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21888 发表于 2024-5-16 10:40

浙江宣传:花40万可买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为何有市场

浙江宣传:花40万可买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为何有市场浙江宣传

2024年05月16日 07:31:03





40人参与1评论




熟悉《围城》的读者想必对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印象深刻。主角方鸿渐留学之时荒废学业,最后买了个“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向家人交差。从此,“克莱登大学”成了花钱获得的假文凭、假头衔的代称。近日,“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某某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成员名录超三分之一疑似中国人”等信息在网上传播,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也把“克莱登大学”重新引入大众的讨论之中。“欧洲自然科学院”是否是批发头衔的当代“克莱登大学”?此类机构和由他们授予的“克莱登院士”为何广受追捧?公众有种种疑问,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83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9BF8A24297369576577AC7229873D65274A37146_size23_w1080_h683.jpg图源:视觉中国一近年来,除了“欧洲自然科学院”及其评选出的院士受到质疑外,两年前“25位华人专家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消息也引发过关注,世界生产率科学院、新加坡南洋科学院等机构也被媒体起底和调查。“洋机构”“洋院士”变换名目、乔装打扮,迎合了国内部分人的需求。首先,故意制造信息不对称。国内很多人并不清楚“欧洲自然科学院”等机构的底细,光看名称,就会觉得它们很高大上。媒体调查发现,像“欧洲自然科学院”虽自称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但在学术界的认可度、知名度都是有限的。它利用相似名称“碰瓷”真正在学术界广受认可的“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很容易让大众产生误会。其次,利用中外学术评价的语境差异。在一般人的认知中,“院士”是国内学术评价体系的顶峰,自然是非常严肃而权威的。然而,国外许多所谓的“院士”并没有“官方认证”,也不是拥有学术成果和特殊待遇的象征,有的相当于协会会员,有的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像“欧洲自然科学院”授予的“院士”数量庞大,高达1700多名,其中绝大多数是在近两年井喷式颁发,一些社会人士和企业高管也能被授予“院士”称号。更过分的是,学术评价竟也可以做成一门生意。据媒体调查,一些机构明码标价,提供代办“院士”头衔的服务。有教授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付40万元服务费就能当选”“18万包过”;也有报道显示,“有获评者称参选院士并无费用,但是需要支付第三方以及其他费用”。部分“院士”头衔成了一些机构敛财的筹码,没有含金量,只有含“金”量。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06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4DD650400336A6C324264EB71B0C28BEE7A93AC6_size91_w1080_h806.jpg相关代办机构工作人员介绍,申报要收取20万元至50万元费用 图源:“海报新闻”视频截图二供给是对需求的回应,“克莱登院士”之所以备受追捧并带动批发“院士”这门生意拥有一定市场,绝非偶然。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利令智昏”。在国内,“院士”头衔代表个人荣誉、学术地位,往往也意味着拥有学术资源和行业话语权。当前,学术科研竞争激烈,受“学术GDP”“非升即走”等影响,有的学者热衷于评人才、得称号、拿奖项、成名家,绞尽脑汁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职业筹码。想在国内评上院士有很大的难度,一些人就动起歪心思,将眼光转向国外,利用信息差和制度漏洞抄近道、走捷径,甚至花钱买个“洋院士”头衔,争取在项目申请、资源分配、激励奖励等方面能享受优待。“以次充好”。院士等人才数量的多少,关系到学校或研究机构能够获取的资源和招生的优势,以及在评比考核中的排位、争取到的科研经费等现实利益。特别是对一些地方院校和研究机构而言,既没有实力培养、也没有能力吸引真正的院士,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对外招引、自主培育“外国院士”,“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装点门面,提升所谓的“实力”。比如,多家高校、医院、医药公司将“恭喜”“祝贺”本单位有人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新闻高高挂在官网上,为其站台吆喝。舆论引爆后,又将新闻偷偷撤下,留下“一地鸡毛”。“以帽取人”。院士等“人才帽”原本是对一个学者学术成就的肯定。近年来,国家自上而下大力推进“破五唯”,坚决纠正人才争“帽子”、拼“头衔”等现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领域的评价体系改革没有完全跟上。受评价惯性等因素影响,一些单位仍存在过度依赖“人才帽”的管理模式,简单把“帽子”作为确定人才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依据;一些地方在招引人才时也“以帽取人”,过分看中人才所拥有的头衔。这些都助长了一些学者对“帽子”的过度追捧,有的对“帽子”来者不拒,觉得帽子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好,于是有了大小帽子环环衔接的“帽子链”,背离了其最重要的学术性、荣誉性本质。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71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BBDD6BFF1B385015AF114EF4101820B1D3D43C0D_size83_w1080_h771.jpg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证书 图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三放眼全球,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如果任由“克莱登院士”充斥学术界,挤占本该属于真正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的宝贵资源,必会腐蚀学术共同体的根基,对此必须加以清理遏制。如何从根本上斩断“花钱买院士”的利益链条,笔者分享三句话。守住初心方能潜心问道。学者当以真学问行世。社会对于学者有一份不一样的期待,学者若是陷入名利“围猎圈”,甚至花钱买学术称号,不仅于自身进步无益,更给学者群体蒙羞,成为骗子的帮凶。坐得住“冷板凳”,不被一时的名和利所诱惑,将精力投入到推动科技进步之中,潜心研究那些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到科技前沿和急需紧缺领域征服“高原”、攀登“高峰”,在国际竞争中搏出一番天地,才是值得追求的事业。学者即使有了真正的头衔,也不应该把头衔当作个人获取利益的工具,而是用好头衔赋予的能量,专注学术、潜心科研。好的土壤才能长出好的果实。如果学术界不转变评价标准,学术中人对于荣誉、称号、头衔的追求不停止,那么“克莱登院士”就会不断出现,打假也永无止境。因此,“除草”的同时,改变土壤环境同样重要。扭转“见头衔下菜碟”的风气,推动学术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需要学术共同体一起努力,捍卫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一方面要加以甄别、及时“打假”,不给投机取巧者钻空子、捡漏子的机会,不给“克莱登院士”捧场站台;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者的劳动成果和创新创造,把有限的学术资源真正配置到那些能够担大任、想干事、能成事的人才身上,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让“冷板凳”也能收获“热待遇”。评价人才不能“以帽取人”,“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真人才需要被重视。早在2018年,中央就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今年浙江“新春第一会”以“大人才观”为主题,释放人人皆可成才的强烈信号。方向指明了,就要朝之努力。有三个“坚持”很有现实意义——坚持综合而非单一,避免“一杆尺子量到底”;坚持质量而非数量,推动多维度评价、跟踪式问效、立体式运用的有机统一;坚持实绩而非“帽子”,让人才凭借实实在在的业绩脱颖而出。让学术回归学术。“克莱登机构”再善于伪装,也早晚会被普通大众所识破,更会在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面前无所遁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宣传:花40万可买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为何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