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试题型分析
注意:选做题只能选一组做答!
建议选做题选择“综合安全技术”,减少复习压力。
第一部分
必答题
单选题
(60×1=60分)
多选题
(15×2=30分)
教材前6章内容
第二部分
选做题
共4套选择题,全部为单选,任选其中一组
做答(10×1=10分)
矿山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
化学品安全技术、综合安全技术
教材各章节分值分布
章节内容2013年2014年2015年
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28 26 23
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19 18 17
第三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11 12 16
第四章 防火防爆技术20 22 21
第五章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14 14 14
第六章 运输安全技术8 8 9
例如以2015年为例,2015年必考约75个知识点,有
18 个知识点是以前未考过,占24%。大家掌握了真题
的考点,通过安全技术的考试完全没有问题。
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
大纲要求
1、运用机械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作业
场所存在的机械安全隐患,解决转动、传动和加工等
机械安全技术问题。
2、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知识,解决人机结合
的安全技术问题。
2
知识点1: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
知识点2:机械行业危险及预防对策
知识点3: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
知识点4: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知识点5:金属切削机床安全技术
知识点6:砂轮机的安全技术要求
知识点7:冲压机械安全技术
知识点8:剪板机安全技术措施
知识点9:木工机械危险有害因素
知识点10:铸造安全技术
知识点11:锻造安全技术
知识点12: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
知识点13:人的生理特性
知识点1: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
(一)危险部位(认知)
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皮带和
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
2、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联轴器)、心轴、卡盘、
丝杠和杆等。
3
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
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
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齿轮、混合辊。
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
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
口外壳搅拌装置
6、接近类型: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
4
7、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
机的刀刃等。
【2012】齿轮、链条、皮带、联轴器等都是常用的
机械传动机构。机械传动机构运行中处在相对运动的状
态,会带来机械伤害的危险。下列机械传动机构部位中,
属于危险部位的是( )。
A.齿轮、齿条传动的齿轮与齿条分离处
B.皮带传动的皮带轮的中间部位
C.联轴器的突出件
D.蜗杆的端部
【答案】C
(二)机械传动机构安全防护对策
1、齿轮传动安全防护(2011)
2、皮带传动安全防护(2013)
3、联轴器等安全防护(2014)
命题方向:
(1)多选,将三个传动装置的特点混在一起,要求
考生甄别;
(2)皮带传动,2013仅考了皮带传动的特点,未涉
及皮带传动的安全防护要求。
1、齿轮传动安全防护
(1)齿轮传动的方式:
①啮合传动
②蜗轮、蜗杆传动
③链条传动
单选题
5
(2)齿轮传动安全防护装置
1)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
2)可用钢板或铸造箱体
3)防护罩应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便于维护保养
4)内壁涂红
5)最好装电气联锁,在开启情况下机器停转
6)外观无尖锐。
【2011】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个齿轮开始啮合的
部位是最危险的部位。不管啮合齿轮处于何种位置都应
装设安全防护装置。下列关于齿轮安全防护的做法中,
错误的是( )。
A.齿轮防护罩应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
B.齿轮防护罩的材料可利用有金属骨架的铁丝网制作
C.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有半封闭的防护装置
D.在齿轮防护罩开启的情况下不能启动机器
【答案】C
2、皮带传动的安全防护
(1)皮带传动特点
1)精度差:传动比和精度比齿轮差;
2)丢转儿:过载打滑,起到过载保护
3)传动平稳、噪声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4)易起电:摩擦易静电放电,不适于燃烧或爆炸场
所。
(2)危险部位
皮带接头(有的没有)、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
6
(3)防护措施
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防护网
安全距离: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4)防护罩的设置(非常重要)
1)距离地面≤2m,应设防护罩。
2)距离地面>2m,可不设防护罩,例外情况
①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
②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
③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
【2017】皮带传动是常用的机械传动机构,常采用设置防护
罩的方法进行安全防护。下列关于防护罩设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上,皮带宽度大于15cm,应加装防
护罩;
B.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2m以上,必须加装防护罩;
C.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上,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应
加装防护罩;
D.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上,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
以上,应加装防护罩;
【答案】A
【2013】齿轮、齿条、皮带、联轴结、涡轮、涡杆
等都是常用的机械传动机构。各种机械传动机构的特点
不同。其中,皮带传动的特点是( )。
A.过载保护能力强
B.传动精度高
C.维护不方便
D.静电危险性小
【答案】A
7
3、联轴器等的安全防护
(1)简介: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
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
(2)危险部分:裸露的突出部分如螺钉、销、键等
有可能钩住衣服。
(3)危险部分的防护
1)消除突出部分:采用安全联轴器(沉头螺钉)。
2)根本的办法:加防护罩,最常见的是Ω形防护罩。
【2014】联轴节是用来把两轴连接在一起的常用机
械传动部件,下列关于联轴节的安全要求中,错误的是
A、联轴节应安装“Ω”型防护罩
B、安全型联轴节上不应有突出的螺钉
C、联轴节应能保证只有机器停车并将其拆开后两轴
才能分离
D、任何情况下,联轴节都不允许出现径向位移
【答案】D
知识点2:机械行业危险及预防对策
(一)机械伤害存在状态(单选)
正常工作状态:存在着不可避免但却是执行预定功
能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要素。
非正常工作状态:在机械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
因引起的意外状态,包括故障状态和检修保养状态。
非工作状态:机械基本是安全的,如环境照度不够
而导致人员发生碰撞,室外机械在风力作用下的滑移
或倾翻,结构垮塌等。
8
(二)机械伤害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 14类)★
1、物体打击: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
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
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
2、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运动或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
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
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
不包括车辆、起重伤害。
【例题】在机械行业,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下列各
项属于机械伤害的是( )。
A.车辆行驶引起的伤害
B.机械设备运动引起的伤害
C.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D.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伤害
【答案】B
【2011】在机械行业,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包括物
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
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
性爆炸、中毒、窒息及其他伤害。下列各种事故中,属
于物体打击的伤害是( )。
A.建筑构件坍塌砸人
B.车辆对人的撞击
C.起吊重物砸人
D.机床上工件飞出伤人
【答案】D
9
(三)机械伤害预防对策★★★★
1、实现机械本质安全
(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2)减少或消除接触危险部件次数。
(3)使人难以接近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接
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
(4)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
注:顺序,2011、2012考过顺序。
2、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当机械不能实现本质安全时,要让人认识到危险,并
掌握避免伤害的能力。
(1)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辨别)
(2)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
或者使用警示标志。(警告)
(3)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躲开)
(4)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自
觉)
总结:机械危险未消除,人自觉和警觉。
【2012】预防机械伤害有两方面的对策,一是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二
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相关人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实现本质安全的四种常用方法
可以结合应用,应用的优先顺序是( )。
A、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
或个人防护装备 →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
B、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使人难
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
C、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减少或消除接
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
D、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
→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答案】B
【2014】预防机械伤害包括两方面对策:一是实现
机械本质安全;二是保护操作者及有关人员安全。下列
措施中,属于保护操作者及有关人员安全的措施有
( )。
A.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
B.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
C.采用多人轮班作业的劳动方式
D.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E.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
【答案】ABDE
10
【2015】机械本质安全是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
阶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的一种实现机械安全的方法。下
列关于机械本质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识危险的能力
B.使运动部件处于封闭状态
C.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D.对机械使用警示标志
【答案】B
(四)通用机械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
1、安全设施设计要素(12、11)
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防护网和防护罩
的通用要求)
3、机械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 13)
4、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 15)
2017年预测:
(1)考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2)继续考防护网
1、安全设施设计要素(未考过)
原则:使人的疲劳降低至最小程度。
(1)合理布置各种操作装置。
(2)工作平台的位置和高度。
(3)提供座椅。
(4)出入作业的地点要方便。
命题方向:多选
在无法用设计来做到本质安全时,应使用安全装置。
设置安全装置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例如固定安全装置有可能
使机器过热。
3)可视性:危险部位有良好的可见性。
4)对其他危险的控制,例如选择特殊的材料来控制
噪声的强度。
已考2次,以题代点。
11
【2012】通过设计无法实现本质安全时,应使用安
全装置消除危险。在安全装置设计中不必考虑的是
( )。
A.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B.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
C.机器危险部位具有良好的可视性
D.工具的使用
【答案】D
【2011】在无法通过设计达到本质安全时,为了消
除危险,应补充设计安全装置。 设计安全装置时必须考
虑的因素有( )。
A.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B.不能影响机器运行的可靠性
C.一律用绝缘材料制作
D.不应影响对机器危险部位的可视性
E.一律用金属材料制作
【答案】ABD
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1)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突
缘。
(2)足够的可靠性: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耐腐蚀性、抗疲劳性。
(3)运转联锁:未起作用前设备不能运转。
(4)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
现故障的报警装置。
(5)紧急停车开关: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
的一切运动。紧急停车开关颜色为红色。
紧急停车开关要求(未考)
(1)急停开关动作时,能终止设备一切动作
(2)设备由急停开关停止后,不能由急停开关启动
(3)有惯性的设备,急停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
连锁
(4)急停开关形状区别一般开关, 颜色红色
(5)急停开关布置在操作人员易触及位置
12
3、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
不同网眼开口尺寸的安全距离( mm)
防护人体通过部位
网眼开口宽度
(直径及边长或椭圆
形短轴尺寸)
安全距离
手指尖<6.5 ≥35
手指<12.5 ≥92
手掌(不含第一掌指
关节) <20 ≥135
上肢<47 ≥460
足尖<76(罩底部与所站
面间隙) 150
【2015】某车间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采用椭圆形孔,
椭圆孔长轴尺寸为20mm,短轴尺寸为13mm,与机械
传动装置的安全距离为30mm该防护网能有效防护人体
的部位是( )。
A.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手指尖
B.上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
C.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手指
D.手指、手指尖
【答案】B
知识点3: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
(一)机械的安全设计
本质安全、失效安全、定位安全、机器布置、机器
安全防护装置。
1、本质安全: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
(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利用该技术进行机械预定
功能的设计和制造,不需要采用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包括: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保证足够的安
全距离;确定有关物理量的限值;使用本质安全工艺
过程和动力源。
13
(2)限制机械应力;
(3)提交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4)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
(6)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
(7)预防电气危害。
【2013】机械设计本质安全是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
来消除隐患的设计方法。下列关于机械安全设计的方法
中,不属于机械本质安全设计范畴的是( )。
A.设计安全的控制系统
B.设计合理的人行通道
C.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则
D.设计安全的传动系统
【答案】B
2、失效安全: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
出危险。相关装置包括操作限制开关、预设制动装置、
设置把手和预防下落的装置、失效安全的紧急开关等。
3、定位安全:把机器的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
点,通过定位达到安全。如:登上梯子维修机器。
4、机器布置:应考虑空间、照明、管线布置、维护
时的出入安全等因素。
5、机器安全防护装置(重点)
教材主要介绍了9种:
(1)固定安全装置 (2)联锁安全装置
(3)控制安全装置 (4)自动安全装置
(5)隔离安全装置 (6)可调安全装置
(7)自动调节安全装置 (8)跳闸安全装置
(9)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14
(1)固定安全防护装置
只能用改锥、扳手等工具打开。
(2)联锁安全装置
1)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
2)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时,才能开启
采取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或组合的形式。
(3)控制安全装置:当操作人员接通控制装置后,
机器的运行程序才开始工作;控制装置断开,迅速停止
或反转。
(4)自动安全装置:把暴露在危险中的人体从危险
区域中移开,仅限于在低速运动的机器上采用。
(5)隔离安全装置
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
危险区域的设施。如:固定的
栅栏。
(6)可调安全装置
在无法实现对危险区域进
行隔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部
分可调的安全装置。
15
(8)跳闸安全装置
在操作到危险点之前,自动
使机器停止或反向运动。
依赖于敏感的跳闸机构。如:
限位开关。
(9)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迫使操纵者应用两只手来操纵控制器,它仅能对操作
者提供保护。
【例题】施工升降机是提升建材和升降人员的重要设施,
如果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容易导致坠落事故。下列关
于施工升降机联锁安全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只有当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
B.连锁安全装置出现故障时,应保证人员处于安全状态
C.当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置才能开启
D.联锁安全装置不能与机器同时开启但能同时闭合
E.联锁安全装置可采用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或组合的
形式
【答案】ABCE
【2014】机器安全防护装置主要用于保护人员免受
机械性危险伤害。下列关于机器安全防护装置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隔离安全装置可以阻止身体任何部位靠近危险区域
B.自动安全装置仅限在高速运动的机器上使用
C.跳闸安全装置依赖于敏感的跳闸机构和机器能快速
启动
D.双手控制安全装置可以对操作者和协作人员提供防
护
【答案】A
16
知识点4: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除了安全装置以外,机械制造场所的安全,同样在
考虑范围之内。
(一)采光(未考过)
(二)通道 ★★★ (2011)(2013)(2015)
(三)设备布局 ★(2014)
(四)物料堆放
(五)地面状态
(一)厂房照明的光窗设置要求
单跨厂房:跨度>12m时,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
户的宽度不应小于开间长度的一半;
多跨厂房: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
封死。
车间通道:照明灯应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
90%的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二)通道(会重复考)
1、厂区干道
车辆双向行驶宽度≥5m,单向行驶宽度≥ 3m。进入
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限高牌;指示牌和警
示牌。
2、车间安全通道要求
通行汽车的宽度大于3m,通行电瓶车的宽度大于1.8
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大于1.5m,一般人行通
道的宽度大于1m。
【2013】机械制造场所的通道包括厂区干道和车间安全通
道。通道的规划、设置与厂内车辆安全行驶、人员安全通行、
物料安全运送、灭火救灾等有密切关系。下列关于机械制造场
所通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的宽度不应小于5m
B.厂区干道的危险地段应设有限速、限高等类型的警示标
志
C.电瓶车通道宽度应大于1.5m
D.通道边沿标记应醒目,拐弯处应画成直角边沿线
E.人行通道的宽度应大于0.5m
【答案】AB
17
【2015】为了保证厂区内车辆行驶,人员流动、消
防灭火和救灾,以及安全运送材料等需要,企业的厂区
和车间都必须设置完好的通道。车间内人行道宽度至少
应大于( )。
A.0.5m
B.0.8m
C.1.0m
D.1.2m
【答案】C
(三)设备布局(需要记住)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12m者为大型设备,6~12m者
为中型设备,<6m者为小型设备。
1、设备间距:大型设备不小于2m,中型设备不小
于1m,小型设备不小于0.7m。
2、设备与墙、柱距离:大型设备不小于0.9m,中型
设备不小于0.8m,小型设备不小于0.7m。
3、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网),低
于2m高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设防护栏, 栏高不
低于1.05m。
(四)物料堆放: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
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m,砂箱堆垛
不超过3.5m。
(五)地面状态:深>0.2m、宽>0.1m的坑、壕、
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
知识点5:金属切削机床安全技术
(一)机床危险因素
(二)机床常见事故 ★★★(11、14、15)
(三)安全技术措施
18
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的方法将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
的设备。机床上装卡被加工工件和切削工具,带动工件
和刀具相对运动。在相对运动中,刀具从工件表面切去
多余的金属层。
(一)机床的常见事故及控制措施
机床常见事故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未采用安全
电压,发生触电事故。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
护罩,易绞缠人体。
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或加防护
罩。
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
镜,发生刺割事故及崩伤眼球。用专用工具,带护目镜。
★★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无防弯装
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尾部安防弯装置及设料架。
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零部件装卡牢固。
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
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及时维修安全防护、保护装置。
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发生砂轮
碎片伤人事故。选用合格砂轮,装卡合理。
★★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发生绞手事
故。
加强检查,杜绝违章现象,穿戴好
劳动防护用品。
1、接地不良、漏电,
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发
生触电事故。
4、加工细长杆轴料时,
尾部无防弯装置或托架,
导致长料甩击伤人。
8、操作旋转机床戴手
套,易发生绞手事故。
【2015】金属切削机床是加工机器零件的设备,其
工作原理是利用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加工出符合要求
的机器零件。导致金属切削机操作人员绞手事故的主要
原因是( )。
A.零件装卡不牢
B.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
C.旋转部位有埋头螺栓
D.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
【答案】B
19
【2014】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方法把毛坯加工成
需要零件的设备。加工过程中,各运动部件、各种飞出
物等都会带来危险。下列关于防止金属切削机床常见事
故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加工细长件时尾部安装托架
B.将被加工件装卡牢固
C.戴线手套操作车床
D.应用电压24V的床头照明灯
【答案】C
【2014】某机械加工车间在使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
杆金属材料时,发生长料甩击伤人事故,车间决定进行
整改。下列措施中,对杜绝此类事故最有针对性的是
( )。
A.安装防护网
B.安装防弯装置
C.穿戴防护用品
D.加强监督检査
【答案】B
(二)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技术措施
1、机床运转异常状态 ★(15)
2、运动机械中易损件的故障检测 ★★★(11、12、
13)
3、金属切削机床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14)
2017预测:
(1)机床运转异常状态
(2)金属切削机床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1、机床运转异常状态
(1)温升异常:电动机及轴承齿轮箱;润滑油恶臭
和白烟;
(2)转速异常;
(3)振动和噪声过大;
(4)出现撞击声:零部件松动脱落、进入异物、转
子不平衡均可能产生撞击声;
(5)输入输出参数异常;
(6)机床内部缺陷。
20
【2015】机床运转过程中,转速、温度、声音等应
保持正常。异常声音,特别是撞击声的出现往往表明机
床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不安全状态。下列情况中,能发
出撞击声的是( )。
A.零部件松动脱落
B.润滑油变质
C.零部件磨损
D.负载太大
【答案】A
2、运动机械中易损件的故障检测
(1)零部件故障的检测重点
包括传动轴、轴承、齿轮、叶轮,其中滚动轴承和齿
轮的损坏更为普遍。
【2013】机构设备中运动机械的故障往往是易损件
的故障。因此,在设计制造中应保证易损件的质量,在
运动过程中应该对零部件进行检测。下列机床的零部件
中,需要重点检测的是( )。
A.轴承、齿轮、叶轮、床身
B.床身、传动轴、轴承、齿轮
C.传动轴、轴承、齿轮、叶轮
D.刀具、轴承、齿轮、叶轮
【答案】C
(2)滚动轴承的损伤及检测参数
损伤包括滚珠砸碎、断裂、压坏、磨损、化学腐蚀、
电腐蚀、润滑油结污、烧结、生锈、保持架损坏、裂纹
等。
检测参数有振动、噪声、温度、磨损残余物分析和组
成件的间隙。
21
【2011】为了防止机床事故应对机床易损件进行检
测,以及时发现易损件的缺陷。检测人员应了解各零部
件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检测时心中有数。下列现象中,
不属于滚动轴承常出现的问题是( )。
A.磨损 B.化学腐蚀
C.滚珠砸碎 D.油压降低
【答案】D
知识点6:砂轮机的安全技术要求
(一)砂轮安装 ★★★(12.14)
(二)砂轮使用 ★★★(13.15)
(一)砂轮机安装
1、安装位置
2、砂轮的平衡
3、砂轮与卡盘的匹配
4、砂轮机的防护罩
5、砂轮机的工件托架
6、砂轮机的接地保护
1、砂轮机安装
(1)安装位置
禁止正对着附近设备及操作人员或经常有人过往的地
方。
如果不能设置专用机房,应在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
1.8m高度的防护挡板。
22
2、砂轮的平衡
砂轮不平衡造成的危害:
(1)在砂轮高速旋转时,引
起振动
(2)不平衡加速了主轴轴承
的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砂轮的破
裂,造成事故
直径≥200mm的砂轮装上法
兰盘后应先进行平衡调试。
3、砂轮与卡盘的匹配
(1)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
3,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直径大10mm时应更换新砂轮。
(2)在砂轮与法兰盘之间还应加装直径大于卡盘直
径2mm、厚度为1~2mm的软垫。
4、砂轮机的防护罩(配图记忆)
(1)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允许超过65°;
(2)开口≥30°时必须设挡屑屏板;
(3)砂轮机圆周表面与挡板的间隙应小于6mm。
5、砂轮机的工件托架
直径在150mm以上的砂轮机必须设置可调托架,砂
轮与托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3mm。
23
(二)砂轮机使用
1、禁止侧面磨削。
2、不准正面操作。
3、不准共同操作
【2012】下面为机械冷加工车间采用的砂轮机。 安
全检查中,一台砂轮直径 200mm 砂轮机的检査记录是:
(1)砂轮机无专用砂轮机机房,但正面装设有高度 1.8
m 的防护挡板;
(2)砂轮托架与砂轮之间相距 30mm;
(3)砂轮防护罩与主轴水平线的开口角为 65°;
(4)砂轮法兰盘(卡盘)的直径为 100mm。 请指出检
查记录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
A.(1) B.(2) C.(3) D.(4)
【答案】B
【2015】砂轮在使用时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规定,违
反操作规程将给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下列关于砂轮机操作
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不许站在砂轮正面操作
B.允许在砂轮侧前方操作
C.不允许多人共同操作
D.禁止侧面磨削
E.允许砂轮正反转
【答案】ACD
【2014】如下图所示,砂轮机的砂轮两侧用法兰压紧,固定
在转轴上,法兰与砂轮之间需加垫软垫,砂轮柱面在使用中会逐
渐磨损。下列关于砂轮机安装和使用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软垫厚度应小于1mm
B.压紧法兰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4
C.砂轮直径不大于压紧法兰直径10mm时应更换砂轮
D.砂轮的圆柱面和侧面均可用于磨削,必要时允许两人同时
操作
【答案】C
24
知识点7:冲压机械安全技术
(一)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
1、设备结构具有危险
原因:刚性离合器 危害:伤手
2、动作失控
原因:设备零部件变形、破碎 危害:连冲
3、开关失灵
原因:人为或外界原因造成 危害:误动作
4、模具危险
原因:设计不合理或有缺陷 危害:意外事故
【2014】冲压是指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和
型材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分离获得预定尺寸工件的加工
方法,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较多,下列危险因素中,不
属于冲压作业的是( )。
A.模具的危险
B.动作失控
C.开关失灵
D.内旋转咬合
【答案】D
25
【2013】冲压(剪)是指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
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分离获得预定尺寸和形状的
工件的加工方法。冲压(剪)作业的危险因素较多,使用
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否则容易造成伤害。下列危险
因素中,不属于冲压(剪)作业的是( )。
A.模具危险
B.动作失控
C.开关失灵
D.尘毒危害
【答案】D
(二)冲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安全工具
2、模具作业区域防护措施(13)
3、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 ★★★(11、12、15)
1、使用安全工具
弹性夹钳、专用夹钳(卡钳)、磁性吸盘、真空吸盘、
气动夹盘,实现模外作业。
2、模具作业区防护措施
①在模具周围设置防护板
(罩);
②通过改进模具减少危险面积,
扩大安全空间;
根本途径:采用复合模、多工
位连续模代替单工序的模具,或者
在模具上设置机械进出料机构,实
现机械化、自动化。
26
3、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
①机械式防护装置:推手式保护装置、摆杆护手装置、
拉手安全装置;(不太常用)
②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
③光电式保护装置。
④感应式保护装置。
【2015】冲压作业有多种安全技术措施。其中,机
械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存在某些不足,如
对作业影响较大,应用有一定局限性等。下列装置中,
不属于机械防护类型的是( )。
A.推手式保护装置
B.摆杆护手装置
C.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
D.拉手安全装置
【答案】C
知识点8:剪板机安全技术措施1、不应独自1人操作,应由2~3人协调进行,确定1
个人统一指挥。
2、根据规定的剪板厚度,调整剪刀间隙;不准同时
剪切两种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板料,不得叠料剪切;
不准剪切无法压紧的较窄板料。
3、皮带、飞轮、齿轮以及轴等运动部分必须安装防
护罩。
4、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的距离应最少保200
mm,并且离开压紧装置。
27
【2014】剪板机用于各种板材的裁剪,下列关于剪
板机操作与防护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不同材质的板料不得叠料剪切,相同材质不同厚度
的板料可以叠料剪切
B.剪板机的皮带、齿轮必须有防护罩,飞轮则不应装
防护罩
C.操作者的手指离剪刀口至少保持100mm的距离
D.根据被裁剪板料的厚度调整剪刀口的间隙
【答案】D
知识点9:木工机械危险有害因素
(一)木工机械危险有害因素 ★★★(12.14)
(二)木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11.15)
(一)木工机械危险有害因素
1、机械伤害:刀具的切割、木料的冲击、飞出物的
打击、木料反弹。
2、火灾和爆炸
3、生物、化学危害
(1)生物效应:毒性、过敏性、生物活性
(2)化学危害:中毒、皮炎、呼吸道黏膜损害,可
诱发癌症。
4、木粉尘危害:鼻黏膜功能下降,木肺尘埃沉着病。
5、噪声和振动危害
【2014】木工机械刀轴转速高、噪声大,容易发生
事故,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木工机械加工过程危
险有害因素的是( )。
A.高处坠落
B.热辐射
C.粉尘
D.电离辐射
【答案】C
28
【2012】木工机械刀具运动速度高,容易造成伤害
事故,木工加工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是( )。
A、模具的危险伤害,木工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伤害,
木粉尘危害
B、模具的危险伤害,噪声和振动危害,火灾和爆炸
C、噪声和振动危害,电动机转速降低,木粉尘危害
D、机械伤害,木材的生物和化学危害,火灾和爆炸
【答案】D
(二)木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1、设计上的安全技术要求
(1)“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和锯片有罩、锯条
有套、刨(剪)切有挡”,以及安全器送料的安全要求,
对各种木工机械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2)对产生噪声、木粉尘或挥发性有害气体的机械
设备,应配置与其机械运转相连接的消声、吸尘或通风
装置。
(3)木工机械的刀轴与电器应有安全联控装置,在
装卸或更换刀具及维修时,能切断电源并保持断开位置。
(4)针对木材加工作业中的木料反弹危险,应采用
安全送料装置或设置分离刀、防反弹安全屏护装置,以
保障人身安全。
(5)在装设正常启动和停机操纵装置的同时,还应
专门设置遇事故紧急停机的安全控制装置。
29
【2014】在木材加工的诸多危险因素中,木料反弹
的危险性大,发生概率高,下列木材加工安全防护的措
施中,不适于防止木料反弹的是( )。
A.采用安全送料装置
B.装设锯盘制动控制器
C.设置防反弹安全屏护装置
D.设置分离刀
【答案】B
2、安全装置
(1)带锯机安全装置
带锯机的各个部分,除了锯卡、导向辊的底面到工作
台之间的工作部分外,都应用防护罩封闭。
为使带锯机能迅速停机,应装设锯盘制动控制器。
(2)圆锯机安全装置
为了防止木料反弹的危险,
圆锯上应装设分离刀(松口刀)
和活动防护罩。
分离刀的作用是使木料连续
分离,使锯材不会紧贴转动的刀
片,从而不会产生木料反弹。
活动罩的作用是遮住圆锯片,
防止手过度靠近圆锯片,同时也
能有效防止木料反弹。
(3)木工刨床安全装置
刨床对操作者的人身伤害,一是徒手推木料容易伤害
手指,二是刨床噪声产生职业危害。
30
手压平刨刀轴:
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绝
对禁止使用方刀轴;
压力片的外缘应与刀轴外
圆相合,当手触及刀轴时,只
会碰伤手指皮,不会被切断;
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过
刀轴外径1.1mm;刨口开口
量应符合规定。
【2015】木工平刨刀具主轴转速高、手工送料、木
料质地不均匀等给木工平刨操作带来安全风险,为预防
事故应采取全面的安全措施。下列关于木工平刨的安全
技术措施中,错误的是( )。
A.采用安全送料装置代替徒手送料
B.必要位置装设防护套或防护罩、防护挡板
C.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超过刀轴外缘3mm
D.刀具主轴为圆截面轴
【答案】C
知识点10:铸造安全技术
(一)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11~13、15)
(二)铸造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1、12、14)
2017预测:
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铸造作为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将熔融金属浇注、压
射或吸入铸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性
能铸件的方法。
31
铸造设备简介:
1、砂处理设备,如碾轮式混砂机、逆流式混砂机、
叶片沟槽式混砂矶、多边筛等。
混砂机:将各种砂、黏结剂混合在一起,还可以处理
用过的砂。
2、造型、造芯用的各种造型机、造芯机。3、金属冶炼设备,如冲天炉、电弧炉、感应炉、电
阻炉、反射炉等。
32
4、铸件清理设备,如落砂机、抛丸机、清理滚筒机
等。
(一)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1、火灾及爆炸:红热铸件、飞溅铁水
2、灼烫:熔融金属、飞溅铁水、高温铸件
3、机械伤害:造型机压伤、设备砸伤、碰伤
4、高处坠落:维修、检修、使用时
5、尘毒危害:型砂、芯砂;炉的烟气
6、噪声振动:振实造型机、振动器等
7、高温和热辐射
【2015】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下
列各组危险有害因素中,全部存在于铸造作业中的是( )。
A.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
高温和热辐射
B.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
电离辐射
C.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苯中毒、噪声振动、高
温和热辐射
D.粉尘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
电离辐射
【答案】A
小结:
1、跟铁水有关:火灾及爆炸、灼烫、高温和热辐射
2、跟机械有关:机械伤害、噪声振动、高处坠落
3、跟砂有关:尘毒危害
33
(二)铸造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重点关注:建筑要求
1、铸造车间应安排在高温车间、动力车间的建筑群
内,建在厂区其他不释放有害物质的生产建筑的下风侧。
2、厂房主要朝向宜南北向。
3、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
窗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
4、熔化、浇注区和落砂、清理区应设避风天窗。有
桥式起重设备的边跨,宜在适当高度位置设置能启闭的
窗扇。
【2012】铸造车间的厂房建筑设计应符合专业标准
要求。下列有关铸造车间建筑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熔化、浇铸区不得设置任何天窗
B.铸造车间应建在厂区中不释放有害物质的生产建筑
物的下风侧
C.厂房平面布置在满足产量和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应综
合考虑建筑结构和防尘等要求
D.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窗
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
【答案】A
知识点11:锻造安全技术
(一)锻造的特点
(二)锻造的危险有害因素★★★★( 11、13.15)
(三)锻造的安全技术措施★★★( 12、14、15)
(一)锻造的特点
1、工人经常受到热辐射的侵害。
2、加热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排入车间的空气
中,不但影响卫生,还降低了车间内的能见度。
3、所使用的设备如空气锤、蒸汽锤、摩檫压力机等,
工作时发出的都是冲击力。
4、在工作中的作用力是很大的。
5、设备在运行中产生噪声和振动,影响人的听觉和
神经系统。
34
(二)锻造危险有害因素
1、伤害事故
(1)机械伤害:锻锤锤头击伤;打飞锻件伤人;辅
助工具打飞击伤;模具、冲头打崩、损坏伤人; 原料、
锻件等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砸伤; 操作杆打伤、锤杆断
裂击伤等。
(2)火灾爆炸:坯料、锻件及飞溅的氧化皮引发。
(3)灼烫:坯料、锻件及飞溅的氧化皮烫伤。
【2015】锻造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工具或工件
的错误选择和使用,人的违章操作等,都可能导致伤害。
下列伤害类型中,锻造过程中不易发生的是( )。
A.送料过程中造成的砸伤
B.辅助工具打飞击伤
C.造型机轧伤
D.锤杆断裂击伤
【答案】C
2、职业危害
(1)噪声和震动:强力冲击产生的低频噪声和振动。
(2)尘毒危害 :火焰炉使用的各种燃料燃烧生产的
炉渣、烟尘,空气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粉尘微粒。
(3)热辐射:加热炉和灼热的工件辐射大量热能。
【2015】锻造的主要设备有锻锤、压力机、加热炉
等。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锻造作业过程中产生的
有( )。
A、电磁辐射
B、低频噪声和振动
C、空气中存在的烟尘
D、工件的热辐射
E、苯浓度超标
【答案】BCD
35
(三)安全技术措施
1、锻压机械的机架和突出部分不得有棱角或毛刺。
2、外露的传动装置(齿轮传动、摩擦传动、曲柄传
动或皮带传动等)必须有防护罩。防护罩需用铰链安装
在锻压设备的不动部件上。
3、锻压机械的启动装置必须能保证对设备进行迅速
开关,并保证设备运行和停车状态的连续可靠。
4、启动装置的结构应能防止锻压机械意外地开动或
自动开动。
5、电动启动装置的按钮
盒,其按钮上需标有“启
动”、“停车”等字样。
停车按钮为红色,其位置
比启动按钮高10~12mm。
6、高压蒸汽管道上必须装
有安全阀和凝结罐,以消除水
击现象,降低突然升高的压力。
7、蓄力器通往水压机的主
管上必须装有当水耗量突然增
高时能自动关闭水管的装置。
8、任何类型的蓄力器都应有安全阀。安全阀必须由
技术检查员加铅封,并定期进行检查。
9、安全阀的重锤必须封在带锁的锤盒内。
36
【2015】锻造机械结构应保证设备运行中的安全,而且
还应保证安装、拆卸和检修等工作的安全。下列关于锻造安
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安全阀的重锤必须封在带锁的锤盒内
B.锻压机械的机架和突出部分不得有棱角和毛刷
C.启动装置的结构应能防止锻压机械意外地开动或者自
动开动
D.锻压机械的启动装置必须能保证对设备进行迅速开关
E.防护罩应用铰链安装在锻压设备的转动部件上
【答案】ABCD
知识点12: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
(一)定义: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人-机-环境”,并使三者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匹
配,以确保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二)人机系统的类型
人机系统类型人在系统的地位安全性取决于
机械化
半机械化控制
操作者与控制者
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机器的本质安全性
人为失误状况。
全自动化控制
监视者和管理者
监视自动化机器的
工作
机器的本质安全性
机器的冗余系统失灵
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
知识点13:人的生理特性
(一)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 ★(15)
(二)人体的特性参数★★(11、15)
(三)疲劳★★★★★(11.15)
37
(一)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 ★(12、15)
1、几种常见的视觉现象
(1)暗适应与明适应能力
暗适应:人从亮处进入暗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
才能逐渐看清被视物的轮廓。暗适应的过渡时间较长,
约需要30min才能完全适应。
明适应: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能够看清视物的适应
过程,这个过渡时间很短,约需1min。
(2)视错觉主要类型有形状错觉、色彩错觉及物体
运动错觉等。
(3)视觉损伤与视觉疲劳
1)视觉损伤:强光或有害光造成对眼的伤害。
如紫外线照射4~5h后眼睛便会充血,10~12h后会
使眼睛剧痛而不能睁眼。
眼睛能承受的可见光的最大亮度值约为106cd/㎡,
如超过此值,人眼视网膜就会受到损伤。
2)视觉疲劳
长期在劣质光照环境下工作,会引起眼睛局部疲劳和
全身性疲劳。
【2012】在生产、生活中,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
睛等都会造成伤害。300m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可引起
紫外线眼炎,导致眼睛剧痛而不能睁眼的最小照射时间
范围为( )h。
A.4~5
B.6~8
C.8~10
D.10~12
【答案】D
38
(4)视觉的运动规律
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最容易看到水
平方向的东西,对垂直方向的东西感受慢。
2)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
时针进行。
3)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
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
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
观察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2、听觉
主要分辨高低和强弱,还可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等。
(1)听觉特性
1)听觉绝对阈限:感受到的最弱声音和痛觉声音强
度值,与频率和声压有关。一般识别声音所需的最短持
续时间为20~50ms。
2)听觉的辨别阈限:分辨出两个声音的最小差异,
与声音的频率和强度都有关系。
3)辨别声音的方向和距离。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强
度和时间先后之差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
(2)听觉的掩蔽效应
当几种声可是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
声音,弱声被掩盖。
3、人的感觉与反应
(1)反应时间
获得信息→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开始执行动作。
(2)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
1)合理选择感知类型。听觉最短,其次是触觉和视
觉。
2)适应人的生理、心理要求,按人机工程学原则设
计机器。
3)操作者技术的熟练程度影响反应速度,应通过训
练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39
(二)人体的特性参数★★(11、15)
1、人体特性参数
(1)静态参数:静止状态下测得,也称人体的基本
尺度,如人体高度及各部位长度尺寸。
(2)动态参数: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动作范围,主
要包括肢体的活动角度和肢体所能达到的距离。
(3)生理学参数:反映人在活动和工作时负荷大小,
包括人体耗氧量、心脏跳动频率、呼吸频率及人体表面
积和体积等。
(4)生物力学参数:人体各部分出力大小的参数,
如握力、拉力、推力、推举力、转动惯量等。
2、人体劳动强度参数
劳动强度指数Ⅰ :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
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
劳动强度Ⅰ按大小分为4级。
Ⅰ级:Ⅰ≤15;Ⅱ级:Ⅰ=15~20;Ⅲ级:Ⅰ=2
0~25;Ⅳ级:Ⅰ>25(就低不就高)
【2015】我国国家标准综合考虑到作业时间和单项
动作能量消耗,应用体力劳动强度指数将体力劳动强度
分为Ⅰ、Ⅱ、Ⅲ、Ⅳ四级。重体力劳动的体力劳动强度
指数为20~25级别是( )级。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C
(三)疲劳★★★★(11.15)
1、分类
肌肉疲劳(或称体力疲劳) :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
象,一般只涉及大脑皮层的局部区域。
精神疲劳(或称脑力疲劳) :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
是一种弥散的、不愿意再作任何活动的懒惰感觉,意味
着肌体迫切需要休息。
疲劳其实就是身体累、心累。
40
【2012】劳动过程中,人体受工作负荷的影响产生
负担,随时间不断积累,从而引发疲劳。按疲劳产生的
原因,可分为体力疲劳和( )。
A.生理疲劳
B.精神疲劳
C.视觉疲劳
D.环境疲劳
【答案】B
2、产生原因
(1)工作条件因素
①劳动制度和生产组织不合理。如作业时间过久、强
度过大、速度过快、体位欠佳等。
②机器设备和工具条件差,设计不良。如控制器、显
示器不适合于人的心理及生理要求。
③工作环境很差。如照明欠佳,噪声太强,振动、高
温、高湿以及空气污染等。
(2)作业者本身的因素
①劳动效果不佳。
②劳动内容单调。
③劳动环境缺少安全感。
④劳动技能不熟练。
⑤劳动者本人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导致的精神状态欠佳、
人际关系不好,上下级关系紧张,以及家庭生活的不顺。
【2011】劳动过程中,工作条件和劳动者本身的因
素都可能是导致疲劳的原因。下列造成疲劳的原因中,
属于工作条件因素的有( )。
A.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过长
B.劳动者未经过专业训练
C.劳动者的心理压力过大
D.作业环境噪声过大
E.显示器不便观察
【答案】ADE
41
【2014】某职工在皮包加工厂负责给皮包上拉链,
工作时间从8:00到16:00,工作一段时间后,该职工
认为作业单一、乏味,没有兴趣,经常将拉链上错,根
据安全人机工程原理,造成该职工经常将拉链上错的主
要原因是( )。
A.肌肉疲劳
B.体力疲劳
C.心理疲劳
D.行为疲劳
【答案】C
3、消除途径
(1)在进行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
生理心理因素。
(2)通过改变操作内容、播放音乐等手段克服单调
乏味的作业。
(3)改善工作环境,科学地安排环境色彩、环境装
饰及作业场所布局,保证合理的温湿度、充足的光照等。
(4)避免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合理安排作息
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等。
4、单调作业的分类
①Z型作业。自动化大工厂控制室人员的作业,如炼
油厂、发电厂。
②Y型作业。用机器和工具进行简单的重复操作,如
打铆钉、煅铁。
③X型作业。各种部件组装工厂装配线上的工作,如
手机装配线。
控Z、重Y、装X
(四)机械的特性
1、机械安全的定义及特性★(14.15)
2、机械故障诊断技术★★(11.12)
3、机械的可靠性设计及维修性设计★★★( 11.12)
2017年命题预测
1、机械安全特性
2、故障诊断技术
42
2、故障诊断技术
故障诊断分为4个基本步骤:信号检测→特征提取
(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1)振动信号检测与分析
(2)油液分析技术
(3)温度检测及红外线监测技术
(4)超声探伤技术
(5)表面缺陷探伤技术(2012)
【2011】故障诊断是通过诊断装置获取设备运行状
态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识别,以监视和预测设备运行
状态的技术方法。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的正确实施顺序
是( )。
A.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B.信号检测→状态识别→信号处理→诊断决策
C.状态识别→信号检测→信号处理→诊断决策
D.信号检测→状态识别→诊断决策→信号处理
【答案】A
(2)油液分析:光谱油液分析和铁谱油液分析,如
润滑油。
(3)温度检测及红外线监测,如红外测温仪、成像
仪、摄影机。
(4)超声探伤技术:检查内部结构的缺陷。★★
1)对所有固体材料进行探伤和检测。
2)检査内部结构的裂纹、焊缝、腐蚀坑,
3)检查管道中流体的流量、流速以及泄漏等。
43
(5)表面缺陷探伤 ★★
1)磁粉探伤:表面缺陷处磁阻大,形成磁粉堆积。
2)渗透探伤:液体对固体的润湿能力和毛细现象。
3)涡流探伤:电生磁、磁生电,看电流大小。
磁透涡,刺透我【2012】机械安全故障诊断技术包括信号分析、状
态分析和材料分析技术等。常见的材料表面缺陷检测探
伤方法包括( )。
A.温度探伤
B.磁粉探伤
C.渗透探伤
D.涡流探伤
E.y射线探伤
【答案】BCD
小结: 【2014】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保证新
建或在役供水和供气管道的安全运行,降低或消除安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检査检测供水和供气管道内部结
构的裂纹、腐蚀等情况。常用的检测技术是( )。
A.超声探伤
B.渗透探伤
C.涡流探伤
D.磁粉探伤
【答案】A
44
(五)人机作业环境
1、光环境(14)
2、色彩环境(12)
3、微气候环境(11、13)
提示:内容太杂,无重点。
(六)人机系统
1、人机信息及能量交换系统模型
2、人机功能分配 ★★(14、15)
3、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 ★(12)
4、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基本原则( 11、15)
2017年命题预测
(1)人机功能分配
(2)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
1、人机功能分配
(1)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1)传感功能。
2)信息处理功能。
3)操纵功能。
【2014】人机系统的任何活动实质上是信息及能量
的传递和交换,人机之间在进行信息及能量传递和交换
中,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
A.传感功能、记忆功能、操纵功能
B.传感功能、记忆功能、检测功能
C.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检测功能
D.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操纵功能
【答案】D
45
(2)人机特性比较
归纳为信息感受、信息处理与决策、操作反应、工作
能力4个方面进行比较。
人优于机器的能力:信号检测、图像识别、灵活性、
随机应变、归纳、推理、创造性。
机器优于人的能力:反应和操作速度快,精确性高,
输出功率大,耐久力强,重复性好,短期记忆,能同时
完成多种操作、进行演绎推理以及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应该是:
机器: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
髙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价运算的、操作复杂的、
环境条件差的工作
人:研究、创造、决策、指令和程序的编排、检查、
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等工作。
人要动脑子,机器干苦力。
2、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
(1)人的可靠度计算
1)人的基本可靠度
r=a1a2a3
a1-输入可靠度,考虑感知信号及其意义时有失误;
a2-判断可靠度,考虑进行判断时失误;
a3-输出可靠度,考虑输出信息时运动器官执行失误,
如按错开关。
(2)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
RS=RH·RM
RS-人机系统可靠度;
RH-人的操作可靠度;
RM-机器设备可靠度
46
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
运用电气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作业场
所存在的电气安全隐患,解决防触电、防静电、防雷
击和电气防火防爆等电气安全技术问题。
知识点1:触电相关知识★★★★★(11.15)
知识点2:触电(电击)防护技术★★★★★( 11.15)
知识点3:电气火灾和爆炸★★★★(11.15)
知识点4: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11、13.15)
知识点5:静电危害及防护技术★★(12、14、15)
知识点6:电气装置故障危害
知识点1:触电相关知识★★★★★(11.15)
(一)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
1、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造成伤害
的形式,主要伤害人体内部组织,主要是心脏。
2、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
体的伤害,多见于人体外部,表面留下伤痕。
注意:(1)发生电击,肯定有电流通过了人体。
(2)发生电伤,也可能有电流通过人体,也可
能没有。
(二)电击伤害机理
1、电流作用于心脏或管理心脏和呼吸机能的脑神经
中枢时,能破坏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工作。
由轻到重:肌体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
疼痛、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种类、
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因素有关。
1)电流值: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室颤电流。
2)电流持续时间:流持续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
室颤动,危险性就愈大。
3)电流途径:流经心脏的电流多、线路短危险性越
大,最危险的途径是左手到前胸。
4)电流种类:直流电流、高频交流电流、冲击电流
以及特殊波形电流伤害程度一般较工频电流为轻。
5)个体特征:因人而异,健康情况、性别、年龄等。
47
2、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1)电流值
①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感觉为轻微针
刺,发麻等。平均值(概率50%):男性约为1.1mA,
女性约为0.7mA。
②摆脱电流: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③室颤电流: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工
频)。
心室纤维性颤动(室颤):
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0.8s), 室颤电流为
50mA
电流持续时间不超过心脏周期( 0.1-0.8s)室颤电
流:数百mA
【2015】下图表示人的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的
关系。该图表明,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
时,人的室颤电流约为( )。
A.550mA
B.500mA
C.450mA
D.50mA
【答案】D
3、人体阻抗
1)组成和待征(皮肤+体内)
皮肤阻抗:决定于接触电压、频率、电流持续时间、
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皮肤潮湿程度和温度等。
体内电阻:基本上可以看作纯电阻,主要决定于电
流途径和接触面积。
2)数值及变动范围
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1000~3000Ω;潮湿
的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500~800Ω。
48
4、电击类型★★★★
(1)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
状态分类
1)直接接触电击:设备或线路正常运行条件下,
人体直接触及设备或线路的带电部分形成电击。
2)间接接触电击:设备或线路故障状态下,原本
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设备以外
的可导电部分变成了带电状态, 人体与上述故障状态
下带电的可导电部分触及而形成电击。
1)直接接触电击
在设备或线路无故障的情况下,原本就带电,人接触
到了带电体。
2)间接接触电击
由于设备或线路故障,使原本不该带电的设备金属外
壳,线路金属桥架等带电,人接触了这些带电体。
【2013】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下列触电导致人遭到电击的状态中,属于直接接触电
击的是( )。
A.电风扇漏电,有人碰到电风扇金属罩而遭到电击
B.有人把照明灯电线缠在铁丝上,电线绝缘层磨破,
碰到铁丝而遭到电击
C.起重机吊臂碰到380V架空线,挂钩工人遭到电击
D.架空线电线折断,电线落在金属货架上,人碰到
金属货架而遭到电击
【答案】C
49
【2014】下图是某工地一起重大触电事故的现场图
片。20余名工人抬暸望塔经过10kV架空线下方时发生
强烈放电,导致多人触电死亡。按照触电事故的类型,
该起触电事故属于( )。
A.低压直接接触电击
B.高压直接接触电击
C.高压间接接触电击
D.低压间接接触电击
【答案】C
【2012】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针对电击的类型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下列说
法中,属于间接接触电击的有( )。
A.电动机漏电,手指直接碰到电动机的金属外壳
B.起重机碰高压线,挂钩工人遭到电击
C.电动机接线盒盖脱落,手持金属工具碰到接线盒内
的接线端子
D.电风扇漏电,手背直接碰到风扇的金属护网
E.检修工人手持电工刀割破带电的导线
【答案】AD
(2)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分类
1)单相电击:人体接触到地面或其他接
地导体,同时,人体另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
电体所引起的电击。
2)两相电击: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
两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
3)跨步电压电击:站立或行走的人体,
受到出现于人体两脚之间的电压即跨步电压
作用所引起的电击。离接地体20m处的对地
电压接近于零。
50
5、电伤★★★
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
眼炎。(金眼烙烧机)
(1)电烧伤
1)电流灼伤: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
时,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
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数百毫安的电流即可
造成灼伤,数安的电流则会形成严重的灼伤。
思考:为什么高压不容易发生电流灼伤呢?
2)电弧烧伤: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严重的
电伤。
★ 电弧烧伤两种形式:直接电弧烧伤和间接电弧烧
伤。
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的区别:
电流灼伤→低压系统;电弧烧伤→高压或低压系统。
低压系统产生电弧的原因:
1)带负荷拉闸:电弧会烧伤操作者的手部和面部;
2)熔断器熔断: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造成灼伤;
3)误操作引起短路:导致电弧烧伤等。
高压系统产生电弧的原因:
过分接近带电体,其间距小于放电距离时,直接产生
强烈的电弧,造成电弧烧伤。
(2)电烙印:电流通过人体后,在皮肤表面接触部
位留下与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斑痕, 如同烙印。
(3)皮肤金属化: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
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层内部所造成的。受伤部位呈现粗
糙、张紧,可致局部坏死。
注意两个概念的区分:
1)一个由电流引起,一个由电弧引起
2)受伤处的描述
51
(4) 机械损伤
电流作用于人体,使肌肉产生非自主的剧烈收缩所
造成的。其损伤包括肌腱、皮肤、血管、神经组织断
裂以及关节脱位乃至骨折等。
(5)电光性眼炎
表现为角膜和结膜发炎。弧光放电时的红外线、可
见光、紫外线都会损伤眼睛。在短暂照射的情况下,
引起电光眼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
(表现:怕光、流泪、视物模糊)
【2014】根据能量转移论的观点,电气危险因素是由
于电能非正常状态形成的。触电是电气危险因素之一,触
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下列关于电击、电伤的
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大部分触电死亡既有电击的原因也有电伤的原因
B.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或电流转换为其他形态的
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C.电伤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D.电击都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电伤都发生在高压设
备上
E.单纯的电伤不会致人死亡
【答案】BCDE
【2015】杨某带电修理照明插座,电工改锥前端造
成短路,眼前亮光一闪,改锥掉落地上,杨某手部和
面部有灼热感,流泪不止。他遭到的电气伤害有( )。
A.直接电弧烧伤
B.间接电弧烧伤
C.电流灼伤
D.电烙印
【答案】B
知识点2:触电(电击)防护技术★★★★★(
11.15)
(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三)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
52
(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1、绝缘
2、屏护
3、间距
【2012】直接接触电击是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
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预防直接接触电击的正确措施
是( )。
A.绝缘、屏护和间距
B.保护接地、屏护
C.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D.绝缘、保护接零
【答案】A
1、绝缘
(1)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电阻率一般都≥107Ω·m,绝缘材料一般分为:
1)气体绝缘材料,如空气和六氟化碳。
2)液体绝缘材料,如绝缘油。
3)固体绝缘材料,如玻璃、陶瓷;电工塑料和橡胶。
(2)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
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摇表)
测量。
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每伏工
作电压1000Ω(1000Ω/V);
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
53
【2017】绝缘是预防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措施之一,
必须定期检査电气设备的绝缘状态并测重绝缘电阻,
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除符合专业标准外,工作电压380
V的设备,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均不得低于( )Ω。
A.380
B.3800
C.38000
D.380000
【答案】D
2、屏护
遮栏、护罩、护盖、箱匣。
(1)屏护材料有足够的
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金属材料制成必须可靠连接
保护线。
(2)必要时应配合采用
声光报警信号和联锁装置。
3、间距
(1)设备间距
明装的车间低压配电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2m,
暗装的可取1.4m。
开关电器的安装高度为1.3~1.5m。
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1.3~1.8m,暗装的可取0.
2~0.3m。
(2)检修间距
低压操作时,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
距离不得小于0.1m。
(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难点)
三大系统: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第1个字母:代表配电网(电源侧)接地方式
第2个字母:代表电气设备(用户)接地方式
54
1、IT系统(保护接地)★
故障状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经接地线、
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
IT系统的字母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
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特点:低电阻接地,限制故障电压;漏电状态并未因
保护接地而消失(不断电)。
适用范围: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如煤矿井下、手术室、
电厂供电(应用其不断电的特点)。
接地要求: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
护接地电阻RE≤4Ω。
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100kV·A时,要
求RE≤10Ω。
2、TT系统(工作接地)
中性点的接地RN叫做工作接地,中性点引出的导线
叫做中性线(也叫做工作零线)。
TT系统的第一个字母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
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特点:故障回路串联有RE和RN,故障电流不会很大,
不足以使保护电器动作,故障电路不能迅速切断(不
跳匣,不断电)。
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
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
不断电,又不像IT系统利用其“带病工作”的特点,
现在基本很少用。
55
3、TN系统(保护接零)
TN系统中的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
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直接连接。PE是保
护零线,RS叫做重复接地。
安全原理: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
该相对零线(PE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
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切断电源。
虽然保护接零也能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
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 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
是迅速切断电源。
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类型。
TN-S:N线和PE线完全分开,有爆炸危险、火灾危
险性大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
TN-C-S:干线部分PEN,设备端N和PE分开,
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
TN-C:都用PEN,触电危险性小、用电设备简单
的场合。
【2015】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故障情况下
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
地紧密地连接起来。下列关于保护接地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保护接地的安全原理是通过高电阻接地,把故障
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B.保护接地防护措施可以消除电气设备漏电状态
C.保护接地不适用于所有不接地配电网
D.保护接地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技术措施
【答案】D
56
【2013】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
的基本技术措施。其类型有IT系统(不接地配电网、
接地保护)、TT系统(接地配电网、接地保护)、TN
系统(接地配电网、接零保护)。存在火灾爆炸危险
的生产场所,必须采用( )系统。
A.TN-C
B.TN-C-S
C.TN-S-C
D.TN-S
【答案】D
(三)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
以上是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相关知识,
还有一些防护是兼防直接和间接接触电击:
1、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2、安全电压
3、剩余电流保护器
也就是说,两个都能防护。
1、电气设备的防触电保护分类
1)0类设备:仅靠基本绝缘,在不导电环境中使用,
使用范围受限。(无接地)
2)0I类和I类设备:0I类设备金属外壳上有接地端子;
I类设备金属外壳上没接地端子,但引出带保护端子的电
源插头。(基本绝缘+PE)
3)II类设备:具备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接地)
4)III类设备:依靠特低电压供电,不得具有保护接
地手段。
【2012】Ⅱ类设备是带有双重绝缘结构和加强绝缘
结构的设备。市售手持电动工具基本上都是Ⅱ类设备。
Ⅱ类设备不需要采取接地或接零措施,其电源线插头
没有接地插销。为便于识别,铭牌上表明Ⅱ类设备的
标志是( )。
【答案】B
57
如何区分II类设备和I类设备:
II类设备一般用双孔插头:手电钻、冲击钻、吹风机、
吸尘器
I类设备一般用三孔插头:电冰箱、洗衣机、电焊机、
蛙夯
2、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措施★ ★
双重绝缘:基本绝缘(2MΩ)+附加绝缘(5M
Ω) 。(两层绝缘)
加强绝缘:一层很牛B的绝缘(7MΩ) 。
【2014】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典型结构有:工作绝
缘、保护绝缘、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其中位于带电
体与不可触及金属件之间,用以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
作和防止触电的基本绝缘是( )。
A.工作绝缘
B.保护绝缘
C.双重绝缘
D.加强绝缘
【答案】A
3、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条件
(1)手持电动工具应优先选用Ⅱ类设备;
(2)潮湿场所及金属构架上工作时,除选用特低
电压工具外,也应尽量选用Ⅱ类设备。
58
【2012】下列关于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
设备说法中,错误的是( )。
A、I类设备必领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
B、一般场所,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II类设备
C、II类设备带电部分与其他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
不低于2MΩ
D、在潮湿成金属构架的导电性能良好的专业场所,
应使用II类或III类设备
【答案】C
4、安全电压★ ★ ★ ★
安全电压额定值(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 42V、3
6V、24V、12V和6V。
环 境设 备特低电压等级
特别危险手持电动工具42V
电击危险
手持照明灯
36V 或 24V
局部照明灯
金属容器内
特别潮湿处
手持照明灯12V
水下作业6V
【2013】安全电压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
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我国标准规定的工频安全电压
等级有42V、36V、24V、12V和6V(有效值)。不同
的用电环境、不同种类的用电设备应选用不同的安全
电压。在特别危险的环境中所使用的手持电动设备不
得超过( )V。
A.12 B.24 C.36 D.42
【答案】D
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漏电保护)
剩余电流:指流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主回路电
流瞬时值的向量和。
59
漏电开关的原理是:
1、三根火线和一根零线从零序互感器通过,共四根
线。
2、电流从四根线相应进入零序互感器,还从四根线
回去,此时电流相量和等于0,没有漏电,因此漏电开
关不动作。
3、漏电(剩余电流),有一部分电流从大地走了,
电流从四根线进入零序互感器,不全从四根线返回,进
的多,回的少。此时电流相量和不为0,零序电流互感
器产生电流,此电流经放大后,驱动掉闸机构掉闸。
【2013】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有安全
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其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工
作原理是( )。
A.通过电气设备上的保护接触线把剩余电流引入大地
B.由零序电流互感器获取漏电信号,经转换后使线路开
关跳闸
C.保护接地经剩余电流和构成接地短路从而导致熔断器
熔断以切断供电电源
D.剩余电流直接促使电气线路上的保护元件迅速动作断
开供电电源
【答案】B
【2014】漏电保护又称剩余电流保护,在保障用电
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运行中的漏电保护装置必须保
持在完好状态。下图为一微型漏电保护断路器。图中圆
圈内的按钮是( )。
A.复位按钮
B.试验按钮
C.分闸按钮
D.合闸按钮
【答案】B
(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防护要求
1)对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只作为基本防护措施
的补充保护措施,不包括相与相、相与N线形成的直
接电击。
2)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采用自动切断电源的
保护方式。
60
【2013】漏电保护又称剩余电流保护。漏电保护装
置的核心组件是零序电流互感器。将漏电保护装置与
开关组装在一起即构成漏电断路器(开关)。漏电断
路器的保护功能是有局限的。下列事故状态中,漏电
断路器不能发挥保护作用的是( )。
A.三相短路
B.两线触电
C.两相短路
D.漏电火灾
【答案】B
【2011】漏电保护又称为剩余电流保护。漏电保护
是一种防止电击导致严重后果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
漏电保护不是万能的。下列触电状态中,漏电保护不
能起保护作用的是( )。
A.人站在木桌上同时触及相线和中性线
B.人站在地上触及一根带电导线
C.人站在地上触及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
D.人坐在接地的金属台上触及一根带电导线
【答案】A
知识点3:电气火灾和爆炸★★★★(11.15)
(一)电气引燃源 ★★★★★(11.15)
(二)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发生燃爆 ★★★(11、
14、15)
(一)电气引燃源 ★★★★★(2011.2015)
电气引燃源包含两类:一个是高温(危险温度)、一
个是明火(电火花和电弧)。
61
1、形成危险温度危险温度的典型情况:
1)短路。
2)过载。
3)漏电。
4)接触不良。
5)铁心过热。
6)散热不良。
7)机械故障。
8)电压异常。
9)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
10)电磁辐射能量
(1)大电流引起的危险温度
★ 短路:电流极大
★ 过载:增大输出功率,电压一定,电流就要上升。
★ 漏电:漏电电流集中在某一点时,可能引起比较
严重的局部发热
★ 机械故障:电动机卡死不转,电磁铁卡死不能吸
合,这些都要大电流。
(2)电阻较大造成的危险温度
★ 接触不良:接触不良电阻大(想一下民工锯条烧
水的案例)
★ 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电炉子、电熨斗、白炽灯、
碘钨灯等
Q . I2R
(3)和电压异常有关的危险温度
★ 电压高于额定值:除使铁心发热增加外,对于恒
阻抗设备,还会使电流增大而发热。
★ 电压低于额定值:除可能造成电动机堵转、电磁
铁衔铁吸合不上使线圈电流大大增加而发热外,对于恒
功率设备,还会使电流增大而发热。
62
(4)其它
★ 铁芯过热:电动机、变压器、接触器有铁芯的设
备,如果损耗增大造成过热。
★ 散热不良:散热、通风设施失效。
★ 电磁辐射量:可燃物吸收辐射能。
【2015】线路电压偏高和电压偏低都可能带来不良
后果。下列关于电压偏高引起危险温度的说法中,正
确的有( )。
A.电压偏高导致照明线路电流过大
B.电压偏高导致电动机铁芯过热
C.电压偏高导致交流接触器不能吸和
D.电压偏高导致电动机停转
E.电压偏高导致变压器铁芯过热
【答案】ABE
【2011】下列电气设备的异常状态中,可能产生危
险温度的是( )。
A.线圈发生短路
B.集中在某一点发生漏电
C.电源电压过低
D.在额定状态下长时间运行
E.在额定状态下间歇运行
【答案】ABC
【2015】电气设备的危险温度以及电气装置上发生
的电火花或电弧是两个重要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装置
的危险温度指超过其设计运行温度的异常温度。电气
装置的下列状态中,能产生危险温度的有( )。
A.日光等镇流器散热不良
B.电气接点接触压力不够
C.电动机电源电压过高
D.电动机空载运行
E.18W节能灯连续点燃4h
【答案】ABC
63
2、电火花和电弧(明火)
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汇集成电
弧。
分为工作电火花及电弧、事故电火花及电弧。
(1)工作电火花及电弧
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操作过程中产生
1)刀开关、断路器、接触器、控制器接通和断开
线路;插销拔出或插入;
2)直流电动机的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动接触处、绕
线式异步电动机的电刷与滑环的滑动接触处。
(2)事故电火花及电弧
1)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火花
2)绝缘损坏、导线断线或连接松动导致短路或接
地时产生的火花;
3)电路发生故障,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
4)沿绝缘表面发生的闪络等。
【2011】电火花和电弧是重要的电气引燃源。 电气
装置在正常条件下和在故障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电火花。
下列叙述所产生的电火花中,属于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是
( )产生的火花。
A.切断电感性电路时,开关断口处
B.电气接点接触不良
C.带电导线接地
D.架空线路导线突然碰撞
【答案】A
64
【2014】电气装置的危险温度以及电气装置上发生
的电火花或电弧是两个重要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装置的
危险温度指超过其设计运行温度的异常温度。下图所示
5种电气装置中, 正常运行与操作时会在空气中产生电
火花的有( )。
A.节能灯 B.控制按钮 C.插座 D.接触器 E.绝
缘电线
【答案】BCD
(二)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发生燃爆 ★★★(11、1
4、15)
(1)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
(2)电动机着火
(3)电缆火灾爆炸
(1)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
油箱内充有大量绝缘油,闪点
在130~140℃之间;
多油断路器等充油设备也可能
发生爆炸。
充油设备的绝缘油在高温电弧
作用下气化和分解,喷出大量油雾
和可燃气体,还可引起空间爆炸。
(2)电动机着火
电源电压波动、频率过低;
电机运行中发生过载、堵转、扫膛( 转子与定子相
碰);
电机绝缘破坏,发生相间、匝间短路;
绕组断线或接触不良;
选型和启动方式不当;
三相异步电动机某相断线,形成缺相运行。
65
(3)电缆火灾爆炸
1)电缆绝缘损坏:导致绝缘击穿。
2)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施工不规范、电缆头
不干净
3)电缆接头存在隐患:接触不良、铜铝混接、进水
或潮气,短路爆炸
4)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自燃
5)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引起火灾爆
炸。
6)电缆起火形成蔓延。
(三)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1、危险物质及危险环境
(1)危险物质分类、分组
(2)危险环境★★★★(2011.2015)
2、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
(2)危险环境★★★★(2011.2015)
1)爆炸性气体环境★
①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区
0区:连续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如
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
1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如油罐顶上呼吸阀附近。
2区: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或即使出现也仅可能
是短时存在的环境,如油罐外3m内。
②释放源的等级
连续级释放源:连续释放、长时间释放或短时间频
繁释放;
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性释放或偶然释放;
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释放或不经常且只能短
时间释放;
多级释放源:包含上述两种以上特征。
66
③通风有效性
主要有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两种类型。根据通风条
件按下列规定调整区域划分:
1)通风良好(稀释至爆炸下限的25%)可降低;
通风不良应提高。
2)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3)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
4)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
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2)爆炸性粉尘环境
根据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进
行分类区。
20区:在正常运行工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
经常出现。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
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
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
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015】爆炸性粉尘环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粉尘、
纤维或飞絮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
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根据粉尘、纤维或飞
絮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
时间及粉尘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危险环境分为
( )。
A.00区、01区、02区 B.10.区、11区、12区
C.20区、21区、22区 D.30区、31区、32区
【答案】C
3)火灾危险环境分区
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
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
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但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
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
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67
知识点4: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 11、13
.15)
除了工频电以外,雷电危害同样不能忽视。
(一)雷电种类
(二)雷电危害形式★★★★(11、13.15)
(三)雷击防护技术
(一)雷电的种类
1、直击雷:直接击于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外
部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称为直击
雷。一次直击雷的全部放电时间500ms。
2、闪电感应(雷电感应)
(1)闪电静电感应
(2)闪电电磁感应
68
(3)球雷(滚地雷):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
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
小结:
闪电电涌(雷电波)
直击雷和闪电感应都能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金属
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闪电电
涌(即雷电波)侵入。
注意:球雷没有
(二)雷电危害形式★★★★(2011、2013.2015)
雷电流特点:幅值大、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
电压高。
雷电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三方面的破
坏作用。
1、电性质的破坏
(1)绝缘损坏:破坏绝缘→引起短路→火灾或爆炸
事故
(2)大规模停电:烧断电线或劈裂电杆
(3)触电:形成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
(4)二次放电:电火花引发火灾和爆炸,造成电击
(5)干扰通信:电场和磁场突变
(6)飞行事故
提示:重点看1~3,其它搂草打兔子。
69
2、热性质的破坏作用
(1)高温电弧引燃可燃物;
(2)雷电流通过导体能够烧毁导体;
(3)使金属熔化、飞溅引发火灾或爆炸;
(4)球雷侵入可引起火灾;
3、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
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使被击物缝隙中的气体
剧烈膨胀,缝隙中的水分也急剧蒸发汽化为大量气体,
导致被击物破坏或爆炸。
小结: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
1)火灾和爆炸
2)触电
3)设备和设施毁坏
4)大规模停电
【2015】雷电放电,特别是积云对地面设施等对象
的放电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人身伤亡、设施毁坏、
系统停电等严重事故。下列关于雷电危险性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雷电电压极高,能量极大,单次放电持续时间长
B.闪电感应(雷电感应、感应雷)能引起爆炸
C.球形雷(球雷)能引起火灾
D.在装有电视天线的独立住宅内看电视也存在遭受
雷击的危险
【答案】A
(三)雷击防护技术
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11)
2、防雷技术分类
3、防雷装置 ★★★(11、12、14)
4、防雷措施
70
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例如,火药制造车间、乙
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等。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
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
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011】建筑物防雷分类是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
生产性质、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的。
在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中,电石库应划分为第( )
类防雷建筑物。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2、防雷技术分类
1)外部防雷:针对直击雷的防护。
2)内部防雷:防雷电感应、防反击、防雷击电涌
侵入、防生命危险。
3)防雷击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电气系统和电子
系统防雷电流引发的电磁效应。
3、防雷装置
(1)外部防雷装置
1)接闪器:接闪杆(以前称为避雷针)、接闪带
(避雷带、接闪线以前称为避雷线)、接闪网(以前
称为避雷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
2)引下线: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圆钢或扁钢
等金属导体,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
3)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用于传导
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71
【2013】下图是探照灯柱的图示。为了防雷,在原
有探照灯柱上加设了一支避雷针(接闪杆),后来又
安装了监控设备。现状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装置是
( )。
A.D和E
B.C和A
C.B和D
D.B和C
【答案】B
(2)内部防雷装置
正常时,避雷器对地保持绝缘状态;当雷电冲击波
到来时,避雷器被击穿,将雷电引入大地;冲击波过
去后,避雷器自动恢复绝缘状态。
【2012】有一种防雷装置,当雷电冲击波到来时,
该装置被击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在雷电冲击波
过去后,该装置自动恢复绝缘状态,这种装置是( )。
A.接闪器
B.接地装置
C.避雷针
D.避雷器
【答案】D
72
4、防雷措施
(1)直击雷防护: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
(2)闪电感应防护;
(3)闪电电涌侵入防护;
(4)人身防雷。
【2011】针对直击雷、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
雷电行进波(冲击波)的不同危害式,人们设计了多
种防雷装置。下列防雷装置中,用于直击雷防护的是
( )。
A.阀型避雷器
B.易击穿间隙
C.电涌保护器
D.避雷针(接闪杆)
【答案】D
知识点5:静电的危害及防护技术★★( 12、14
、15)
(一)静电的特性
1、静电的产生
(1)静电的起电方式★★
①接触-分离起电: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再分离。
②破断起电: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
③感应起电:A物体接近B物体。
④电荷迁移: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气体离子
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
【2012】产生静电的方式很多,当带电雾滴或粉尘
撞击导体时,会产生静电,这种静电产生的方式属于
( )。
A.接触-分离起电
B.破断起电
C.感应起电
D.电荷迁移
【答案】D
73
2)固体静电:橡胶、塑料、纤维等行业工艺过程
中的静电高达数十千伏、数百千伏,容易引起火灾。
3)人体静电:主要由摩擦、接触-分离和感应所
致,人体静电可达10000V以上。
4)粉体静电:当粉体物料被研磨、搅拌、筛分或
处于高速运动时,由于粉体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粉体颗
粒与管道壁、容器壁或其他器具之间的碰撞、摩擦,
或因粉体破断。
5)液体静电:液体在流动、过滤、搅拌、喷雾、
喷射、飞溅、冲刷、灌注和剧烈晃动等过程。
6)蒸气和气体静电:蒸气或气体在管道内高速流
动,以及由阀门、缝隙高速喷出时也会产生危险的静
电。
提示:看懂,理解,会选。
(二)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
1、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
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2、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发二次事
故。
3、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 导致产品
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
【2015】静电伤害是由静电电荷和静电场能量引起的。
下列关于生产过程所产生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千伏以上,能量巨大,破坏力强
B.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引发爆炸
和火灾事故
C.静电可直接使人致命
D.静电不会导致电子设施损坏,但会妨碍生产,导致产
品质量不良
【答案】B
74
(三)静电防护技术
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2、工艺控制
3、静电接地
4、增湿
5、抗静电添加剂
6、静电中和器
7、作业人员防护
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1)取代易燃介质: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代替汽
油、煤油做洗涤剂。
(2)降低爆炸性气体、蒸气混合物的浓度;
(3)减少氧化剂含量:充填氮、二氧化碳。
2、工艺控制
(1)材料的选用:生产设备宜使用与生产物料相
同的材料,或采用位于静电序列中段的金属材料制成
生产设备。
(2)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液体石油产品,初始
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逐
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
(3)加大静电消散过程
在输送工艺过程中,在管道的末端加装一个直径较
大的缓和器,可大大降低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积累的
静电。
75
【2014】静电防护措施包括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工艺控制和静电接地等,下列属于环境危险程度的控
制是( )。
A.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
B.加大静电消散过程
C.取代易燃介质
D.采用位于静电序列中段的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
【答案】C
【2014】为防止静电危害,在装、卸油现场,应将所
有正常时不带电的导体连通成整体并接地。下图是装油鹤
管的示意图,下列装油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先接地后开始装油,结束时先断开接地线后停止装油
B.先接地后开始装油,结束时先停止装油后断开接地线
C.先开始装油后接地,结束时先停止装油后断开接地线
D.先开始装油后接地,结束时先断开接地线后停止装油
【答案】B
3、静电接地
所有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汽车槽车、铁
路槽车在装油之前,应与储油设备跨接并接地;装、
卸完毕先拆除油管,后拆除跨接线和接地线。
静电泄漏电流很小,其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得
超过1MΩ即可;规程要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4、增湿: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
5、抗静电添加剂:加入抗静电添加剂之后,材料
能降低体积电阻率或表面电阻率。
6、静电中和器:使用静电中和器,让与带电物体
上静电荷极性相反的离子去中和带电物体上的静电,
以减少物体上的带电量。
7、作业人员防护: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
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
鞋、袜,佩戴防静电手套。
76
知识点6:电气装置故障危害
(一)变配电站安全
(二)变配电设备安全★★
(三)配电柜(箱)
(四)用电设备和低压电器★★
(二)变配电设备安全★★
1、高压开关: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
(1)高压断路器
有强力灭弧装置,既能在正常情况下接通和分断负荷
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情况下切断过载电
流和短路电流。
(2)高压隔离开关(刀闸)
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荷电
流,更不能用来切断短路电流。主要用来隔断电源,
以保证检修和倒闸操作的安全。
高压隔离开关必须与高压隔离开关或隔离插头串联使
用
操作顺序:切断电路时必须先拉开断路器,后拉开隔
离开关;接通电路时必须先合上隔离开关,后合上断路
器。
77
(3)高压负荷开关
简单的灭弧装置,用来接
通和断开负荷电流。
必须与高压熔断器配合使
用,由熔断器切断短路电流。
高压负荷开关分断负荷电
流时有强电弧产生,因此,
其前方不得有可燃物。
【2012】高压开关种类很多,其中既能在正常情况
下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
障情况下切断短路电流的高压开关是( )。
A.高压隔离开关
B.高压连锁装置
C.高压断路器
D.高压负荷开关
【答案】C
3、用电设备和低压电气设备
(1)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
手持电动工具:手电钻、手砂轮、冲击电钻、电锤、
手电锯等工具。
移动式设备:蛙夯、振捣器、水磨石磨平机等电气设
备:
78
其安全使用条件如下
1)Ⅱ类、Ⅲ类设备没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要求;
Ⅰ类设备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
2)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或地线)不应单独
敷设,而应当与电源线采取同样的防护措施。
4)一般场所,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Ⅱ类设备;如
果使用Ⅰ类工具,则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额定剩余动
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
压器等保护措施。
5)使用Ⅰ类设备应配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
垫等安全用具。
7)绝缘电阻合格,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
绝缘电阻Ⅰ类设备不低于2MΩ,Ⅱ类设备不低于7MΩ。
【2012】下列关于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
设备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Ⅰ类设备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
B.一般场所,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Ⅰ类设备
C.Ⅰ类设备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
不低于2MΩ
D.在潮湿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
应使用Ⅱ类或Ⅲ类设备
【答案】B
第三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大纲要求:运用特种设备安全相关技术和称准,辨
识和分析特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解决特种设备安
全技术问题。
知识点1:特种设备的概念及分类★
知识点2:锅炉事故及安全技术★★★★
知识点3:压力容器事故及安全技术★★★★
知识点4:起重机械事故及安全技术★★★
知识点5: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79
知识点1:特种设备的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
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
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简记:游客管起电容锅炉厂。
(二)特种设备的分类
1、承压类特种设备
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或管状设备,包括锅炉、
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
(1)锅炉
1)承压蒸汽锅炉:容积≥30L;
2)承压热水锅炉:出口水压≥ 0.
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 0.1
MW;
3)有机热载体锅炉。
(2)压力容器
1)固定式和移动式容器:最高
工作压力≥ 0.1MPa(表压),且压
力与容积的乘积≥ 2.5Mpa·L的气体、
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标准沸
点的液体;
2)气瓶:公称工作压力≥0.2M
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
≥ 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
准沸点≤60℃液体;
3)氧舱。
(3)压力管道
1)公称直径>25mm;
2)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
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
液化气体、蒸汽介质;
3)可燃、易爆、 有毒、
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标
准沸点的液体介质。
80
2、机电类特种设备
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客运
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
(1)电梯:载人(货)电梯、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2)起重机械。
1)升降机:起重量≥ 0.5t;
2)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额定起重
量≥ 1t,且提升高度≥ 2m。
(3)客运索道。
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
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
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
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
(4)大型游乐设施
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 2
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
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5)场(厂)内专用机
动车辆
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
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
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
81
【2014】特种设备中,压力管道是指公称直径大于25
mm并利用一定的压力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道。下列介
质中,必须应用压力管道输送的是( )。
A.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小于0.1MPa(表压)的
气体
B.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化气体
C.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D.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
体
【答案】D
【2013】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定义,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器、压力管道等8类设备。下
列设备中,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
A.旅游景区观光车辆
B.建筑工地升降机
C.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D.浮顶式原油储罐
【答案】D
知识点2:锅炉事故及安全技术
(一)锅炉基础知识
(二)锅炉事故的类型★ ★ ★
(三)锅炉安全技术★ ★
(四)锅炉安全附件★ ★
(一)锅炉基础知识
锅炉主要由“锅”和“炉”组成。
锅:锅筒(或锅壳)、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对
流管束及集箱组成。
炉:炉膛和烟道。
82
过热器
锅筒(汽包) 水冷壁
83
省煤器:位于烟道里面利用锅炉的余热给锅水加热达
到省煤的目的。
小结:
其实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都是一些铁管,
(二)锅炉事故的类型
1、事故特点
2、发生原因(12)
3、应急措施
4、典型事故及预防★★★★(11、13.15)
(1)锅炉爆炸 (8)水击事故
(2)缺水事故 (9)炉膛爆炸事故
(3)满水事故 (10)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4)汽水共腾 (11)锅炉结渣
(5)锅炉爆管
(6)省煤器损坏
(7)过热器损坏
84
(1)锅炉爆炸
1)原因
水蒸气爆炸:锅炉中容纳水的容器破裂,饱和水瞬间
汽化,体积膨胀形成爆炸。
超压爆炸: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承载能力(表记不全、
监管不到位、随意改装),小型锅炉最常见。
缺陷导致爆炸:锅炉裂纹、变形、腐蚀、组织变化等
(未超压)。
严重缺水爆炸:长时间缺水干烧。
2)防止措施
①加强运行管理,防止超压和严重缺水造成爆炸。
②控制锅炉质量,防止锅炉缺陷造成爆炸。
加强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中的质量控制和
安全监察。
加强锅炉检验,发现锅炉缺陷及时处理,避免锅炉主
要承压部件带缺陷运行。
【2012】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
下工作,可能引发锅炉爆炸的原因包括水循环遭破坏、
水质不良、长时间低水位运行、超温运行和( )等。
A.超时运行
B.超压运行
C.低压运行
D.排水管自动排放
【答案】B
(2)缺水事故(可引发爆炸)
1)锅炉缺水的后果
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过热变形甚至烧塌,胀口渗漏,
胀管脱落,受热面钢材过热或过烧,降低或丧失承载能
力,管子爆破,炉墙损坏。
如锅炉缺水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锅炉爆炸。
85
2)锅炉缺水的处理
叫水法:利用水位计判断是轻微缺
水还是严重缺水。
轻微缺水:立即向锅炉上水;如果
上水后水位仍不能恢复正常,应立即
停炉检查。
严重缺水:必须紧急停炉。
未判定缺水程度或者已判定为严重
缺水,严禁给锅炉上水,以免造成锅
炉爆炸事故。
【2011】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
尤其当出现严重缺水时,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
对锅炉缺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锅炉爆炸。当锅炉出
现严重缺水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立即给锅炉上水
B.立即停炉
C.进行“叫水”操作
D.加强水循环
【答案】B
(3)满水事故
1)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
安全水位刻度线的现象。
2)锅炉满水时,水位表内也
往往看不到水位, 但表内发暗,
这是满水与缺水的重要区别。
3)锅炉满水的后果
严重满水:锅水可进入蒸
汽管道和过热器,造成水击
及过热器结垢。
满水的危害:降低蒸汽品
质,损害以致破坏过热器。
86
(8)水击事故
1)定义
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因速度突然变化导致压力突然变
化,形成压力波并在管道中传播的现象。
2)危害及表现
发生水击时管道承受的压力骤然升高,发生猛烈振动
并发出巨大声响,常常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的损坏。
3)水击发生部位
给水管道、省煤器、过热器、锅筒等。
注:除了过热器
其它全部带水。
①给水管道
给水管道的水击常是由于管道阀门关闭或开启过快造
成的。
比如阀门突然关闭,高速流动的水突然受阻,其动压
在瞬间转变为静压,造成对内门、管道的强烈冲击。
②省煤器管道
一种是:省煤器内部分水变成了蒸汽,蒸汽与温度较
低的(未饱和)水相遇时,水将蒸汽冷凝,原蒸汽区压
力降低,使水速突然发生变化并造成水击;
另一种:和给水管道的水击相同,是由阀门的突然开
闭造成的。
87
③过热器管道
水击常发生在满水或汽水共腾事故中,在暖管时也可
能出现。
造成水击的原因是蒸汽管道中出现了水,水使部分蒸
汽降温甚至冷凝,形成压力降低区,蒸汽携水向压力降
低区流动,使水速突然变化而产生水击。
注:暖管,可以理解成给管道缓慢预热。
④锅筒(汽包)
一是:上锅筒内水位低于给水管出口而给水温度又较
低时,大量低温进水造成蒸汽凝结,使压力降低而导致
水击;
二是:下锅筒内采用蒸汽加热时,进汽速度太快,蒸
汽迅速冷凝形成低压区,造成水击。
4)水击预防与处理
①管道阀门开关速度
给水管道和省煤器管道的阀门启闭不应过于频繁开闭
速度要缓慢;
②防止蒸汽冷凝
省煤器的出口水温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40℃;
防止满水和汽水共腾,暖管之前应彻底疏水;
上锅筒进水速度应缓慢,下锅筒进汽速度也应缓慢。
【2014】水在锅炉管道内流动,因速度突然发生变化
导致压力突然变化,形成压力波在管道内传播的现象叫水
击。水击现象常发生在给水管道、省煤器、过热器、锅筒
等部位,会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的损坏。下列关于预
防水击事故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快速开闭阀门
B.使可分式省煤器的出口水温高于同压力下饱和温度40
℃
C.暖管前彻底疏水
D.上锅筒快速进水,下锅筒慢速进汽
【答案】C
88
(4)汽水共腾
1)定义:锅炉蒸发表面水面、汽水共同升起,产
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
2)原因:形成汽水共腾的原因是锅水品质太差或
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
3)现象:发生汽水共腾时,水位表内也出现泡沬,
水位急剧波动,汽水界线难以分清;过热蒸汽温度急
剧下降;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
【2014】锅炉蒸发表面(水面)汽水共同升起,产
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叫汽水共腾。汽水
共腾会使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垢,
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下列锅炉运
行异常状况中,可导致汽水共腾的是( )。
A.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
B.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C.锅水含盐量太低
D.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
【答案】D
4)汽水共腾的处理
应减弱燃烧力度,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
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
全开连续排污阀,并打开定期排污阀放水,同时上
水,以改善锅水品质;
待水质改善、水位清晰时,可逐渐恢复正常运行。
【2015】锅炉蒸发表面(水面)汽水共同升起,产
生大量泡沬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叫作汽水共腾。汽
水共腾会使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
垢,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下列处
理锅炉汽水共腾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大燃烧力度
B.开大主汽阀
C.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
D.全开连续排污阀,关闭定期排风阀
【答案】C
89
(9)炉膛爆炸事故
1)爆炸分类
①正压爆炸
炉膛内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炉膛烟气侧压力突然升
高,造成水冷壁、刚性梁及炉顶、炉墙破坏
②负压爆炸
在送风机突然停转时,引风机继续运转烟气侧压力
急降,造成炉膛、刚性梁及炉墙破坏。
2)炉膛爆炸(外爆)具备三条件
①燃料必须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炉膛中,
②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燃的浓度,
③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炉膛爆炸常发生于燃油、燃气、燃煤粉的锅炉。
3)爆炸的防止措施
在启动锅炉点火时要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点火,严禁
采用“爆燃法”,点火失败后先通风吹扫5~10min后才
能重新点火;
(三)锅炉安全技术
1、锅炉启动步骤
2、点火升压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12、15)
3、锅炉正常运行中的监督调节
4、停炉及停炉保养 ★★★(11、14、15)
1、锅炉启动步骤
(1)锅炉启动步骤(顺序)
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
汽;
90
2、点火升压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12、15)
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没有
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10min,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
可燃物质。
点燃气、油、煤粉炉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
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一次点火未成功:重新点燃时,一定要在点火前给
炉膛烟道重新通风,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进行点
火操作。
注:主要防止炉膛爆炸。
4、停炉及停炉保养 ★★★(11、14、15)
(1)停炉
1)正常停炉: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减
少引风;与此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
锅炉上水,但应维持锅炉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
2)紧急停炉: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
风。
【2011】锅炉的正常停炉是预先计划内的停炉。停
炉操作应按规定的次序进行,以免造成锅炉部件的损
坏,甚至引发事故。锅炉正常停炉的操作次序应该是
( )。
A.先停止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再减少引风
B.先停止送风,随之减少引风,再停止燃料供应
C.先减少引风,随之停止燃料供应,再停止送风
D.先停止燃料供应,随之减少引风,再停止送风
【答案】A
(四)锅炉安全附件
1、安全阀(2012)
2、压力表(2014)
3、水位计(2013)
4、温度测量装置
5、保护装置
6、排污阀或放水装置
7、防爆门
8、锅炉自动控制装置
91
1、安全阀
每年:对其检验、定
压一次并铅封完好,
每月:自动排放试验
一次,
每周:手动排放试验
一次,做好记录并签名。
【2012】安全阀是锅炉上重要的安全附件之一,每
月应自动排放一次,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次,做好记
录并签名。应定期检验、定压并铅封完好,定期检验
的周期是( )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答案】C
2、压力表
(1)锅炉必须装有与锅筒(锅
壳)蒸汽空间直接相连接的压力表。
(2)量程应在工作压力的1.5~
3倍。
(3)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
应划有最高工作压力红线标志
(4)压力表装置齐全(压力表、
存水弯管、三通旋塞)。应每半年
对其校验一次,并铅封完好。
【2014】锅炉安全附件中的压力表主要用于准确地
测量锅炉上所需测量部位压力的大小。下列关于压力
表的安装与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压力表必须与锅壳蒸汽空间直接连接
B.压力表的量程范围一般应为工作压力的2倍
C.压力表的刻盘上应有最高工作压力红线标志
D.压力表装置齐全,毎年对其校验一次,并塑封完
好
【答案】D
92
3、水位计
(1)水位计用于显示锅炉内水位的高低。
(2)水位计应安装合理,便于观察,且灵
敏可靠。
(3)每台锅炉至少应装两只独立的水位计,
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0.2t/h的锅炉可只装
一只。
(4)水位计应设置放水管并接至安全地点。
(5)玻璃管式水位计应有防护装置。
【2013】蒸汽锅炉满水和缺水都可能造成锅炉爆炸。
水位计是用于显示锅炉内水位高低的安全附件。下列
关于水位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位计的安装应便于观察
B.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t/h的可装1只水位计
C.玻璃管式水位计应有防护装置:
D.水位计应设置放水管并接至安全地点
【答案】B
知识点3:压力容器事故及安全技术
(一)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二)压力容器事故
1、事故特点
2、发生原因
3、应急措施 ★★★★(12.15)
4、典型事故及预防 ★★(12、15)
(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
(一)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1、压力
(1)最高工作压力:正常操作情况下, 容器顶部可
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2)设计压力: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体
厚度及其组件尺寸的压力,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
压力。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
93
2、温度
(1)工作温度:容器内部工作介质在正常操作过程
中的温度。
(2)金属温度:容器受压组件沿截面厚度的平均温
度。
(3)设计温度:容器在正常操作时,在相应设计压
力下,壳壁或组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
【2015】压力容器一般泛指工业生产中用于盛装反
应、传热、分离等生产工艺过程的气体或液体,并能
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下列关于压力容器压力设
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计操作压力应高于设计压力
B.设计压力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
C.设计操作压力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
D.安全阀起跳压力应高于设计压力
【答案】B
3、压力容器的分类
(1)按压力等级划分,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
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
1)低压容器,0.1MPa≤P<1.6MPa;
2)中压容器,1.6MPa≤P<10.0MPa;
3)高压容器,10.0MPa≤P<100.0MPa;
4)超高压容器,P≥100.0MPa。
4、压力容器安全附件
(1)安全阀的主要故障
1)泄漏;
2)到规定压力时不开启;
3)不到规定压力时开启;
4)排气后压力继续上升;
5)排放泄压后阀瓣不回座。
94
(2)爆破片
爆破片是一种非重闭式泄压装置,又称为爆破膜或
防爆膜,是一种断裂型安全泄放装置。
与安全阀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泄压反应快、密
封性能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3)安全阀与爆破片组合
1)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并联组合时(双保险)
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不得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低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
2)当安全阀进口和容器之间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
应满足下列条件:
①安全阀和爆破片装置组合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
②爆破片破裂后的泄放面积应不小于安全阀进口面积,
同时应保证爆破片破裂的碎片不影响安全阀的正常动作;
③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之间应装设压力表、旋塞、排
气孔或报警指示器,以检查爆破片是否破裂或渗漏。
3)当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
①容器内的介质应是洁净的,不含有胶着物质或阻塞
物质;
②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
③当安全阀与爆破片之间存在背压时,阀仍能在开启
压力下准确开启;
④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⑤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之间应设置放空管或排污管,
以防止该空间的压力累积。
95
【2011】在盛装危险介质的压力容器上,经常进行安全阀和
爆破片的组合设置。下列关于安全阀和爆破片组合设置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并联设置时,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不得小于容器的设计
压力
B.并联设置时,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高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
压力
C.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裝爆破片时,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小
于安全阀 的进口面积
D.安全阀进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时,爆破片的泄放面积应不
大于安全阀进口面积
【答案】C
(4)爆破帽
泄放面积较小,多用于超高压容器。
(5)易熔塞
动作取决于容器壁的温度,主要用
于中、低压的小型压力容器,在盛装
液化气体的钢瓶中应用更为广泛。
【2014】安全附件是为了使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而安
装在设备上的一种安全装置,应根据压力容器自身的
特点安装不同的安全附件。在盛装液化气体的钢瓶上,
应用最广泛的安全附件是( )。
A.爆破片
B.易熔塞
C.紧急切断阀
D.减压阀
【答案】B
(二)压力容器事故
1、压力容器事故特点
2、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原因
3、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措施 ★★★★(12.15)
4、压力容器典型事故及预防 ★★(12、15)
96
1、压力容器事故特点
(1)易发生爆炸、撕裂事故
(2)发生爆炸后,不但自身被毁,还会波及周围。
(3)发生爆炸、撕裂重大事故后:
1)有毒物质的大量外溢会造成人畜中毒的恶性事故
2)可燃性物质的大量泄漏,还会引起重大的火灾和
二次爆炸事故。
2、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原因★
(1)结构不合理、材质不符合要求、焊接质量不
好、受压元件强度不够以及其他设计制造方面的原因。
(2)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安全附件规格不对、
质量不好,以及其他安装、改造或修理方面的原因。
(3)在运行中超压、超负荷、超温,违反劳动纪
律、违章作业、超过检验期限没有进行定期检验、操
作人员不懂技术,以及其他运行管理不善方面的原因。
3、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措施 ★★★★(12.15)
(1)超压超温
1)马上切断进汽阀门;
2)对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
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
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将介质通过
接管排至安全地点。
(2)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通
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
(3)泄漏:要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97
4)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要根据容器、介
质不同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5)易燃易爆介质泄漏: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
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并防止静电产生。
【2015】一台储存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压力容器由
于焊接质量存在问题,受压组件强度不够,导致组件
开裂,造成容器内介质发生泄漏。操作人员处理时,
错误的做法是( )。
A.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和泄漏处前端阀门
B.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封堵
C.打开放空管就地排空
D.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
【答案】C
4、典型压力容器事故及预防
(1)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危害
1)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
①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②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
③介质伤害;④二次爆炸及燃烧危害;⑤压力容器快
开门事故危害。
(2)压力容器泄漏事故及危害
2)压力容器泄漏的危害:
①有毒介质伤害;②爆炸及燃烧危害;③高温灼烫
伤。
(3)压力容器事故的预防
1)在设计上,应采用合理的结构,避免应力集中,
几何突变。选用塑性、韧性较好的材料。强度计算及
安全阀排量计算符合标准。
2)制造、修理、安装、改造时, 加强焊接管理,
提高焊接质量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热处理和探伤。加强
材料管理,避免采用有缺陷的材料或用错钢材、焊接
材料。
98
【2012】为防止压力容器发生爆炸和泄漏事故,在
设计上,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如全焊透结构、能自由
膨胀结构等,以避免应力集中、几何突变。针对设备
使用情况,在强度计算及安全阀排量计算符合标准的
前提下,应选用塑性和( )较好的材料。
A.刚度
B.脆性
C.韧性
D.压力
【答案】C
(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1、射线检测
特点: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类)检出率高,对
面积型缺陷(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
容易漏检;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不适宜较厚的工
件;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以及板材、
棒材和锻件等。
2、超声波检测
特点:超声波检测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而
体积性缺陷检出率较低;适宜检验厚度较大的工件;
适用于各种试件,包括对接焊缝、角焊缝、板材、管
材、棒材、锻件以及复合材料等。
(3)磁粉检测
特点:磁粉检测适宜铁磁材料探伤,不能用于非铁
磁材料;可以检出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不能用于检测
内部缺陷。检测灵敏度很高,成本很低,速度快。
3、渗透检测
特点:除了疏松多孔性材料外任何种类的材料的表
面开口缺陷都可用渗透检测;可以检出表而张口的缺
陷,但对埋藏缺陷或闭口型的表面缺陷无法检出; 检
测程序多,速度慢;较磁粉检测而言,检测灵敏度低,
材料较贵,成本高;有些材料易燃、有毒。
4、涡流检测
特点:检测时与工件不接触,所以检测速度很快,
易于实现内动化检测;涡流检测不仅可以探伤,而且
可以揭示尺寸变化和材料特性;受集肤效应的限制,
很难发现工件深处的缺陷;缺陷的类型、位置、形状
不易估计。不能用于绝缘材料的检测。
99
【2015】在压力容器受压组件的内部,常常存在着不
易发现的缺陷,需要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进行探査。射线
检测和超声波检测是两种常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
检测方法。下列关于这两种无损检测方法特点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射线检测对面积型缺陷检出率高,对体积型缺陷有时
容易漏检
B.超声波检测易受材质、晶粒度影响
C.射线检测适宜检测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
D.超声波检测对位于工件厚度方向上的缺陷定位较准确
【答案】A
知识点4:起重机械事故及安全技术
(一)起重机械基础知识
(二)典型起重机械事故及预防★★★★
(三)起重机械安全装置★★★
(四)起重机械使用安全技术
(一)起重机械基础知识
1、起重机械分类
(1)轻小型起重设备:千斤顶、电动或手动葫芦、
绞车、滑车;
(2)升降机:垂直升降机、电梯;
(3)起重机:桥架类起重机、臂架类起重机;
1)桥架类型起重机
①桥式起重机; ②门式起重机; ③绳索起重机
100
2)臂架类起重机
①流动式起重机;②塔式起重机;③门座式起重机。
2、起重机安全正常工作的条件
(1)金属结构和机械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性和抗屈曲能力。
(2)整机必须具有必要的抗倾覆稳定性。
(3)原动机具有满足作业性能要求的功率,制动
装置提供必需的制动力矩。
(二)典型起重机械事故及预防★★★★
1、典型起重机械事故
(1)重物失落事故
(2)挤伤事故
(3)坠落事故
(4)触电事故
(5)机体毁坏事故
2、起重机械事故预防
(1)重物失落事故
1)脱绳事故
主要原因:重物的捆绑方法
与要领不当;吊装重心选择不
当;吊载遭到碰撞、冲击。
101
2)脱钩事故
主要原因:吊钩缺少护钩
装置;护钩保护装置机能失效;
吊装方法不当;吊钩钩口变形
引起开口过大。
4)吊钩断裂事故
主要原因:吊钩材质有缺
陷;吊钩因长期磨损,使断面
减小;已达到报废极限标准却
仍然使用。
3)断绳事故
起升绳破断原因:超载起吊;
起升限位开关失灵;斜吊、斜拉;
钢丝绳因长期使用又缺乏维护保养;
达到或超过报废标准仍然使用等。
吊装绳破断原因:吊装绳夹角
太大(>120°);拉力超过极限
值;吊装钢丝绳品种规格选择不当;
吊装绳与重物之间接触处无垫片等
保护措施。
5)起升钢丝绳两端的固定
①钢丝绳在卷筒上的极限安全圈保证在2圈以上,
②下降限位保护,
③钢丝绳在卷筒装置上的压板固定及楔块固定是否
安全可靠。
【2015】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主要发生在起重圏
养系统中,如脱绳、脱钩、断绳和断钩。下列状况中,
可能造成重物失落事故的是( )。
A.钢丝绳在卷筒上的余绳为1圈
B.有下降限位保护压力容器事故
C.吊装绳夹角小于120°
D.钢丝绳在卷筒上用压板固定
【答案】A
102
2、挤伤事故
①吊具或吊载与地面物体间的挤伤事故。
②升降设备的挤伤事故。
③机体与建筑物间的挤伤事故。
④机体回转挤伤事故。
⑤翻转作业中的挤伤事故。
(3)坠落事故
①从机体上滑落摔伤事故。
②机体撞击坠落事故。
③轿厢坠落摔伤事故。
④维修工具零部件坠落砸伤事故。
⑤振动坠落事故。
⑥制动下滑坠落事故。
(4)触电事故
保证安全电压;
保证绝缘的可靠性;
加强屏护保护;
严格保证配电最小安全净距;
保证接地与接零的可靠性;加强漏电触电保护。
(5)机体毁坏事故
①断臂事故。
②倾翻事故。
③机体摔伤事故。
103
2、起重机械事故预防
“十不吊”原则:
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负
荷不吊、斜拉物体不吊、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
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
吊、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工件捆绑、吊挂
不牢不吊、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衬垫不吊、结
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钢
(铁)水装得过满不吊。
(三)起重机械安全装置
1、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 2、防风防爬装置
3、安全钩、防后倾装置和回转锁定装置
4、起重量限制器 5、力矩限制器
6、防坠安全器 7、导电滑线防护措施
8、防碰装置 9、登机信号按钮
10、危险电压报警器
1、位置限制装置
(1)定义
用来限制机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运行的安全防护装置。
(2)原理
通过机构运行到极限位置时触发一个电气开关,切断
机构的动力电源,使电动机停止运行。
2、防风防爬装置
露天工作于轨道上运行的起重机,如门式起重机、装
卸桥、塔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
104
3、安全钩、防后倾装置和回转锁定装置
(1)安全钩:单主梁起重机。
(2)防后倾装置:流动式起重机和动臂式。
(3)回转锁定装置:臂架起重机处于运输、行驶
或非工作状态,锁住回转部分。
4、起重量限制器
(1)起重量限制器也称超载限制器,它是用来限制
起重机的起升机构起吊起重量的安全防护装置。
(2)它的工作原理是:当起升机构吊起的质量超过
预警质量时,装置能发出报警信号;当吊起的质量超过
允许的起重量时,能切断起升机构的工作电源,使起重
机停止运行。
5、力矩限制器
(1)当起重力矩大
于允许的极限力矩时,
会造成臂架折弯或折断,
甚至造成整机失稳而倾
覆或倾翻。
(2)当载荷力矩达
到额定起重力矩时,能
自动切断起升动力源,
并发出禁止性报警信号。
【2013】起重机械超载、不稳固、操作不当都有可
能造成机体失稳倾翻的严重事故,应采取措施进行预
防。下列关于防止起重机械失稳、倾翻的措施中,正
确的是( )。
A.桥式起重机应安装力矩限制器
B.臂架式起重机不安装力矩限制器
C.门座式起重机应安装防风防爬装置
D.电葫芦允许不安装过起重量限制器
【答案】C
105
6、防坠安全器
(1)其作用是限制吊笼
的运行速度,防止吊笼坠落。
(2)当吊笼超速运行,
其速度达到防坠安全器的动
作速度时, 防坠安全器应
立即动作,并可靠地制停吊
笼。
(3)同时切断传动装置
的电源。
【2011】起重机械安全装置是安装于起重机械上,
在起重机械作业过程中起到保护和防止起重机械发生
事故的装置。下列装置中,属于起重机械安全装置的
有( )。
A.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
B.回转锁定装置
C.力矩限制器
D.安全钩
E.飞车防止器
【答案】ABCD
7、防碰装置
同层多台起重机,还有两层、甚至三层起重机共同
作业的场所。
防碰装置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反射型。由发射器、接收器、控制器和反射
板组成。
(2)直射型。检测波不经过反射板反射的产品统
称为直射型
【2015】同层多台起重机同时作业情况比较普遍,
也存在两层、甚至三层起重机同时作业的情况。能保
证起重机交叉作业安全的是( )。
A.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
B.力矩限制器
C.回转锁定装置
D.防碰撞装置
【答案】D
106
(四)起重机械使用安全技术
1、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技术
(1)开机作业前,应确认处于安全状态方可开机。
(2)开车前,必须鸣铃或示警;操作中接近人时,
应给断续铃声或示警。
(3)司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
制器停车;不得利用打反车进行制动;不得在起重作业
过程中进行检査和维修;不得带载调整起升、变幅机构
的制动器,或带载增大作业幅度;吊物不得从人头顶上
通过,吊物和起重臂下不得站人。
(4)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对紧急停止信号,无
论何人发出,都必须立即执行。
(5)吊载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器(液
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时, 吊运前认真检查
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 确认没有问题后
再吊运。
(6)起重机各部位、吊载及辅助用具与输电线的
最小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
(7)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置零,
关闭总电源。
【2014】起重机起吊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
物等危险品时,起重机司机应当在吊运前检查制动器,
并进行试吊,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吊运。正确的试吊方
法是以( )进行。
A.小高度
B.长行程
C.大高度
D.大行程
【答案】A
(8)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不允许同时利用
主、副钩工作(设计允许的专用起重机除外)。
(9)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 每台
起重机都不得超载。吊运过程应保持钢丝绳垂直,保
持运行同步。
(10)露天作业的轨道起重机,当风力大于6级时,
应停止作业;当工作结束时,应锚定住起重机。
107
2、司索工安全操作技术
(1)准备吊具。(2)捆绑吊物。(3)挂钩起钩。
“五不挂”,即起重或吊物质量不明不挂,重心位
置不清楚不挂,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
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包装松散捆绑不
良不挂等,将安全隐患消除在挂钩前。
(4)摘钩卸载。(5)搬运过程的指挥。
【2015】起重作业挂钩操作要坚持“五不挂”原则。
下列关于“五不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
B.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
C.吊物质量不明不挂
D.吊钩位于被吊物重心正上方不挂
【答案】D
知识点5: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一)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涉及安全的主要部
件
1、高压胶管:耐压试验、长度变化试验、爆破试验、
脉冲试验、泄漏试验。
2、货叉:通过重复加载的载荷试验检测。
3、链条:需进行极限拉伸载荷和检验载荷试验。
4、转向器:当左右转动方向盘时,转向力通过转向
器传递到转向传动机构使车辆改变行驶方向。
【2015】叉车等车辆的液压系统,一般都使用中高
压供油,高压软管的可靠性不仅关系车辆的正常工作,
一旦发生破裂还将直接危害人身安全。因此高压软管
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通过耐压试验、泄露试验
以及( )等试验检测。
A.脉冲试验、气密试验
B.长度变化试验、拉断试验
C.长度变化试验、脉冲试验
D.拉断试验、脉冲试验
【答案】C
108
5、制动器:分为行车制动器和停车制动器。
6、轮胎:支撑车辆,实现车辆行驶,减小地面冲
击、振动的部件。
7、安全阀:系统中必须设置安全阀,用于控制系
统最高压力。最常用的是溢流安全阀。
8、护顶架:对于叉车等起升高度超过1.8m的工业
车辆,必须设置护顶架。护顶架必须能够遮掩司机的
上方,还应保证司机有良好的视野。护顶架应进行静
态和动态两种载荷试验检测。
【2013】叉车护顶架是为保护司机免受重物落下造
成伤害而设置的安全装置。下列关于叉车护顶架的说
法中,错误的是( )。
A.起升高度超过1.8m,必须设置护顶架
B.护顶架一般都是由型钢焊接而成
C.护顶架必须能够遮掩司机的上方.
D.护顶架应进行疲劳载荷试验检测
【答案】D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大纲要求:掌握火灾、爆炸机理,运用防火防爆安全相
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火灾、爆炸安全隐患,采取相
应预防和控制措施,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知识点1:燃烧与火灾基础知识★★★
知识点2:消防设施与器材
知识点3:爆炸相关知识★★★★
知识点4: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
知识点5:烟花爆竹的安全技术★★
知识点6: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安全基础知识
知识点1:燃烧与火灾基础知识
1、定义
燃烧: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它通常同时
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
害。
2、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着火的三要素: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109
3、燃烧过程和形式
(1)燃烧过程
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外,大多数可燃物
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
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气在气相中的燃烧。
1)可燃气体:氧化分解→达到自燃点而燃烧;最
容易燃烧,燃烧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分解。
2)可燃液体: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达到自燃
点而燃烧。
3)固体燃烧
简单物质:硫、磷,受热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
烧(无分解过程);
复杂物质:受热分解为气态或液态产物→蒸气进行
氧化分解。
部分可燃固体:焦炭,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
烧时则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2012】焦炭为可燃固体,在燃烧过程中呈炽热状
态,不产生气态物质,也不产生( )。
A.火焰
B.辐射
C.对流
D.传导
【答案】A
【2014】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所发
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物
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
气在气相中的燃烧。下列关于液体可燃物燃烧过程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分解→气化→燃烧
B.燃烧→气化→氧化分解
C.气化→燃烧→氧化分解
D.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答案】D
110
(2)燃烧形式
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可分为: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边扩散边燃烧,形成稳
定火焰的燃烧;
2)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
空间扩散混合,先混合后燃烧;
3)蒸发燃烧:可燃液体蒸发出的蒸汽发生氧化分
解;
4)分解燃烧:可燃固体预热分解出可燃气体,分
解出的可燃气体再与氧进行燃烧。
【2015】下列关于可燃物质燃烧类型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管道泄漏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火形成稳定
火焰的燃烧为扩散燃烧
B.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内扩散混合,混合气
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火源发生的燃烧为分
解燃烧
C.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汽
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为分解燃烧
D.可燃物质遇热分解出可燃气体后与氧进行的燃烧
为扩散燃烧 【答案】A
3、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固体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
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
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
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
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
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
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
等。
ABC固液气DEF金电厨
111
【2015】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可以把火灾分为AF
六个类别。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家庭炒菜时油锅着火属于F类火灾
B.工厂镁铝合金粉丰自燃着火属于E类火灾
C.家庭的家用电器着火属于D类火灾
D.实验室乙醇着火属于C类火灾
【答案】A
4、火灾基本概念参数
(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
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2)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3)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4)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
下,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根据热源的不
同,物质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两种。
【2014】根据燃烧发生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将燃
烧现象分为闪燃、自燃和着火。油脂滴落于高温部件
上发生燃烧的现象属于( )。
A.阴燃
B.自燃
C.自热自燃
D.受热自燃
【答案】D
(5)闪点: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
数,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6)燃点:可燃物质产生自燃(持续燃烧)的最
低温度。一般情况下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7)自燃点: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
的最低温度。
液体和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并析出来的可燃气体挥
发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
固体可燃物粉碎得越细,其自燃点越低。
112
一般情况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比如下列油品的密度: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
<蜡油<渣油,而其闪点依次升高,自燃点则依次降低。
(汽煤柴蜡渣)
【2013】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
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下列油品中,自燃
点最低的是( )。
A.煤油
B.轻柴油
C.汽油
D.重柴油
【答案】D
(8)引燃能、最小点火能:引燃能是指释放能够
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也叫最小点火能,影
响其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温度、释放的能量、热量和
加热时间。
(9)着火延滞期(诱导期):着火延滞期时间指
可燃性物质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从开始暴露
到起火的时间;混合气着火前自动加热的时间称为诱
导期,在燃烧过程中又称为着火延滞期或着火落后期,
单位用ms表示。
简单看看就可。
【2015】描述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通常有:闪燃、
阴燃、爆燃、自燃、闪点、燃点、自燃点等。下列关
于火灾参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B.固体可燃物粉碎越细,其自燃点越高
C.一般情况下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小
D.液体可燃物受热分解析出的可燃气体越多,其自
燃点越低
E.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且自燃点越低
【答案】ADE
113
5、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
(1)初起期:火灾开始发生的阶段,可燃物的热
解过程至关重要,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
(2)发展期: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轰燃就
发生在这一阶段;
(3)最盛期: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火
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
(4)熄灭期: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
阶段,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的作用
等。
【2013】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
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所谓的“轰燃”发生在( )
阶段。
A.初起期
B.发展期
C.最盛期
D.减弱期
【答案】B
知识点2:消防设施与器材
(一)消防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
可提式灭火器系统、灭火器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
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二)消防器材
灭火器等移动灭火器材和工具。
114
【2012】根据《消防法》中关于消防设施的含义,
消防设施不包括( )。
A.消防车
B.自动灭火系统
C.消火栓系统
D.应急广播
【答案】A
(一)消防设施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完成探测和报警功能,控制
和联动等功能主要由联动控制系统来完成。
自动消防系统应包括探测、报警、联动、灭火、减
灾等功能。消防系统中有三种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
联动控制、手动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等部分组成的通报火灾发生的全
套设备,复杂系统还包括消防控制设备。
2、自动灭火系统
(1)水灭火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水幕和水喷雾灭火系统。
115
(2)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灭火剂应当具有的特性是:化学稳定性好、耐储存、
腐蚀性小、不导电、毒性低、蒸发后不留痕迹、适用
于扑救多种类型火灾。
【2011】以气体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称为气体
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使用范围是由气体灭火剂
的灭火性质决定的。下列性质中,属于气体灭火剂特
性的是( )。
A.污染性
B.导电性
C.蒸发后不留痕迹
D.腐蚀性
【答案】C
(3)泡沫灭火系统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在20倍以下)、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21~200倍之间)
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在201~1000倍之
间)。
【2013】泡沬灭火系统按发泡倍数分为低倍数、中
倍数和高倍数泡沬灭火系统。高倍数泡沬灭火剂的发
泡倍数为( )倍。
A.101~1000
B.201~1000
C.301~1000
D.401~1000
【答案】B
116
3、防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
防排烟系统能改善着火地点的环境,使建筑内的人
员能安全撤离现场,使消防人员能迅速靠近火源,用
最短的时间抢救濒危的生命,用最少的灭火剂在损失
最小的情况下将火扑灭。
4、火灾应急广播与警报装置
火灾应急广播,是火灾时(或意外事故时)指挥现
场人员进行疏散的设备;火灾警报装置(包括警铃、
警笛、警灯等〕是发生火灾时向人们发出警告的装置。
【2014】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
主要设备,其主要功能包括多方面。下列关于火灾报
警控制器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记忆和识别功能
B.具有火灾应急照明功能
C.具有防排烟、通风空调功能
D.具有自动检测和灭火功能
【答案】A
(二)消防器材
1、灭火器
2、火灾探测器
3、消防梯
4、消防水带
5、消防水枪
6、消防车
1、灭火器
(1)灭火剂
(2)灭火器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117
(1)灭火剂
1)水和水系灭火剂
2)气体灭火剂
3)泡沫灭火剂
4)干粉灭火剂
1)水和水系灭火剂
①降温:吸收很多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下降。
②窒息:水在受热汽化时,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使
燃烧因缺氧而窒息熄灭。
③隔离:加压水具有较大的冲击作用,能冲过燃烧表
面而进入内部,从而使未着火的部分与燃烧区隔离开来,
防止燃烧物继续分解燃烧。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
1)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2)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
3)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4)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
5)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2)气体灭火剂
①对保护设备无污染、无损害等优点,其防护对象
逐步向各种不同领域扩充。
②二氧化碳不含水、不导电、无腐蚀性,对绝大多
数物质无破坏作用,所以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
般电气火灾。
③扑救可燃液体和固体火灾,特别是那些不能用水
灭火以及受到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的玷污容易损
坏的固体物质火灾。
118
七氟丙烷灭火剂最具推广价值。该灭火剂属于含氢氟
烃类灭火剂,具有灭火浓度低、灭火效率高、对大气无
污染的优点。
混合气体IG-541灭火剂同样对大气层具有无污染的
特点,是由氮气、氩气、二氧化碳自然组合的一种混合
物,平时以气态形式储存,所以喷放时,不会形成浓雾
或造成视野不清,使人员在火灾时能清楚地分辨逃生方
向,且它对人体基本无害。
3)泡沫灭火剂。
根据发泡倍数不同可分为低倍数泡沫、中倍数泡沫
和高倍数泡沫灭火剂。
高倍数泡沫灭火技术多次在油罐区、液化烃罐区、
地下油库、汽车库、油轮、冷库等场所扑救失控性大
火起到决定性作用。
4)干粉灭火剂。
①窒息、冷却、辐射(热阻隔)及对有焰燃烧的化
学抑制作用是干粉灭火效能的集中体现,
②其中化学抑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灭
火作用。
③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上得到广
泛的应用。
(2)灭火器种类及其使用范围
1)清水灭火器
2)泡沫灭火器
3)酸碱灭火器
4)二氧化碳灭火器
5)卤代烷灭火器
6)干粉灭火器
119
1)清水灭火器
★ 灭火剂:清水+添加剂 ★ 灭火原理:降温等
★ 适用范围:适用扑救A类火灾
★ 不适用:
☆ 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汽油等)
☆ 遇水产生火灾(金属钾、钠等)
☆ 强酸或高温状态下设备
☆ 电气火灾
2)泡沫灭火器
★ 灭火剂:化学泡沫:(酸碱混合后)或空气泡沫
★ 灭火原理:隔绝空气、窒息
★ 适用范围:
☆ B类火灾(不含B类水溶性火灾)
☆ A类火灾初起
★ 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3)酸碱灭火器
★ 灭火剂:65%工业硫酸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混合
后产生二氧化碳压力气体
★ 灭火原理:类似二氧化碳灭火器
★ 适用范围:
☆ A类火灾初起
☆ 不能扑救B、C、D类火灾
☆ 不能扑救带电场合火灾
4)二氧化碳灭火器
★ 灭火剂:液态二氧化碳,无色气体,灭火不留痕
迹,绝缘
★ 灭火原理:一般当氧气的含量低于12%或二氧化
碳浓度达30%-35%时,燃烧中止
★ 适用范围:
☆ 600V以下带电电器
☆ 贵重设备、图书档案、精密仪器仪表初起火灾
☆ 一般可燃液体火灾
☆ 不能扑灭金属或氧化剂火灾
120
【2015】灭火器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
借助驱动压力可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灭火器结构
简单,操作方便,轻便灵活,使面广,是扑救初期火
灾的重要消防器材。下列灭火器中,适于扑救精密仪
器仪表初期火灾的是(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沬灭火器
C.酸碱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答案】A
5)卤代烷灭火器
★ 灭火剂:卤代烷(破坏臭氧层)
★ 适用范围:
☆ 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初起火灾
☆ 固体火灾
☆ 尤其适用:精密仪器、计算机、珍贵文物及贵重
物质仓库初起火灾
☆ 也能扑救:飞机、汽车、轮船、宾馆等初起火灾
6)干粉灭火器
★ 灭火剂:干粉(BC干粉和ABC干粉两种)
★ 适用范围:
☆ BC干粉: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火灾
☆ ABC干粉: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火灾
一般固体物质火灾
☆ 不能扑救轻金属火灾
2、火灾探测器
感光式火灾探测器、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感温式火
灾探测器、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以及复合式火灾探测
器。
121
(1)感光式火灾探测器
类型:红外火焰火灾探测器和紫外火焰火灾探测器。
(2)感烟式火灾探测器
类型: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3)感温式火灾探测器
类型:定温式、差温式和差定温组合式。
(4)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
(5)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3、消防梯
消防队队员扑救火灾时,登
高灭火、救人或翻越障碍物的
工具。目前普通使用的有单杠
梯、挂钩梯、拉梯三种。按使
用的材料分为木梯、竹梯、铝
合金梯等。
4、消防水带:火场供水或输送泡
沫混合液的必备器材,广泛应用于各
种消防车消防泵消火栓等消防设备上。
5、消防水枪:灭火时用来射水的
工具。
6、消防车
目前我国的消防车有水罐泵车、
泡沫消防车、干粉消防车、CO2消防
车、干粉泡沫水罐泵联用消防车、火
灾照明车、曲臂登高消防车。
知识点3:爆炸相关知识
(一)爆炸及其分类★★
(二)物质爆炸浓度极限★★★★
(三)粉尘爆炸★★★
(六)燃烧、爆炸的转化
122
(一)爆炸及其分类
1、爆炸特征
爆炸过程高速进行、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发出
或大或小的响声、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
破坏。
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2015】广义地讲,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
速的物理或化学能量释放或转化的过程,是系统蕴藏
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
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
是( )。
A.爆炸过程持续进行
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发生震动
D.温度显著升高
【答案】B
2、爆炸分类(每年必考)
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三类:
(1)气相爆炸
(2)液相爆炸
(3)固相爆炸
(1)气相爆炸
1)混合气体爆炸: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混合爆炸
2)气体分解爆炸:单一气体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反
应热
3)喷雾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
的爆炸
4)粉尘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
爆炸等
123
【2013】某些气体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
被点燃爆炸,其实质是一种分解爆炸。下列气体中,
属于分解爆炸性气体的是( )。
A.一氧化碳
B.乙烯
C.氢气
D.氨气
【答案】B
(2)液相爆炸
1)聚合爆炸:硝酸和油脂,液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
的爆炸;
2)蒸发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
时,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
(3)固相爆炸
1)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 如乙炔铜
的爆炸);
2)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
的爆炸等。
【2015】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气相
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下列爆炸形式中,属于
液相爆炸的是( )。
A.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
B.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引起的爆炸
C.液氧和煤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
D.爆炸性混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
【答案】C
124
【2014】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气相
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下列爆炸中,属于气相
爆炸的是( )。
A.熔融的钢水与水混合产生蒸汽爆炸
B.空气和氢气、丙烷、乙醚等混合气的爆炸
C.油压机喷出的油雾、喷漆作业引起的爆炸
D.空气中飞散的铝粉、镁粉、亚麻、玉米淀粉等引
起的爆炸
E.氯乙烯分解引起的爆炸
【答案】BCDE
(二)物质爆炸浓度极限
1、爆炸极限的基本理论
可燃性气体、蒸气:用可燃气体或蒸气在混合气体中
所占体积分数来表示;
可燃粉尘:混合物的质量浓度(g·m-3)来表示。
能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作爆炸下限;能发生爆炸的最
高浓度称作爆炸上限。
2、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爆炸极限值不是一个物理常数,随条件变化而变化:
(1)温度的影响: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
越宽,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增加。
(2)压力的影响:初始压力增大,气体爆炸极限
也变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初始压力减小,爆炸极限
范围缩小。当压力降到某一数值时,则会出现下限与
上限重合,把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的压力称为爆炸
的临界压力。
【2015】左图为氢和氧混合物(2:1)爆炸区间示
意图。其中a点和b点的压力分别是混合物在500℃时
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随着温度的增加。爆炸极限
的变化趋势是( )。
A.会变宽
B.会变窄
C.先变宽后变窄
D.先变窄后边宽
【答案】A
125
3、爆炸极限(下限)计算
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
式中 Lm——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 . ...
.
3
3
2
2
1
1
Lm 100
极限
浓度
极限
浓度
极限
浓度
【2011】已知某混合气体中,甲烷占 60%,乙烷
20%,丙烷 20%,各组分相应的爆炸下限分别为 5%、
3.22%和2.37%,则该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为( )
A.2.57
B.2.75
C.3.22
D.3.75
【答案】D
. . ...
.
3
3
2
2
1
1
Lm 100
极限
浓度
极限
浓度
极限
浓度
(三)粉尘爆炸
1、粉尘爆炸的机理
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
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
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
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物质较多,常见的有
(1)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等)、煤粉、
(2)粮食粉尘、饲料粉尘、
(3)棉麻粉尘、 烟草粉尘、
(4)纸粉、木粉、火炸药粉尘
(5)大多数含有C、H元素及与空气中氧反应能放热
的有机合成材料粉尘等。
126
【2015】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粉尘较为普遍,下述粉
尘中,不具有爆炸危险性的是( )。
A.木粉
B.淀粉
C.纸粉
D.水泥粉
【答案】D
2、粉尘爆炸的特点
①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
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②爆炸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
过程复杂,要经过尘粒的表面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表
面向中心延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长得多;
③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粉尘有不完全燃烧现
象,在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O及粉尘(如塑料
粉)自身分解的有毒气体,会伴随中毒死亡的事故。
【2015】粉尘爆炸是一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不稳
定的汽固二相流反应,其爆炸过程比较复杂,下列关
于粉尘爆炸特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具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B.产生的能力大,破坏作用大
C.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大
D.感应期比气体爆炸长很多
【答案】C
3、粉尘爆炸的条件及爆炸过程
(1)粉尘爆炸的条件
1)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
2)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
3)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
4)相对密闭的空间。
127
(2)爆炸过程
粉尘爆炸同样是一种链式连锁反应。
粉尘爆炸时粉尘粒子表面分子与氧气分子发生化学
反应引起的。
粉尘爆炸过程与可燃气爆炸相似,但有两点区别:
一是粉尘爆炸所需的发火能要大的多;
二是在可燃气爆炸中,促使稳定上升的传热方式主
要是热传导;而在粉尘爆炸中,热辐射的作用大。
注:粉尘爆炸和可燃气体爆炸的异同。
4、粉尘爆炸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1)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特征参数是:
1)爆炸极限 2)最小点火能量
3)最低着火温度 4)粉尘爆炸压力
5)压力上升速率
一般来说,粉尘粒度越细,分散度越高,可燃气体
和氧的含量越大,火源强度、初始温度越高,湿度越
低,惰性粉尘及灰分越少,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粉尘
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
【2011】评价粉尘爆炸的危险性有很多技术指标,
如爆炸极限、最低着火温度、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
升速率。除上述指标外,下列指标中,属于评价粉尘
爆炸危险性指标的还有( )。
A.最大点火能量
B.最小点火能量
C.最大密闭空间
D.最小密闭空间
【答案】B
(六)燃烧、爆炸的转化
爆炸的最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上升,并不一定着
火(发光、放热);
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但与压力无特别关系。
128
知识点4: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
(一)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
(二)点火源及其控制
(三)爆炸的控制
(四)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及技术
(一)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
1、防火基本原则
(1)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2)密闭和负压操作
(3)通风除尘 (4)惰性气体保护
(5)采用耐火建筑材料 (6)严格控制火源
(7)阻止火焰的蔓延
(8)抑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9)组织训练消防队伍和配备相应消防器材。
2、防爆基本原则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2)严格控制火源。
(3)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
的损坏。
(6)检测报警。
【2014】防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爆炸过程特点的
分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下列关于爆炸预防的措施
中,正确的有( )。
A.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B.严格控制火源
C.密闭和负压操作
D.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
E.检测报警
【答案】ABDE
129
(二)点火源及其控制
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着火源有明火、化学反应热、化工
原料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
热压缩、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雷
击和日光照射等。
消除着火源是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控制着火源
对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3】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引起火灾和
爆炸的着火源。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着火源有( )。
A.化学反应热、原料分解自燃、热辐射
B.高温表面、磨擦和撞击、绝热压缩
C.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
D.明火、雷击和日光照射
E.粉尘自燃、电磁感应放电
【答案】ABCD
在防火、防爆中,都要注意的就是对点火源的控制,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明火
2、摩擦和撞击
3、电气设备
4、静电放电
5、化学能和太阳能
1、明火
(1)加热用火的控制
加热易燃物料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宜采用热水或其
他介质间接加热。
(2)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
1)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或在可燃可
爆区域内动火时,应将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或清理。
2)动火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3)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炔发生器放置在安全地点,以防
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燃。
130
(3)其他明火的控制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不得使用明火、禁止携带
火种;
汽车、拖拉机一般不允许进入,如确需进入,排气
管安装火花熄灭器;
张贴警示标记;
保证足够安全间距。
2、摩擦和撞击
摩擦和撞击往往是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爆炸物
品等着火爆炸的根源之一,在易燃易爆场合应避免这
种现象的发生。
在有爆炸危险的生产中,机件的运转部分应该用两
种材料制作,其中之一是不发生火花的有色金属材料
(如铜、铝)。
3、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或线路出现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时,
就成为引起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着火、爆炸的一个
主要着火源。
4、静电放电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达到几万伏以上。
(1)控制流速。(静电产生的原因之一)
(2)保持良好接地。(消除静电)
(3)采用静电消散技术。(管道末端安装大直径
松弛器)
(5)人体静电防护。(静电服、水泥地面等)
(6)传动系统、湿度
131
【2015】当液体、粉尘等在管路中流动时会产生静
电。这些静电如不及时消除,根容易产生电火花而引
起火灾爆炸事故。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防止静电危
害的是( )。
A.管路可靠接地
B.法兰间采用非金属垫片
C.管路架空敷设
D.设置补偿器
【答案】A
(三)爆炸的控制
防爆一般原则
1、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2、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3、使氧气浓度处于其极限值以下。
1、惰性气体保护
(1)可燃固体物质的粉碎、筛选处理及其粉末输
送时,采用惰性气体进行覆盖保护。
(2)处理可燃易爆的物料系统,在进料前用惰性
气体进行置换,以排除系统中原有的气体,防止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3)将惰性气体通过管线与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
储槽等连接起来,在万一发生危险时使用。
(4)易燃液体利用惰性气体充压输送。
(5)在有爆炸性危险的生产场所,对有可能引起火
灾危险的电器、仪表等采用充氮正压保护。(正压型电
器)
(6)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动火前,使用惰性气体进行
吹扫置换。
(7)发现易爆易爆气体泄漏时,釆用惰性气体(水
蒸气)冲淡。发生火灾时,用惰性气体进行灭火。
132
2、系统密闭和正压操作
(1)往外漏
装盛可燃易爆介质的设备和管路,如果气密性不好,
就会由于介质的流动性和扩散性,造成跑、冒、滴、
漏现象,逸出的可燃易爆物质,在设备和管路周围空
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往里渗
当设备或系统处于负压状态时,空气就会渗入,使
设备或系统内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容易泄漏的部位
1)设备的转轴与壳体或墙体的密封处
2)设备的各种孔(人孔、手孔、清扫孔)盖及封头
盖与主体的连接处
3)设备与管道、管件的各个连接处
对爆炸危险度大的可燃气体(如乙炔、氢气等)以及
危险设备和系统,在连接处应尽量采用焊接接头,减少
法兰连接。
(4)泄漏检测
1)充水检测:新设备用水压检测
2)充气检测:可于接缝处涂抹肥皂液进行充气检测。
3)加入显味剂:为了检查无味气体(氢、甲烷等)
是否漏出,可在其中加人显味剂(硫醇、氨等)。
(5)正压操作
当设备内部充满易爆物质时,要采用正压操作以防外
部空气渗入设备内。
压力过高:轻则渗漏加剧,重则破裂导致大量可燃物
质排出;
压力过低:有渗入空气、发生爆炸的可能。通常可设
置压力报警器,在设备内压力失常时及时报警。
133
3、厂房通风
必须用通风的方法使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
不致达到危险的程度,一般应控制在爆炸下限1/5以下。
4、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常用的不燃溶剂主要有甲烷和乙烷的氯衍生物。
使用汽油、丙酮、乙醇等易燃溶剂的生产,可以用
四氯化碳、三氯乙烷或丁醇、氯苯等不燃溶剂或危险
性较低的溶剂代替(如四氯化碳用于代替溶解脂肪、
沥青、橡胶等所采用的易燃溶剂)。
5、危险物品的储存
为防止不同性质物品在储存中相互接触而引起火灾
和爆炸事故,禁止一起储存的物品:
(1)爆炸物品:必须单独隔离储存
(2)易燃液体:不准与其他种类物品共同储存
(3)易燃气体:可以和惰性气体
(4)惰性气体:可以和易燃、助燃、氧化剂、有
毒品
(5)易燃气体:可以和惰性气体、有毒物品
6、防止容器或室内爆炸的安全措施
(1)抗爆容器:使容器和设备没有
附加的防护措施,也能承受一定的爆炸
压力。
(2)爆炸卸压:通过固定的开口及
时进行泄压,则容器内部就不会产生高
爆炸压力。
(3)房间泄压:它主要是用来保护
容器和装置的但不能保护房间里的人,
房间设施必须遥控。
7、爆炸抑制
爆炸抑制系统由能检测初始爆炸的传感器和压力式的
灭火剂罐组成,灭火剂罐通过传感装置动作。
134
【2015】爆炸造成的后果大多非常严重,在化工生产
作业中,爆炸不仅会使生产设备遭受损失,而且使建筑物
破坏,甚至致人死亡。因此,科学防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工作。防止可燃气体爆炸的一般原则有( )。
A.防止可燃气向空气中泄漏
B.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C.减弱爆炸压力或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D.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E.用惰性气体冲淡泄漏的可燃气体
【答案】ABD
【2014】在工业生产中应根据可燃易爆物质的燃爆
特性,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
避免爆炸事故。下列关于爆炸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
是( )。
A.乙炔管线连接处尽量采用焊接
B.用四氯化碳代替溶解沥青所用的丙酮溶剂
C.天然气系统投用前,采用一氧化碳吹扫系统中的
残余杂物
D.汽油储罐内的气相空间充入氮气保护
【答案】C
(四)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及技术
1、阻火及隔爆技术
(1)工业阻火器
1)机械阻火器、液封和料封阻火器。
2)常用于阻止爆炸初期火焰的蔓延。
3)对于纯气体介质才是有效的。
(2)主、被动式隔爆装置
1)隔爆装置依靠某一元件的动作来阻隔火焰。(比
如阀门)
2)主动隔爆装置:由传感器探测到火灾后,自动关
闭阀门或喷洒抑制剂
3)被动隔爆装置:由爆炸波推动隔爆装置的阀门或
闸门来阻隔火焰。
4)火灾发生后才起作用
135
(3)单向阀:仅允许液体
(气体或液体)向一个方向流动,
遇到倒流时即自行关闭。
(4)阻火阀门:阻止火焰沿
通风管道或生产管道蔓延而设置
的阻火装置。
(5)火星熄灭器:可能产生
火星设备的排放系统,如加护热
炉的烟道,汽车、拖拉机的尾气
排放管上。
(6)化学抑制防爆(化学抑爆、抑制防爆)装置
通过喷洒抑制剂来抑制爆炸。
常用的抑爆剂有化学粉末、水、卤代烷和混合抑爆剂
等。
【2012】机动车辆进入存在爆炸性气体的场所,应
在尾气排放管上安装( )。
A.火星熄灭器
B.安全阀
C.单向阀
D.阻火阀门
【答案】A
2、防爆泄压技术
(1)安全阀
防止设备和容器内压力过高
而爆炸。安全阀按其结构和作
用原理可分为杠杆式、弹簧式
和脉冲式等。
(2)爆破片
爆破片的使用则是一次性的,
如果被破坏,需要重新安装。
136
(3)防爆门(窗)
一般设置在使用油、气或燃烧煤粉的燃烧室外壁上,
在燃烧室发生爆燃或爆炸时用于泄压,以防设备遭到
破坏。
【2013】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可以分为阻火隔爆装置
与防爆泄压装置两大类。下列装置中,属于防爆泄压
装置的是( )。
A.单向阀
B.爆破片
C.火星熄灭器
D.化学抑制防爆装置
【答案】B
知识点5:烟花爆竹的安全技术
(一)概述
(二)烟花爆竹基本安全知识
(一)概述
1、烟花爆竹的组成
(1)氧化剂 (2)可燃剂 (3)黏结剂
(4)功能添加剂主要包括:
1)使火焰着色的染焰剂
2)加快或减缓燃速的调速剂
3)增强物理化学安定性的安定剂
4)降低机械感度的钝感剂(在机械作用下爆炸)
5)增强各种烟火效应的添加物质
137
【2014】为了保证烟花爆竹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
中安全可靠,烟火药组分除了氧化剂和可燃剂之外,
还有( )。
A.还原剂和胶黏剂
B.胶黏剂和阻化剂
C.安定剂和还原剂
D.胶黏剂和安定剂
【答案】D
2、烟花爆竹的性质
(1)能量特征:标志火药做功能力,一般是指1kg
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2)燃烧特性:标志火药能量释放能力,主要取决
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3)力学特性:具有相应的强度,保证稳定燃烧。
(4)安定性:指火药必须在长期储存中保持其物理
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
(5)安全性:考虑火药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
安全可靠。
【2013】烟花爆竹的组成决定了它具有燃烧和爆炸
的特性。燃烧是可燃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其主要特征有:能量特征、
燃烧特性、力学特性、安定性和安全性。能量特征一
般是指( )
A.1kg火药燃烧时发出的爆破力
B.1kg火药燃烧时发出的光能量
C.1kg火药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D.1kg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答案】D
(二)烟花爆竹基本安全知识
138
1、烟花爆竹、烟火药安全生产的安全措施
(1)烟火药制造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
1)原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
2)粉碎应在单独工房进行,筛选时不得采用铁质、
塑料等产生火花和静电的工具。
3)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黄和木炭两种原料混
合粉碎。
4)铝粉、镁铝合金粉、氯酸盐、赤磷等高感度原料
的粉碎,必须在专用工房中,使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具,
并有专人操作。
【2013】在烟花爆竹生产中,制药、装药、筑药等
工序所使用的工具应采用不产生火花和静电的材质制
品。下列材质制品中,可以使用的有( )。
A.铁质
B.铝质
C.普通塑料
D.木质
E.铜质
【答案】BDE
(2)粉碎和筛选原料时应坚持做到:
1)三固定: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
药量;
2)四不准:不准混用工房、不准混用设备和工具、
不准超量投料、不准在工房内存放粉碎好的药物;
3)所有粉碎和筛选设备应接地,电气设备必须是
防爆型的,要做到远距离操作,进出料时必须停机停
电,工房应注意通风。
【2015】烟火药制造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在粉碎和筛选原料环节,应坚持做到“三固定”,即
固定工房、固定设备以及( )。
A.固定安装
B.固定最大粉碎量
C.固定操作人员
D.固定作业温度
【答案】B
139
知识点6: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安全基础知识
1、定义:用于非军事目的的各种炸药(起爆药、猛
炸药、火药、烟火药)及其制品和火工品的总称。
2、民用爆破器材的分类
(1)工业炸药
如硝化甘油炸药、铵梯炸药、铵油炸
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及其他工业炸
药等。(有没有TNT)
(2)起爆器材
起爆材料:火雷管、电雷管、磁电雷
管、导爆管雷管、继爆管及其他雷管;
传爆材料: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
【2011】民用爆破器材是广泛用于矿山、开山辟路、
地质探矿等许多任务业领域的重要消耗材料。下列爆
破器材中,不属于民用爆破器材的是( )。
A.硝化甘油炸药
B.乳化炸药
C.导火索
D.烟花爆竹
【答案】D
(3)专用民爆器材
1)油气井用起爆器、射孔弹、复合射孔器、修井
爆破器材、点火药盒,
2)地震勘探用震源药柱、震源弹,
4)特种爆破用矿岩破碎器材、中继起爆具、平炉
出钢口穿孔弹、果林增效爆破具等。
140
3、粉状乳化炸药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
乳化炸药:借助乳化剂的作用,使氧化剂盐类水溶
液的微滴,均匀分散在含有分散气泡或空心玻璃微珠
等多孔物质的油相连续介质中,形成一种油包水型的
乳胶状炸药。
4、炸药爆炸三特征
(1)反应过程的放热性。
(2)反应过程的高速度。
(3)反应生成物必定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第五章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知识点1:防尘、防毒基本原则和危害控制
知识点2:防噪声、防振动基本原则和危害控制
知识点3:防辐射基本原则和危害控制
知识点4:异常气候条件防护
知识点1:防尘、防毒基本原则和危害控制
(一)防尘、防毒基本原则和要求
(二)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控制
(三)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控制
141
(一)防尘、防毒基本原则和要求
(1)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
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
素。
(2)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设
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
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
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2015】对存在粉尘和毒物的企业,职业危害控制
的基本原则是优先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无毒、低毒原
材料。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当优
先采用的措施是( )。
A.采用先进的个人防护措施
B.采用防尘、防毒排风设施或湿式作业
C.定期轮换接触尘毒危害的员工
D.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泄漏报警装置
【答案】B
1、原材料选择: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
2、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
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
接人工操作。
3、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
施;
(1)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
(2)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
取湿法抑尘。
(3)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
他通风、除尘方式。
142
4、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
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
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5、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
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
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
(二)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控制
1、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无机性粉尘
(2)有机性粉尘
(3)混合性粉尘
2、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
3、生产性粉尘的治理技术措施
1、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无机性粉尘
1)矿物性粉尘:硅石、石棉、煤等;
2)金属性粉尘:铁、锡、铝等及 其化合物;
3)人工无机性粉尘:水泥、金刚砂等。
(2)有机性粉尘
1)植物性粉尘:棉、麻、面粉、木材;
2)动物性粉尘:皮毛、丝、骨 质粉尘;
3)人工合成有机粉尘: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
炸药和人造纤维等。
143
(3)混合性粉尘
各种粉尘的混合存在,一般包括两种以上的粉尘。
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合性粉尘。
【2014】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类,
即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下列四种
粉尘中,属于有机性粉尘的是( )。
A.水泥粉尘
B.石英砂粉尘
C.木材粉尘
D.金属粉尘
【答案】C
2、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
(1)粉尘的化学成分 (2)分散度
(3)溶解度与密度 (4)形状与硬度
(5)荷电性 (6)爆炸性
(1)化学成分
1)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是直接决定粉
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2)根据粉尘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
化、中毒、致敏等作用,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致纤维
化作用。(肺纤维化)
3)对于同一种粉尘,它的浓度越高,与其接触的时
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重。
144
【2013】根据粉尘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危害
作用机理也不一样,主要有致纤维化、中毒、致癌和
致敏等作用。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对人体危害作用主要
是( )。
A.致纤维化作用
B.中毒作用
C.致癌作用
D.致敏作用
【答案】A
(2)分散度
1)定义: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
尘在空气中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
有密切关系。
2)在生产环境中,由于通风、热源、机器转动以
及人员走动等原因,使空气经常流动,从而使尘粒沉
降变慢,延长其在空气中的浮游时间,被人吸入的机
会就越多。
3)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也
易于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小于5才能入肺)
(3)溶解度与密度
1)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
作用增强;
2)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
作用减弱。
3)粉尘颗粒密度的大小与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
有关。尘粒大小相同,密度大者沉降速度快、稳定程
度低。在通风除尘设计中,要考虑密度这一因素。
【2012】粉尘溶解度的大小与对人体危害程度的关
系,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
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 )。
A.减弱
B.增强
C.消失
D.不变
【答案】A
145
(4)形状与硬度
1)质量相同的尘粒因形状不同,在沉降时所受阻力
也不同, 因此,粉尘的形状能影响其稳定程度。
2)坚硬并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机械
损伤,如某些纤维状粉尘(如石棉纤维)。
(5)荷电性
1)高分散度的尘粒通常带有电荷,与作业环境的
湿度和温度有关。
2)尘粒带有相异电荷时,可促进凝集、加速沉降。
3)粉尘的这一性质对选择除尘设备有重要意义。
4)荷电的尘粒在呼吸道可被阻留。(湿度大)
(6)爆炸性
1)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铝、锌等粉
尘具有爆炸性。
2)发生爆炸的条件是高温(火焰、火花、放电)和
粉尘在空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
3、生产性粉尘的治理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过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
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
(2)湿式作业:石粉厂的水磨石英和陶瓷厂、玻璃
厂的原料水碾、湿法拌料、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
(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
所应采用这一方法。
(4)个体防护:当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
至国家标准水平以下时,应佩戴防尘护具。
146
【2015】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
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某石材厂拟采取措施控制粉尘
危害,应优先采用的措施顺序是( )。
A.改革工艺流程→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个体
防护
B.改革工艺流程→密闭、抽风、除尘→个体防护→湿式
作业
C.改革工艺流程→密闭、抽风、除尘→湿式作业→个体
防护
D.改革工艺流程→湿式作业→个体防护→密闭、抽风、
除尘
【答案】A
【2013】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
预防尘肺的根本措施。对于石材加工企业,在切割石
材环节,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抽风
B.湿式作业
C.密闭
D.佩戴防尘口罩
【答案】B
(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控制
1、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
2、生产性毒物的治理技术措施
3、密闭空间作业管理
1、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
(1)气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
气体,如氯、溴、氨、一氧化碳和甲烷等。
(2)蒸气: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蒸气,如水
银蒸气和苯蒸气等。
(3)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如喷洒农药和
喷漆时所形成的雾滴,镀铬和蓄电池充电时逸出的铬酸
雾和硫酸雾等。
147
(4)烟尘: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
体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镉时产生的
氧化镉烟尘,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等。
(5)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直径大多数为0.1~10μm。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
碎、筛分、包装等可引起粉尘飞扬。
气溶胶: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等微粒。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也可经
皮肤和消化道进入。
【2012】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毒物主要来源于原
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夹杂物、半成品、成品、
废气、废液及废渣,有时可能来自加热分解的产物。
下列生产性毒物中,由烟尘产生的是( )。
A.氯、溴、氨
B.一氧化碳、甲烷
C.水银、苯
D.氧化锌、氧化镉
【答案】D
【2015】在工业生产中散发的各种粉尘、有害气体
和蒸汽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加控制,会使环境受
到污染和破坏,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上述有毒有害
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
A.血液
B.消化道
C.皮肤
D.呼吸道
【答案】D
148
【2013】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于生
产环境中,对人体危害各异。下列关于生产性危险有
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性毒物只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
B.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1
0~20μm
C.烟是直径大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D.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
生产环境中
【答案】D
2、生产性毒物的治理技术措施
(1)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
(2)局部排气罩
(3)排出气体的净化
(4)个体防护
(1)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该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构成。
采用该系统必须注意以下2点:
1)整个系统必须注意安全、防火、防爆问题;
2)正确地选择气体的净化和回收利用方法, 防止二
次污染,防止环境污染。
【2011】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
害的主要途径。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是常用的生产性
毒物控制措施,该系统是由( )组成。
A.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
B.密闭罩、通风管、监测监控和通风机
C.密闭罩、监测监控、通风机和防毒口罩
D.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防腐服装
【答案】A
149
(2)局部排气罩
局部排气罩按其构造分为密闭罩、开口罩以及通风
橱。
(3)排出气体的净化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
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
1)洗涤法。通过适当比例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
合物,完成沉降、降温、聚凝、洗净、中和、吸收和脱
水等物理化学反应,以实现气体的净化。
2)吸附法。使有害气体与多孔性固体(吸附剂)接
触,使有害物(吸附质)黏附在固体表面上(物理吸
附)。
3)袋滤法。粉尘通过过滤介质受阻,而将固体颗
粒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4)静电法。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带荷电后,粒子
向沉淀极移动,带电粒子碰到集尘极即释放电子而呈
中性状态附着集尘板上,从而被捕捉下来,完成气体
净化的方法。
5)燃烧法。将有害气体中的可燃成分与氧结合,
进行燃烧,使其转化为CO2和H2O,达到气体净化与
无害物排放的方法。
150
【2015】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有
害气体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净化。有害气体净化的主要
方法有( )。
A.洗涤法
B.吸附法
C.离心法
D.燃烧法
E.掩埋法
【答案】ABD
【2014】某炼油厂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
合物、烃类、有机硫化物,为了防止危及人身安全,
需要对炼油厂尾气进行净化,常用的净化方法是( )。
A.直接燃烧法
B.高空排放法
C.袋滤法
D.静电法
【答案】A
(4)个体防护
凡是接触毒物的作业都应规定有针对性的个人卫生
制度,属于作业场所的防护用品有防腐服装、防毒口
罩和防毒面具。
【2014】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
害的主要途径。生产性毒物主要来自原料、辅助材料、
中间产品等,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必须进行
有效控制。下列生产性毒物的控制措施中,正确的有
( )。
A.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
B.开放式作业
C.局部排气罩
D.排出气体的净化
E.个体防护
【答案】ACDE
151
3、密闭空间作业管理
密闭空间: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
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
有限空间。如
1)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
2)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 井、池、涵洞、
船舱
3)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
4)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引起死亡、失去知觉、丧失逃
生及自救能力、伤害或引起急性中毒的环境。
(1)密闭空间的分类
1)无需准入证的密闭空间
经定时监测和持续进行机械通风,能保证在密闭空间
内安全作业
2)需要准入证的密闭空间
①可能产生职业有害因素
②可能对进入者产生吞没危害
③内部结构,易使进入者落入引起窒息或迷失
④其他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特征
(2)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的措施
1)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被批准进入作业的劳
动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及其职责。
2)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
置和所存在的危害。
3)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4)当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须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
在的职业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准人作业。
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容许的劳动者进入密
闭空间。
6)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与个
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
7)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152
知识点2:防噪声、防振动基本原则和危害控制
(一)防噪声、防振动基本原则和要求
(二)噪声的危害控制
(三)振动的危害控制
(一)防噪声、防振动基本原则和要求
1、防噪声基本原则和要求
(1)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
车间应分开布置。噪声车间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
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
(2)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
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
控制措施。
(3)为减少噪声的传播,宜设置隔声室。隔声室的
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
【2015】作业场所存在噪声危害的企业,应采取有
效的措施控制噪声。针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噪声,最根
本的控制措施是( )。
A.合理安排劳动作息时间,减少接触噪声时间
B.为接触噪声人员配备护耳器
C.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噪声
D.远距离操作产生噪声的设备
【答案】C
【2012】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的
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
注意增加隔声、吸声设施。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
车间,高噪声与低噪声车间应( )布置。
A.集中
B.分开
C.有序
D.并列
【答案】B
153
2、防噪声基本原则和要求
(1)首先控制振动源。
(2)合理设计劳动作息时间。
(3)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二)噪声的危害控制
1、生产性噪声的概念及分类
2、噪声的控制措施
1、生产性噪声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
工件撞击与摩檫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
噪声。
(2)分类
1)空气动力噪声
2)机械性噪声
3)电磁性噪声
1)空气动力噪声
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 气体与其他物体相
互作用所致。
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和汽
轮机等。
154
2)机械性噪声
由于机械撞击、摩擦或质量不平衡旋转等机械力作
用下引起固体部件振动所产生的噪声。例如:
(1)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砂轮机
(2)球磨机
(3)织布机
3)电磁性噪声
由于磁场脉冲,磁致伸缩引起电气部件振动所致。如
(1)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
(2)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
【2015】某生产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和有
毒有害气体。为了控制车间内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
设计了一套高效通风除尘系统,其中装有离心风机。
该风机产生的噪声主要是( )。
A.空气动力性噪音
B.机械性噪音
C.电磁性噪音
D.振动性噪音
【答案】A
2、噪声的控制措施
(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接、
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
如用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
(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如吸声、隔
声、隔振、阻尼。
(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注意:顺序
155
【2013】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
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
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属于以技术手段控制噪声危害
的是( )。
A.消防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C.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D.明确噪声作业场所负责人、劳动者和监督人员的
职责
【答案】D
(三)振动的危害控制
1、产生振动的机械
2、手臂振动作业机械
3、振动的控制措施
1、产生振动的机械
(1)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
为生产性振动。
(2)产生振动的机械有锻造机、冲压机、压缩机、
振动机、送风机和打夯机等。
(3)在生产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 较为明显和
严重,国家已将手臂振动病列为职业病。
2、手臂振动作业机械
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操作锤打工具,如操作凿岩机、空气锤、筛选机、
风铲、捣固机和铆钉机等;
②手持转动工具,操作电钻、风钻、喷砂机、金刚砂
抛光机和钻孔机等
③使用固定轮转工具,如使用砂轮机、抛光机、球磨
机和电锯等;
④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如驾驶汽车、
使用脱粒机。
156
【2014】在生产中,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
为生产性振动。其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明
显和严重。下列作业中,不会导致手臂振动病的是
( )。
A.操作风钻
B.操作凿岩机
C.操作冲压机床
D.操作空气锤
【答案】C
3、振动的控制措施
(1)控制振动源。应在设计、制造生产工具和机
械时采用减振措施,使振动降低到对人体无害水平。
(2)改革工艺,采用减振和隔振等措施。如采用
焊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工艺;采用水力清砂代替风铲
清砂;工具的金属部件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减少撞
击振动。
(3)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4)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2015】在生产中,由于振动对手臂的伤害会导致
手臂振动病。减轻或防范对手臂振动伤害的措施较多。
下列措施中,预防手臂振动病效果不佳的是( )。
A.减少作业人员手臂振动暴露时间
B.使用砂轮机人员带线手套
C.空调安装工打墙孔使用手握部为橡胶材料层的电
钻
D.采用焊接工艺代替铆接工艺
【答案】B
知识点3:防辐射基本原则和危害控制
(一)辐射危害控制技术
1、非电离辐射的来源与防护
2、电离辐射来源与防护
(二)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基本原则和要求
1、防非电离辐射
2、防电离辐射
157
(一)辐射危害控制技术
1、非电离辐射的来源与防护
2、电离辐射来源与防护
1、非电离辐射的来源与防护
(1)非电离辐射的来源及其危害
1)射频辐射
2)红外线辐射
3)紫外线辐射
4)激光
2、非电离辐射的控制与防护
1)射频辐射
射频辐射又称为无线电波,量子能量很小。按波长和
频率,射频辐射可分成高频电磁场、超高频电磁场和微
波3个波段。
2)红外线辐射
辐射源: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及强发
光体等可成为红外线辐射源。
受辐射工种:炼钢工、铸造工、轧钢工、锻钢工、玻
璃熔吹工、烧瓷工及焊接工等可受到红外线辐射。
红外线辐射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皮肤和眼睛。
158
【2013】电磁辐射包括射频辐射、红外线、可见光、
紫外线等。由于其频率、波长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
用也不同。下列工种中,易受到红外线辐射的是( )。
A.乙炔焊、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接
B.炼钢工、轧钢工、玻璃熔吹工
C.钳工、车工、挡车工
D.木工、瓦工、油漆工、水暖工
【答案】B
3)紫外线辐射
辐射源:物体温度达1200℃以上的辐射电磁波谱中
即可出现紫外线。
随着物体温度的升高,辐射的紫外线频率增髙,波长
变短,其强度也增大。
常见的辐射源有冶炼炉(高炉、平炉、电炉)、电焊、
氧乙炔气焊、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接等。
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作用可引起皮炎,表现为弥漫性红
斑,有时可出现小水泡和水肿,并有发痒、烧灼感。
在作业场所比较多见的是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由
电弧光照射所引起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此外在雪地作业、航空航海作业时,受到大量太阳光
中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类似电光性眼炎的角膜、结膜损
伤,称为太阳光眼炎或雪盲症。
【2015】电弧焊作业人员的眼睛暴露与弧光照射下,
会引起角膜炎,甚至电光性眼炎,引起这种伤害的主
要原因是电弧焊产生(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
【答案】B
159
4)激光
激光也是电磁波,属于非电离辐射。
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利用激光辐射能量集中的特点,用
于焊接、打孔、切割和热处理等。在农业中激光可应用
于育种、杀虫。
激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它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
造成的。
激光对皮肤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激光强度、频率和肤色
深浅、组织水分角质层厚度等。激光能烧伤皮肤。
2、非电离辐射的控制与防护
(1)高频电磁场: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和合理布
局等。
(2)微波辐射:直接减少源的辐射、屏蔽辐射源、
采取个人防护及执行安全规则。
(3)对红外线辐射的防护,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
减少红外线暴露和降低炼钢工人等的热负荷,生产操
作中应戴有效过滤红外线的防护镜。
(4)紫外线辐射:屏蔽和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佩
戴专用的防护用品。
(5)激光:包括激光器、工作室及个体防护三方面。
1)激光器要有安全设施,在光束可能泄漏处应设置
防光封闭罩;
2)工作室围护结构应使用吸光材料,色调要暗,不
能裸眼看光;
3)使用适当个体防护用品并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等。
2、电离辐射来源与防护
(1)电离辐射来源
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和X线机等。
160
(2)电离辐射防护
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
屏蔽防护,通称“外防护三原则”。
2)内照射防护的基本防护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
洁和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护措施。
【2015】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
防护。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三种,下列防护方法中,
不属于外照射防护方法的是( )。
A.时间防护
B.距离防护
C.屏蔽防护
D.通风防护
【答案】D
(二)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基本原则和要求
1、防非电离辐射(简单看看)
2、防电离辐射
2、防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的特点是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
射线。
(2)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
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
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3)电离辐射的防护,也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和相
应的防护措施。
161
知识点4:异常气候条件防护
(一)防高温基本原则和要求
1、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
2、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
3、采取必要的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
4、减少劳动时间、改善作业方式。
注意顺序。
【2013】为解决加热炉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调整作息时间,由白班作业改为夜班作业
B.改进加热炉隔热材料,降低作业环境温度
C.加装降温风扇,加强现场通风
D.配备防护用品,发放高温补贴
【答案】B
(一)异常气象条件分类及防护措施
1、异常气象条件种类
(1)高温作业:热源可来自各种熔炉、锅炉、化学
反应釜、机械摩擦和转动产热以及人体散热。
(2)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工作地点气温在30℃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
室外气温2℃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热作业。比如: 炼
钢、炼铁、铸造、锻造;陶瓷、玻璃、砖瓦等窑炉;火
力电厂的锅炉。
【2015】异常气象条件作业包括高温作业、高温热
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等。下列生产场所中,有高
温强热辐射作业的场所是( )。
A.化学工业的化学反应釜车间
B.冶金工业的炼钢、炼铁车间
C.矿石井下采掘工作面
D.锅炉房
【答案】B
162
(3)高温高湿作业
高温高湿作业,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
体加热或蒸煮,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达9
0%以上。有的煤矿深井井下气温可达30℃,相对湿度
95%以上。
(4)其他异常气象条件作业
如冬天在寒冷地区或极地从事野外作业,冷库或地
窖工作的低温作业,潜水作业和潜涵作业等高气压作
业,高空、高原低气压环境中进行运输、勘探、筑路
及采矿等低气压作业。
【2013】高温高湿的生产环境可对人体健康产生影
响。下列作业中,属于高温高湿作业的是( )。
A.冶金炼钢、金属铸造、建材陶瓷
B.高气压作业、高空作业、勘探作业
C.印染、缫丝、造纸
D.机械加工、木材加工、建筑施工
【答案】C
2、异常气象条件防护措施
(1)高温作业防护
首先应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
法,这是改善高温作业条件的根本措施。
(2)隔热: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 可利
用水来进行。
(3)通风降温:通风降温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
通风两种方式。
(4)保健措施: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暑季供应
含盐的清凉饮料是有特殊意义的保健措施。
【2015】熔炉、炼钢、锻造、玻璃烧制、锅炉、印
染等多有高温作业,改善其作业条件最根本的措施是
( )。
A.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
B.强力通风
C.隔热、阻断辐射
D.穿耐热工作服
【答案】A
163
第六章 运输安全技术
大纲要求:运用交通运输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
识和分析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运、航空等主要事
故隐患,采用相应技术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知识点1:公路运输安全技术★★★
知识点2: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知识点3:航空运输安全技术★
知识点4:水路运输安全技术
知识点1:公路运输安全技术
(一)公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
(二)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三)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四)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一)公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
1、公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
(1)碰撞:交通强者的正面部分与他方接触;
(2)碾压:交通强者对弱者的推碾和压过;
(3)刮擦:交通强者的侧面部分与他方接触;
(4)翻车:两个以上的侧面车轮离地;
(5)坠车:离开地面为落体过程(翻车);
(6)爆炸:爆炸物品带入车内引起(爆胎不算);
(7)失火:人为和车辆原因起火;
(8)撞固定物:灯杆、标志、树木
【2013】在公路运输事故中,相对交通强者的车辆
正面部分与他方接触的事故为( )事故。
A.碰撞
B.刮擦
C.碾压
D.翻车
【答案】A
164
2、公路运输事故预防技术
(1)人为因素控制
提高驾驶人的交通道德水平、思想意识和技术水平;
强化和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行为,改变和抑制交通
参与者的异常行为等。
(2)车辆因素控制
加强车辆安全性能的研究,使车辆的设计充分体现
人机性能的匹配;加强车辆的日常维护与技术检査,
建立完善的汽车安全检测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
制度等。
(3)道路因素控制
完善道路安全设施,严格按照规定整改不符合要求
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各种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和提
高道路通行环境,夜间易出事故的路段应增设“凸起
路标”和照明设备。
(4)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在桥梁、急转弯、立交桥、匝
道等复杂路面,易积水地点设置警告牌。
(5)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使用
交通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
车辆控制与安全系统等,提高人、车辆、道路环境等
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1、道路交通系统基本要素
2、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165
1、道路交通系统基本要素
(1)人:驾驶人、行人、乘客
(2)车:机动车、非机动车
(3)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
(4)环境:路外的景观、管理设施和气候条件
在四要素中,驾驶人是系统的理解者和指令的发出者
及操作者,它是系统的核心,其他因素必须通过人才能
起作用。
2、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1)客货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运输车辆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主动安全性:车辆本身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
被动安全性:发生事故后,减少人员伤亡和货物受
损。
提高机动车被动安全性的措施有:配置安全带、安
全气囊,安装安全玻璃,设置安全门、配备灭火器等。
【2015】运输车辆安全要求包括主动安全性要求和
被动安全性要求。被动安全性要求是指发生事故后,
车辆本身所具有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货物受损的能力。
下列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措施中,属于被动安全措施的
是( )。
A.提高操纵稳定性
B.保证车辆制动性能
C.配置安全带
D.保障车灯性能良好
【答案】C
(2)超限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
①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m以上;
②车货总长18m以上;
③车货总宽度2.5m以上;
④单车、半挂列车、全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0000kg
以上,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6000kg以上;
166
【2011】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m以
上,车货总长18m以上,车辆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4
000kg,单车、半挂车、全挂车车货总质量( )kg以
上。
A.40000
B.50000
C.60000
D.80000
【答案】A
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1)交通标志
(2)路面标线
(3)护栏
(4)隔离栅
(5)照明设施
(6)视线诱导标
(7)防眩设施
(1)交通标志
1)警告标志、禁令标志
2)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
3)道路施工安全标志、辅助标志;
设置交通标志的目的是给道路通行人员提供确切的信
息,保证交通安全畅通。
(2)路面标线
1)按功能分类
禁止标线、指示标线、警告标线,
2)按位置分类
路面标线种类较多,有行车道中线、
停车线标线、路缘线等。
3)按形状分类
标线有连续线、间断线、箭头指示线等,
多使用白色或黄色。
167
(3)护栏
1)按地点分
路侧护栏、中央隔离带护栏和特
殊地点护栏3种;
2)按结构分
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
栏3类。
3)阻止车辆越出路外,防止车
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闯人对向车道;
同时要具备诱导驾驶人视线的功能。
(4)隔离栅
1)作用
隔离栅是阻止人畜进入髙速公路的基础设施之一。。
2)分类
隔离栅按其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网、钢
板网、刺铁丝和常青绿篱
(5)照明设备;
(6)视线诱导标;
(7)防眩设施;
【2015】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减
轻潜在事故严重程度起重要作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包括( )。
A.交通标志
B.路面标线
C.护栏
D.隔离栅
E.路侧行道树
【答案】ABCD
168
(三)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人员因素: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包
括驾驶人、行人、乘客等。
2、车辆因素: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
被动安全性。
【2014】为保障车辆安全运行,路面的性能除应满
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外,还应满足的性能要求有( )。
A.稳定性
B.表面平整度
C.表面抗滑性
D.耐久性
E.平曲线
【答案】ABCD
3、道路因素
(1)路面
(2)视距
(3)线性
(4)交叉口
(5)安全设施
(1)路面性能:强度和刚度、稳定性、表面平整度、
表面抗滑性、耐久性。
抗滑性能与交通事故发生率密切相关。
(2)视距:道路平面和纵面设计中应保证足够的行
车视距,以确保行车安全。
169
(3)线形
1)平曲线:曲率越大事故率越高。
2)竖曲线:道路竖曲线半径过小时,易造成驾驶人
视野变小,视距变短,从而影响驾驶人的观察和判断,
易产生事故。
3)坡度
4)线形组合
【2012】道路几何线形要素的构成是否合理,线形
组织是否协调,对道路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道路
几何线形要素主要有( )。
A.平曲线
B.竖曲线
C.坡度
D.线形组合
E.车道宽度
【答案】ABCD
(4)交叉口特性
为保障交通安全,减少
事故发生,在车流量较大
的交叉口应尽量设置立体
交叉。
(5)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
标志、路面标线、护栏、
隔离栅、照明设施、视线
诱导标、防眩设施等。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气象、管理等的总称,其中管理是影响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170
(四)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包括:
1、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2、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3、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4、道路安全评价技术
1、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道路线形设计、路面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
【2013】道路交通安全要求道路本身是按照有关标
准规范进行建设的,保证实现这一要求的基础条件是
道路开工建设前须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道路
交通安全设计。这些设计包括( )。
A.道路线形设计
B.路面设计
C.服务区设计
D.安全设施设计
E.通信和监控设计
【答案】ABD
2、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1)基于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
1)驾驶警报系统:针对疲劳驾驶或注意力不集中
2)视觉增强系统:雨天或盲区视野
3)汽车行驶记录仪
4)车辆导航系统
5)速度控制系统。
171
【2015】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可分为事故
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维护维修的检修与诊断技术
两大类。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主要有驾驶报警
系统、视觉增强系统、车辆导航系统、汽车行驶记录
仪和( )等。
A.助力驾驶系统
B.轴温报警系统
C.自动停车系统
D.速度控制系统
【答案】D
(2)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测与诊断技术
1)汽车检测。
2)道路的养护。
3)安全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①护栏的维护与管理。 ②交通标志的维护与管
理。
③交通标线的维护和管理。 ④隔离栅的维护和管理。
⑤防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⑥视线诱导设施的维护
和管理。
3、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事故的救护救援程序:
1)考察现场
2)保护事故现场:在来车
方向距事故现场100m处树立
警告标志。
3)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应
说清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受
伤人数、伤势。
知识点2: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一)铁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
(二)铁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三)铁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四)铁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172
(一)铁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
1、铁路运输事故主要类型
行车事故:列车事故和调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5个等级。
客运事故:包括旅客伤亡事故和行李包裹事故两类。
货运事故:按损失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
事故。
路外伤亡事故:包括道口事故。
【2011】铁路运输事故包括四种类型。除行车事故、
客运事故、货运事故外,还有( )事故。
A.列车追尾
B.调车
C.路外伤亡
D.列车脱轨
【答案】C
2、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
(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
(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5)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
(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1)车务方面:
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人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
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
等;
2)机务方面: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
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
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
溜措施。
173
(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
1)机车的问题
机车车辆配件脱落
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
轮对等限度超标
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
2)线路的问题
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
线路断轨胀轨
线路上有异物侵限
【201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机车车辆
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或轮对限度超标、线
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
限或坠落以及( )等。
A.线路上有异物侵限
B.司机未按信号行车
C.弓网接触不良
D.道岔开启不当
【答案】A
(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5)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
(二)铁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1、车务安全知识(管车站)
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
原则。
2、机务安全知识(开火车、修火车)
(1)客运机车加装轴温报警装置。
(2)机车“三项设备”运用管理的规定
运行机车上必须安装的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试电话、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174
3、工务安全知识(养护铁路)
(1)线路标准轨距轨距: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
5mm。
(2)上部高度至钢轨顶面的距离不得超过4800mm;
其两侧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400mm。
(3)铁路线间距的基本规定
铁路线间距为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
距离,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为:
线间间距的大小和行车速度有关
4、车辆安全知识
在干线上,应设红外线轴温室探测网,轴温探测站
的间距一般按30km设置。
编入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
列车、旅客快车的客车应装有轴温报警装置。
175
(四)铁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1、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
常用的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方法有强化运输设备的
安全性、隔离、闭锁等。
2、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1)铁路列车检测
(2)铁路列车超速防护
(3)铁路车辆探测系统
知识点3:航空运输安全技术
(一)航空运输事故的主要类型
(二)航空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三)民航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一)航空运输事故的主要类型
1、航空运输事故
(1)事故类型分为人为事故、机械事故、自然灾害
事故、安全管理事故。
人为事故:飞机驾驶员操作失误、机械师的维修失误、
空中管制员的口误。
机械事故:轮胎爆胎、起落架失灵、飞机通信中断。
自然灾害事故:暴雨、大雾、大雪、大风。
安全管理事故:一类是飞行人员配置不合理、部门职
责不清;另一类是劫机事件、恐怖事件。
(二)航空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1、保障航空安全的基本要素包括优秀的飞行人员、
适航的航空器、安全的交通运行和无暴力干扰的运行环
境。
2、空防安全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劫机、炸机、防止国
家通缉犯罪嫌疑人利用航空器外逃。
176
(三)民航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人员因素
关键因素,包括飞行人员和乘机旅客。
(2)设备因素
第二类关键因素,包括航空器和空港。空港由飞行区、
候机楼区、地面运输3部分组成;航空事故的70%发生
在起飞降落的时候,发生地点都在空港附近。
(3)管理因素
民航主管部门以及航空公司的管理工作对民航安全起
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4:水路运输安全技术
(一)水路运输事故的主要类型★★
(二)水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三)水运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四)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一)水路运输事故的主要类型
1、碰撞事故 2、搁浅事故
3、触礁事故 4、触损事故
5、浪损事故 6、火灾、爆炸事故
7、风灾事故 8、自沉事故
9.其他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水运交通事故。
1、碰撞事故
(1)两艘以上船舶之间发生撞击造成损害的事故。
(2)碰撞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船舶受损、船舶
沉没等后果。
(3)碰撞事故的等级按照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确定。
177
2、搁浅事故
(1)搁浅事故是指船舶搁置在浅滩上,造成停航或
损害的事故。
(2)船舶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停航在24h以上7d以内;
大事故:停航在7d以上30d以内;
重大事故:停航在30d以上的。
【2011】搁浅事故是指船舶搁置在浅滩上,造成领
航或损害的事故。搁浅事故的等级按照搁浅造成的停
航时间确定,停航在24h以上7d以内的,确定为(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大事故
D.重大事故
【答案】B
3、触礁事故
(1)触礁事故是指船舶触碰樵石,或者搁置在礁石
上,造成损害的事故。
(2)触礁事故的等级参照搁浅事故等级的计算方法
确定。
4、触损事故
(1)触损事故是指触碰岸壁、码头、航标、桥墩、
浮动设施、钻井平台等水上水下建筑物或者沉船、沉物、
木桩渔棚等碍航物并造成损害的事故。
(2)触损事故可能造成船舶本身和岸壁、码头、航
标、桥墩、浮动设施、钻井平台等水上水下建筑物的损
失。
178
5、浪损事故
(1)浪损事故是指船舶因其他船舶兴波冲击造成损
害的事故。也有人称之为“非接触性碰撞”,
(2)浪损事故的损害计算方法可参照碰撞事故的计
算方法。
6、火灾、爆炸事故
(1)火灾,爆炸事故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致使船
舶失火或爆炸造成损害的事故。
(2)火灾、爆炸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船舶
损失等。
7、风灾事故
风灾事故是指船舶遭受较强风暴袭击造成损失的事故。
8、自沉事故
(1)自沉事故是指船舶因超载、积载或装载不当、
操作不当、船体漏水等原因或者不明原因造成船舶沉没、
倾覆、全损的事故;
(2)但其他事故造成的船舶沉没不属于自沉事故
179
(二)水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1、水运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
重大事故、特大事故5个等级。
2、引起船舶重大事故的隐患分为4类:
(1)严重违章 (2)操作人员过失
(3)机电设备故障 (4)其他因素
(三)水运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外界条件
(2)技术故障
1)船舶的动力装置、电力系统技术故障。2)操舵
及螺旋桨遥控装置失控。3)惰性气体系统故障(油
轮)。4)导航设备故障。5)通信设备故障
(3)不良的航行条件
1)船桥人员配备不齐全、组织混乱。2)人员理论
知识和实践经验贫乏。3)航海图、资料失效。4)船桥
指挥部位工作条件的影响。
(4)导航的失误
1)航行计划不符合“安全”和“经济”的原则。
2)船舶避让操纵失误。
3)识别助航标志的失误。
4)导航设备使用失误。
5)他船航行的失误。
(四)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1)船舶航行定位与避碰
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首先要确定舶的航向与位
置。船舶定位方法按照参照目标可分为岸基定位与星
基定位。
180
【2015】为了保护船舶航行安全,首先要确定船舶
的航行与位置,船舶定位方法按照参照目标可分为
( )。
A.岸基定位与星基定位
B.雷达定位与星基定位
C.全球定位与雷达定位
D.航海图定位与洋流定位
【答案】A
(2)特种货物与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1)重大件货物的装运管理
远洋运输中,单位质量超过5t或长度超过9m;
沿海运输中,单位质量超过3t或长度超过12m;
2)危险货物运输与管理
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有
机过氧化物、有毒物质和有感染性的物质、放射性物
质、腐蚀品、杂类。
送大家一幅图: 一句话:
奋斗就是每一天很难,可一年一年越来越容易;不奋
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拼一个春
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
181
一首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 谢谢大家!
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