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下月起临床检验结果互认 首批含27个项目
京津冀下月起临床检验结果互认 首批含27个项目发布时间: 2016-09-06 06:58:35|来源: 京华时报|作者: 马金凤|责任编辑: 刘芳奇http://images.chinagate.cn/attachement/jpg/site1020/20160906/c89cdcae39761938500f38.jpg资料图
■第一批试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的检验项目一、生化项目(19项)钾(K),钠(Na),氯(Cl),钙(Ca),磷(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CRE),尿素(URE),尿酸(UA),葡萄糖(GLU),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二、免疫项目(3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丙肝病毒抗体(anti-HCV)。三、血细胞分析(5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链接京内百家机构已实现结果互认据了解,为了使患者不必在不同医院多次重复检查,此前卫生部发布要求,2010年年底前,北京同级医疗机构之间要实现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和常规临床检验项目结果互认。目前,北京已有大约百家医疗机构实现检验结果互认。互认的项目包括临床生化、血液、免疫共3个专业31个项目。在医院出具的“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上标有星号(*)的项目,其检验结果就可通用。但有专家解释,化验检查结果的互认是有时效性的。医学检测结果基本上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生化、免疫、血液这三大类检查中,免疫类的化验结果时效最长,有效期可达3个月以上,而血液化验检查结果通常是变化最快的,有时甚至可能一天要测几次。是否需要重新化验,主要取决于病情的变化以及临床医生的判断。 上一页 1 2 3 4 5 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