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GDP逼近2000亿!西海岸新区用一份年度“成绩单”回应期待
海洋GDP逼近2000亿!西海岸新区用一份年度“成绩单”回应期待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80627/17/wemedia/fb310cb1046456f8a7ab57e5924b9534ed074306_size12_w200_h200.pn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凤凰网青岛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05/F0CA5364C2EE44D3C30EB63ED29990CDE86D9D3F_size3_w100_h40.png
2023年06月15日 20:26:12 来自北京
0人参与0评论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的突出优势和鲜明特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6月8日, 全市经略海洋工作会议暨市委海洋委 全体会议 召开。 会上,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指出 要 把发展海洋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更好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日前,青岛披露2022年海洋经济“成绩单”:完成生产总值5014.4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3.6%,占全省、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0.8%和5.3%,总量稳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其中,作为全市海洋经济核心,西海岸新区2022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速达9.8%,跑赢了全市大盘。一个新期待,一份“成绩单”作为海洋经济强市,资源禀赋突出的青岛,不仅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将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确定为重点打造的“六个城市”之一,更把“活力海洋之都”列为城市发展愿景。比起宏观规划,客观的实际表现更具说服力。2022年,青岛完成海洋生产总值5014.4亿元,同比增长7.5%。从增速上看,7.5%的增速其实要高于全市GDP增速将近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海洋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拉动作用。从总量上看,这是青岛海洋生产总值首次迈过5000亿元大关。更重要的是,青岛总量稳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这无疑为青岛接下来继续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甚至在远景发展视角下角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增添底气。在青岛闪耀世界的背后,一定伴随着各区市的亮眼表现,西海岸新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所以要独提西海岸,一来是其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承载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国家使命;二来则是其在青岛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发展的过程中,被寄予了核心引领的期许。面对这样的期待,新区也用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予以回应。日前,新区正式发布了2022年海洋经济发展“成绩单”。其中,9.8%的增速跑赢全市大盘,由此也可以看出新区对全市海洋经济的拉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新区高增速是建立在较大的基数之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稳定向好。当然,数据只是表象和结果,在新区海洋经济表现抢眼的背后,实则也有着更深层的发展逻辑。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4/B3A0588AD099AECD9BC2A655657BF13DEF97D318_size78_w1080_h719.jpg新区何以经略海洋?常言道,内外兼修方能长袖善舞。西海岸新区在海洋经济领域表现得如此强势,正说明了用好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前文已经提到,西海岸新区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获批之初便确定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同时,新区还将国家级新区优势与经略海洋国家战略相叠加,进一步释放政策等发展红利,吸引更多优质要素集聚。2023年黄岛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国家战略走深走实”,在回顾总结新区2022年经略海洋成绩时提到:海上试验场等25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交付运营、世界最大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工交付。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落户。特别是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今年2月,山东省海洋局官方微信在《两个“海洋十年”缘何青睐西海岸新区?》一文中特别提到:7年探索实践,新区打牢了国际海洋合作基础,扩大了国际“朋友圈”、提升了国际话语权。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4/5BCE9923682A3AB16C5591ABF531718F8B5DC586_size364_w712_h323.png新区走向国际舞台,离不开其作为国家级新区在探索实践方面的先行先试优势,同样也与经略海洋等国家战略的加持密切相关。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新区在拥有外部战略加持的基础上,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干将经略海洋落到实处。产业是支撑新区向海图强的关键。 为此,新区加快推进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并在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养殖等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一年,新区的船舶海工重点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这样的表现殊为不易。而具体到项目上,新区的海西湾基地连续2年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青岛北海造船全年接单量居世界第六,海洋石油工程获批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并开建了亚洲首座岸电共建平台以及我国全容量最大海上风电升压站。不论是产能的充分释放还是纷至沓来的订单,抑或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重大项目落地,都体现出了新区船舶海工产业由“造壳”向“造心”加速迈进。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新区正加速实现规模化。过去一年,BG136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海洋药物,明月海洋中药制剂等项目竣工,得益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破题与规模化生产力的释放,带动新区海洋生物医药重点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6%。在树立大食物观语境下,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成为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为此,新区也重点布局“蓝色粮仓”建设,并取得了不俗成绩。 青岛瑞滋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级刺参良种场,“深蓝2号”网箱启动建设,新创建2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家海洋牧场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成绩的背后,是新区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突破。发展产业的落脚点是项目,只有推动项目加快投产,才能为产业发展带来产出。 为此,新区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引进建设,新引进中船蓝色经济综合体、潍柴海洋装备制造创新中心等亿元以上项目60个,总投资1877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541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占比分别为38%和29%。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4/08D53B084789DAB7718DC5EBFB1F382FC5434D69_size112_w1080_h606.jpg值得一提的是,新区2022年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全区海洋经济总量的72.8%,增长12.4%,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9.9%,已然成为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然,在以产业和项目为突破口、做好向海图强文章的同时,新区还以建设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为目标,坚持陆海一体、系统治理,在陆海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在海岸上,新区通过建设海洋科学城、构筑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高地、突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持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支撑。2022年,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5个学院7000人正式搬迁入驻。按照规划,学校将在西海岸校区重点建设濒海试验基地和综合性海上试验场,建设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事实上,不论是已有的学生入驻还是规划中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以海洋为特色的“双一流”高校, 海大落子新区势必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优势 。而针对船舶海工等特色产业,新区也在加速招引产业链上的优质人才。随着海工院北京、青岛研发基地全面启用,15个研究中心陆续进驻,研发人员超过200名,将从研发端提升新区在船舶海工产业领域的话语权。当然,随着创新要素不断聚集,科技成果转化也成为新区必须破题的关键。为此,新区一方面用好用活资本,设立1亿元高校校长基金,累计支持47个项目在新区转化;另一方面出台《关于支持大院大所向区向海发展的意见》,并通过落户全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引导聚大洋与5家涉海高校院所签约产业化合作项目等方式,助力陆海统筹发展。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4/CB3E3A2D4CDDED3CBE8F12853A0C5EE9FEA69B69_size662_w798_h449.png在夯实海洋经济“硬实力”同时,新区还不断优化海洋发展“软环境”,通过高质量沿海开发,促进人海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灵山湾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灵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海岛”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灵山岛生态修复项目成功获批;在强化海洋资源养护方面,新区开展了浒苔前置打捞,组织海上联合执法,在省伏季休渔总结大会作典型发言,并创新组建渔业综合管理琅琊工作站,促进渔业执法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在落实“品牌强区”战略方面,新区发布了全省首个海洋渔业区域公用品牌“灵琅八鲜”,《耕海记》系列宣传获全国“金推手”奖和“融”媒体优秀案例。新区对海洋经济坚定不移地聚焦,不仅关乎其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与其“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目标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每一个不平凡的成就,都蕴含着接续奋斗的历程。对于西海岸新区而言,“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重任在肩,需要脚踏实地走好发展的每一步。2023年是新区的“创新突破年”,“创新”意味着要打破常规、优化重组,敢于闯新路,而“突破”则要打开缺口、超越自我,开创新局面。正所谓“善弈者谋势”,谋势要讲“落子”。为此,新区首先从顶层规划部署方面明确了行动路径与招式打法。围绕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明确要从三个方面创新突破,推动海洋科技、产业、开放走在前、开新局,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市、全省海洋发展,全力打造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核心区、山东海洋强省先行区。而落实到具体的施策上,孙永红也提到了要加快潍柴海洋装备制造中心等总投资1000亿元的60个重点项目建设,引进亿元以上海洋产业项目50个,推动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养殖等海洋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透过他的表态可以看出,新区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突破口就在于项目。以潍柴海洋装备制造中心项目为例,其建设完成后将具备行业一流的专业海洋装备研发、建造及相关应用技术的开发能力。同时,考虑到潍柴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其也能让新区在发展壮大船舶海工等重点涉海产业的过程中,更好地集聚优质资源。归根结底来说,通过项目的建设推进,将有助于新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从而真正提升现代海洋产业竞争力。当然,在构建海洋经济发展体系中,海洋科技创新也是不容忽视的核心要素,只有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海洋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新区也已明确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力。通过对标世界四大湾区,一方面依托“仲华”热物理试验大科学装置等做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另一方面推动大院大所向区向海发展,建设多层次海洋人才队伍,全面强化人才向心力、创新策源力。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4/E11623EC9431E6936298737B2EC692F22D6E2496_size113_w1080_h720.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