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经典试题(3)
1.本质安全化原则可以应用于( )中。A.设备
B.设施
C.建设项目
D.环境
E.条件
2.劳动保护是要消除生产过程中的( )。
A.危机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
B.不安全设备和设施
C.不安全环境、小安全场所
D.不安全行为
E.设备故障
3.运用弹性原理应注意的是( )。
A.正确处理整体弹性与局部弹性的关系
B.积极弹性和消极弹性的界限可以不明确
C.弹性应当有限度
D.弹性无限度
E.明确积极弹性和消极弹性的界限
4.按安全生产绩效予以考核是应用( )原则。
A.因果关系
B.能级
C.激励
D.动力
E.反馈
5.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有( )。
A.偶然损失原则
B.因果关系原则
C.3E原则
D.本质安全化原则
E.安全第一原则
6.系统安全理论中,哪些为创新理念( )。
A.任何事物没有绝对的安全
B.可以根除一切危险源
C.安全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危险源,降低事故概率和减轻伤害损失
D.考虑如何采用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
E.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但可减少系统中危险源的总危险性
7.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正确的是( )。
A.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B.包括故障一安全功能及失误一安全功能
C.系统安全性是在事后采取措施来补偿的
D.系统出现故障时,能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E.系统的安全性是靠系统的自身功能 来实现的
8.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 )层次性和适应性等特征。
A.集合性
B.复杂性
C.相关性
D.目的性
E.整体性 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 )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A.生产
B.搬运
C.使用
D.储存
E.销售
2.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别为( )等。
A.火灾
B.车辆伤害
C.触电
D.地震
E.火药爆炸
3.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A.人为因素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管理上的缺陷
E.自然灾害
4.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分为( )等。
A.火灾
B.水害
C.腐蚀
D.火药爆炸
E.航空港伤害
5.运用预防原则的原理包括( )。
A.监督原则
B.偶然损失原则
C.因果关系原则
D.3E原则
E.本质安全化原则
6.本质安全是指设备( )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A.操作人员
B.设施
C.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
D.环境
E.故障
7.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包括( )。
A.动力原则
B.能级原则
C.激励原则
D.封闭原则
E.反馈原则
8.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包括( )等。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策划
C.安全培训教育
D.安全生产档案
E.设备设施管理
9.安全生产管理包括( )等。
A.安全生产策划
B.行政管理
C.监督检查
D.工艺技术管理
E.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0.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 )等各个方面。
A.设备设施
B.环境
C.财务
D.信息
E.行政管理 1.系统安全理论中,包括哪些创新概念( )。
A.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因此应该彻底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
B.没有绝对安全,任何事物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C.安全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危险源,降低事故概率和减轻伤害损失
D.开始考虑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提高复杂系统安全性
E.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彻底根除危险源,降低事故概率
2.本质安全包括( )方面的内容。
A.职业安全卫生
B.失误一安全功能
C.故障一安全功能
D.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E.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事后补偿的
3.安全生产管理是进行有关( )等活动,达到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内容有行政管理、监督检查、设备设施管理和作业环境管理。
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管理
E.控制
4.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有( )原则。
A.整分合
B.动态相关性
C.激励
D.因果关系
E.反馈
5.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自然灾害
E.安全知识不足
6.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包括本质安全化、偶然损失、因果关系和3E原则。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 )入手,采取相应措施。
A.安全技术
B.安全控制
C.安全教育
D.安全防范
E.安全管理
7.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4个方面,即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针对这四种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也就是所谓的3E原则。这3E分别是指( )。
A.工程技术对策
B.教育对策
C.管理对策
D.实施对策
E.法制对策
8.对系统原理及其各个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态相关性原则说明,管理系统的各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B.整分合原则说明,管理者在制定系统整体目标标时,必须考虑安全全生产问题
C.反馈原则说明,只有设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才能达到准确快速反馈的目的
D.封闭原则说明,各管理机构之间不必相互联系,只要各自组织即可
E.系统原则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题
9.封闭原则是指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 )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活动。
A.管理理念
B.管碑内容
C.管理过程
D.管理手段
E.管理活动
10.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 )。
A.内部动力
B.精神动力
C.信息动力
D.外部压力
E.工作吸引力 题目16: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
A 生产技术工艺标准
B 综合管理安全标准系统、
C 井工开采安全标准系统、
D 露天开采安全标准系统
E 职业危害安全标准系统
正确答案:b, c, d, e
题目17:煤矿职业危害安全标准系统包括()等领域
A 作业环境安全标准
B 个体防护标准
C 职业病鉴定标准
D 原辅材料使用标准
E 露天开采安全标准
正确答案:a, b, c
题目18: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
A 基础标准、
B 管理标准、
C 原辅材料使用标准、
D 生产作业场所标准、
E 个体防护标准
正确答案:a, b, c, d
题目19: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
A 原辅材料使用标准
B 通用基础安全生产标准
C 安全技术标准
D 安全管理标准
E 个体防护标准
正确答案:b, c, d
题目20: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分9个阶段,以下哪些内容是9个阶段中的内容()。
A 预阶段、
B 起草阶段
C 审查阶段、
D 批准阶段、
E 评审阶段
正确答案:a, b, c, d
题目21:对意见的处理,大致有五种情况,下列內容哪些是正確的()。
A 采纳
B 部分采纳
C 不采纳
D 經標準委員會決定
E由标准审查会决定
正确答案:a, b, c, e 题目5:标准起草工作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后,应当送标委会或者分标委或者起草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发出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专家应当涵盖相关科研、生产、使用、检测检验、培训、监管监察等领域,且专家中委员的数量应不少于()。
A10人
B 5人
C15人
D 3人
正确答案:a
题目6:征求意见时,应明确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A 30天
B 两个月
C 45天
D 半個月
正确答案:b
题目7:一般情况下,反馈意见的专家数量应当超过征求意见专家数量的。
A 2/3
B 1/2
C 1/3
D 1/4
正确答案:a
题目8:反馈意见限期以对方收到至回函日止()。
A 10天
B 30天内
C 60天
D 半個月
正确答案:b
题目9:会议审查时,应当进行充分讨论,尽量取得一致意见。对有分歧的内容可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需要表决时,必须有不少于出席会议代表人数的()同意方为通过。
A 3/4
B 1/4
C 1/2
D 2/5
正确答案:a
题目10:采用会议审查的,应写出会议纪要,并附参加审查会议的代表名单。会议代表的出席率不足()时,应重新组织审查。
A 3/4
B 1/4
C 2/3
D 2/5
正确答案:c 题目11:标准实施后,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适时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不超过()。
A 3年
B 2年
C 1年
D 5年
正确答案:d
题目12:函审结束后,标准主要编写人员应对函审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并填写函审结论。函审时,也必须有()的回函同意方为通过。
A 3/4
B 2/5
C 1/4
D 1/2
正确答案:a
题目13:函审时未按规定时间投票者,均按弃权计票。函审单的回函率不足()者,应重新组织函审。
A 1/3
B 2/3
C 1/4
D 一半
正确答案:b
题目14: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头部防护装备等9个部分,与国际接轨。每个部分由()组成。
A 基础标准、
B 通用技术标准、
C 方法标准、
D 产品标准
E 行业标准
正确答案:a, b, c, d
题目15: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等方面的要求。
A 产品的适用范围
B 产品的品种、规格和结构形式
C 产品的主要性能
D 产品的试验、检验方法和验收规则
E 产品的质量
正确答案:a, b, c, d 6、检测检验机构出具虚假证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给予相应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的罚款;
A 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B 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 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 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答案:D
解析:第二十七条 检测检验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分为。
A甲级和乙级 B 一级和二级 C 一、二、三、四级 D 甲级、乙级、丙级
答案:A
制定《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是()。
A 建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体系的需要
B 指导、协调、规范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的需要
C 深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
D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
E 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需要
答案:ABCD
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头部防护装备等9个部分,与国际接轨。每个部分由90组成。
A 基础标准、 B 通用技术标准、 C 方法标准、 D 产品标准 E 行业标准
答案:ABCD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精讲班第29讲作业
题目1: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的范围包括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个体防护、粉尘防爆、涂装作业等领域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这类标准主要由()负责。
A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B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D 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b
题目2:AQ属于哪一类标准()。
A 国家标准
B 地方标准
C 企业标准
D 行业标准
正确答案:d
题目3:()主要指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不同范围内,对普遍的、广泛通用的共性认识所作的统一规定,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制定其他安全标准的依据和共同遵守的准则。
A 基础类标准
B 通用技术标准
C 管理标准
D 行业标准
正确答案:a
题目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这些内容属于哪一类标准()。
A 基础标准
B 管理类标准
C 产品类标准
D 技术类标准
正确答案:d 5.审查阶段
审查阶段自标委会或者分标委收到起草工作组完成的标准送审稿起,经过会审或者函审,到工作组最终完成标准报批稿止。
(1)会审
标准审查会是对标准内容的全面审核及确认。标准中的原则性、政策性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以及所有的分歧,都应在会上通过讨论、协商取得一致。
对技术经济意见重大、涉及面广、分歧较多、内容复杂、涉及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等要采取会议审查。一般情况下,安全生产标准都要经过会议审查。对有些标准涉及面较小以及影响不大的标准,经标委会或者分标委主任委员同意后,方可函审。
审查前,由标准起草单位提出审查专家名单和审查申请。秘书处应当在审查会议前一个月,将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函审还应包括函审单)提交给参加审查会的人员。必要时,还可将重大分歧和需要在会上着重讨论的问题附上,以利于充分准备意见,认真讨论。
会议审查时,应当进行充分讨论,尽量取得一致意见。对代表提出的合理意见,应积极采纳,对有分歧的内容可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需要表决时,必须有不少于出 席会议代表人数的3/4同意方为通过。对审查会上难以达成一致的重大政策性分歧,可反映在会议纪要中提请上级主管部门协助解决。
采用会议审查的,应写出会议纪要,并附参加审查会议的代表名单。对在审查会上提出的主要修改意见,应在会议纪要中体现。对需要起草工作组会后落实的,起草工作组应及时将落实结果通知与会代表。
会议审查时未出席会议也未说明意见者,按弃权计票。会议代表的出席率不足2/3时,应重新组织审查。
(2)函审
审查前,由标准起草单位提出审查专家名单和审查申请。秘书处应当在审查会议前两个月,将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函审还应包括函审单)提交给审查者。
发函时,应随函送函单一份。函审结束后,标准主要编写人员应对函审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并填写函审结论。函审时,也必须有3/4的回函同意方为通过。
函审时未按规定时间投票者,均按弃权计票。函审单的回函率不足2/3者,应重新组织函审。
(3)提出标准报批稿
标准起草工作组应当根据会审或者函审意见完成报批稿及其附件。若标准送审稿没有被通过,则责成标准起草工作组完成标准送审稿(第二稿)并再次进行审查,直到审查通过为止。
6.批准阶段
批准阶段自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收到标准报批稿起,到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国家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行业标准止。 ’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标准报批稿及报批标准材料后,委托标准审查机构进行审核。部门审核后,委托国家标准技术审查机构对标准进行审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报批稿进行必要的协调和完善工作。经国家标准技术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国家标准报批稿,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对需要通过WTO向各国通报的强制性标准,自通报之日起60日后,方可办理批准发布手续。
对于上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标准报批稿,经分管局长审核同意后,提请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经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后批准发布。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号、发布。行业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编号、发布。
7.出版阶段
标准出版阶段自标准出版单位收到标准出版稿起,到标准正式出版止。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规定的国家标准出版社出版,行业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8.复审阶段
标准实施后,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适时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不超过5年。复审工作主要标委会或者分标委按规定进行。标准复审后,对不需要修改的标准可确认其继续有效;对需要修改的标准可做修改项目申报,列人标准修订计划;对已无存在必要的标准,提请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废止。
一般情况下,标准复审必须采取会议方式,可以与年会或换届会一起进行。
9.废止阶段
对已无存在必要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废目;对已无存在必要的行业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废止。
1 O.行业标准的备案。 .
根据标准化有关规定,行业标准应当在发布后30日内依法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起草阶段
起草阶段自标委会及分标委收到新工作项目计划起,落实计划,组织项目的实施,至标准起草单位或者起草工作组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止。
(1)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划下达后,安标委及分标委要根据标准项目的不同,及时组织实施,指导和督促标准起草单位尽快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安标委及分标委秘书处要尽快通知标准起草单位负责人或者标准起草主要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尽快启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标准起草主要由一个单位承担的,要求单位负责人组成本单位的有关人员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必要时,应当邀请其他单位和有关方面的专家。标准起草由多个单位承担的,由主要起草单位组织其他单位联合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成员应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业务,了解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规定并具有较强的文字
表达能力。标准工作组要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标准工作计划和标准起草工作组名单应当报标委会或分标委备案。
(2)拟定工作计划
起草标准工作组成立后,应首先制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标准名称和范围的确定;制修订标准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工作内容;工作安排及计划进度;工作组内部具体人员的分工;调研计划及试验初步安排;与外部协作项目和经费预算等。工作计划一定要具体,清楚表明计划的进程,何时提出标准初稿,何时开始征求意见,何时提交送审稿等。
(3)开展调查研究
工作组首先广泛收集与起草标准有关的资料并加以研究、分析。如:国内外标准资料;国内外的生产概况、达到的水平;生产企业的生产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相关的科研成果、专利;国内外产品样品、样品的有关数据对比及说明书等。重点要了解与本标准相关的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动态。过去有的标准起草单位正在起草标准中,或标准即将完成,或已经完成,而此时国际标准已经修订,或者国外先进发达国家标准已经淘汰,致使我们的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就是落后的,有的甚至落后几十年。因此,一定要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及时掌握和收集有关资
料。另外,对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也要及时掌握,特别要掌握相关标准的修订情况,进展到什么程度,以便标准之间相互衔接。此外,要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标准力求要与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一致。
对标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或难点问题,可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调查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可以深入生产实际进行调查,或者走访相关的科研、院所、生产、用户等单位,广泛征求意见,以准确把握问题产生的根源、影响,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安排试验验证项目
对需要进行试验验证才能确定的技术或者指标,应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进行试验验证,并提出试验验证报告和结论。试验验证前,应先拟定试验大纲,确定试验目的、要求、试验对象、试样制备、试验方法、试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等,以确保试验验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上述工作完成后,便可以进行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起草工作可由一个部门进行,也可以分成若干部门分别由几个人进行,最后由一个人整理完成,并经标准起草工作组全体讨论后定稿。重要的标准,起草工作组完成后,可由起草单位组织讨论,最后确定标准征求意见稿。
在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同时,还应完成标准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的编写工作。
标准编写的层次结构(章、条、款、项)、格式、用语、公式、表格和字体,应当遵循GB/T1.1—1.2的规定。
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应符合有关规定。一般来讲,标准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标准起草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的,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3)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5)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9)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0)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o
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完成后,应由起草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方可对外征求意见 4.征求意见阶段
征求意见阶段自标准起草工作组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往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起,经过收集、整理回函意见,提出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至完成送审稿止。
标准征求意见阶段是制修订标准的重要环节,应当尽量做到周密、细致、完备。
(1)发往有关单位或者专家征求意见 -
标准起草工作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后,应当送标委会或者分标委或者起草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发出征求意见。主要审核标准的格式、内容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发往征求意见的单位应是对本标准有密切关系或者比较熟悉的有代表性的生产、使用、科研、检测检验等单位及其大专院校;如是产品标准,还应当征求主要经销单位的意见。特别要征求可能有分歧意见单位的意见。征求意见的专家应当涵盖相关科研、生产、使用、检测检验、培训、监管监察等领域,且专家中委员的数量应不少于10人。必要时,可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征求意见,如上网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时,应明确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发征求意见函时,最好附上征求意见的表格,以利于对意见的综合、整理。被征求意见的单位或者专家应在规定期限内回复,如没有意见也应附函说明,逾期不复函,按无异义处理。意见涉及重要技术指标时,应附必要的技术经济论据。一般情况下,反馈意见的专家数量应当超过征求意见专家数量的2/3。反馈意见限期以对方收到至回函日止30天内。
(2)处理意见
标准起草工作组对征求来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逐条由起草人提出处理意见,然后经标准起草工作组集体讨论、确定。对意见的处理,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采纳;二是部分采纳;三是不采纳,对此应说明理由和根据;四是待试验后确定,对此应安排试验项目和试验要求以及工作计划;五是由标准审查会决定。
对意见的处理,最后按照规定格式制成意见汇总处理表。
(3)提出标准送审稿
根据上述的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起草工作组逐条修订标准征求意见稿。条文、图表有增删时,应注意条文、图表顺序号的更改;标准中有引用这些条文、图表的,其顺序号 也要相应修改。同时,对标准的编写说明也要作出修改。
上述经修改的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以及意见汇总处理表,经标准起草 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提交标委会或者分标委秘书处审阅同意后,形成标准送审稿 安全生产标准制定修订程序
制定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作,而且需要大量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标准制定修订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程序开展,是保障标准编制质量,提高标准水平,实现标准制定修订过程的公平、公正、协调、有序的基础和前提。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分9个阶段,即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修订程序和制定程序基本一样,没有预阶段,起草阶段改为修订阶段。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一样,不同之处,行业标准有一个备案阶段,需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预阶段
预阶段是标准计划项目建议的提出阶段,这一阶段自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者其他标委会收到新工作项目建议提案起,到新工作项目建议上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止。
(1)制定修订标准的范围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下列条件范围之内的,企业、科研院所、协会、学会、中介机构等单位可以申请安全生产标准的立项:
1)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规定的;
2)在安全生产标准范围之内的;
3)市场和企业急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有促进作用的;
4)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推动作用的;
5)规范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的;
6)规范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市场准人的。
(2)制定修订标准的建议
为保证标准立项的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企业、科研院所、协会、学会、中介机构等单位提出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项目时,应当同时提供立项建议书,其内容包括:
1)制订或者修订的必要和可行性;
2)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
3)标准的主要内容;
4)完成时限;
5)其他有关情况。
申请国家标准立项的,还需提交国家标准草案及工作大纲。
(3)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
标委会设有分标委的,企业、科研院所、协会、学会、中介机构等单位应当根据需制修订标准的内容首先向相应的分标委提出申请,如涉及煤矿安全方面的标准,应当向煤矿安全分标委秘书处提出申请;涉及化学品安全方面的标准,应当向化学品安全分标委秘书处申请;如涉及安全生产标准的内容不能归人相应分标委的,可以直接向安全生产标委会秘书处申请。另外,如涉及其他标委会管辖的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可以向相应的标委会及其分标委提出申请。
标委会和分标委应当根据贯彻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对提出的标准立项建议进行认真审查,经审查后按照规定上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自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收到新工作项目建议起,至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达新工作项目计划止。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上报的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新工作项目建议统一审查、确认。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和公布,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达和公布。 安全生产标准的种类
安全系统工程有关事故形成的理论认为,事故是由人、物、环境、管理四要素引起的,事故预防应从影响系统的四个因素,即人、物、环境、管理出发进行综合治理,劳动安全卫生应用标准都用来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因此它必须包含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四方面的标准。根据这个原理,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等五类。
1.基础标准
基础类标准主要指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不同范围内,对普遍的、广泛通用的共性认识所作的统一规定,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制定其他安全标准的依据和共同遵守的准则。其内容包括制定安全标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术语、符号;各项应用标准、综合标准赖以制定的技术规定;物质的危险性和有害性的基本规定;材料的安全基本性质以及基本检测方法等。
2.管理标准
管理类标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监督、检查、评价与考核等管理活动的内容、程序、方式,使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各个因素处于安全受控状态,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科学管理的准则和规定。
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等标准,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方法及分级等标准,事故统计、分析等标准,安全系统工程标准,人机工程标准以及有关激励与惩处标准等。
3.技术标准
技术类标准是指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施工、操作、安装等具体技术要求及实施程序中设立的必须符合一定安全要求以及能达到此要求的实施技术和规范的总称。
这类标准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4.方法标准
方法类标准是对各项生产过程中技术活动的方法所作出规定。安全生产方面的方法标准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方法为对象制定的标准。例如:试验方法、检查方法、分析计法、测定方法、抽样方法、设计规范、计算方法、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生产方法、操作方法等。另一类是为合理生产优质产品,并在生产、作业、试验、业务处理等方面为提高效率而制定的标准。
这类标准有安全帽测试方法、防护服装机械性能材料抗刺穿性及动态撕裂性的试验方法、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等。
5.产品标准
产品类标准是对某一具体安全设备、装置和防护用品及其试验方法、检测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它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技术准则,是产品生产、检验、验收、使用、维护和洽谈贸易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保障安全、提高生产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产品的适用范围;②产品的品种、规格和结构形式;③产品的主要性能;④产品的试验、检验方法和验收规则;⑤产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这类标准主要是对某类产品及其安全要求作出的规定,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用隔离式自救器等。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一、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是指为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安全生产而制定颁布的一切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管理、方法、产品等标准的有机组合,既包括现行的安全生产标准,也包括正在制定修订和计划制定修订的安全生产标准。从大的概念来讲,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由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电气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石油化工安全、民爆物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涂装作业安全、交通运输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个体防护装备(原劳动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安全、通用生产安全等多个子体系组成。每个子体系又由若干部分组成,如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子体系又由冶金安全、有色金属安全等下一层级标准组成。因此,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是一个多层级的组合。下面仅就主要的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作一介绍。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综合管理安全标准系统、井工开采安全标准系统、露天开采安全标准系统和职业危害安全标准系统等4个部分。
(1)综合管理安全标准系统
煤矿安全综合管理标准包含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煤矿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规定、条例、规程和标准等,它是规范煤矿安全技术与管理行为的法规文献。煤矿综合管理安全标准系统由综合管理通用要求、地质勘探规范、矿井设计规范、生产矿井安全管理等4个部分组成,包含了煤矿勘探、设计、建矿、生产、环保到闭矿全过程中的安全总体要求。
(2)井工开采安全标准系统
由于安全生产涉及煤炭开发生产全过程,且在井下的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环节都涉及到安全问题。井工开采煤矿安全生产标准系统包括:建井安全、开采安全、瓦斯防治、粉尘防治、矿井通风、火灾防治、水害防治、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爆破安全、矿山救援等11个领域安全标准。其中每一专业领域的标准仍分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
(3)露天开采安全标准系统
露天开采的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于采剥工程、运输工程、排土工程和机电设备等生产环节,但是主要发生的危害是边坡稳定和安全,即采掘场边坡与排土场(包括外排和内排)边坡发生的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的地质灾害。露天开采安全标准系统包括:露天开采安全标准、边坡稳定安全标准、露天机电安全标准等3个领域安全标准。其中每一专业领域的标准仍分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
(4)职业危害安全标准系统
煤矿职业危害安全标准系统包括:作业环境安全标准、个体防护标准、职业病鉴定标准等3个领域。在作业环境方面,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粉尘(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噪声、振动、放射性辐射、高低温等。在职业危害和卫生方面有关的国家标准有: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卫生标准,职业性接触病毒危害程度分级等。煤炭行业制定的有关职业危害安全和卫生方面的标准:煤工尘肺病X线诊断标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煤中铀的测定和个体防护标准等。
2.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固体矿山、石油天然气、冶金、建材、有色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多层次、多组合的标准体系。从标准内容上讲,标准体系包括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方面的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等。
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通用基础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分类、标识等。安全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安全设计和建设标准、生产企业安全距离标准、生产安全标准、运输安全标准、储存和包装安全标准、作业和检修标准、使用安全标准等。安全管理标准主要包括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职业危害防护配备管理等。
4.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原辅材料使用标准、生产作业场所标准、生产技术工艺标准和生产设备设施标准等。基础标准主要包括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术语等。管理标准主要包括烟花爆竹企业安全评价导则、烟花爆竹储存条件、烟花爆竹装卸作业规范等。原辅材料使用标准主要包括烟花爆竹烟火药安全性能检测要求、烟花爆竹烟火药相容性要求等。生产作业场所标准主要包括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审查规范、烟花爆竹工程竣工验收规范等。生产技术工艺标准主要包括烟花爆竹烟火药使用安全规范等。生产设备设施标准主要包括烟花爆竹机械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等。
5.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头部防护装备、听力防护装备、眼面防护装备、呼吸防护装备、服装防护装备、手部防护装备、足部防护装备、皮肤防护装备和坠落防护装备等9个部分,与国际接轨。每个部分由基础标准、通用技术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和管理标准组成。如管理标准有配备标准、选用标准、使用和维护规范等 安全标准的范围
根据安全标准的定义,安全标准是指为实现安全生产和作业,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而制定颁布的一切有关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等要求,包括设备、装备、器材等。这类标准的范围包括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粉尘防爆、电气及防爆、带电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民爆物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涂装作业安全、交通运输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职业安全、个体防护装备(原劳动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安全等各个方面涉及安全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公共安全标准等。标准的类型包括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如AQ、MT、LD、JB等)。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的范围包括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个体防护、粉尘防爆、涂装作业等领域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这类标准主要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劳动防护用品和矿山安全仪器仪表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及劳动防护用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安全要求;
2.为实施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而规定的有关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和安全技术要求;
3.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检测、检验、废弃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4.工矿商贸安全生产规程;
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
6.应急救援的规则、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
7.安全评价、评估、培训考核的标准、通则、导则、规则等技术规范;
8.安全中介机构的服务规范与规则、标准;
9.规范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的技术管理要求;
10.规范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市场准人的技术管理要求。
三、有关标准化组织
ISO、IEC和ITU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的三个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ISO即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综合类的国际标准,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专门制定电工方面的国际标准,ITU即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电信方面的国际标准。
现有国际标准中由ISO制定的标准占68%,IEC占1 8.5%,包括ITU。在内的其他22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占l 3.5%。
1 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时,我国成为创始国之一。1 957年,我国参加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 972年,国际电信联盟恢复了我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目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代表我国在ISO和IEC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开展工作,信息产业部代表我国参加ITU。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授权统一管理全国的标准化工作。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委和有关直属机构,分设标准化管理部门,主管相应的标准化工作。已经改革成为行业协会、联合会的原行业主管部门有的也设立了标准化机构,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主管标准化工作。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一级的质量技术监督局设有标准化处,地市一级设有标准化科,分别承担省、市两级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此外,中央和地方还分别设有标准化技术机构和标准化协会组织。在研究、制定的工作中,还有由专家组成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全国性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300多家,分技术委员会有500多家,各类标准化从业人员达10万人。
从事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化组织有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机械安全标准技术委员会等多家。还有一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虽不是专门从事安全生产标准的组织,但也制定少量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如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除此之外,一些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如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也制定少量的安全生产标准。
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一个标准化组织,目前设有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化学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粉尘防爆、涂装作业、防尘防毒等七个分技术委员会,共有193名委员和1名顾问。该标准化组织在对原多个标准化组织进行改革的基础上,为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于2006年成立,主任委员由总局相关领导担任,专门从事安全生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罚则
1.检测检验机构未取得资质或者伪造资质证书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的,或者资质有效期届满未批准换证继续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活动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2.检测检验机构或者检测检验人员伪造检测检验结果,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对有以上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3.检测检验机构在监督评审或者监督检查中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三至六个月检测检验工作,并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或者连续两次监督评审不合格的,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4.检测检验机构在资质有效期内超出批准的检测检验业务范围从事检测检验活动的,责令其停止超范围检测检验,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不补办增项手续,继续超范围检测检验的,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5.检测检验机构在资质有效期内应当办理变更确认而未办理的,责令改正;仍不改正,继续从事检测检验活动的,责令暂停三至六个月检测检验工作;逾期仍不改正的,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6.检测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责令改正、警告、暂停三至六个月检测检验工作、撤销资质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1)检测检验不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
(2)出具的检测检验结果错误,造成重大以上事故或者重大损失的;
(3)检测检验人员未经培训、考核的;
(4)泄漏被检测检验单位技术、商业秘密的;
(5)利用检测检验机构的名义参与商业性活动等影响诚信和公正的;
(6)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证书的;
(7)转让或者出借资质证书的;
(8)转包检测检验工作的,分包给没有资质的机构的,设立分支机构的;
(9)阻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的;
(1 O)不及时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
7.依照《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被处罚的,以及被撤销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三年内不得申请或者再次申请检测检验机构资质。
8.《管理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决定。对乙级机构的处罚,报安全监管总局备案;对甲级机构的处罚,可以委托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
六、相关用语
1.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是指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对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影响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设施设备、产品的安全性能和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等进行的检测检验,并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活动。
2.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是指经安全监管总局或者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认定,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服务的中介组织。
3.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人员,是指在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内从事检测检验工作的专职人员。
第一节 安全标准概述
标准虽然没有纳入我国法的范畴,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定的安全标准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安全标准主要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大部分是强制性标准。我国安全标准涉及面广,从大的方面看,包括矿山安全(含煤矿和非煤矿山)、粉尘防爆、电气及防爆、带电作业、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烟花爆竹、涂装作业安全、交通运输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职业安全、个体防护装备(原劳动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安全等各个方面。多年来,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一大批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涉及设计、管理、方法、技术、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和个体防护用品等多个方面,有近1 500项。除国家标准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还制定了大量有关安全生产的行业标准,有近3000项。这些安全标准的制定和颁布为安全生产的好转提供了重要作用。 安全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一)安全标准的定义
标准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和创立起来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技术。标准和标准化从一开始就来源于人们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且一直服务于这种实践,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标准化法》条文解释,“标准"的含义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简单地说,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目前,这种规定最终表现为一种文件)。如古代,我国陕西省咸阳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四川省成都市发现的三星堆,从出土的青铜面具、人像、玉环等文物来看,选材、加工、制造等各个环节,不仅反复地、大量地出现,而且已具备技术上相当的一致性,这种统一的一致性要求其实就是标准。重复投入、重复生产、重复加工、重复出现的产品和事物才需要标准。事物具有重复出现的特征,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标准对象就是重复性概念和重复性事物。标准的本质反映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单一的产品或者单一的需求不需要标准,对同一需求的重复和无限延伸才需要标准。
依据上述解释,安全标准的含义是:在生产工作场所或者领域,为改善劳动条件和设施,规范生产作业行为,保护劳动者免受各种伤害,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作业的准则和依据。 。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简单地说,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即标准化是一.项活动,一个过程。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二)安全标准的作用
1.安全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讲,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由宪法、国家法律、国务院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标准、规章、规程和规范性文件等所构成的。在这个体系中,标准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具有技术性法律规定的作用。标准是法律的延伸。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技术性规定,通常体现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我国的强制性标准与国外的技术法规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现行法律法规也就此做出了明确规定。《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把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作为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标准所具有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效力,决定了安全标准一旦制定和发布,就必须得到尊重,必须认真贯彻实施。任何忽视安全标准、违背安全生产标准的现象,都是对安全生产法律的破坏和违反,都必须立即纠正,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追究。 ‘
2.安全标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优秀企业要出名牌,出人才,出效益,就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就要执行国际标准。有条件、有实力的优秀企业自订的企业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不执行法定标准的企业,不仅市场竞争力无从谈起,而且违法生产经营,丧失诚信准则,甚至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一些企业安全管理滑坡,伤亡事故多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遵守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有的企业标准意识淡漠,执行标准不严;有的企业有标不循,不按标准办事;有的企业根本没有安全标准,不知道有标准。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实现安全生产。
3.安全标准是安全监管监察和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
安全标准是保护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的准则,凝聚了血的教训。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认定评判,除了要依据法律、法规,还需要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重大危险源的识别、重大隐患的排查、安全生产条件的认定、事故原因的分析判断等,都需要以标准为依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细节反映真实,细节决定成效。相对于法律法规,标准更细致,更周密。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据标准实施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4.安全标准是规范市场准人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与资源、环保一样,安全是市场准人的必要条件。标准是严格市场准人的尺度和手段。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就是市场准人必须具备的资格,是必须严格把住的关口,是不可降低的门槛。降低安全生产标准,难免要付出血的代价。安全标准是规范安全中介服务的依据。 监督管理
(一)日常检查
在检测检验资质有效期内,检测检验机构应当接受资质证书颁发机关组织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评审或者检查。省级资质证书颁发机关监督评审的结果应当抄报安全监管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可以对乙级机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评审或者检查。经委托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甲级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
(二)工作监督
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在每年一月份向资质证书颁发机关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总结和本年度的工作计划;乙级机构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由所在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汇总后抄报安全监管总局。
(三)注销资质
检测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资质证书颁发机关注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1.资质有效期届满未申请换证或者未批准换证的;
2.机构依法终止的;
3.资质依法被撤销的;
4.不宜继续认定资质的其他情形。
被注销资质的机构应当自决定注销其资质之日起7日内,将资质证书和相关印章交还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并不得继续以检测检验机构名义从事相关业务活动。
(四)对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人员不得干扰检测检验机构的正常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方式向检测检验机构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取费用。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强行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接受指定的检测检验机构开展检测检验工作。在检测检验资质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举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认真核实、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检测检验机构对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所作出的处理决定有权提出申诉。 (二)取得检测检验资质的程序
1.申请甲级资质的机构,向安全监管总局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资料;申请乙级资质的机构向所在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资料; ’
2.资质受理机关在收到申请资料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资料的符合性审查工作,并将审查结果一次性告知申请机构;
3.资质受理机关自申请资料审查合格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安排评审专家对申请机构进行现场评估,评审专家按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技术评审并提交资质评审报告;
4.资质受理机关在接到资质评审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依据资质评审报告完成对申请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予以认定的,颁发资质证书;不予认定的,书面通知申请机构,并说明理由。资质受理机关作出资质认定决定前,先进行不少于1 O日的公示。
检测检验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由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安全监管总局建立评审专家库,并制定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专业技术评审工作。评审专家对评审结果负责。
(三)资质证书管理
1.检测检验资质有效期和延续换证。检测检验资质有效期为3年。资质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换证申请。换证审批程序按照《管理规定》第七条和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执行。换证工作应当在机构资质有效期满前完成。
.2.增项审批。在资质有效期内,需要增加检测检验项目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提出增项申请。增项审批程序按《管理规定》第七条和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执行。增项评审可与定期监督评审合并进行。
3.变更审批。在资质有效期内,检测检验依据标准、主要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事项、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隶属关系等有关情况发生变更以及减少检测检验项目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在变更后及时报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办理变更确认或者备案手续。
4.公告和证书制作。资质证书颁发机关向社会公告取得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业务范围、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事项。乙级机构的批准文件应当抄报安全监管总局备案。检测检验资质证书由安全监管总局制作,资质证书由证书及附件组成。 检测检验的规定
(一)检测检验人员
检测检验人员应当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规定,具备检测检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应当只在一个检测检验机构中从事检测检验工作。检测检验人员未经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 ·
(二)执业准则
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执业准则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科学、公正、诚信地开展检测检验工作,提供及时、优质、安全的服务,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真实、准确、客观,并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三)执业规范
1.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人员在从事检测检验活动时,应当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泄露被检测检验单位的技术、商业秘密,不得接受可能影响检测检验公正性的资助,不得从事与检测检验业务范围相关的产品开发、营销等活动,不得利用检测检验机构的名义参与企业的商业活动。检测检验收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检测检验机构不得转让或者出借资质证书,不得将所承担的检测检验工作转包给其他检测检验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检测检验机构需要分包个别检测检验项目时,必须选择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并对检测检验的最终结果负责。
3.检测检验机构及其检测检验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检测检验机构在工商注册地外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检测检验活动,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权对其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4.发现被检设施设备、产品、作业场所等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检测检验机构必须立即告知检测检验委托方,并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不得隐瞒不报或者拖延不报。 检测检验机构的资质
《管理规定》第三条要求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并在资质有效期和批准的检测检验业务范围内独立开展检测检验活动。检测检验机构的设置,应当充分利用社会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数量适当,避免无序竞争。
(二)检测检验机构资质分级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管理规定》第四条作出的资质等级划分,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检测检验机构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差别较大。安全生产检测检验 是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不同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的条件和要求不同。因此,必须对取得不同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分级。二是业务范围的不同也需要认定不同的资质等级。甲级资质检测检验机构的技术装备、人员力量、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较强,其从事的业务范围要大于乙级资质检测检验机构的业务范围。三是对中介机构分级管理是通行的惯例。所以,《管理规定》第四条对取得甲级和乙级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业务范围,作出了下列规定:
取得甲级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涉及生产安全的设施设备(特种设备除外)及产品的型式检验、安全标志检验、在用检验、监督监察检验、作业场所安全检测和事故物证分析检验等业务。
取得乙级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可以在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涉及生产安全的设施设备(特种设备除外)在用检验、监督监察检验、作业场所安全检测和重大事故以下的事故物证分析检验等业务。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规定并公布。
(三)检测检验活动监督管理的职责分工
1.安全监管总局指导、协调、监督全国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和检测检验机构资质管理工作;负责甲级检测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
2.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乙级非煤矿检测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
3.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指导、协调、监督所辖区域内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负责所辖区域内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
二、取得资质的条件和程序
(一)申请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的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检测检验工作;
2.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其中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的原值,甲级不低于300万元,乙级不低于150万元;
3.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甲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70%,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和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分别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40%、1 5%和1 5%;乙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60%,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分别不低于在编人员总数的30%和1 O%;
4.甲级机构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高级技术职称,技术负责人有5年以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乙级机构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者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技术负责人有3年以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
5.有满足资质认定准则要求的管理体系,并已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6.甲级机构取得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同等级其他检测检验机构资质,或者已取得乙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3年以上;乙级机构应以检测检验为主营业务,且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3年以上;
7.有正常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或者经费保障,注册资金甲级机构不低于300万元, 乙级机构不低于1 50万元: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