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采用热氨融霜方式严重违规的说法,财新记者查询现有法规和文献发现,液氨融霜的方式不仅并未明文禁止,而且是许多冷库普遍采取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可能在处理过程中出现液锤现象,但这属于操作中出现的失误。
而对于调查报告所说的水融霜设备缺失的问题,一位资深制冷专家告诉财新记者,其实国内多数冷库都是采用热氨除霜,也并不增加水融霜设备,因为这种设备一来没什么用,二来很浪费水和能源。
翁牌公司一位维修部门主管告诉财新记者,他们的加工车间有两套制冷机组,出事故时是一套机组在进行冷冻作业,一套机组在除霜。要除霜的话,需要把工作停下来,把管道中的低温液氨排空,然后充入热氨,进行除霜。这么多年,国内许多其他地方,都是这么做的,也没出什么问题。当时发生爆炸后,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液氨肯定没有完全排空,是操作人员的问题,这些液氨在高温下急剧膨胀,导致爆炸。
在财新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看来,上海液氨事故的这份调查报告,对厂方的责任如果说不是吹毛求疵的话,只能说是不够专业,不能说一出了事情,就乱找问题。
这位专家说,其实水融霜设备没有那么复杂,与将热氨在管道内部循环除霜相比,水融霜就是在管道外面喷水,在冬天要喷热水,特别浪费能源、也浪费水,在夏天的话,又没什么用,不急的话,开门开几个小时也就除霜了,而且用水融霜的话,也需要排空液氨,否则同样也危险。
前述维修主管告诉财新记者,从管道断裂的程度上看,肯定是产生液爆,操作肯定有失误。当然他也承认,冷库后来的改造工程实际是需要经过审批,手续比较麻烦,他们是自作主张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