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连续两日新增感染者破万 各地如何落实“二十条”仍面临考验
全国连续两日新增感染者破万 各地如何落实“二十条”仍面临考验http://p2.ifengimg.com/ifengimcp/pic/20161116/1de13d5e3f9a81822fa3_size11_w200_h200.jpg中国新闻周刊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05/F0CA5364C2EE44D3C30EB63ED29990CDE86D9D3F_size3_w100_h40.png
2022年11月12日 20:28:36 来自北京
508人参与36评论
日前,国内多地再度出现新冠疫情。据国家卫健委11月11日最新数据,全国单日新增感染病例已连续第二天破万,波及全国超过30个省(区、市),其中广东、河南两地11月11日感染人数接近6000例。11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最新措施,包括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取消次密接等。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就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最新措施作出解读。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前的防疫措施在应对传染性更强的新毒株时,明显吃力了。现在‘敌人’已经发生改变,我们自己也要顺势调整。”中风险阳性检出率仅为3/10万在今天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解释说,二十条最新措施中,将密切接触者的管控措施由“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是因为随着病毒变异,其潜伏期逐渐缩短,在5天内发现阳性的概率很高。同时,集中隔离时间的调整,可以节省约30%的隔离资源。此外,二十条措施中,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常继乐解释说,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人群规模大,但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仅为3.1/10万。通过及时判定并管控密切接触者,就能降低密接的密接转阳的风险。因极低阳性概率造成大量人员被管控,两害相权取其轻,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中风险区的划定,也是基于评估,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仅为3/10万。在金冬雁看来,当初添加次密接,面临的敌人是德尔塔和阿尔法毒株,而现在主流毒株是毒性更弱的奥密克戎及其变异株。根据以往奥密克戎疫情数据,大规模筛查出的次密接者中,阳性感染者的比例很低。二十条措施中,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常继乐解释说,评估显示,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为4.9/10万,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这是因为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为1.6/10万。通过闭环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介绍说,取消对于次密接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集中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把风险地区和密接人员的有关调查和风险管控的工作做得更好,能够用更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样的调整和优化,是基于科学的认识,也是基于循证研究的新的成果,这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精准科学的做好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雷海潮说。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说,未来随着病毒不断变异,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整个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也不排除再对我国隔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二十条’纠正了很多过去的‘无用功’,要求更加精准化。”金冬雁分析说。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二十条”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精准防疫,具体措施层面做了诸多改变。在他看来,过去部分不合理的防疫措施被修正。全国连续两日新增感染病例过万据国家卫健委数据,连续两日,全国单日新增新冠感染者破万。11月11日,全国新增感染者超过1.1万。广东省、河南省、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单日新增病例数均超千人。其中,广东省新增感染者3700余例,河南省新增感染者2100余例,合计病例数占全国一半以上;重庆新增感染者1241例,首次破千。全国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在10月28日为1477例,半个月时间,翻了七倍不止。其中广东省广州市病例数攀升最快。“当前,广州市正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11月5日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数据显示,从10月28日以来,广州市单日感染人数开始快速增长,5日破1000,7日破2000,1日至11日累计本土感染突破2万人,其中7日以来感染者累计突破1.5万。本轮广州疫情遭遇的是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张屹在11月10日的发布会上称,新增感染者中有93%来自海珠区,且高度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赤岗街客村片区。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南部,辖区主体为珠江下游的一个岛,通过多座跨江大桥和江底隧道与周边连通。海珠区自11月5日零时起暂停地铁公交、限制人员跨区出行。9日起,广州全市部分区实施中小学阶段暂停线下教学、幼儿园暂停返园等措施。据“广州海珠发布”11日消息,海珠区于当日0时至13日24时实施强化全域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对社区、交通、限制人员流动、重点场所和机构管理等方面的管控措施。疫情以来,海珠区并未彻底封闭,疫情管控期间,海珠区非中高风险区的居民仍可限时限流通行。居住在海珠区滨江东路附近的张霖(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每天都在做核酸,管控区的每户人家会发一个通行证,一户每天只能有一个人外出,“现在物资充沛,周围人整体都比较淡定”。金冬雁分析说,现在广州还是按行政区封控,但也在尝试更精准的防疫,这是一种防疫进步。不过,想要真正要做到精准防疫并非易事。目前,虽然新增病例仍处高位,但海珠区疫情得到进一步抑制。海珠区已连续两日无社会面新增感染者。广州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在发布会上称,海珠区新冠病毒实时传播指数(Rt)降至1.6。荔湾区Rt连续五天上涨后,从2.9降至2.7,番禺区从3.0降至2.7。天河、越秀区Rt有所回升。如果Rt低于1,意味着传播链条已被阻断,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现在就看广州的措施能否奏效。如果奏效,意味着在精准防控上我们又往前迈了一大步。”金冬雁说,尽管新增病例数短期攀升迅速,但这些新增病例数大多聚集在某几个地方,只需把出现病例聚集的地方封控住就行,“现在应该关注的是,是否可能会造成外溢地区的疫情暴发,如果不会,广州疫情整体还处于可控阶段”。截至11日24时,重庆市本轮疫情现有本土感染者4000例。11月5日的重庆市疫情发布会介绍,截至当日18时,该市11月已累计新增本土感染者254例,其中“11·01”沙坪坝疫情感染人数最多。截至11月8日,沙坪坝疫情已累计报告超过1100例感染者,涉及到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足区、铜梁区等29个区县。11月11日,重庆市发布全区疫情管控通告,11日至14日期间,对住宅小区、楼栋人员流动性实施管控。住宅小区原则只保留1个车行口、1个人行口,居民除就近核酸检测、购买生活必需品、就医等情况外,原则上不出小区。与此同时,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实行封闭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暂停服务。河南感染者数量连日来迅速攀升。11月8日至10日,河南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均超1000例,11月10日,感染者数量更是超过3000例。河南省病例高度集中在郑州,且社会面病例较多。11月4日至11日,7天内河南已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数量超6600例,其中,郑州市累计报告超6000例。据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郑州市本轮疫情于10月4日由万邦市场外地来郑货车司机引发,随后通过火车站、医院、学校等多链条、多点位传播扩大,形成交织扩散、迅速蔓延、散发高发的态势。11月10日晚,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公告,决定于11月11日—13日在金水区等八城区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包括本地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临时流动人口、外籍人口等八城区居民均需进行采样。多地跟进落实“二十条” 实施效果有待观察《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二十条”措施发布后不久,全国多地和多个部门已开始积极跟进。11日,新疆、四川等多地迅速召开视频或电视会议宣布严格落实“二十条”。当日,新疆召开会议,表示要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在隔离转运、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同日,四川省召开会议表示,涉疫地区要坚持重点区域分级防控,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处置成本,特别是科学划定临时管控区域和密接排查管控,坚决避免简单用大面积静态停摆代替精准防控。呼和浩特市11日也连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强调严格对标“二十条”,细化各项防控举措。此外,多地提到了要纠正简单化、“层层加码”“一刀切”问题。此外,广州、三亚均于当日宣布不再甄别次密接,对目前正在隔离的次密接人员解除隔离。多名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迈出不判定次密接这一步,值得肯定。不过,也有部分专家对此有所担忧,陆蒙吉表示,从病毒传播动力学来讲,次密接阳性率“3.1/10万”这个数字不算小,以1传5~10为基础计算,几天之内就是一大波感染者。在他看来,“二十条”实施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尤其在冬季病毒传播高峰期,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的疫情和封控面积。11月11日,广州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259例,无症状感染者2921例,合计3180例,创本轮疫情新高。据报道,交通运输部今日已删除中风险区防控有关内容。央视新闻12日报道,重庆市疾控专家研判和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从2022年11月12日6时起,将渝北区区域超过60个地点新增为高风险区。多名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二十条”是在遵循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对现有防疫措施的适当降级,对降低防控成本和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二十条”的重大调整,后续对疫情带来的可能风险整体可控,重要的是后续各地要因地制宜地落实到位,也应该避免僵硬化执行。一步一步推进相关措施,尽可能实现精准防控,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稳控疫情效果。https://x0.ifengimg.com/feprod/c/feprod/c/ifengimcp/pic/20210108/3677f2773fd79f12b079_size1_w56_h34.pnghttps://x0.ifengimg.com/feather/images/67461/2022/09/26/16641813209582966.jpg
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认为,针对目前的疫情形势和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国家层面出台了优化措施,后续各地应该积极落实,避免层层加码和地方防疫资源的过度消耗。精准防控要把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压在一定范围内,以取得更有效的防疫效果。在金冬雁看来,未来应对疫情有三点最关键:一是继续完善疫苗接种;二是储备好抗病毒药;三是强化医疗设施,进行分级诊疗。“二十条”中也提到,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记者:牛荷([email protecte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