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返回首页

jun21888的个人空间 https://anquan.party/?8660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已有 38 次阅读2025-1-3 09:16 | 机械伤害, 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 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机械伤害。在对机械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维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碰、切等形式的伤害。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全厂各个生产现场所有设备运转和维护区域,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具体区域为:原料作业区、**作业区、**作业区、**作业区。

具体地点为:各个作业区设备运行点、维护操作间、工具使用与维护点。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发生在人员对设备或工具进行维护、操作的过程中,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事故。

   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机械伤害会产生人员绞伤、皮肤裂伤、断肢、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即可能发生轻伤、重伤或死亡事故。

   事故的影响范围:直接影响发生事故所在作业区的正常生产。按照发生的事故等级,还可能影响全厂、公司或各级政府。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机械设备无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失效、机械设备故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重大异常现象。

    1.4.2执行维护检修作业工艺不严格。

    1.4.2操作、维护过程中,人员思想不集中、确认不到位误操作或者违章操作。

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为引发触电事故,或者在救援过程中产生其他人员的各类伤害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2.1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工作岗位包括维护点检岗位、各作业区操作岗位。

组织形式:维护点检组、作业区各个班为发生事故所在地点的现场处置小组。

人员构成:

组长:点检组组长、各班班长。

组员:点检组成员、各班班员。

2.2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

2.2.1 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职责

1)参与制订、修订本现场处置方案;

2)组织本小组应急人员进行学习和日常演练;

3)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组织本小组人员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4)发生事故时及时向作业区和厂调度室报告,并根据事态发展趋势决定是否救援;

5)负责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整改。

2.2.2 现场处置小组组员职责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

2)服从现场处置小组组长的指挥;

3)发现事故时,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或现场处置小组组长报告;

4)一旦发生事故,积极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3. 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事故报警:在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报告班(组)长和作业区。

    3.1.2应急措施启动:发生事故后,班(组)长自动转换为现场处置小组组长,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3.1.3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场处置小组组长指派专人在厂大门处进行等待、引导。

3.1.4同应急预案的衔接:作业区负责人到现场确认伤害事故后,启动专项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人员救护:

(1)帮助受伤人员脱离对其造成伤害的设备或工具。避免继续或再次受伤。

(2)询问伤者并观察受伤的部位,判断具体伤害类型。对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施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阻碍呼吸的衣物。

(3)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 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

(4)如有外伤,对伤者进行止血。视情况不同选取采用包扎法、加压包扎法、指压法止血,待120急救。

(5)固定(创伤部位的制动):可减轻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和损伤。肢体制动可用夹板,躯干制动可借助于担架和束带。应注意搬动伤员时勿使伤处移位、扭曲、震动。

(6)对严重创伤伤员(大出血、多发性创伤、断肢等),等待专业120人员救护。

3.2.2工艺操作:立即对发生伤害事故的设备或工具进行停转、停电。

3.2.3事故控制:对事故区域采取隔离措施,保护事故现场不受破坏。

3.2.4现场恢复:等待作业区下达恢复生产的指令后,进行正常生产。

3.3报警及应急救援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

3.3.1报警负责人:现场处置小组组长 。

3.3.2报警电话及联系人员:

作业长: ;                       安全环保员: ;

厂调度室电话: ;                    作业区电话: ;

 医院救护电话: 。

3.4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3.4.1基本要求:及时报告。事故现场人员应在5分钟内将事故基本情况向作业区和厂调度室汇报。

3.4.2报警内容应包括:a. 发生事故的时间;b. 发生事故的具体地点;c. 事故具体类型;d. 事故范围、规模; e. 人员受伤或失踪情况;d .次生灾害情况;g.主体设备损坏和生产运行情况。

 4 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进行现场处置,进入有害有毒气(如煤气等)区域必须两人或两人以上,佩戴气体报警仪;进入炉(窑)内部或其它受限空间内,必须使用空气呼吸器;处理酸(液)、碱(液)相关设备设施产生的机械伤害,必须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眼镜);上升到2米及以上高度,必须使用安全带等。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检查确认事故区域的环境情况,正确站位,使用器材时用力适度,相互配合,防止误伤。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采取以下原则:(1)就近就地开展自救互救原则;(2)救人优先原则;(3)主动报告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4.4.1锐器刺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可将锐器拔出。

4.4.2腹部受伤,有肠子或大网膜自伤口流出,包扎时不可回纳。

4.4.3注意脊椎骨折者不得轻易搬动,应把硬木板垫在担架上再将伤员搬运走。

4.4.4离断的肢体部分应收回。

4.4.5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在班组人员学习、日常演练的基本上,作业区按照计划对本处置方案组织演练、评估,确认应急处置小组人员具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具备正确施救能力。

班组人员均配备有个人防护劳保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护眼镜(面罩)等。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消除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进行事故的传达学习,吸取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做好检查确认,有序恢复生产。

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7.1事故隔离区应有警示标志并有专人看管。

4.7.2将隔离区内的无关人员快速撤出。

4.7.3除应急处置人员外,无关人员禁止进入隔离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15 1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