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青岛海泰科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及时,收到了青岛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和来自深交所的监管函。
2023年,海泰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8.68万元,同比下降57.17%。到了2024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仅有24万元,同比下降97.31%。
虽然早早成为了上汽通用、福特、一汽大众等著名企业品牌的供应商,但海泰科自2021年上市以来却始终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发展态势,净利下滑、应收账款偏高、现金流不足……其财务状况面临较大挑战。
青岛上市企业观察第548期
6月4日晚间,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科”)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根据公告,海泰科于2024年2月28日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0万元-2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4.02%-59.53%。
青岛证监局认为,海泰科业绩预告披露不及时,决定对海泰科、孙文强、王纪学、梁庭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无独有偶,同日,深交所就同一事项发来监管函,提醒海泰科董事会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据深交所规定,上市公司在预计年度经营业绩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进行业绩预告:(1)净利润为负值;(2)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3)实现扭亏为盈。
而海泰科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2022年相比下降50%以上,但未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预告。
图片来源:海泰科官网
不论是青岛证监局的警示函,还是深交所的监管函,都只是对海泰科此番未及时披露业绩预告信息的监管举措。而透过这两则监管,不难看出海泰科不甚理想的财务经营状况。
创立于2003年的海泰科,长期致力于汽车注塑模具及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项目管理服务。目前,其生产的注塑模具已应用于包括奔驰、宝马、大众、奥迪、通用、比亚迪、吉利、理想、小鹏、前途、蔚来、Rivian、高合、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型。
4月24日,海泰科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14.41%;归母净利润2328.68万元,同比下降57.17%;扣非净利润1676.36万元,同比下降55.69%。
同日披露的2024年一季度报显示,一季度海泰科实现营业总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34.51%;归母净利润23.84万元,同比下降97.31%;扣非净利润亏损227.03万元。
“增收不增利”,已经成为海泰科近年来的发展常态。据统计,海泰科自2021年上市以来,便一直处于净利润下滑态势。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6032万元,同比下滑11.77%;2022年为5437万元,同比下滑9.88%;2023年降至2329万元,同比下滑57.17%。
对此,海泰科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主要是受首发募投“大型精密注塑模具项目”投产后尚未产生足额收益以覆盖新增的运营管理费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使得有息负债规模增加、公司对应收账款及存货计提减值及跌价等因素影响。
可以看出,海泰科的净利润在持续下滑的同时,下滑幅度也正在扩大。除上述官方明确的原因外,海泰科持续走高的应收账款和始终不充裕的现金流,也对其净利润下滑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海泰科2023年年度报告截图
据统计,2020年-2023年,海泰科应收账款分别为1.47亿元、2.07亿元、2.21亿元、3.4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35%、44%、59.6%,占比逐年增高。
到了2024年一季度,海泰科应收账款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36.86%,高出一季度营收增幅(34.51%)2.3个百分点,且应收账款已经远远超过了1.4亿元的营收总额和23.84万元的归母净利润。
于海泰科而言,应收账款远超出净利润的表现,或为其带来存在坏账风险等隐患,而与此同时,周期不断拉长的应收账款,也让海泰科的现金流一直面临着较大压力。
2024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94万元。2023年这一数据为-4287.64万元,同比下降344.39%;2022年为-964.84万元,同比下降115.97%。
不过,虽常年“增收不增利”,海泰科在资本市场的热度依旧不减。日前,关于海泰科成为小米汽车供应链企业,为小米汽车提供相关注塑模具生产的消息,引发热议。
能否借着这波东风一举扭转净利颓势,还要看海泰科接下来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