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慕尼黑非正式接触后,“飞艇事件”能否告一段落
中美慕尼黑非正式接触后,“飞艇事件”能否告一段落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90917/21/wemedia/94c50c62f23d764a66c12e6215c9bd315c5b4a3e_size13_w200_h200.pn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澎湃新闻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05/F0CA5364C2EE44D3C30EB63ED29990CDE86D9D3F_size3_w100_h40.png
2023年02月20日 06:45:00 来自上海市
0人参与0评论
“无人飞艇事件”发生半个月后,中美两国高级外交官员在德国慕尼黑进行了首次面对面交流。当地时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出席慕安会期间,应美方请求,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王毅表明了中方在所谓飞艇事件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改弦更张,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王毅正告美方,如果美方执意借题发挥、炒作升级、扩大事态,中方必将奉陪到底,一切后果将由美方承担。同时,这次意外事件发生后,王毅和布林肯均在慕安会上对日后发展中美关系提出了大方向上的期待。中方要求美方客观公正看待中国的发展,奉行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轨道;美方则表示,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冲突,不寻求“新冷战”,强调保持外交对话和开放沟通渠道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如何界定此次中美官员非正式接触对近期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指出,从政治层面看,这次见面意味着“飞艇事件”告一段落,表明双方都有意愿翻篇。从中方的角度而言,我们本身只将之视为一个偶发事件,问题在于美方不断炒作把该事件升级成对两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的严重事件。不过,注意到近日美总统拜登、副总统哈里斯的表态开始寻求给事件降温,外加这次也是美方主动要求与王毅会面,这些迹象表明美方或不打算就该事件继续纠缠。“从技术角度来看,对于中方来说,这一事件还未完全结束。美方是否能纠正错误,以合理的方式负责任地处理被击落飞艇残骸也是一个观察点。”吴心伯补充称。在吴心伯看来,“飞艇事件”之所以能够在近期持续升温、发酵,少不了美国国内现存的这股强大而活跃的反华势力推波助澜,而这也提醒我们——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既要加强危机意识,也要适当降低预期,对随时可能出现负面冲击和变化做好准备。“飞艇事件”凸显中美关系脆弱性与波动性2月初,美方对中国一艘民用无人飞艇的处置给中美关系再添新挑战,也在考验双方能否妥善处理意外突发事件。“这样一起意外偶发事件竟然在中美关系中掀起轩然大波,深层原因是美国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和战略误判。”王毅在慕安会期间明确指出,“奉劝美国不要再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在对外打交道过程中做出这种荒唐的事情。”实际上,正如王毅点明的那样,此次“飞艇事件”之所以不断升温,其背后少不了美国国内反华舆论的“拱火”与炒作。事件发生后,美国10余名众议员渲染飞艇对美构成“安全威胁”,指责拜登政府在应对“中国威胁”方面毫无作为。本月15日,美国会参议院审议还通过两项决议案,谴责“中国高空侦察气球侵犯美国主权”。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就此表示,美国国会有关决议案无视基本事实,纯属政治操弄和恶意炒作。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着眼于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吴心伯指出,“飞艇事件”让中方认识到,当前美国国内存在一股强大而活跃的反华势力,他们会抓住各种机会,不管是偶发或非偶发的事件,用以攻击中国,损害两国关系。同时,从“飞艇事件”也能看出,拜登政府管理国内政治的能力较弱,很容易被反华势力的政治炒作牵着鼻子走。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的脆弱性和波动性比较高。“这对中方的启发是,降低对中美关系的预期,提高危机意识。”吴心伯提醒,即便双方前期已就一些特定议程做好安排,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负面冲击和变化。需要指出,就在王毅与布林肯慕安会见面之前,美方释放的一些信号表明,拜登政府似乎意识到之前对“气球事件”的反应过度,寻求给事件降温。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本月15日发表对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采访,她称不认为“飞艇事件”会影响中美关系,这被外界解读为白宫控制“飞艇事件”发酵的努力之一。不仅如此,拜登在次日就北美上空“被击落物体”在白宫发表讲话时,也主动撇清了最近被击落的三个物体与中国的关系。“我们还不知道这三个物体究竟是什么,但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们与中国的‘间谍气球’计划有关……情报界目前的评估是,这三个物体很可能是与私营公司、娱乐(项目)、研究天气或进行其他科学研究的机构有关的气球。”此外,拜登重申,“寻求对华竞争、而非冲突和新冷战”。对于拜登这一表态,《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即便面临压力与争议,拜登似乎决意不让对华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希望恢复双方因“飞艇事件”而中断的对话。中美下一步会有哪些互动?王毅与布林肯此次慕安会接触后,中美两国在未来一段时期是否会有更多互动受到外界关注。对于发展两国关系,中方要求美方奉行积极务实对华政策,推动双边关系重回健康、稳定轨道;美方则强调加强外交对话与沟通,并称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冲突。在吴心伯看来,“飞艇事件”逐渐平息后,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一是,双方还能否朝着去年11月中美巴厘岛会晤的共识继续推进。具体而言,包括恢复(两国高层官员)部分交往。例如,推动美方提出的布林肯、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以及中方一些官员访美。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联合工作组能否处理好双方共同关心的具体问题,能否取得更多突破和进展也有待观察。2021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拜登通电话后,中美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就处理双边关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商谈。此外,据《纽约时报》消息称,拜登本月16日就“无人飞艇”事件做出阐释后,他还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接触,正如我们在过去几周里所做的那样”,并且希望与中国领导人通话。谈及中美领导人通话的可能性,吴心伯分析指出,领导人通话需要创造条件和气氛。但美方言而无信,去年巴厘岛会晤后不仅加大在科技问题上对华施压,还继续在台湾问题发起挑衅,近期也未能处理好“飞艇”事件,“目前,通话的时机恐怕不合适。”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慕安会期间,王毅除了就“无人飞艇”事件与美方进行沟通,还会见了多位欧洲国家政要,包括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等。此外,王毅还就乌克兰问题、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回答了提问。如何推动解决持续了近一年的乌克兰危机是本届慕安会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王毅指出,中国所做的一切,就是劝和促谈;同时,王毅还“预告”了在乌克兰危机一周年之际,中方将发表一份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其内容包括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都应得到遵守等。针对中方这份立场文件的内容,吴心伯分析称,“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是中国一贯的政策,但在当下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表明了中方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显示出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来回应国际社会中部分疑虑的声音;同时,中方也想借此强调,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也应得到尊重。此外,吴心伯还指出,中方之所以强调应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实际上也反映出当前很多问题未能真正遵循宪章和原则中所蕴含的多边主义精神,这就包括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打压,挑起阵营对抗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