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40|回复: 0

媒体:国家卫健委、医保局为李晟医生发声,更见加强医院安检势在必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媒体:国家卫健委、医保局为李晟医生发声,更见加强医院安检势在必行
极目新闻


2024年07月21日 11:26:46 来自湖北





187人参与7评论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7月19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晟医生,在门诊诊疗中突然遭到一男子持刀伤害,经抢救无效,于2024年7月19日21时许不幸去世。此事引发网友高度关注,大家在悼念李晟医生、谴责凶手恶行的同时,也对医院的安保现状十分关心。

7月20日,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发文表示,强烈谴责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对任何形式的伤医事件零容忍!呼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切实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共同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当晚,国家医保局也表示,强烈谴责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

(图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在医院同行的讲述、患者的缅怀、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我们看到了李晟医生真实的样子。他妙手仁心,医术精湛,是全城知名的擅长做心脏介入手术的医生;他淡泊名利,坚守一线,为了全力抢救病人,错过最后一次硕士毕业考试;他热心工作,关心患者,为了多看几个病人,经常加班加号,吃冷掉的盒饭,被凶手杀死时,他还在门诊加班看病,是饿着肚子离开人世的。这样一位人品好、技术佳、医德高的医生,被如此猝然、如此残忍地杀害,让人悲伤不已,痛惜不已。这不仅是他的家人难以治愈的伤痛,也是整个医疗行业的损失。

网络上,许多医护人员表示心情沉重,被悲痛和恐惧笼罩,不愿放弃热爱的工作,但也害怕遇到这样的横祸;也有无数热心网友呼吁,应该要求医院全部设安检,不能再让伤人的利器被带进医院,伤害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这也让“医院是否应该全部进行安检”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每一次,当暴力伤医事件发生时,医院安检都会引发一波争议。支持者认为,安检是目前各种公共场所用以预防恶性事件的首要防线,设置安检能防止危险物品被带入医院,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安全,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就医环境。

反对者则认为,医院内本身就有很多能致人伤害的器具,存心实施暴力者哪怕只用拳脚也可伤人,安检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可能增加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就医成本,同时,安检措施可能会让患者感受到隔阂和戒备,认为医院将自己视为潜在的“危险分子”,反而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争议可以有,但一起起震动人心的暴力伤医、杀医事件也是血淋淋的教训,切实加强医院安保措施势在必行。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救死扶伤的医生,不应在医院里受到伤害,这一认知,源自人们最朴素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应该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此外,如果医生人人自危,医患难以互信,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那些亟需帮助的患者。

安检可能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可以通过严格精准、因地制宜的措施去消除,比如,给急危重症患者设置安检绿色通道,为行动不方便的患者安排人工安检,强化警医联动,对涉医安全隐患提前介入,开展预防处置,分级完善安检制度,提升安检效率等等,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务之急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加强医院安全管理,维护医院安全秩序,用尽一切合法可行的手段,去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一方面让医生可以安心工作,不会因为害怕纠纷而逃避去治疗复杂危险的疾病;另一方面,也让病人可以得到尽力的救治,不会因为难以预知的暴力行为而延误治疗。

其实,全面建立医院安检制度,早就有法规依据和良好范例。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医院应建立安检制度,公安机关应在三级医院设立警务室,全面提升安防系统能力水平,加强医院保卫队伍建设。也就是说,现在部分医院不设安检设备,与警方联动不足,保安人员年龄偏大、人手偏少,缺乏专业防卫训练的现象,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资料图(图源:北京政法网)

2020年7月,北京市施行的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确立了医院安检制度,‌要求医院根据需要在入口或者重点区域入口进行安全检查,‌严防禁限物品进入医院。从网友反馈来看,北京市的医院确实大多都有安检设备和措施。据2021年官方报道数据,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当时已经9成完成安检覆盖,超过8成安装“一键报警”装置,涉医违法犯罪案件数量下降了10.8%。随后,上海、天津、宁波、南宁等城市也官宣建立了医院安检制度,有效提升了医院的安全保障水平,为医务人员营造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就医环境。

北京朝阳医院门诊楼内,患者正在通过智能安检筛查系统(图源:人民日报毕庭刚摄)

当然,从根源来看,要想让医生安全,让患者安心,还是需要坚持不懈地改善医患关系,增强医患互信,坚持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众对疾病和生死的科学认知,畅通医疗纠纷多元化解渠道,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也要守护医生的职业安全感和治病救人的情怀。医患双方若能将心比心,真正成为同舟共济、对抗疾病的“战友”,极端的暴力伤医事件必然会大大减少,整个医疗环境也会更加安全,更加友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12 2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