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气温持续下降,尤其是12月20日降雪之后,青岛最低气温一度来到-12℃。
气温降低,除了保暖御寒外,更要警惕一种常见的伤害——“冻伤”。
冻伤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寒冷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的损伤。
其临床表现一般为耳廓、手、足等部位发红、发紫或肿胀,严重时出现肢体坏死,甚至导致死亡。
“冻伤”一般分为四个等级:
①无冻伤:皮肤没有颜色或手感变化。
②亚冻伤:属于轻微程度的冻伤,可导致皮肤发红发冷、颜色发生变化,然后会感觉麻木,亚冻伤不会对皮肤造成永久性损伤,可以采取急救措施治疗。
③浅表冻伤:会使皮肤出现温热感。皮肤复温12~36 h后,可能会出现充满液体的水疱。
④深度冻伤:可能会感觉到麻木,关节或肌肉可能无法动弹。复温后24~48h会出现大水疱。
冬季常见的冻疮,常发生在身体血液循环较差的“末梢”。身体这3个部位尤其需要预防:耳朵、手部、脚部。
预防小提示:
①不要(或节制)饮酒、吸烟,这两者会使身体更容易冻伤;
②特殊人群的保暖,如老年人、婴幼儿、心血管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运动员等;
③在寒冷天气下,穿羊毛或人造羊毛制成的衣服比穿棉质衣服好,棉布的吸水属性实际上会令皮肤更冷;
④如果一个人同时体温过低及被冻伤,先治疗体温过低的症状;
⑤一旦冻伤,千万不能烤火、用雪搓;
⑥喝酒不能防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