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校车暴露政府责任软肋
超载的“黑校车”之所以能趁虚而入、大行其道,根本问题,还在于教育资源失衡、公共服务缺乏,暴露了政府的公共责任“软肋”。“这车难道是在变魔术么?这么多小孩不知道是怎么塞进去的?”网友的惊叹,来自又一部创下纪录的“超载校车”。日前,在河北迁安,交警在路上拦截了一辆严重超载的幼儿园校车。本来只有8座的面包车,居然密密麻麻塞下了几十个四五岁儿童,他们像沙丁鱼一样脸贴着脸站着。
近年来,在湖南衡南、吉林公主岭、广西武鸣等地,因为百分之几十到几倍不等的超载率引发交通事故,不少幼小的生命受到摧残。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坦陈,目前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小学生意外伤亡的最主要“杀手”。
从这些校车超载事件的发生地来看,多集中于中西部、农村地区、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除了普遍存在的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之外,教育发展不平衡、公共资源不均衡、交通服务不完善,恐怕是更为现实的原因。比如迁安的幼儿园校车超载,其实凸显了在目前教育格局中,幼教处于义务教育范畴之外,幼儿园的建设、发展和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大肆改装、塞了又塞的“黑校车”,只不过是各类低水平幼教机构为了追逐利益、“野蛮生长”而打出的一张牌。
令人忧心的是,“黑校车”虽然“黑”,但在不少地方,却成为家长和学生的无奈选择。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撤乡并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在集约化、跨越式的发展过程中,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山乡子弟再也不能在家门口上学了。而带着孩子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也同样面临工作生活地点与子弟学校交通不便、难以兼顾的难题。
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交通成本,以前可以用脚走完的上学路,现在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交通费用,收入仍不宽裕的农民和平民家庭不可能不考虑经济成本;也在事实上造成了交通的不便,一则是校车数量少,坐不上车;二则即便有校车,其站点设置、发车时间、发车频次也难以满足广大学生需要,坐车很难。
面对这样的交通服务空白,“黑校车”尽管存在安全隐患,但却以较低成本提供了价格便宜、乘坐方便的交通选择。尽管知道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在目前情势下,“黑校车”往往成了一些家长和学生的唯一选择。正如不少租黑车的家长所言,这是一个“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
超载的“黑校车”之所以能趁虚而入、大行其道,固然有学校和家长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一些司机唯利是图等原因,但根本问题,还在于教育资源失衡、公共服务缺乏,暴露了政府的公共责任“软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