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589|回复: 5

评论员文章:超时疲劳作业也是重大隐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论员文章:超时疲劳作业也是重大隐患
“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对江苏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初步掌握的情况,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有这样的表述。
人乃血肉之躯,在疲劳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种种变化:身体不适,头晕、头痛,控制意志能力降低,注意力分散,信心不足,工作能力下降等;继续工作能力下降,效率降低,质量下降,速度减慢,动作失准,反应迟钝;一种省能心态“应运而生”,在省能心态的支配下,人做事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较少的能量消耗取得较大的成效,因而出现生产操作中的不到位现象。
这么多负能量与疲劳相伴相生、相随相聚,如暗涌的激流、休眠的火山,“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而这个“峥嵘”往往以血的代价,展现其狰狞的一面。
以一般人容易感同身受的道路交通事故为例。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中,13%至17%是由于驾车人疲劳造成的。法国研究人员认定,驾车人“困驾”的危险性与“醉驾”不相上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清醒状态下的2倍。美国相关研究成果也表明,缺少4个小时睡眠,对人体反应能力的影响相当于喝了6罐啤酒。
今年发生的沪昆高速“7•19”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与超时疲劳驾驶密切相关。在大客车约19个小时的行程中,肇事驾驶员只休息了3次,累计64分钟。而按照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要求,这趟车即便只在白天行驶,按4小时休息1次的要求,驾驶员也应休息4次到5次。2012年发生的包茂高速“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疲劳驾驶也是致祸根源。涉事卧铺大客车驾驶员遇重型半挂货车从匝道驶入高速公路时,本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但因疲劳驾驶而未采取……可以说,超时疲劳作业也是重大隐患。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和“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成为当下的一道风景。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利润,竭泽而渔,根本不顾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用种种威逼利诱的手段,让员工超时劳动。而忍气吞声的习俗、对法律法规的陌生、生存生活的压力、劳资双方加害能力的不对等、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等,使得员工不是认命,就是变得麻木。
减少超时疲劳作业,固然需要劳动者的自我取舍,能够坦然接受“有所得、有所失”,但更需要企业决策者对员工的亲善悲悯与对法律的敬重敬畏,从灵魂深处将疲劳当作安全隐患去看待,而不是只盯产量效益,不恤民苦,不惜民力。只要有想法,肯定有办法,如作业流程再造,减少员工不必要的额外劳动付出;对机器设备改造升级,提升科技含量,减小员工劳动强度;压减低效无效的会议、活动,给员工腾出更多的休息时间;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让员工吃得香、睡得好。
当然,在安全发展的政府强力干预阶段,相关部门严格执法至关重要。对像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要盯死看牢,严罚重处,直至关闭。少点这类企业,也许有些地方现代化征程会放缓,但从长远来看,利远大于弊。毕竟,我们所争取的现代化,绝不是所谓的把人仅当作手段、工具,来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现代化”,而是以人为本,即以人民、以全体公民、以所有劳动者、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出发点、为中心、为最高目的的现代化,是作为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幸福赖以实现的全部物质与社会条件的现代化。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值得我们去争取的;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能够成功的。
发表于 2014-8-2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14-8-2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企业为了利,让职工无休止的加班
发表于 2014-12-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负能量与疲劳相伴相生、相随相聚,如暗涌的激流、休眠的火山,“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而这个“峥嵘”往往以血的代价,展现其狰狞的一面。
发表于 2015-4-2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遵守劳动法
发表于 2016-1-2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企业为了利,让职工无休止的加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6 2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