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被装饰花卡喉命悬一线 车厢乘客合力化险为夷
幼童被装饰花卡喉命悬一线 车厢乘客合力化险为夷大渝网新闻中心都市热报[微博]李寒露 龙小姐供图2016-06-02 15:02
我要分享
0
http://img1.gtimg.com/cq/pics/hv1/43/118/2078/135152083.jpg年轻妈妈听了乘客建议后,把娃反过来才将异物拍出
隐藏
[*]http://img1.gtimg.com/cq/pics/hv1/46/118/2078/135152086.jpg
[*]http://img1.gtimg.com/cq/pics/hv1/45/118/2078/135152085.jpg
[*]http://img1.gtimg.com/cq/pics/hv1/47/118/2078/135152087.jpg
[*]http://mat1.gtimg.com/joke/curls/end.png
2分钟可以做什么?刷次牙、洗下脸、发个朋友圈……昨天,2号线的乘客们用行动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在这短短的一百多秒里,他们合力挽救了一条生命。异物卡喉母亲错误施救致婴儿昏迷昨天中午12点10分左右,一辆2号线列车刚驶出袁家岗站,车厢里突然响起一阵婴孩啼哭声,正在车上的龙小姐循声望去,见座椅上有一位大约25岁的年轻女子正抱着一名不足1周岁的婴儿大喊到:“啷个办,啷个办,娃儿遭卡到了。”婴儿剧烈的哭声引来全车人关注,周围乘客纷纷询问孩子到底吞了什么,但女子并未作答,只顾使劲拍打婴儿背部,试图让他(她)把异物吐出来。大约1分钟后,女子见这个方法不奏效,干脆把自己的手指伸进小孩喉咙,抠了几下后,婴儿突然猛烈呕吐,呛出几口奶后便昏迷过去,完全瘫软在母亲怀里。龙小姐注意到,这位母亲全程都没有和他人交流,且在拍打和抠喉过程中始终让婴儿保持直立姿势,而与她同行的一名年轻男子在一旁也只是干着急,两人都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乘客支招婴儿咳出拇指大金花听到孩子没了哭声,满车乘客都急了,纷纷提供他们能想到的一切办法。好在当天恰好是儿童节,车里有许多较有经验的家长,其中一名阿姨大声说到:“你把娃儿反过来拍。”女子随即将婴儿肚子朝下,放在膝盖上拍打。几下猛拍后,婴儿发出几声剧烈咳嗽,终于,一朵足有成年人拇指关节大小的装饰性金花从其嘴里吐出来了。但女子并未注意到,仍在使劲拍背,直到有人大喊:“已经咳出来啦,莫打了。”此时,列车刚好抵达大坪站,这名年轻母亲往地上看了一眼,确认异物已吐出后长长松了口气,但也许是惊吓过度,她满眼泪水地呆坐在椅子上,听到一名大叔吼到“你还坐啥子车,赶紧把娃儿抱到医院去呀!”之后,才猛然起身,抱着孩子冲出车门。“当时大家都遭吓惨了,好大一朵哦。这个妈妈可能也是刚生了小孩没啥经验,缺乏安全意识,金花多半是她身上的装饰物,还好大家都在积极帮忙。”目睹全程的龙小姐说。昨天中午12点半左右,记者向大坪站工作人员咨询此事,他们表示确实有名乘客称车上有孩子的喉咙被卡住了,但那时列车已经出站,站上所有员工遍寻不着这对年轻人,也未接到任何类似求助。家长需学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文中这位年轻母亲因缺乏急救常识,接连做出错误反应,差点让自己的孩子丧命。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耳鼻喉科医师梁亚楠解释称,人在直立、直坐状态下很难将异物咳出,如果直接采用拍打背部的方式,不仅起不到正面作用,异物反而可能受重力影响越卡越深;至于手抠喉咙的做法,梁医生也不建议,尤其是异物已滑进气道,肉眼不可见时,抠喉易引发急性咽炎,进而引起呼吸困难。梁医生表示,如异物已滑入气道,孩子出现剧烈呛咳等情况,应立即采用“海氏急救法”,具体方法如下:两岁以下婴幼儿:将宝宝放在腿上,使其背部紧贴家长胸部,随后用手快速向后向上挤压宝宝上腹部(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重复直至排出异物。能站稳的孩子:保持站姿,上身略前倾,家长从背后抱住小孩腰部,采取同样方法挤压上腹部。同时,梁医生特别提醒,即使异物已排出,家长仍应及时送孩子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