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返回首页

xwj215的个人空间 https://anquan.party/?855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给孩子回帖

已有 542 次阅读2010-3-29 14:44 |

孩子在大学某网站组稿,发动对“蚁族”和“感动中国”人物的讨论,也顺便让我跟贴,在办公室弄了两段,让大家贻笑大方一下:
    谈到“蚁族”,不得不说大学生在这几十年间,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八十年代及其以前,大学生是和“有出息、有文化、有前途……”紧密相连的;九十年代在全民经商、全民重商的情节下,大学生这一角色的重要程度似乎已经让位于商人、个体老板、爆发户,但在中国当时政治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环境中,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里,是不是拥有大学文凭,仍然是一个人是否有前途、被提拔的分水岭,在这个时期,大学文凭不再和知识、能力挂钩,它就是个文凭、就是个证书,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为了发文凭而成立的学校,很多人因而拥有了明显已经被贬值的大学文凭,不过,这个一点都不重要,有人要的就是个证书;二千年后,除少数知名学校和专业外,大学生这个群体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看不起自己更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不肖于蓝领而有被认为不如蓝领,不甘于前辈的勤俭和塌实却很难脱去“啃老”这个角色,个性更加独立和张扬,却在经济上受父母的牵制,现实和理想的纠结,“矛盾”体现在一些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
    不想贬低谁,只是说大学生在今天,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有比普通人更令人担忧的现状,年轻脆弱的心灵和无法释怀的青春梦想。指望社会改变现状是可能的、也是一定的,就怕你等不及,对大部分没背景、没关系的大学生来说,度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很容易,不容易的是在毕业后。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大学期间,其实是可以为不做“蚁族”做些事情的。
 
    看到“感动中国”人物,首先脑海里出现的是雷锋、焦裕禄,这些人物应该说影响了中国60年代、70年代,甚至于80年代初的几代人。现在每年都评“感动中国”人物,不经意间发现和以前相比,有几个区别:
1、 以前在你没牺牲前,想做个“感动中国”的人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想成为“人物”,除了要符合政治的需要,还有你牺牲是必须的,对耶?错耶?现在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政治色彩已经隐去,活着也精彩。
2、 以前的“感动中国”的人物,不管生前有过多少缺陷,但被“人物”后,无一例外要成为一心为国、一心为公、没有私念、没有七情六欲的“非人类”;现在更多的是人性本善良的体现,在这浮躁的社会,倡导人格力量应该是正本清源。
3、 现在“感动中国”人物一般以后都会被重要、被提升,希望在这块还算是干净的土地上,不要开出被交易的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1-23 0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