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
第一章绪 论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由于管理跟不上规模的扩大,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特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火灾、爆炸、空难、化学品及核泄漏事故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健康。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心灵留下久久的创伤和难以抹去的阴影,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不稳定因素。事故的控制有“技术、管理、教育”三大对策措施,其中管理是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造成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指挥人员的盲目指挥、操作人员安全知识的匮乏、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所造成的。在事故发生后,由于企业应对事故发生后果的能力不足,不能保障受害人的合理、合法权益,进而造成受害人与企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的稳定。为了有效实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和保证事故责任单位承担责任,以及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内的目标。笔者研究认为,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解决好8个方面的问题就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和平的环境。 第二章
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2.1 安全生产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安全生产”一词中所讲的“生产”,是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各种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及其它服务业的经营活动。安全生产,是要在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保证安全,不是单纯为安全而安全,不能脱离生产经营活动讲安全。保证安全生产,本身也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制订安全生产的目的之一。 2.2 管理
管理定义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不可能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
关于管理的定义,至今仍未得到公认和统一。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不同的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算”。
当前,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一些管理学著作或管理教材中,也对管理有不同的定义,如: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是筹划、组织 和控制一个组织或一组人的工作。”“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上述定义可以说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管理的含义,或者是揭示管理某一方面的属性。但可以对“管理”作如下定义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3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管理学原理和安全生产原理结合的产物。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管理有宏观安全生产管理和微观安全生产管理。宏观安全生产管理是大安全概念,它把体现安全管理的一切管理措施和活动都包含于安全管理的范畴。微观安全生产管理是小安全的概念,主要指从事经济和生产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产资料,保障财产不受损失,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 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管理以企业单位为主,以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抓手,学习和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企业领导、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从我做起,消除身边事故隐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如果安全生产做不好,对企业的商誉、项目的投标、市场的准入等方面都将起到负面的影响,安全生产是人的生命、经济、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因此,安全也是生产力。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
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方针、政策等,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优劣、成效。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 安全管理问题,既有人对物的管理,又有人对人的管理,还包括人、机、环境三者的多元复杂的多矛盾问题。这就表明现代安全管理必须围绕预防事故这个中心课题,变纵向为横向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安全状况指标化;推行事前预测;推行反馈原则进行安全评价等。 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激励人的士气和发挥其能动作用方面。而人的意识、价值观、认知、信念等都是管理的基础。安全管理本身包括教育方法、法律建设、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现代安全管理应是系统的安全管理,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充分调动每个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劳动者人人主动参与安全工作,使其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安全管理就犹如5个分散的指头握成一个拳头,使之能产生更大的合力。同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和流通,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得到迅速推广,这些也极大的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了安全生产。 2.4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意义a、从政治、经济、社会角度看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市历史的创造者。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那么实现劳动者的安全就是保护生产力,推动历史前进。从政治上讲,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权和保护人们的一项基本策略,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通过生产劳动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国家将把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根本权益,实现人权保障。 从经济上讲,安全生产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的,而人的因素是主体,在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在构成生产力物的因素中,劳动资料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生产工具的作用尤为突出,社会越向前发展,其作用与意义也就越大,从原始人的石刀、石斧到现代生活中的自动控制系统,无非都是生产工具,都是人的劳动器官的延长,而且要靠人去操作使用。我们要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还是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保护他们的生命和健康。
从社会影响来看,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传统美德,重视家庭生活的国家来说,如果某个家庭的一名成员因生产事故而伤残或死亡,将造成这个家庭的极大不幸,伤亡一名职工,对其父母、妻子、儿女、亲戚、朋友都会是极大的损失,必将造成心灵的创伤,带来不安定因素。
由上可看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是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保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把它抓实抓好,决不能掉以轻心。 b、从安全生产现状看,加强安全生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2002年12月2日9时10分,山西临汾市尧都区一平垣乡阳泉沟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2004年2月23日6时10分,黑龙江省鸡西市煤业集团穆棱公司百兴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7人死亡(其中女工2人),直接经济损失246万元。
2004年6月3日,邯郸县鸿达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燃烧事故,共死亡14人。
2004年10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石水镇长岭炮竹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32人死亡,1人失踪,53人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重伤13人。
2004年河南大平煤矿"10.20"瓦斯爆炸事故截止11月9日7时已找到147名遇难者,还有1人下落不明。 2004年11月11日12时,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新生煤矿南店报废井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抢救,6人受伤送往医院救治,33人遇难。不胜枚举的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血的教训,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状况急待改善,加c、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实施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是控制和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宏观的安全生产管理来解决全社会共性的问题。安全生产的社会氛围问题,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今年深入研究思考的六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之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社区、进课堂,把安全意识融入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途径。在全国开展创建平安城市活动,着力宣传安全生产,积极开创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和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非常及时,意义深远。它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人流、物流、信息流、都相对集中于城市,所以只有使每一个城市都成为平安的城市,我们国家安全生产的状况才会实现根本性的好转。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通过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控制和减少事故隐患、杜绝“三违”现象。同时,推行现代安全管理来满足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降低人类利用技术的生命、健康、经济、环境的风险代价。总之,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强安全生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第三章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1、它不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现阶段我们强调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中规定了企业各个部门、各级人员应负的职责,但实际上抓安全的除去专职的安全干部外,就是车间抓生产的干部,而广大的设计、工艺人员一般很少去问津安全工作。再如,企业里的安全生产工作,绝大多数只是落实在产品、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对于产品设计、施工工艺的编制、成品检验等生产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却很少有人系统地贯彻。2、安全工作很少讲经济效益,很少与经济效益挂钩。企业发生伤亡事故,职工受尘毒危害,到底造成多少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没有认真去统计。由于不计算经济损失,致使抓好安全工作从而不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体现,这与一些企业领导者不能从经济角度去重视安全工作是有关系的。 3、工作上着重于对已经发生的伤亡事故的分析处理,而对事故前的预测、防范工作却欠缺,即属于事故管理型的,而不是事故防范型的。没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4、工作的方法和要求均无科学的数据来反映。等等。
这引起了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安全工程专家、和政治家等的注意,很多国家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政府机构,加强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产生了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形成了“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安全健康管理理念,提出了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将现代风险管理完全融入到了安全生产管理之中。 3.1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其基本的规律,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反应,即:人员伤亡的结果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他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安全生产,实施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就能有效的实现安全生产。
首先是宏观上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监督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宏观上调控安全生产,保持社会生产总体安全。 从根本上说,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承担主体,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居于关键地位。生产经营单位能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搞好安全生产保障,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所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都能自觉地按照法定要求搞好安全生产保障。强化外部的监督管理,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不可缺少。《安全生产法》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规定的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一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管理。主要是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事故隐患等。二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避免的监督管理,包括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批和验收,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等。为了保证监督检查的顺利进行,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享有的职权、工作程序以及监督检查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应当遵守的义务也做了明确规定。三是监察机关。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的情况进行监察。四是对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督。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等工作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要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对其出具的有关报告、证明等结果负责。五是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都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报告或者举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发组织发现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六是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新闻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其次是微观上的安全生产管理。企业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用系统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来实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运用安全评价来发现和评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安全生产管理的漏洞;推行HSE、OSHMS、SA8000等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人为本,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采取有效的设备、技术管理手段,不断改善设备、工艺、技术的安全状况等等,从而在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水平的同时提高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度,实现企业系统的安全生产。 3.2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内容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科学的发展,以及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形成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等,运用这些原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现代安全生产管理:A、以预防事故为中心,进行预先安全分析与评价预测和预防事故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预防事故的根本在于认识危险,进行危险性预测,运用科学知识和手段,对工程项目、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推断,并进一步做出估计和评价,以便查明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危险所在并加以改进,同时也可对各种设计方案能否满足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进行评价,作为制定措施的依据。 危险性预测的基本内容包括系统中有那些危险,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用事故发生的摡率或既定的危险性量度表示),以及危害和后果是什么。
为保障安全,对于特殊危险性生产,即对有足够的潜在能量,足以形成毁坏大量设备装置或泄放大量有害物质以及造成多人伤亡的条件,而且有引起火灾爆炸等灾害的实际可能性情况,必须预先建立完善的、可靠的安全防护系统。对各项安全设施与装置的选择和设置的数量,应通过安全评价来确定。目前一些国家和企业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可概括为两大体系:一种是分析和预测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事故及潜在危险的分析体系;另一种是对工艺过程或生产装置固有危险程度的评价体系。通过有组织的评价活动,确定危险系数或危险度等级,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合理的安全措施。 B、从总体出发,实行系统安全管理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生产系统的日趋复杂,各个环节和工序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系。从纵向来看,包活计划、设计、制造、试生产、运行、维修等方面。从横向来看,包括原料贮存、供应、工艺过程和单元操作、中间体和成品的贮存运输、装卸等方面。
在生产过程中,导致发生灾害性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包括人、设备和环境等因素,如人的误判断、误操作、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设备缺陷、安全装置失效、防护器具的缺陷、作业方法及作业环置的缺陷等。所有这些因素又涉及到设计、施工、操作、维修、贮存、运输及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安全是同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条件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的,不考虑这些联系和制约关系,只是孤立地从个别环节或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分析和研究安全保障,是难以奏效的。 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应当从工程计划可行性研究中的安全论证开始,继而渗透到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管理中去,包括安全设计、安全审核、安全评价,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操作,安全检修、安全检查及事故管理等各项安全工作。
C、对安全进行定量分析,为安全管理、事故预测和选择最优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现代安全工程对安全中的一些非定量的问题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把安全抽象为概念化的数量指标,从而为安全管理、事故预测和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就可以使用电脑上机计算。安全工程研究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划界的问题,也就是划定安全与危险的界限,可行与不可行的界限。现代安全工程通过定量化处理来划定系统的危险度并确定相应的安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