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安全狂 发表于 2009-10-21 09:39

煤矿业变局:喜洋洋还是灰太狼

  此番在地方层面,面对为数众多的小煤矿主的合法矿产,赎买依据由政府定,作价由政府定,交割日期由政府定……只有出路是这些人自己想,其间满眼都是灰太狼做派,全无中央政策的喜洋洋味道。

  先是山西,后是内蒙,煤炭输出大省纷纷开始了资源整合。尽管区域有别,细则各有不同,但所执行的思路几无例外,基本都是通过行政力主导,促成本地私营煤矿企业尽快与本地国有煤炭集团完成整合。当然,整合的理由似乎天然正确,或者是“建设大中型矿源地、大中型矿业集团、高标准现代化矿山”,或者是“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或者是“淘汰落后、优化结构”,又或者是“打破官煤勾结联系”。但从效果上看,短期内变得更加庞大的国有煤矿集团是否变得更有效率不得而知,反倒颇多了些不知出路何在的“前煤老板们”。

  必须看到的是,由昔日小矿主多如牛毛引致的“民进国退”当然不足欢呼,而今日由行政指令操控的“国进民退”亦不足取。根本原因,在于前者虽然产生了不少问题、矛盾,但彼时的孰进孰退,毕竟是在发展中自然产生的结果,问题矛盾都可归之于监管不力。但后者则全由地方政府包揽,从目标设计到实施方略,完全是超越监管的,直若地方主政者为此赌上了信用,一旦实施后效果不如意,比如事故仍频,比如国有资产仍有流失,比如企业效益仍不如意,则可能带来地方政府颜面尽失、信誉扫地的负面后果。

  此外,因山西首倡的资源领域“国进民退”还可能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

  一是作价补偿是否公平,对此议论已经相当之多。诚然,有些地方的小煤窑矿主或许得到了官方的溢价补偿,但在衔枚急进的国有化过程中,一定也不乏有小矿主因效率而忍受了不公平,甚至遭到了严重的财产损失。据说,这种情况更易发于那些接手矿权不久的外来资本当中。立足未稳,先被政策杀得人仰马翻,后是投告无门、含恨退出。换言之,作价补偿是否公平,已不仅是山西本地的资本利益切割,还可能涉及到对外部资本利益的明显侵占了。

  二是即令在山西本地利益切割中,因政策突兀的调整,而主动伤害私有产权利益也是不公正、不合理的。从媒体总结的情况来看,从2005年开始,山西开始对煤炭资源实行改革,旗号是“资源有偿,明晰产权”,因此当时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进入,而不到四年时间又开始重新洗牌。行政思路忽左忽右之中,因国企亏损卸责在先,因民企盈利摘桃在后,虽然生财维稳有术,但惟独缺乏足够负责任的印象。

  三是就对待民营资本“打破垄断、放水养鱼”的整体趋势而言,山西、内蒙的做法不仅是背道而驰,而且过于简单粗暴。为了民营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都曾下发过多个文件,比如“非公经济36条”等,温家宝总理也曾专门发表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讲话,其中“我们必须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等等,均情真意切、暖人肺腑。这些自上而下的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本身都不附加任何限制性条件,所体现的都是中央政府的包容和接纳。而此番在地方层面,面对为数众多的小煤矿主的合法矿产,赎买依据由政府定,作价由政府定,交割日期由政府定……只有出路是这些人自己想,其间满眼都是灰太狼做派,全无中央政策的喜洋洋味道。

  此外,因为有关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国内经济领域还忽然多了一笔横冲直撞的“煤老板”资金,构成了若干市场领域的重要变数——先据说中它们要杀到楼市,北京房价于是先和东京接轨;又据说它们要杀到股市,主板、中小板由此多了一批做梦等待解放的倒霉蛋儿。它们看上什么,什么都要折腾,它们和开发商一样人人叫骂,却少有人关心,是谁放这些害群之马破栏而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私有产权对维系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讳言,但我们中不少人三十年后却仍对各种管制的效率损耗认识模糊,乃至拜倒在种种虚妄的统御力脚下。其实,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早就说过,“那些主张管制的人没有告诉我们,他们应该按照什么方法来组织”,“它将如何获得信息,它的代理人如何选择,怎么激励他们做好工作,以及怎么对他们的工作加以监督、奖励或制裁。”

  显然,把资源完全交给地方政府,未必会比放在小矿主那里更好,对当地社会更有利。在当前,各种资源价值看涨的时刻,尽管有国家、民族、战略、未来等堂皇的名头,如果在行政操作上一意孤行、忽略制度细节,甚或基层为讲求目标进度,以模棱两可的公共利益作为制订政策依据的话,将可能不仅伤害那些小矿主们,还可能伤害更多样的私有产权利益关联方,乃至伤害维系改革共识的民意基础,最终导致意料之外不可控的副作用。

阳光boy 发表于 2009-10-23 09:42

俺喜欢灰大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煤矿业变局:喜洋洋还是灰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