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 发表于 2009-10-25 15:37

成都引进日本安全教育课填补我国教育空白

花白的头发,清瘦的个子,矍铄的精神,靠着旁边日语翻译的语言翻译,指导着50多个学生和10多个家长代表现场“修建房屋”,现场模拟地震,现场找到“地震的房屋中最安全的点”……    24日下午,在泡桐树小学(南区),来自日本的安全教育专家、即将挂牌成立的“中日防灾减灾研究中心”首席主任田中礼治教授和四川大学、东北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的专家一道,为学生和家长代表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据悉,在日本比较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将引进到中国,我市的泡小和绵竹的4所中小学校将成为首批“日本安全课程”试点学校,这将填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缺少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课程的空白。

现场授课:纸盒做房子体验地震
    24日下午,安全教育专家田中礼治教授和他所带的博士、硕士生一起,走进泡桐树小学(南区)的教室,和他们一起担任老师的,还有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清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崔正龙教授等专家。市区部分学校分管安全的领导也到现场观摩。
    “经过了去年的大地震,大家知道一座楼房里面,哪一层楼最安全吗?”刚开始上课,田中教授就询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场的答案很多,对最安全的楼层,绝大部分学生和相当一部分老师都选择了“一楼”。
    田中教授的课显得和中国传统的教法有所不同:问题之后每个学生和家长以及现场代表都领到一个面巾纸盒,在教授的引导下,大家现场用这个纸盒搭建一个两层高的“框架楼房”,很快的,楼房就搭建起来了。然后,在教授的指挥下,大家一起双手托住“楼房”,开始模拟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地震”,结果,大家惊奇地发现,一楼是最不安全的地方。在“剧烈的地震”中,很多人手中的“房子”的一楼发生了倒塌。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地震时房子是这样摇晃的!”“原来一楼最不安全!”

教学目的:引入日本的安全教育课程
    田中礼治教授告诉记者,去年汶川地震后,自己便多次来过四川,由自己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灾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在中国关于地震防灾教育进行得还不是很多,很多中国人并了解地震时建筑物是如何产生振动的,比较多的中国人的安全基础知识严重不足。他说,防灾减灾的内容很多,有地震、火灾等等,“我们知道地震中许多人是因建筑物倒塌遇难,通过今天的这堂课程,我们让学生知道房屋是如何震动的,并让他们思考如何加固来减小这种震动。”
    田中礼治教授说,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防灾减灾等安全教育非常完善,已经深入到日本国民日常生活习惯中。现场的几个大学的专家告诉记者,全国第一个中日合作的“中日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将在四川大学成立,于12月8日挂牌,首席主任就是田中礼治教授。该中心的一大职责,就是把在日本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免费引进到中国进行推广,四川是该中心的首批试点地区,在我省的第一批教育学校包括城区的泡桐树小学,另外还有绵竹的4所中小学校。这些学校将和日本的学校同步进行安全课程教育。

我国现状:没有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课程
    “我教书这么久,非常遗憾的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泡桐树小学执行校长周英昨日告诉记者,安全教育课程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空白。学校平常有交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但多半都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缺失”。今年9月,田中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拜访了泡桐树小学。当得知“中日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将成立,并引进日本的系统、科学安全教育体系以后,双方决定先对一个班实施教学活动,开始安全课程建立的探索。

中日对比:中国“说”得多 日本“做”得多
    课后,记者对田中教授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崔正龙教授进行了采访。
    记者:你们对中国的安全教育有什么看法?
    田中礼治:我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也看到过中国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我觉得中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靠嘴巴说的太多,学生学得不深,效果也不好。
    崔正龙:今天的这堂课,我们说的理论就很少,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就深刻多了。
    田中礼治:中国“说”得多,日本是“做”得多,这是两国安全教育的不同。
    记者:引进到中国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和日本有什么不同吗?
    田中礼治:基本上完全相同。“中日防灾减灾研究中心”成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日本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推广到中国,下一步,将培训中国的教师,共同为安全教育努力。

037080438 发表于 2009-11-6 19:58

中国“说”得多 日本“做”得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引进日本安全教育课填补我国教育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