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返回首页

aliu118的个人空间 https://anquan.party/?336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已有 200 次阅读2009-7-21 10:10 |个人分类:安全文化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易制毒化学品贮存保管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易制毒化学品储存的安全。
  2。范围:适用于易制毒化学品贮存保管的管理制度
  3。职责:
  31仓管对易制毒化学品贮存保管的管理制度执行负责。
  32资材部对易制毒化学品贮存保管的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4。程序:
  41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应储存于特殊药品库,双人双锁管理,仓库与110防盗系统联网,实现24小时安全监控。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储存在危险品库,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的性质存放于指定位置,实行双人双锁。易制毒化学品应加强日常养护、专人管理,做好出、入库登记工作,以确保易制毒化学品储存的安全。
  42储存规程
  421储存方式:分类储存。
  422储存场地要求。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应储存于特殊药品库,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必须储存在危险品仓库内,储存场地应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要求,并设置明显标志,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库内设置自动灭火装置;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特殊药品库与危险品仓库。
  423储存原则。易制毒化学物品必须根据其不同特性专库专储, 尤其是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物品,应按腐蚀性、易燃性等分类存放。
  43养护管理
  431通风。通风可以散热,防止热量积蓄,保证在库易制毒化学物品性质稳定。仓库一般靠开排风扇方式进行通风。
  432控制温度。每天对温度进行两次的监控。
  433控制湿度。每天对湿度进行两次的监控。控制湿度的办法通常有密封包装和通风除湿等。
  44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按照工作程序和环节的不同可分为出、入库检查和库房日常检查。
  441出、入库检查。出、入库检查是保证安全储存的基础,便于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减少物品在储存过程中性质发生变化,并确保账物卡相符,数量准确。出、入库检查均以感观为主,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①易制毒化学品到库后,应及时卸货,轻手轻放,严禁撞击,在待卸货期间,应指定专人看管,双人验收。
  ②验收人员校对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标志、生产厂家等,如资料与送货单据不一致时,拒收货物,并立即通知资材部采购作出相关处理。
  ③检查包装是否残破、泄漏、封闭不严、包装不牢等,如出现上述情况,应拒收货物并立即通知资材部采购门作出相关处理。
  ④检查储存量,根据库房面积、高度、货堆安全间距计算允许存放的数量,不得超量储存。
  ⑤生产用易制毒化学品按生产指令限额双人发放,双人复核,双人领用。
  442日常检查。日常检查的方法,分为逐日检查、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三种。查出隐患,要及时整改和上报。如发现不安全的紧急情况,应先停止工作,再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443逐日检查由仓管员自查,遇有问题及时上报;定期检查是指根据一定周期,由仓库领导会同相关领导对库内物品进行重点检查;临时检查是风、雨前后或有灾害性气候时以受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而决定的某种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检查的内容通常是:
  ①检查火、电源。火、电源管理应注意以下事项:a。易制毒化学品库房严禁动用明火,突殊情况下需要在库区动用明火时必须向环安部申请,并办理有关手续。动火现场必须认真清理,配备必要灭火器时,并设专人监护,严禁遗留火种。b 易制毒化学品储存场所电器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火防爆要求;库房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等设备。
  ②检查堆垛是否稳固,易制毒化学品库房堆垛必须码放整齐、稳固,严防货物坍塌造成包装皮损或其它安全事故。因此货物堆垛一般不得超过两个包装件,如各种酸、碱的存放。
  ③检查货物包装是否破损、变形,物品有无潮解、风化等。
  ⑤检查库内环境,库房是否漏水,温度、湿度是否达标。
  ⑥检查消防设施器材,防止失灵。
  45易制毒化学品的销毁处理
  451对于过期、损坏的易制毒化学品需销毁处理的要做好记录,由本部门提出申请,经环安部审核,安全授权人批准后,由有资质的单位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下销毁,做好记录。
  45注意事项:
  451 库房内物品应保持一定的间距,分类存放。
  453凡用玻璃容器盛装的易制毒化学危险品,严防撞击、振动、摩擦、重压和倾斜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城环鹉 2009-7-21 19:26
很实用的。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5 14: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