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 发表于 2011-6-28 20:41

高温损害及防治措施

高温损害及防治措施
    一般把29℃以上的温度称为高温。高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温烫伤,当高温使皮肤温度达41℃~42℃时,人就会感到灼痛,若温度继续上升,皮肤基体组织会收到损伤;二是高温生理反应,影响操作者的工作效率,严重时可导致中暑、休克。最严重的高温损害存在于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热喷涂等工艺过程(接近或超过千度高温)和锅炉、理化检验等过程。在注塑、粉末冶金、电镀、清洗、涂装、磨削等工艺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高温损害。
防治措施:
    (1)高温作业工序,特别是铸造的熔化、炉前处理、浇注、落砂;锻造的工件加热和夹持;焊接的施焊;热处理的装炉出炉等操作,尽量采用机器人、机械手或其他机械化、自动化装置,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及直接面对高温烘烤的时间。
    (2)采用隔热防护措施,如用水或绝热材料对高温炉体、工件或操作进行隔热。
    (3)加强高温作业现场的通风和降温(自然和人工方法)。
    (4)加强劳动保护,操作者穿戴好防护衣、帽、鞋,供应好防暑降温饮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温损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