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ia 发表于 2015-9-25 08:43

2015年9月24日安监总局新闻发布会全文

杨占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今天我们还是荣幸地邀请到了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同志,统计司司长李万春同志介绍今年以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并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回答,为了更多的同志能提问,还请一人提问一个问题。首先请黄毅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黄毅: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非常感谢大家参加这次发布会,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又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和重要的部署。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会议专题研究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问题,今年的几起特别重大事故发生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及时作出了重要的批示,对事故的抢险救援、调查处理以及安全生产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之后,总书记、总理先后两次作出重要的指示和批示,并分别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事故的情况并对事故的抢险救援和调查处理善后工作作出明确的部署和重要的指示。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体系,推动安全生产领域的依法治理,深化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继续打非治违,同时围绕着长效机制的建设从政策措施、科技创新、基础管理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继续稳定好转。
    今年1-8月份,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一是事故总量下降,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5%和14%,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1.5%和10.2%,重特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0.7%。二是煤矿安全生产成效明显。煤矿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3.5%和38.6%,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8.2%和10.6%,重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77.8%和77.9%,连续29个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三是大部分行业领域事故下降,除了煤矿之外,金属非金属矿山、化工品和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冶金机械等行业以及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农业机械等领域都实现了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的“双下降”。民航飞行连续5年、铁路交通连续4年、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连续25个月没有发生重大以上事故。四是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32个省级统计单位有27个单位实现了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的双下降,有15个单位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
    安全生产状况虽然持续稳定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事故的总量依然偏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今年以来,先后发生了3起特别重大的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伤亡惨重、损失巨大、影响恶劣,暴露出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做到警钟长鸣、警示高悬、警醒万分,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都要绷得很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马上就要进入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统计数据表明历年的四季度都是重大事故多发的季节,过去十年间四季度平均发生重特大事故22起,大体占当年重特大事故总量的27.8%。而且按行业领域看,建筑施工、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火灾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事故集中,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四季度之所以容易事故多发,我们分析:一是能源原材料以及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有所增加,年度生产经营任务和经济指标期限紧迫,一些企业容易出现抢工期、赶任务、突击生产、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等问题。二是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火灾隐患增多,特别是入冬之后,雨雪、冰冻、大风、雾霾等季节性的灾害天气也会增多,这些情况对交通运输、渔业生产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三是烟花爆竹生产的运输、经营、销售即将进入活跃季节,安全生产面临的压力增大。
    下一步,安监总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安全生产领域的依法治理,一是要继续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事故查处的责任追究,对典型的重大、较大事故要提级进行调查处理或者挂牌督办,并且实施较大事故查处的备案制度。据我们统计,今年以来因为非法违法导致的较大事故比重仍然占到近一半,只有始终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才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二是突出煤矿安全,继续推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包括贯彻“双七条”、重点产煤县的治本攻坚、小煤矿整顿关闭、瓦斯的防治以及机械化的改造,力求见到更大的实效,同时深入开展交通运输、消防、危化品、烟花爆竹、旅游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认真排查治理隐患,特别是着眼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三是针对季节的特点,严格落实防爆、防冻、防滑、防火、防泄漏、防碰撞、防坍塌等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极端天气的预报预警,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下面我和万春同志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谢谢。      杨占科:现在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在提问之前通报一下自己所供职的新闻单位。      《香港文汇报》记者 :从今年8月到今年年底,全国开展以危化品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专项整治,我想了解这方面的最新进展。      黄毅:这个问题我想请万春同志回答。      李万春:近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天津港“8·12”事故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就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重要的指示批示,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的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安委会召开了两次全体会议,就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决定迅速开展以危化品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安监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了16个督查组,并且每个组都配备了专家,都有相关部级领导带队,深入249个市县、630多家企业进行督查检查,发现和督查整改各类突出问题和隐患2000余项。同时,组织7个组对重点地区、行业进行暗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了当地政府和有关企业,并集中在中央主流媒体进行曝光。
    另外,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针对大检查期间仍然发生的问题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发出3个紧急通知,查缺补漏、消除隐患。初步统计:全国共组织执法检查组13万个,检查企业达到86万家次,各隐患109万项,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56万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企业10269家,取缔关闭非法违法企业2550家,依法暂扣或吊销证照5798个,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926人。应该说,通过前一阶段的大检查取得了一定效果,上周工矿商贸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是今年以来也是近年来事故最少的一周,我们希望“事故最少的一周”越来越多。      《工人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工人日报》的记者,经过近两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些是新问题,哪些是老问题?      黄毅:刚才万春同志把全国大检查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了介绍,通过大检查确实对推动专项整治、加大隐患的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检查也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大检查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对这次大检查重视不够,组织不力、甚至流于形式走了过场,一些地方仅仅是开个会、发个通知,没有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而且有的检查方案针对性也不强、重点不明确,有的地区在安全生产大检查当中存在盲区、死角,很多企业经过相关部门的反复检查,结果国务院督查组或者总局组织的暗查组一检查又发现很多隐患,有些还是重大隐患。所以工作不太平衡,还有死角和漏洞。
    二是部分地区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执法不严格,导致一些重大隐患、非法违法的行为长期得不到治理,有的还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对一些非法违规的企业、项目视而不见,有的不严格执行“四个一律”要求,处罚偏软偏轻,造成企业违法成本低,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
    三是企业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彻底。国务院督查组抽查的630家企业,有80%的企业存在隐患,有的是重大隐患,仍然在继续作业,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经营,有的企业对执法部门下达的执法文书置若罔闻,不执行、不落实,有的去年查出的隐患到这次检查中仍然存在,没有得到整改。
    四是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部分地区高危行业、企业“小、散、乱、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和解决,全国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小矿山、小化工还有近80%没有得到整治,危险路段没有安装护栏的全国近7万处、6万公里,全国存在的火灾隐患近300万处,油气管道排查出的近7000项重大隐患目前也正在整改当中,有的还没有启动。针对这种状况,有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渠道不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不足,所以安全保障能力比较低。
    五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发现在危化品的安全管理职责中涉及到20多个部门,而且一些领域存在多头管理或者监管缺失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十几部法律法规都涉及到危化品的安全管理问题,但是缺乏统一的协调,有些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些管理制度还缺失或者滞后,城市发展规划不重视危险化学品的风险、预控,化工围城问题依然突出,高风险企业搬迁工作进展比较缓慢。所以针对大检查所发现的这些问题应该作为我们下一步安全监管的重点,安监总局要会同各地区、各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以危化品的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工作,杀回马枪,进行回头看。二是要加快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继续推动“五级五覆盖”。三是大力推动安全生产领域的依法治理,加快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机制。四是要强力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五是抓紧研究提出健全完善危化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制的总体方案。六是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今年以来危化品的安全生产形势是怎么样的?安监总局的具体工作措施是什么?      黄毅:加强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是我们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万春同志是这方面的管理专家,所以还是请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万春:今年以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1-8月份,事故起数只下降1起,死亡人数还增加了6人,上升了14.3%,重大事故起数同比增加2起,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3人。尤其是进入7-8月以来,河南、山东连续发生了危险化学品较大事故,8月12日在天津港发生了危险品特大火灾爆炸事故,8月31日山东东营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造成13人死亡。这些事故都说明危险化学品的形势依然严峻。为了遏制多发势头,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危险化学品的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打击危险化学品企业违规试生产和违规开展特殊作业的行为,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与人员密集区周边安全距离不够的问题。
    二是强化执法检查,要强化对动火、倒罐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的执法检查,同时严格事故的查处,对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依法暂扣或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按上限进行处罚。
    三是吸取事故教训。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事故暴露出来很多问题,安监总局在进行分析论证。要进一步健全危化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切实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属地监管责任,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北京晚报》记者:您好,我是《北京晚报》的记者,目前总局对“东方之星”遇难者家属的回复引起舆论关注,据了解调查仍然进行当中,所以请介绍一下调查的进展,调查报告预计什么时候出来?谢谢。      黄毅:“东方之星”客轮沉船事件发生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事件的调查、处理以及善后工作高度重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及时组成了国务院事件调查组,并且聘请了国内气象、航运安全、船舶设计、水上交通管理,以及信息化、法律等方面的院士、专家20多人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目前,现场调查以及必要的模拟试验都已经结束,事件的调查报告正在抓紧修改完善,事件的性质以及责任的认定目前也在抓紧进行之中。待上报国务院正式批复之后将按照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比照法定的调查期限,也就是提交调查报告的最高时限是60-120个工作日,而上报批复、结案的最高时限是30-60个工作日,所以目前这起事件的调查处理都还在规定的时间内。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刚才,黄毅发言人提到9月份将进入烟花爆竹的生产旺季,今年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有怎样的研判,怎样保证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      黄毅:这个问题请万春同志回答,他原来所在的危化品安全监管司,也负责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比较熟悉,请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万春:今年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状况不尽如人意。1-8月份,全国烟花爆竹事故同比起数持平、人数增加18人,人数上升47.4%;重大事故同比增加1起,22人。与其他行业领域相比,烟花爆竹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已经进入了生产旺季,烟花爆竹的事故相对易发多发,现在开始到明年春节这段时间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必须高度重视。总局在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的旺季每年都会出台一系列的措施。今年主要有这么几条:
    一是在旺季到来的时候,要严格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复产验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不予通过复产验收、不能生产。
    二是加大检查的频次和处罚的力度,重点打击烟花爆竹分包转包、“三超一改”、突击生产以及许可证过期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在元旦和春节期间,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场所安全监管,严格落实批发企业“六严禁”和零售点“三严禁”的规定,严格查处非法违法的经营行为。
    四是总局将持续组织明查暗访,督促指导各地尤其是22个重点县加强烟花爆竹安全检查和“打非治违”工作。
    五是烟花爆竹是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行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烟花爆竹安全知识,让老百姓自觉抵制烟花爆竹的非法违法行为。      《新京报》记者:我是《新京报》记者,国庆长假又要到了,国庆期间的安全生产有什么特点?安监总局对小长假的安全生产工作有什么部署?      黄毅:国庆、中秋双至,假期比较长,所以安全监管的任务比较重。对此,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就加强中秋、国庆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下发了通知,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还是向请万春同志来回答。      李万春:中秋、国庆即将到来。总局统计司对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中秋国庆期间较大事故比较稳定,而且近年来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国庆节期间的较大事故低于全年每周平均值。二是国庆节期间的重特大事故相对多发,高于全年每周的平均值。三是国庆期间交通事故高发,近5年道路交通重大事故占国庆节期间重大事故的一半。
    道路交通事故集中在国庆节的两端,就是刚开始和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工矿商贸事故一般集中在3、4、5日。希望媒体朋友将这方面的信息发布出去,今年来看,这些特点比较明显,国庆期间安全生产领域的压力比较大。据统计预测,近年来,中秋、国庆期间出行的人数继续上升,且今年中秋、国庆两个节日相对比较近,连续休假最长达到13天,出行人员增多,交通运输安全压力增大。
    为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平安、祥和的节日,昨天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了通知,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求各地区、部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在节日期间,严防因措施不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二是加强交通运输、旅游人员密集场所的严管,严防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突出农村、山区、风景区、度假区等密集地区的管控,要突出大型商场、市场、超市及大型娱乐场所、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三是扎实推进以危险化学品为主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四是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应急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值班职守,遇到突发事件及时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处置,降低损失。      《劳动保护》记者 :您好,我是《劳动保护》杂志的记者,我的问题是当前煤炭行业持续不景气,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如何?瓦斯是煤矿第一杀手,总局出台了《十条规定》,请问实施情况如何?      黄毅:煤矿的生产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近几年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也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加强煤矿的安全监管监察,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几年煤矿事故总量、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今年1-8月份,煤矿发生事故238起,死亡399人,同比分别下降33.5%和38.6%,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34人,同比减少7起,减少120人,分别下降77.8%和77.9%,连续29个月没有发生特大事故。实践证明这几年在煤矿安全管理上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的举措是行之有效的,符合实际的,所以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
    近期,煤监局还要选择60个灾害严重、隐患突出的大型煤炭企业作为重点监管监察的对象,以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煤矿依然是高危行业,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而且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加大,井下地质灾害威胁越来越大,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有些瓦斯矿井变成高瓦斯煤矿,变成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安全生产带来新的问题,特别是煤矿市场持续低迷,煤价持续下跌造成安全投入不足,有的以量补价,超能力生产问题也比较突出,都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要认清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严峻性,时刻警惕大矿出大事故。
    你提到的瓦斯防治确实是煤矿的重中之重,目前煤矿的事故当中瓦斯事故依然是第一杀手,据统计2010-2014年全国煤矿发生的瓦斯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占到煤矿事故的一半以上,今年截至9月22日,发生较大瓦斯事故12起,死亡56人,占42.9和43.4%,可见做好瓦斯的防治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
    “十二五”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的文件,从产业政策、安全准入、科技研发、财税支持、资金保障、监管执法等方面支持煤矿开展瓦斯防治的综合治理,安监总局、煤监局也先后制定了煤矿瓦斯抽采达标的暂行规定,颁布了强化煤矿瓦斯防治的十条规定,重点强调瓦斯防治措施的落实,实行瓦斯“零超限”目标管理,全面修订煤矿安全规程,对瓦斯综合防治作出更加严格的规定。
    就在今天,安监总局、煤监局正在郑州召开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座谈会,强化煤矿瓦斯防治的十条规定,强化瓦斯“零超限”的理念,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强化治本攻坚和制度创新等各种措施。从而有效防范、坚决遏制煤矿的重特大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杨占科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张安全2008 发表于 2015-9-25 10:38

需要的是真正的防范措施落地。

张安全2008 发表于 2015-9-25 10:38

需要的是真正的防范措施落地。

15801818468 发表于 2015-9-25 10:58

越来越有水平啦

zhangjiuxuan 发表于 2015-9-25 11:35

接地气   扎实落实!

huangjianyou 发表于 2015-9-25 13:02

:lol:lol:lol:lol

张立富 发表于 2015-9-25 14:28

只说些莫名的调查数字?

bianguan119 发表于 2015-9-25 15:10

数据真的准确吗?

新安公路 发表于 2015-9-26 09:43

现在的数据能20%是真就不错了

lyg78 发表于 2015-9-26 12:23

:D:D:D:D:D

gylsk001 发表于 2015-9-26 13:25

“今年1-8月份,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一是事故总量下降,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5%和14%,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1.5%和10.2%,重特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0.7%。二是煤矿安全生产成效明显。煤矿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3.5%和38.6%,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8.2%和10.6%,重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77.8%和77.9%,连续29个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三是大部分行业领域事故下降,除了煤矿之外,金属非金属矿山、化工品和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冶金机械等行业以及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农业机械等领域都实现了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的“双下降”。民航飞行连续5年、铁路交通连续4年、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连续25个月没有发生重大以上事故。四是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32个省级统计单位有27个单位实现了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的双下降,有15个单位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
      我真不知道他们想用这些数据来说明什么问题!想说明他们多么有能力?仰或是他们有作为?或者是安全形式一片大好?再或者是他们功不可没?再再或者是.....哎!我这心啊哇凉哇凉的!看到这些,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们暂且不说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就当它们是真的,不含水份,然而是什么造就了这些数据呢?是经济的萧条,是某些方面的停止不前,是众多人的失业,是无数人为温饱而担忧,.... 单就煤炭行业来说,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是我国安全压力最大,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大家看现在的煤炭行业是什么状况,今年还有多少煤矿企业在产煤,有多少吃煤炭饭的人无不对未来忧心忡忡!再看建筑业、冶金业以及其他一些重工业行业。如果他们以由这些代价换来的这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的数据来沾沾自喜的话,我可以给他们支一招,把所有的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都搞垮,都给他停他妈了,那样一定会得到更“振奋人心”的数据。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某一代“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念”:“不发展没关系,不乱就是好事。”更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另一代“国家"领导人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的“治国方略”,结果是经济算是发展起来了,同时腐败也滋生并猖獗了,更大的代价是国人道德沦丧了。当今的中国,见了老人倒地都没人敢去扶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中现象啊!我认为这就是道德沦丧将到极限,可悲!可叹!可惜更可怕啊!

qyz123456 发表于 2015-9-27 09:31

直接来看各位大侠了,O(∩_∩)O

fzjfzj2008 发表于 2015-9-27 10:19

一些没有企业一线经验的人,只会说官话。

注安人 发表于 2016-1-12 12:33

:lol:lol:lol: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9月24日安监总局新闻发布会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