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月14日讯 鲁豫毗邻地区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交汇地带,位于黄河两岸,地域相连、水系相通、人文相亲、经济相融。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纵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化鲁豫毗邻地区交流合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重点领域合作事项取得明显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合作制度创新经验。到2030年,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合作领域更加宽广,合作机制更加完善,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联动示范效应明显提升,打造成为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新样板。
根据《实施方案》,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实施范围包括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全域以及梁山县、东平县,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濮阳市全域以及长垣市,面积4.54万平方公里。黄河干支流流经的东明县、菏泽市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梁山县、东平县、阳谷县、莘县,兰考县、长垣市、濮阳县、范县、台前县,以及黄河故道沿线曹县、单县、虞城县、商丘市梁园区、民权县为核心区,面积2.16万平方公里。
《实施方案》明确了9大合作领域,包括合力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共建生态保护治理示范带、协同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产业协调联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携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共享高品质公共服务、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提出实施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蓄滞洪区治理提升工程、城乡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等28项合作任务。
在合力保障黄河长久安澜方面,《实施方案》明确要实施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加快辛店集、蔡集等控导工程续建,推进老君堂等控导工程和邢庙等险工改建加固,维持中水河槽稳定,提升主槽排洪输沙功能,有效控制游荡性河段河势。实施城乡防洪排涝治理工程,优化河湖水系布局,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通防洪排涝和水资源调配“最后一公里”。加强洙赵新河、东鱼河、天然文岩渠、黄河故道等中小河流清淤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水系连通,加强城区易涝积水区治理,留足城市河湖生态和防洪排涝空间。
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区域综合交通网,提升跨河通道能力。加快推进日兰高铁河南段、京雄商高铁鲁豫段建设,开展濮阳至菏泽、菏泽至徐州、菏泽至新乡等高铁线路规划研究。加快建设济宁至商丘、济南至阳谷、辉县至鄄城、永城至单县等高速公路,加速推进鄄城至兰考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尽快启动高唐至台前、临清至濮阳等高速公路前期方案研究工作。推进京雄商高铁黄河特大桥、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黄河特大桥、G240范县黄河大桥、S304白堽黄河大桥、G327东明黄河公路大桥、G106东明黄河公路大桥等建设,加快G342台前黄河大桥桥位论证并适时启动前期工作。
强化产业协调联动方面,两省将深化科技协同创新,争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加强山东半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联动,打造黄河中下游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鼓励菏泽、聊城、濮阳等市化工、新材料等产业联动发展,打造高端化工产业集群;推动兰考、曹县等县现代家居产业联动发展,共建木制品加工产业链;支持菏泽鲁西新区与长垣市在高端医疗器械及卫材领域开展合作,协同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共建现代产业园区,推动菏泽、聊城与商丘、濮阳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支持东明县、濮阳县探索开展“双向飞地”“共管园区”建设模式,推动毗邻市、县产业园区间、平台载体间的对接合作;探索“反向飞地”“反向孵化器”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
根据《实施方案》,鲁豫两省将建立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同时,两省将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打破行政壁垒,创新合作机制,推动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探索“流域+省际”区域合作新模式。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