆瓣、抖音、知乎等多个平台,一不小心引发了网络热议。版权无所谓,署名也不重要,很乐意这些照片能够传播出去,能让更多人传递这份正能量。https://img1.utuku.china.com/449x0/toutiao/20191226/f25361aa-320a-4ece-8031-d7944132df62.jpg北洋水师故勇墓前祭放着山东舰照片的图片2017年9月,笔者在英国留学时,曾专程去纽卡斯尔探寻的北洋水师在当地的历史,记录下不少照片和文字。现在整理发布,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这段尘封的历史。“擦清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的路。”——山东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一、接舰泰恩河畔纽卡斯尔(Newcastle upon Tyne),是英格兰北部曾经的工业重镇,这里曾矗立着当时英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工业联合体之一:阿姆斯特朗公司。1887年,36岁的邓世昌带领着四百余名官兵水手,经历万里波涛,踏上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伴随着林立的烟囱和轰鸣的机器,泰恩河畔的埃尔斯维克船厂(Elswick Shipyard)中,停靠着即将完工的致远号和靖远号巡洋舰。这两艘耗资近170万两白银的新锐“穹甲巡洋舰”,是在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时,清政府在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后向英国订购的,寄托着洋务派重建海防的希望。https://img1.utuku.china.com/550x0/toutiao/20191226/813c3b23-6518-4bf4-b921-5053760de39b.png泰恩河下游曾经船厂云集,图中标注处就是埃尔斯维克船厂https://img0.utuku.china.com/550x0/toutiao/20191226/20f3ed35-a1d5-4323-a86a-2e3255884a6e.jpg纽卡斯尔博物馆里保存的埃尔斯维克工厂全貌https://img2.utuku.china.com/550x0/toutiao/20191226/ce319cbe-de37-4ca4-b13f-bc690572c351.jpg如今的埃尔斯维克(笔者摄于2017年9月)对这群中国水手来说,很多人是第一次踏上英吉利的土地。然而,这里对邓世昌却并不陌生。6年前,他曾作为扬威号管带,同超勇号管带林曾泰一起来到纽卡斯尔,迎接这两艘新完工的军舰返回祖国。这两人都是福建船政学堂毕业,接受西式海军教育,精通英文,也是同一批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中国海军军官中的佼佼者。1881年8月17日,他们两人分别指挥超勇、扬威从纽卡斯尔起航驶往中国。时任中国驻英公使曾纪泽特意从伦敦赶来,亲自在军舰上升起了代表中国的龙旗。那次远航,是中国海军史上一次跨时代的壮举:两艘飘扬的龙旗的军舰,从泰恩河口(Tynemouth)驶入北海,辗转经直布罗陀海峡穿越地中海,途径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最终回到祖国。沿途各个国家都按照国际礼仪,鸣炮接待,也第一次知道了中国海军的存在。而更早些的1876年,清政府向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的两艘“蚊炮船”,却是悬挂着英国旗帜,由雇佣的洋员驾驶,从纽卡斯尔出发,耗时近5个月抵达大沽口。https://img2.utuku.china.com/550x0/toutiao/20191226/3ab366d2-f2b7-4fc4-b098-15126bfea5ec.pngTyne&Wear档案馆保存的致远舰试航时的照片https://img0.utuku.china.com/550x0/toutiao/20191226/14393d63-fdb4-4e15-8051-ad419a55cd14.jpg残存的埃尔斯维克工厂火炮车间遗址遗憾的是,这两艘军舰连同同时向德国订购的经远、来远,是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最后一次购置外国军舰,性能上很快被后来设计建造的日本吉野等舰超过。7年之后,黄海大东沟海战,邓世昌就是在这艘军舰上,发出了“撞沉吉野!”的怒吼,也是在这里迎来了人生的终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泪奔!有人北洋水师墓前放了山东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