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48|回复: 2

温州塌楼事故:感动不能代替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6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温州塌楼事故中的父母以身护女,我们更要追问“为什么待拆的危楼还能住这么多人”,而不是忙着将悲剧下锅熬一锅鸡汤。10月10日凌晨4点左右,温州鹿城区4间民房倒塌,如今已致22人死亡,这让人猝不及防的悲剧和沉重的死难数字下,连着一个令人五味杂陈的情节——事发前一天,一个3岁的小女孩从重庆来到温州,与父母团聚,但团聚之乐还来不及延展,半夜里楼塌了,可也是在砖块瓦砾里,女孩的父母弓着身子、形成拱形,以血肉之躯顶住了坍塌的重物,为女儿拱出了一处绝处逢生的生命空间,让她得以幸存。

  这样不动声色却又近乎逆天的现实情节,让“幼吾幼”的亲情表达在极致呈现中击中了公众的泪点,网友们纷纷将“感动中国”的荣衔,颁给了这对以身护女的父母。

  发乎情的感动,是人性本能的迸发,特别是面对灾难时,父母以身护女式的温情,或许是人们用以冲抵悲伤的“刚需”。人们表达发于人性的悲悯与共情,也是舆情合乎常情的打开方式。

  但悲剧之为悲剧,就在于温情涵盖不了包括其发生机制、事发过程等在内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在人祸面前,反思灾难通常都应该是第一位的,至少不能在感动中忘了反思与追问,更不能用“好坏一锅炖”的鸡汤去遮蔽应有的反思。

  在这起悲剧中,比起那对父母的双臂,临危的小女孩更需要的屏障应该是有安全保障的居住环境,说得更具体些就是房屋质量保障机制。

  这起悲剧指向的问题很明显:比如危楼预警的缺位,比如自建房和危楼使用监管上的失职,又比如对擅自加建加盖的失察,而这些在农村地区很常见。

  当年奉化塌楼事故后,其实舆论就在呼吁建立健全楼房体检制度,完善楼房质量信息平台与危楼“病历档案”,达到了某个危险级别就下达危险通知。可这起事故证明,这些制度机制依旧不彰,这也是我们感动之外最该反思之处。

  以往在不少事故中,有些地方官员都习惯大讲救灾救险正能量,回避灾祸反思。现在的问题是,感动太多,追问与真相却太少。

  灾难就是灾难,是感动无法抹掉的,若反思无回响,则感动无意义。感动得越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和分量也就越重。所以对于温州塌楼事故中的父母以身护女,我们更要追问“为什么待拆的危楼还能住这么多人”,而不是忙着将悲剧下锅熬一锅鸡汤。


发表于 2016-10-17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0-17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6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