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昌大桥垮塌事故现场,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的 眼泪还没抹干,网上已经热开了锅。很多人在微博上说,看王局长哭,我忍不住笑。 同是安监局的长字头高官,同是在灾难性事故现场,当初陕西局杨达才局长的笑,与今天国家局王局长的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但不同的表情,在众多网友眼中形成的观感却是相同的。围观者中也有打抱不平的:人家笑,你骂;人家哭,你也骂。你们的心灵就这么丑陋? 这显然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批评腔调。德高一尺者,与笑哭者的视角区别在于, 一个把两位局长切割开来看问题,一个把两位局长联系起来看问题。 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巧的事,这么巧的职务,叫人不去联系起来想,难度系数有点高。况且 义昌大桥垮塌,从烟花爆竹说到桥梁质量,从钢筋粗细说到运输管理,连雾霾天气都被躺枪,王局长亲临现场了,人们自然想知道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后来的戏剧性变化在于,王局长说了些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当然,如果他说了些与别的安监高官更加体现能力、更加高屋建瓴、更加行之有效的指示,人们一定会记忆深刻。现在,反而是王局长的一组哭图,让人看到了他与别的安监局长,特别是与著名的杨达才局长形成反差的 表情——热泪盈眶。 人有喜怒哀乐,哭笑都是天赋之秉。但中国的官员,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还是不苟哭笑的。杨达才一笑倾国,笑出麻烦来了,人们在他的笑脸背后搜出了N块高档名表,最后这张笑脸没撑多久。 杨达才在处理事故现场的笑脸,成为人们讽刺部分官员人性冷漠的符号,进而演化成“ 看相”的理论:这种地方笑得出来的官,钱袋子肯定也不干净。事实证明,杨达才这个相,老百姓还是看准了的。 杨达才是个官场表情、官场表帅的讽刺性教训。百姓眼里是,官员眼里肯定也是。这是围观者对于王局长面对镜头以泪洗面时作出的第一反应。这是一种直觉。一种割不断的关联度思维,跟 道德境界关系不大。 其实王局长在现场,无论哭还是不哭,只要不笑,同样都不能、也不应该由他的表情,来作出道德或者官品好坏的推断的。王局长在义昌事故现场,除了热泪纵横的表情区别于杨达才、区别于画面中随行官员,还表现在装束的极简上:一袭军大衣裹身,腕不露表。网民只是对于反差太大的东西有着天生的探究欲。他们想探究身陷“雾霾”中的义昌 垮塌事故原因,同样也想探究安监部门主要官员,对事故的态度与反应,而不是像忠告者们所说的那样,目的是想用猜测,激化本就脆弱的官民关系。 面对使用仅11年的这座大桥,面对已知的10条生命的不幸罹难,只要出于真心,王局长怎么哭,无论作为他的个人权利,还是作为他的职务权利,都无可厚非。但围观者面对王局长的哭相,无论是怀疑作秀,还是质疑现场表现失当,他们作什么样的联想,也都是一种权利的自由。清者自清,王局长不妨扪心自问过后,兼听则明,对网民的意见作泰然状。网民们之所以对着王局长的哭相笑骂,看上去是冲着王局长个人来的,实质是对整个官场公信力的怀疑。不透过杨达才的笑、王局长的哭,不透过网民的笑骂看到官员队伍的公信力危机,并从中引起执政部门和官员的警觉,再多的口水都淋不湿纷乱的一地鸡毛。说到底,公信力在,王局长也好杨局长也罢,在这样的事故现场,不号啕大哭,网民眼里也无妨。官员出镜时穿什么衣服戴什么表露什么表情,不是舆论的风口浪尖,用不着花太多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