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滁州水污染事件:揪住几句错话,不如关注他们为什么做错事
媒体评滁州水污染事件:揪住几句错话,不如关注他们为什么做错事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80529/11/wemedia/9dad6d3002d6eb5f9697da6e2ea23a986f01c838_size27_w200_h200.pn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经济观察报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05/F0CA5364C2EE44D3C30EB63ED29990CDE86D9D3F_size3_w100_h40.png
2024年05月31日 06:14:29 来自北京
1103人参与56评论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5AB52382A39F1A7F659C969DEB729FBCEAF10E6D_size93_w1200_h675.jpg经济观察网 宋馥李/文 安徽省全椒县正经历一次官场地震。5月29日,安徽省滁州市已免去杨俊同志的县水利局党组成员职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滁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免去窦平同志的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和杨仁义同志的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职务。两位基层环保官员在镜头面前的表现,确实令人汗颜,而他们的敷衍塞责,已经在网络上遭到了鞭笞——很多热心人甚至想教官员如何在镜头前说话。把这两位官员免职,很好地回应了民众的情绪。同时,滁河水体污染联合调查组也发布关于滁河水体污染处置进展情况的通报:由于全椒经开区的滁州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原料仓库发生火灾,部分污染水体外泄,导致滁河部分鱼虾死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发后,省、市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封堵相关污染水体,密切监测水质变化,邀请省内外专家研究制订修复方案。同时,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全椒县开展全面调查。目前,全椒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已被免职,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回溯整个事件,我们恰恰可知这样一个事实,相比通报措辞上的“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其实在事发当时,事件核心区的全椒县党政领导负责人,相关处置并不“迅速”,而是抱着迁延和侥幸心理,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心态,是基层官员面对突发事故的常见选项。如果事件后果尚未发酵,就要尽可能控制事态不扩大影响。而现实中,那个努力控制的“事态”,往往会超出他们的掌控,成为公共事件或事故。显然,相比于镜头前两位官员的言语失当,全椒县政府在处理这起事故中的态度和行动,才是酿成事端的根本原因。与其揪住几句错话不放,我们更应关注他们为什么做错事。两位官员的错话,某种程度上,何尝不是实话。因为办错事在前,当他们被推到了镜头前,又不得不为此前的处置说点什么,那么言为心声,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还好,我们从滁州市的后续处理中看到,被免职的不只是镜头前的两位基层官员,还有全椒县县委书记杨光——如今已是前任书记了。杨书记虽然没有出镜,不会说错话,但他也责无旁贷。随着几位官员被调整,相信该事件的处理会走上正常轨道。但反观此事,仍不免有一丝隐忧:官员说错话,常常能照见基层治理生态,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当我们手起刀落地处理掉这些说错话的官员时,却要想想他们为什么说错话。这番错话必定有所根由,而他们企图遮蔽的,或许就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关键。至于他们被免职、被追责,不应该仅仅是因为这几句错话。两位说错话的官员,只是这个犯了错的基层决策集体的代表。如果仅仅因为这几句话而永不翻身,那将给基层的治理生态蒙上阴影:谁还敢站在镜头前面讲话,一不小心就会祸从口出,这将让基层官员视接受采访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或者即便站在镜头前,也将是照本宣科,再无真实心态的表露了。那样的生态,大抵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