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094|回复: 4

“十二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征求意见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制定本纲要。
一、“十二五”期间安全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按照《“十一五”安全文化纲要》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日益浓厚,全民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大型宣教活动的持续开展,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十一五”期间,共命名全国安全社区204家、国际安全社区42家,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安全诚信企业、安全发展城市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安全生产报刊、图书、网络、音像、文艺等得到了较快发展,丰富了群众安全文化生活,促进了安全文化产业同步发展。通过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了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环境和氛围,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了文化氛围和思想保障。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安全文化建设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还没有真正树立;二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有待于提高;三是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安全文化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完善;四是安全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时期,是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安全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完成“十二五”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以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为重点,突出超前防范,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推进安全文化理论创新,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构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以文化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以安全促发展,为完成“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坚持安全文化对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诸要素的推动作用,促进建立安全生产综合防治体系。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三贴近”原则,强化全民素质工程建设。
——坚持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注重实效,注重特色,推进安全文化理论发展、创新。
——坚持利用社会资源,实施重点工程,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整体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坚持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普及安全知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三)规划目标
到“十二五”末,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设及宣教体系,完善安全文化体制机制及标准规范,基本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着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安全文化阵地建设,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富有特色和推动力的安全文化,为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和防范意识,
——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和理论创新,建立完善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广泛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大型安全宣教活动,打造品牌,提高社会影响力。
——繁荣安全文化艺创作,优化资源配置,扶持安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安全文化精品。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安全生产的形势政策宣传,深入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强化全社会安全发展的理念
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导和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
认真开展好每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 、“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示范岗”、“送安全文化到基层”等活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提高质量,培育和塑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知名安全文化活动品牌。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全社会不断宣传、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使其进一步深入人心,指导实践,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二)开展安全文化理论研究,构建安全文化理论体系,推动安全文化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整合安全生产理论研究资源,针对安全生产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专门的研究课题,加强安全生产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创建,形成以安全发展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
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强化各级政府和企业负责人安全发展的意识。各地结合实际,通过研讨会、论坛、演讲会、展览等形式,深入研究探讨安全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坚持自主研究和吸收借鉴相结合,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加大安全文化理论成果转化力度,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表彰、宣传推广机制。
(三)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强化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舆论氛围
强化主管新闻媒体的业务指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信息公开、事故快速报道制度;加强对主管报刊的审读工作,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安全生产话语权和主动权,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舆论氛围。
健全完善与外部媒体的沟通机制,坚持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正确引导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做好正面宣传,营造主流舆论,充分发挥其对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导作用。
加快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充分利用“1235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现象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监督、举报,提高举报、受理、处置效率,完善落实举报奖励制度。
(四)加大安全生产法制宣传力度,强化法治教育,提升依法治安水平
大力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五五普法”相结合,重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宣传依法治安思想,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提高安全法制意识。
加强安全生产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强化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结合事故案例,以案说法,深入剖析,教育警示人们遵章守法,依法规范全社会的安全生产行为,加快安全生产法制化进程。
(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面向全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推进安全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规范安全行为。
推动安全教育进课堂,争取将安全知识的普及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在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在高等院校开设安全文化知识选修课程,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强化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抓好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从业人员的培训,依法持证上岗。重视和发挥班组在员工教育培训中的阵地作用,加强班组安全知识、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班组职工自觉抵制“三违”行为的能力;严格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监督管理,严格特种作业人员准入条件;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规划和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分管领导干部的培训。
(六)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发挥典范作用,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完善重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组、班组长和群监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安全文化建设重点落实到班组,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组织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交流研讨,积极探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扎实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发挥各级安委会作用,加强社区安全能力建设,建立安全社区经验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重点推进企业主导型、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全社区建设;以农业生产安全为主导,推进农村安全社区建设。
积极探索制定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规范和评价体系,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
加强企业、社区、城市安全文化配套措施建设,总结宣传安全文化示范建设的经验,鼓励、引导和探索安全文化示范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
(七)大力发展安全文化产业,加强宣教阵地建设,促进安全文化繁荣发展
大力培育安全文化产业,繁荣安全文艺创作。鼓励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安全文化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文艺团体、中介机构、文化公司等参与安全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加快出版发行可读可视性强的安全文化产品,促进原创性安全文化作品创作;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文艺团体开展文艺巡演等活动;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兴办公益性安全文化事业,促进安全文化市场繁荣。
推进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推进落实国家级安全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鼓励重点行业、地区、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场馆和宣传教育展厅;积极推进各级地方建立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主题街道,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快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依托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安全生产宣教网等,打造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网络阵地,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强政府组织引导,加大安全文化的投入力度,以重点工程的实施推动“十二五”安全文化建设各项目标的落实。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
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班组,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建立安全生产诚信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在重点行业(领域)选树一批各具特色、富有社会影响力的示范企业,鼓励各地开展区域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引导各单位开展先进班组、优秀班组长推优评先活动,构建国家、地区、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过现场会、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安全文化、企业班组建设的典型经验,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创新和持续改进,强化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到2012年,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审体系基本完善,信息化共享平台基本建立,形成安全文化的知名品牌;到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国家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500家。
(二)安全社区建设工程
以安全社区建设为平台,立足安全预防,建立全面事故预防长效机制,提高社区成员预防和应对事故与伤害的能力。实施社区环境安全保障建设,提高社区安全保障能力;实施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减少事故与伤害的发生,降低损失;关注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关注员工8小时以外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为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重点推进以企业安全为主的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和以农业生产安全为主的农村安全社区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安全社区600家。
(三)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继续推进和落实《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国家安全生产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使广大受众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各类安全事故,模拟演练事故预防和施救方法,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融科学性、知识性、直观性、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有效提高从业人员、学生、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利用该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各地区、各行业建设各自的安全实践教育基地。到2015年,建设10个以上煤矿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20个以上安全教育示范基地。
(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程
总结各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制定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总体规划,到2012年,形成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和创建标准,到2015年,建成30个以上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五)安全培训教育工程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研究开发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员的培训教材,注重加强农民工、企业班组培训教材以及多媒体教材的开发,逐步形成以文字、音像、多媒体软件等为载体,质量较高、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体系;加快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健全安全培训师资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逐步构建与安全生产相适应、覆盖全国、功能完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提升安全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推进将安全文化、安全工程等设为一级学科,推动建立安全生产博士点和博士科研流动站,培养高层次的安全专业人才;积极推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全员整体安全素质,为安全生产提供人才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各省(区、市)、各中央企业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适合自身的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并定期评估检查、考核督促,积极交流经验。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大力指导辖区内各类企业,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设立安全文化建设的专业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创新机制,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标准体系
建立和完善相关机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积极与各级政府和企业交流,根据不同行业的性质、特点,指导企业建立相应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确立标准化评价体制,完善安全培训质量考核体系。着力研究现实条件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新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职工的行为规律及各类事故中的人为因素,通过对理论和实践工作的科学分析和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内容和方法。
(三)加大投入,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经费保障体系
拓宽安全文化建设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措施,为公益性的安全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确保安全文化研究、传播、教育等活动有效、高效、长效地进行。加快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尽快落实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督促各企业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更好地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工作氛围。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安全文化宣教人员素质
充分利用科研院校、企业、社会组织的专家资源,建立安全文化专家队伍。加强对安全文化宣教队伍的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理论以及安全文化宣教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工作方法,提高宣传教育工作能力。提高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运用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
(五)全面整合资源,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系统内部安全文化骨干单位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引领作用,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安全生产类报刊网络、安全文艺团体、宣教机构等要协作配合,形成联动机制,积极投入安全文化宣传和建设。
调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参与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和安全文化建设咨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进程。
鼓励中介机构、社会团体进行安全文化活动,组织策划安全产品开发,形成多层次、全社会参与的安全文化宣传队伍。规范安全文化市场,满足全社会对安全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把握国际安全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学习借鉴国外安全文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组织举办安全文化建设国际研讨会,积极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先进的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和做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半天好像全是废话
发表于 2011-1-13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大空!
发表于 2011-1-13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语言 全部这样的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2-22 14: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