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0|回复: 0

失职的“克格勃”和背锅的俄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7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失职的“克格勃”和背锅的俄军
军情前哨站

2024年08月26日 14:33:54 来自北京





163人参与10评论




核心提要

1. 俄罗斯残缺的“格洛纳斯”与北约庞大的卫星系统相比本就处于劣势,且俄军指挥结构对基层单位战场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要求很强。因此,信息化普及较低的俄军对乌军进攻库尔斯克一无所知也就不足为奇。

2. 库尔斯克地区缺乏大型人口聚集点,唯一的大型天然气设施牵扯了许多欧洲和乌克兰能源巨头的利益。俄军对此一直抱有侥幸心理,自然不会用心防御。

3. 普里戈任“叛乱”事件后,瓦格纳此前在库尔斯克边境防御和民兵训练工作宣告停止,大量正在修筑的防御工事烂尾。乌克兰突袭库尔斯克时,该地区既没有主力部队,也没有瓦格纳系民兵,百里无人的大平原令乌军一度畅行无阻。

文|凤凰网军事特约作者 尤金少将

2024年8月6日,乌克兰军队以6个旅的兵力对库尔斯克发起攻击,十余个检查站内的俄罗斯边防部队因准备不足被打败。此后乌军一度如入无人之境,在很短时间内就占据了库尔斯克州西南部的大片区域。

图为一辆加装防护顶棚的乌军T-72B3主战坦克正在向库尔斯克州快速驶去

战线之外,乌克兰网络战、信息战与宣传部门火力全开,大肆发布虚假消息,例如:俄军成建制投降、乌军已占领库尔斯克核电站、夺取库尔斯克工业区等。

这些消息一方面在该地区制造了很大混乱,逃难的居民、进攻的乌军与赶赴前线的俄军挤在一起,既导致俄空天军对地支援不得不投鼠忌器,也导致俄地面部队增援与遭遇战反应速度严重下滑。另一方面,乌克兰宣传部门卖力工作也极大地鼓舞了西方国家的信心,为乌赢得了大笔援助。

8月17日,俄军调遣11个营紧急增援库尔斯克。

当然,比起网络信息,更值得大家关心的是战场情况。是什么导致俄罗斯对乌军突袭缺乏准备?又是什么导致俄军在此地布防如此稀松?

“格洛纳斯”VS北约卫星系统

库尔斯克攻势最令人意外的莫过于其突然性。在乌军于苏梅州发起进攻前,俄军在当地的防御力量仅有一个边防团与第144摩托化步兵旅,且后者主要分兵驻扎于州南部的机场与北部首府地区。可以看出,俄军对即将发起的突袭几乎毫不知情,其兵力与武器装备更是处于极端劣势,以至于在战斗开始后的一周非常被动。

图为在库尔斯克地区被俘虏的俄军士兵

很多人将此归咎于“格洛纳斯”系统的无能,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该卫星系统的功能,以及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务。“格洛纳斯”尽管在设计上属于全球定位系统,但其发射和在轨卫星数量其实相当有限,远不如美国GPS系统。

图为俄罗斯最新型“格洛纳斯”-K2导航卫星

“格洛纳斯”能有效覆盖并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的范围,基本上只局限于南至埃及、西至德国中部、东到白令海峡的椭圆形地区。

俄军T-90M主战坦克可适配“格洛纳斯”系统(图为T-90M坦克内部)

且俄军的信息化只普及于军改后新研发的武器装备上,比如新列装的旅级指挥系统、T-72B3、T-90M主战坦克与2S19M、2S35自行火炮等。而冲突爆发后大量补充的老旧武器、指挥车辆等装备基本都没适配“格洛纳斯”系统。

俄军指挥结构又对基层单位的战场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就缺乏“格洛纳斯”系统的边防军与远离边境线的144旅对进攻一无所知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为乌军装备的“星链”终端

当然,乌军这种几乎不做炮火和航空支援准备,不考虑后续兵力和资源补充,直接突袭的策略也确实很容易让防守方措手不及。

与俄方不同的是,乌军及其背后的北约具备强大的情报收集和处理能力。北约各国几十套卫星系统可以为决策层提供完善的军事信息,这些系统甚至都不一定是军用的。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包括24颗工作卫星,6颗备份卫星。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在冲突初期,乌军多次使用北约火灾监视卫星对俄军位于森林地带的炮兵部队进行定位,并使用“海马斯”火箭炮实施打击,给俄军造成了巨大损失。除此之外,乌克兰网络战能力也不容小觑,从乌军公布的战果上看,他们成功黑入了库尔斯克多个居民点、铁路与城市监控系统,对俄军沿主干道行军的部队和驻扎位置几乎了如指掌。

庞大的外部支援也允许乌方不断消耗无人机实施战术侦察。相比而言,俄军的情况就相当被动,且这种情报劣势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

战略上的大意与侥幸心理

即便在情报上处于劣势,俄军也不应该出现一个边境州可用兵力不足五千的情况,这是对国民的不负责任,原因恰恰是俄罗斯决策层的侥幸心理所导致。

图为“北溪”1与“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路线图

2022年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到欧洲的两条天然气大动脉之一就是“北溪2号”,另一条便是自库尔斯克出发,经乌克兰抵达东欧的管道。

该管道的存在使得库尔斯克州拥有许多欧洲企业和办事处。在“北溪”2号被摧毁后,除了俄罗斯至土耳其管道外,欧洲和俄罗斯之间便仅剩下这一条有效的天然气管道。

据8月9日报道,乌克兰军队称已经控制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位于库尔斯克地区苏贾的一处设施。

从经济、政治与战后利益角度来看,欧洲方面都不太可能允许乌军摧毁或威胁这条管道,而乌克兰内部的能源巨头们显然也不会让军队威胁自己未来的效益。

图为乌军占领苏贾后升起乌克兰国旗

既然该设施不易被威胁,附近又缺乏较大的人口聚集点(乌军在库尔斯克用一周时间夺取的“战略要地”苏贾,也只是一个常住人口不到5千的小镇),俄军自然不会用心防御。

所以自2023年10月之后,当地驻军就一直只有这些,至多再派遣一两个动员旅、后勤或医疗单位,当地兵力峰值几乎从未超过8千人。

隐患的诞生与爆发

不过,库尔斯克的防御也并非一直如此疏忽。在2022至2023年间,库尔斯克边境地区曾建造和发掘过工事区和炮兵掩体,但它们在被乌军突破时根本没有驻军,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没有完工。

图为库尔斯克地区的俄军战壕

而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便是去年的“顿河畔罗斯托夫事件”,也就是普里戈任“叛乱”。

在2023年巴赫穆特战役结束后,瓦格纳雇佣兵公司实力遭遇较大损失,其主力开始退出主要交战区,随后进入后方补充休整。在此期间,瓦格纳公司的主要业务便是督造边防工事、训练边防民兵和进行驻地防御。

但随着普里戈任在2023年6月25日发动“叛乱”,各地瓦格纳部队的军事任务均告停止。瓦格纳被转移部署至白俄罗斯,其之前的边境整备和军事训练工作也不了了之。

图为瓦格纳训练的库尔斯克民兵部队纪念普里戈任和乌特金

由于俄罗斯政府担心类似的叛乱情况继续发生,许多瓦格纳训练出来的民兵防御部队被解散,或被部署到非关键地带。所以,在既没有主力部队,也没有瓦格纳系民兵守备情况下,库尔斯克边境自然是百里无人,漏洞百出。

除此之外,由于之前乌军使用火箭炮与战术导弹攻击动员兵训练营地,造成许多应征者伤亡。

2023年1月1日,乌军袭击了俄军在马卡耶夫卡训练新兵的一座营地,造成数百人伤亡。

为了避免类似的非交战伤亡情况再度发生,俄军开始将动员兵训练设施与驻地内迁。尽管这可以避免非正面战斗时的伤亡,但同样导致大量生力军驻地远离边境线,无法实时对前线展开支援,还导致大量部队在赶往前线支援途中被卫星与监控系统全程监视,被摧毁于行军途中。

根据各方视频统计,俄军至少有2个摩托化步兵连和1个混成排在赶赴库尔斯克交战区域途中因导弹和远程火箭炮密集攻击而出现严重人员伤亡与装备损失,不得不退出战斗。

图为一支前往库尔斯克前线支援的俄军车队遭乌军“海马斯”火箭炮袭击后伤亡惨重

讽刺的是,之前由瓦格纳所培训的民兵成员,尽管远离既定防卫区,却反而发挥了关键作用。苏贾城内不足700名瓦格纳系民兵在乌军进攻中坚守了4天才不得不撤离,且没有出现大量被俘和阵亡的情况。

在库尔斯克州南方检查站的民兵更是配合边防部队与警察成功击败了乌军先头部队,使后者误判了俄军规模,进而失去了凭借速度与装备优势威胁乃至夺取库尔斯克核设施的可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12 0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