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965|回复: 6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1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设备本身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标准设备是否由具有生产资质的专业工厂所生产、制造;特种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使用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或许可证。

  2)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阻火器、防爆阀等。

  3)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如超限报警、故障报警、状态异常报警等。

  4)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5)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投入,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全装置。

  1.2专业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化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有足够的强度。密封安全可靠。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配套。适用性强

  2)机械加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可以根据以下的标准、规程进行查对。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磨削机械安全规程。剪切机械安全规程。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电机外壳防护等级。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定。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1.3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紧密结合工艺的要求和生产环境的状况来进行,一般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识别:

  1)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工作时,对电气设备的相应要求是否满足。

  2)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防爆电器的防爆等级。

  3)电气设备是否为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

  4)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

  5)电气火花引燃源。

  6)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靠。

  7)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和设施是否符合规定。

  8)防静电、防雷击等电气连结措施是否可靠。

  9)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程度。

  10)事故状态下的照明、消防、疏散用电及应急措施用电的可靠性。

  11)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如不间断电源、冗余装置等。

  1.4特种机械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起重机械有关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原理对于起重机械都适用,这些基本原理有: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该良好,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所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而且进行例行检查,以保证其完整性。应使用正确设备。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1)翻倒:由于基础不牢、超机械工作能力范围运行和运行时碰到障碍物等原因造成;

  (2)超载:超过工作载荷、超过运行半径等;

  (3)碰撞:与建筑物、电缆线或其他起重机相撞;

  (4)基础损坏:设备置放在坑或下水道的上方,支撑架未能伸展,未能支撑于牢固的地面;

  (5)操作失误:由于视界限制、技能培训不足等造成;

  (6)负载失落:负载从吊轨或吊索上脱落。

  2)厂内机动车辆厂内机动车辆应该制造良好、没有缺陷,载重量、容量及类型应与用途相适应。车辆所使用的动力的类型应当是经过检查的,因为作业区域的性质可能决定了应当使用某一特定类型的车辆。在不通风的封闭空间内不宜使用内燃发动机的动力车辆,因为要排出有害气体。车辆应加强维护,以免重要部件(如刹车、方向盘及提升部件)发生故障。任何损坏均需报告并及时修复。操作员的头顶上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应按制造者的要求来使用厂内机动车辆及其附属设备。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1)翻倒:提升重物动作太快,超速驾驶,突然刹车,碰撞障碍物,在已有重物时使用前铲,在车辆前部有重载时下斜坡,横穿斜坡或在斜坡上转弯、卸载,在不、适的路面或支撑条件下运行等,都有可能发生翻车。

  (2)超载:超过车辆的最大载荷。

  (3)碰撞:与建筑物、管道、堆积物及其他车辆之间的碰撞。

  (4)楼板缺陷:楼板不牢固或承载能力不够。在使用车辆时,应查明楼板的承重能力(地面层除外)。

  (5)载物失落:如果设备不合适,会造成载荷从叉车上滑落的现象。

  (6)爆炸及燃烧:电缆线短路、油管破裂、粉尘堆积或电池充电时产生氢气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导致爆炸及燃烧。运载车辆在运送可燃气体时,本身也有可能成为火源。

  (7)乘员:在没有乘椅及相应设施时,不应载有乘员。

  3)传送设备最常用的传送设备有胶带输送机、滚轴和齿轮传送装置,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1)夹钳:肢体被夹入运动的装置中;

  (2)擦伤:肢体与运动部件接触而被擦伤;

  (3)卷人伤害:肢体绊卷到机器轮子、带子之中;

  (4)撞击伤害:不正确的操作或者物料高空坠落造成的伤害。

  1.5 锅炉及压力容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锅炉压力容器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公用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有机载热体炉和压力管道。我国政府将锅炉、压力容器、有机载热体炉和压力管道等定为特种设备,即在安全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国家对其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等各环节,实行国家劳动安全监察。

  l)锅炉及有机载热体炉锅炉和有机载热体炉都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其功能是用燃料燃烧(或其他方式)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或有机载热体,以获得规定参数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热油等。锅炉的分类方法较多,按用途可分为工业锅炉、电站锅炉、船舶锅炉、机车锅炉等;按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可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亚临界压力锅炉和超临界压力锅炉。

  2)压力容器广义上的压力容器就是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因此广义上的压力容器包括压力锅、各类储罐、压缩机、航天器、核反应罐、锅炉和有机载热体炉等。但为了安全管理上的便利,往往对压力容器的范围加以界定。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中规定,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容积大于或等于25L,且最高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不小于20L.MPa的容器为压力容器。因此,狭义的压力容器不仅不包括压力很小、容积很小的容器,也不包括锅炉、有机载热体炉、核工业的一些特殊容器和军事上的一些特殊容器。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也很多,按设计压力的大小分为常压容器、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根据安全监察的需要分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和第三类压力容器。

  3)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用于输送介质,可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管道。压力管道的分类方法也较多,按设计压力的大小分为真空管道、低压管道、中压管道和高压管道,从安全监察的需要分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锅炉与压力容器的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锅炉压力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承压元件的失效、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三类(种)。由于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或(和)承压元件的失效,使锅炉压力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失控,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锅炉压力容器失效有泄漏和破裂爆炸。所谓泄漏是指工作介质从承压元件内向外漏出或其他物质由外部进入承压元件内部的现象。如果漏出的物质是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不仅可以造成热(冷)伤害,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腐蚀或环境污染。所谓破裂爆炸是承压元件出现裂缝、开裂或破碎现象。承压元件最常见的破裂形式有韧性破裂、脆性破裂、疲劳破裂、腐蚀破裂和蠕变破裂等。

  1.6 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主要的登高装置有:梯子、活梯、活动架,脚手架(通用的或塔式的),吊笼、吊椅,升降工作平台,动力工作平台。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1)登高装置自身结构方面的设计缺陷;

  2)支撑基础下沉或毁坏;

  3)不恰当地选择了不够安全的作业方法;

  4)悬挂系统结构失效;

  5)因承载超重而使结构损坏Z

   6)因安装、检查、维护不当而造成结构失效;

  7)因为不平衡造成的结构失效;

  8)所选设施的高度及臂长不能满足要求而超限使用;

  9)由于使用错误或者理解错误而造成的不稳;

  10)负载爬高;

  11)攀登方式不对或脚上穿着物不合适、不清洁造成跌落;

  12)未经批准使用或更改作业设备;

  13)与障碍物或建筑物碰撞;

  14)电动、液压系统失效;

  15)运动部件卡住。

  下面选择几种装置说明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其他有关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可查阅相关的标准规定。

  1)梯子

  (l)首先,考虑有没有更加稳定的其他代用方法,要考虑:工作的性质及持续的时间,作业高度,如何才能达到这一高度,在作业高度上需要何种装备及材料,作业的角度及立脚的空间以及梯子的类型及结构;

  (2)用肉眼检查梯子是否完好而且不滑;

  (3)在高度不及5且需要用登高设备时,由一个人检查梯子顶部的防滑保障设施,由另一人检查梯子底部或腿的防滑措施;

  (4)要保证由梯子登上作业平台时或者到达作业点时,其踏脚板与作业点的高度相同,而梯子应至少高过这一点1,除非有另外的扶手;

  (5)在每间隔9时,应设有一个可供休息的立足点;

  (6)梯子正确的立足角,大致是75“(相当于水平及垂直长度的比例为14);

  (7)梯子竖框应当平衡,其上、下两方的支持应当合适;

  (8)梯子应定期检查,除了在标志处外,不应喷漆;

  (9)不能修复再使用的梯子应当销毁;

  (10)金属的(或木头已湿的)梯子导电,不应当置于或者拿到靠近动力线的地方。

  2)通用脚手架常用的脚手架有3种主要类型,其结构是由钢管或其他型材做成,这3种类型是:

  (l)独立扎起的脚手架,它是一个临时性的结构,与它所靠近的结构之间是独立的,如系于另一个结构也仅是为了增加其稳定性;

  (2)要依靠建筑物(通常是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来提供结构支撑的脚手架;

  (3)鸟笼状的脚手架,它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空间较大,有一个单独的工作平台,通常是用于内部工作的。

  安装及使用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1)设计的机构要能保证其承载能力;

  (2)基础要能保证承担所加的载荷;

  (3)脚手架结构元件的质量及保养情况良好;

  (4)脚手架的安装是由有资格的人或者是在其主持下完成的,其安装与设计相一致、设计与要求的负载相一致,符合有关标准;

  (5)所有的工作平台应铺设完整的地板,在平台的边缘应有扶手、防护网或者其他防止坠落的保护措施,防止人员或物料从平台上落下;

  (6)提供合适的、安全的方法,使人员、物料等到达工作平台;

  (7)所有置于工作平台上的物料应安全堆放,且不能超载;

  (8)对于已完成的结构,未经允许不应改动;

  (9)对结构要有检查,首次是在建好之后,然后是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通常是周检,检查的详情应有记录并予以保存。

  3)升降工作平台一般来讲,此类设施由3部分组成:

  (l)柱或塔:用来支持平台或箱体;(2)平台:用来载人或设备;(3)底盘:用来支持塔或者柱。

  升降工作平台在安装及使用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1)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安装、使用或拆卸设备;

  (2)要按照制造商的说明来检查、维护及保养设备;

  (3)要有水平的、坚实的基础面,在有外支架时,在测试及使用前,外支架要伸开;

  (4)只有经过认证的人员才能从事维修及调试工作;

  (5)设备的安全工作载荷要清楚标明在操作人员容易看见的地方,不允许超载;

  (6)仅当有足够空间时,才能启动升降索;

  (7)作业平台四周应有防护栏,并提供适当的进出装置;

  (8)只能因紧急情况而不是工作目的来使用应急系统;

  (9)使用地面围栏,禁止未经批准人员进入作业区;

  (10)要防止接触过顶动力线,为此要事先检查,并与其保持规定的距离。

  1.7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包装的结构是否合理、有一定的强度,防护性能是否好。包装的材质、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是否与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以便于装卸、运输和储存。

  2)包装的构造和封闭形式是否能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的各种作业风险,不应因温度、湿度或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撒)漏,包装表面不允许粘附有害的危险物质。

  3)包装与内装物直接接触部分,是否有内涂层或进行防护处理,包装材质是否与内装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危险产物或导致削弱包装强度。内容器是否固定。

4)盛装液体的容器是否能经受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压力。灌装时是否留有足够的膨胀余量(预留容积),除另有规定外,能否保证在温度55 时,内装液体不致完全充满容器。

  5)包装封口是否根据内装物性质采用严密封口、液密封口或气密封口。

  6)盛装需浸湿或加有稳定剂的物质时,其容器封闭形式是否能有效地保证内装液体(水、溶剂和稳定剂)的百分比,在贮运期间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以内。

  7)有降压装置的包装,其排气孔设计和安装是否能防止内装物泄漏和外界杂质进入,排出的气体量不得造成危险和污染环境。

  8)复合包装的内容器和外包装是否紧密贴合,外包装是否有擦伤内容器的凸出物。

  9)盛装爆炸品包装的附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盛装液体爆炸品容器的封闭形式,是否具有防止渗漏的双重保护;

  (2)除内包装能充分防止爆炸品与金属物接触外,铁钉和其他没有防护涂料的金属部件是否能穿透外包装;

  (3)双重卷边接合的钢桶,金属桶或以金属做衬里的包装箱是否能防止爆炸物进入隙缝。钢桶或铝桶的封闭装置是否有合适的垫圈;

  (4)包装内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包括内容器,必须衬垫受实,在运输中不得发生危险性移动。

  (5)盛装有对外部电磁辐射敏感的电引发装置的爆炸物品,包装应具备防止所装物品受外部电磁辐射源影响的功能。

  2、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危险物品、工业噪声与振动、温度与湿度和辐射等。

  2.1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生产中的原料、材料、半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贮运中的物质分别以气、液、固态存在,它们在不同的状态下分别具有相对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物质固有的危险特性是进行危险识别、分析、评价的基础。

  危险物品的识别应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识别。

  物质特性可从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获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由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理化特性、毒理学资料、稳定性和反应活性16项内容构成。

  进行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性识别与分析时,危险物品分为以下9类:

  (1)易燃、易爆物质:引燃、引爆后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由于具有迅速地释放能量的能力产生危害,或者是因其爆炸或燃烧而产生的物质造成危害(如有机溶剂)。

  (2)有害物质:人体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咽下后,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3)刺激性物质:对皮肤及呼吸道有不良影响(如丙烯酸酯)的物质。有些人对刺激性物质反应强烈,且可引起过敏反应。

  (4)腐蚀性物质:用化学的方式伤害人身及材料的物质(如强酸、碱)。

  腐蚀性物质的危险有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化学灼伤。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皮肤、眼睛或进入呼吸系统、食道而引起表皮组织破坏,甚至死亡;二是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物质表面如设备、管道、容器等而造成腐蚀、损坏。

  腐蚀性物质可分为无机酸、有机酸、无机碱、有机碱、其他有机和无机腐蚀物质等五类。腐蚀的种类则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两大类。

  腐蚀的危险与有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腐蚀造成管道、容器、设备、连接部件等损坏,轻则造成跑、冒、滴、漏,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缓慢泄漏,重则由于设备强度降低发生裂破,造成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大量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或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腐蚀使电气仪表受损,动作失灵,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产生电火花导致事故发生。

  腐蚀性介质对厂房建筑、基础、构架等会造成损坏,严重时可发生厂房倒塌事故。

  当腐蚀发生在内部表面时,肉眼不能发现,会形成更大的隐患,如石油化工设备由于测厚漏项而造成设备或管道破裂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5)有毒物质:以不同形式干扰。妨碍人体正常功能的物质,它们可能加重器官(如肝脏、肾)的负担,如氯化物溶剂及重金属(如铅)。

  有毒物质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如下:

  毒物是指以较小剂量作用于生物体能使生理功能或机体正常结构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的物质。毒性物质的毒性与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和化学结构等有关,一般而言,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因其进入体内溶于体液、血液、淋巴液、脂肪及类脂质的数量多、浓度大,生化反应强烈所致;挥发性强的毒物,挥发到空气中的分子数多,浓度高,与身体表面接触或进入人体的毒物数量多,毒性大;物质分子结构与其毒性也存在一定关系,如脂肪族烃系列中碳原子数越多,毒性越大;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化学流行性(毒性)较大。

  工业毒物按化学性质分类,在物质危险识别过程中是经常采用的分类方法,工业毒物的基本特性可以查阅相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工业毒物的危害程度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分为:—— 极度危害;—— 高度危害;—— 中度危害;—— 轻度危害。

  列入我国国家标准中的常见毒物有56种,其中13种,26种,12种,5种。

  工业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情况、慢性中毒患病情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于2003624联合公告了2003年第2号《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共收录了335种剧毒化学品。

  (6)致癌、致突变及致畸物质:阻碍人体细胞的正常发育生长,致癌物造成或促使不良细胞(如癌细胞)的发育,造成非正常胎儿的生长,产生死婴或先天缺陷;致突物干扰细胞发育,造成后代的变化。

  (7)造成缺氧的物质:蒸气或其他气体,造成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减少或者阻碍人体有效地吸收氧气(如二氧比碳、一氧化碳及氰化氢)。

  (8)麻醉物质:如有机溶剂等,麻醉作用使使脑功能下降。

  (9)氧化剂:在与其他物质,尤其是易燃物接触时导致放热反应的物质。

  GB 136909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145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含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

  2)生产性粉尘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粉尘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导致肺病。尘肺病是无法治愈的职业病;粉尘还会引起刺激性疾病、急性中毒或癌症;爆炸性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爆炸下限浓度)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

  生产性粉尘主要产生在开采、破碎、粉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除尘等生产过程。对其识别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分析可能产生的粉尘种类和部位。用已经投产的同类生产厂、作业岗位的检测数据或模拟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类比识别。分析粉尘产生的原因,粉尘扩散传播的途径,作业时间,粉尘特性来确定其危害方式和危害范围。

  爆炸性粉尘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之后,会扬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扩大伤害。与气体爆炸相比,易于造成不完全燃烧,从而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爆炸性粉尘的识别。形成爆炸性粉尘的4个必要条件: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粉尘的形状与表面状态;粉尘中的水分。

  可以依此来辩识是否为爆炸性粉尘。

  注:固体可燃物及某些常态下不燃的物质如金属、矿物等经粉碎达到一定程度成为高度分散物系,具有极高的比表面自由焓,此时表现出不同于常态的化学活性……爆炸性粉尘爆炸的条件为:可燃性和微粉状态;在空气中(或助燃气体)搅拌,悬浮式流动;达到爆炸极限;存在点火源。

  2.2工业噪声与振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噪声能引起职业性噪声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严重的会导致事故发生。

  工业噪声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等三类。

  噪声危害的识别主要根据已掌握的机械设备或作业场所的噪声确定噪声源、声级和频率。

  振动危害有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可导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

  振动危害的识别则应先找出产生振动的设备,然后根据国家标准,参照类比资料确定振动的危害程度。

  2.3温度与湿度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温度、湿度的危险、危害主要表现为。高温除能造成灼伤外,高温、高湿环境影响劳动者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当热调节发生障碍时,轻者影响劳动能力,重者可引起别的病变,如中暑。水盐代谢的失衡可导致血液浓缩、尿液浓缩、尿量减少,这样就增加了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严重时引起循环衰竭和热痉挛。在比较分析中发现,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发病率较高,而且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高温还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内能力降低,有导致工伤事故的危险。低温可引起冻伤……温度急剧变化时,因热胀冷缩,造成材料变形或热应力过大,会导致材料破坏,在低温下金属会发生晶型转变,甚至引起破裂而引发事故。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材料的腐蚀。高温环境可使火灾危险性增大。

  2)生产性热源主要有:工业炉窑,如冶炼炉、焦炉、加热炉、锅炉等。电热设备,如电阻炉、工频炉等。高温工件(如铸锻件)、高温液体(如导热油、热水)等。高温气体,如蒸汽、热风、热烟气等。

  3)温度、湿度危险、危害的识别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生产过程的热源、发热量、表面绝热层的有无,表面温度,与操作者的接触距离等情况。是否采取了防灼伤、防暑、防冻措施,是否采取了空调措施。是否采取了通风(包括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换气措施,是否有作业环境温度、湿度的自动调节、控制。

  2.4辐射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化学反应、金属加工、医疗设备、测量与控制等领域,接触和使用各种辐射能的场合越来越多,存在着一定的辐射危害。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γ粒子和中子、x粒子)和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射频电磁波、微波等)两类。

  电离辐射伤害则由αβxγ粒子和中子极高剂量的放射性作用所造成。

  射频辐射危害主要表现为射频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两个方面。

  3、与手工操作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在从事手工操作,搬、举、推、拉及运送重物时,有可能导致的伤害有:椎间盘损伤,韧带或筋损伤,肌肉损伤,神经损伤,雄气,挫伤、擦伤、割伤等。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分述如下:

  1)远离身体躯干拿取或操纵重物;

  2)超负荷的推、拉重物;

  3)不良的身体运动或工作姿势,尤其是躯干扭转、弯曲、伸展取东西;

  4)超负荷的负重运动,尤其是举起或搬下重物的距离过长,搬运重物的距离过长;

  5)负荷有突然运动的风险;

  6)手工操作的时间及频率不合理;

  7)没有足够的休息及恢复体力的时间;

  8)工作的节奏及速度安排不合理。

  4、运输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贮存和运输是企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些物质中,有不少是易燃、可燃等危险品,一旦发生事故,必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分述如下。

  1)爆炸品贮运危险因素识别

  (1)爆炸品的危险特性

  敏感易爆性通常能引起爆炸品爆炸的外界作用有热、机械撞击、摩擦、冲击波、爆轰波、光、电等。某一爆炸品的起爆能越小,则敏感度越高,其危险性也就越大。

  遇热危险性爆炸品遇热达到一定的温度即自行着火爆炸。一般爆炸品的起爆温度较低,如雷汞为165、苦味酸为200

  机械作用危险性爆炸品受到撞击、震动、摩擦等机械作用时就会爆炸着火。

  静电火花危险爆炸品是电的不良导体。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一旦发生静电放电会引起爆炸。

  火灾危险绝大多数爆炸都伴有燃烧。爆炸时可形成数千度的高温,会造成重大火灾。

  毒害性绝大多数爆炸品爆炸时会产生COCO2NONO2HCNN2等有毒或窒息性气体,从而引起人体中毒、窒息。

  (2)爆炸品贮运危险因素识别

  从单个仓库中最大允许贮存量的要求进行识别;

  从分类存放的要求方面去识别;

  从装卸作业是否具备安全条件的要求去识别;

  从铁路运输的安全要求是否具备进行识别;

  从公路运输的安全条件是否具备进行识别;

  从水上运输的安全条件是否具备进行识别;

  从爆炸品贮运作业人员是否具备资质、知识进行识别。

  2)易燃液体贮运危险因素识别

  (1)易燃液体的分类

  根据易燃液体的贮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版)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闪点<28;乙类:28闪点<60;丙类:闪点60

  根据易燃液体闪点高低,依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将易燃液体按闪点分为下列三类:第1类:低闪点液体,闪点<-18;第2类: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第3类:高闪点液体23

  (2)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

  易燃性闪点越低,越容易点燃,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易产生静电易燃液体中多数都是电介质,电阻率高,易产生静电积聚,火灾危险性较大。

  流动扩散性

  (3)易燃液体贮运危险因素识别

  整装易燃液体的贮存危险识别

  A、从易燃液体的贮存状况、技术条件方面去识别其危险性;

  B、从易燃液体贮罐区、堆垛的防火要求方面去识别其危险性。

  散装易燃液体贮存危险识别散装易燃液体贮存危险的识别,宜从防泄漏、防流散,防静电、防雷击、防腐蚀、装卸操作、管理等方面识别其危险性。

  整装易燃液体运输危险识别

  a.整装易燃液体运输危险的识别主要包括以下4类:装卸作业中的危险。公路运输中的危险。铁路运输中的危险。水路运输中的危险。

  b.整装易燃液体水路运输危险的识别主要应从装载量、配装位置、桶与桶之间、桶与舱板和舱壁之间的安全要求方面进行识别。

  散装易燃液体运输危险识别

  a.公路运输防泄漏、防溅洒、防静电、防雷击、防交通事故及装卸操作等方面去识别;

  b.铁路运输的编组隔离、溜放连挂、运行中的急刹车、安全附件、装卸操作方面的危险识别;

  c.水路运输的危险识别;

  d.管道输送的危险识别。

  3、易燃物品贮运危险识别

  (1)易燃物品的分类易燃物品包括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种类繁多、数量极大,根据其燃点的高低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

  自燃物品根据氧化反应速度和危险性大小分成一级自燃物品和二级自燃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按其遇水受潮后发生化学反应的激烈程度产生可燃气体和放出热量的多少分成一级遇湿易燃物品和二级遇湿易燃物品。

  (2)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

  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为:

  a.燃点低;

  b.与氧化剂作用易燃易爆;

  c.与强酸作用易燃易爆;

  d.受摩擦撞击易燃;

  e.本身或其燃烧产物有毒;

  f.阴燃性。

  自燃物品不需外界火源,会在常温空气中由物质自发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放出热量,如果散热受到阻碍,就会蓄积而导致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燃烧。其自行的放热方式有氧化热、分解热、水解热、聚合热、发酵热等。

  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为:

  a.活泼金属及合金类、金属氢化物类、硼氢化物类、金属粉末类的物品遇湿反应剧烈放出H2和大量热,致使H2燃烧爆炸;

  b.金属碳化物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如K4CNa4CCa2CAl4C3等遇温会放出C2H2CH4等极易着火爆炸的物质;

  c.金属磷化物与水作用会生成易燃、易爆、有毒的PH3

  d.金属硫化物遇湿会生成有毒的可燃的H2S气体;

  e.生石灰、无水氯化铝、过氧化钠、苛性钠、发烟硫酸、氯磺酸、三氯化磷等遇水会放出大量热,会将邻近可燃物引燃。

  4、毒害品贮运危险识别

  (1)毒害品的分类

  无机剧毒、有毒物品

  a.氰及其化合物,如KCNNaCN等;

  b.砷及其化合物,如As2O3等;

  c.硒及其化合物,如SeO2等;

  d.汞、锑、铍、氟、铯、铅、钡、磷、碲及其化合物。

  有机剧毒、有毒物品

  a.卤代烃及其卤化物类,如氯乙醇、二氯甲烷等;

  b.有机金属化合物类,如二乙基汞、四乙基铅等;

  c.有机磷、硫、砷及腈、胺等化合物类,如对硫磷、丁腈等;

  d.某些芳香环、稠环及杂环化合物类,如硝基苯、糠醛等;

  e.天然有机毒品类,如鸦片、尼古丁等;

  f.其它有毒品,如硫酸二甲酯、正硅酸甲酯等。

  (2)毒害品的危险特性毒害品的危险特性主要是:

  氧化性在无机有毒物品中,汞和铝的氧化物大都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物质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并产生毒性极强的气体。

  遇水、遇酸分解性大多数毒害品遇酸或酸雾分解并放出有毒的气体,有的气体还具有易燃和自燃危险性,有的甚至遇水会发生爆炸。

  遇高热、明火、撞击会发生燃烧爆炸芳香族的二硝基氯化物、萘酚、酚钠等化合物遇高热、撞击等都可能引起爆炸并分解出有毒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

  闪点低、易燃目前列入危险品的毒害品共536种,有火灾危险的为476种,占总数的89%,而其中易燃烧液体为236种,有的闪点极低。

  遇氧化剂发生燃烧爆炸大多数有火灾危险的毒害品,遇氧化剂都能发生反应,此时遇火就会发生燃烧爆炸。

  (3)毒害品的贮存危险识别

  贮存技术条件方面的危险因素,有:

  a.是否针对毒害品具有的危险特性,如易燃性、腐蚀性、挥发性、遇湿反应性等采取相应的措施;

  b.是否采取分离储存、隔开储存和隔离储存的措施;

  c.毒害品包装及封口方面的泄漏危险;

  d.贮存温度、湿度方面的危险;

  e.操作人员作业中失误等危险因素;

  f.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品浓度方面的危险。

  贮存毒害物品库房的危险因素识别,有:

  a.防火间距方面的危险因素;

  b.耐火等级方面的危险因素;

  c.防爆措施方面的危险因素;

  d.潮湿的危险因素;

  e.腐蚀的危险因素;

  f.疏散的危险因素;

  g.占地面积与火灾危险等级要求方面的危险因素。

  (4)毒害品运输危险识别

  毒害品配装原则方面的危险因素;

  毒害品公路运输方面的危险因素;

  毒害品铁路运输方面的危险因素;a.溜放的危险;b.连挂时的速度的危险;c.编组中的危险。

  毒害品水路运输方面的危险因素a.装载位置方面的危险;b.容器封口的危险;c.易燃毒害品的火灾危险。

  5、建筑和拆除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建筑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在建筑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集中于四害,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伤害。建筑行业还存在职业卫生问题,首先是尘肺病,此外还有因寒冷、潮湿的工作环境导致的早衰、短寿,因过热气候。长期户外工作导致的皮肤癌,因重复的手工操作过多导致的外伤,以及因噪声造成的听力损失。

  2、拆除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在拆除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是建筑物、构筑物过早倒塌以及从工作地点和进入通道上坠落,根本原因是工作不按严格、适用的计划和程序进行。

  6、矿山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在矿山作业中,五种最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依次为材料搬运、人员滑跌或坠落、机械设备、拖曳和运输、坍塌和滑坡,这五类危险、有害因素占全部危险、有害因素的80%,其余20%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矿井火灾、瓦斯或粉尘爆炸、水危害、炸药和爆破事故、中毒和窒息等。

  1、材料搬运当工人在移动、提举、搬运、装载和存放材料、供应品、矿石或废料时发生的事故,主要是使用不安全的工作方法和判断失误引起的。对工人加强安全培训I和教育,使用正确的提举、装载和搬运技术是防止这些作业事故的最有效方法。在地下矿井、地面矿场以及选矿厂中搬运事故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故之一。

  在矿山作业中,特别容易发生材料运输事故的作业有。井下的巷道支护及支护拆除作业。井下的工作面支护和支护拆除作业。材料、矿石的装卸作业。材料、矿石的运输作业。掘进作业。开采作业。狭窄空间的其他作业。

  2、人员滑跌或坠落人员滑跌或坠落也是采矿业中容易发生的事故之一。进行作业安全教育,检查作业场所的管理和防护措施等情况,是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容易发生人员滑跌和坠落的场所主要有。露天矿山的台阶。立井或斜井的人行道。立井或斜井的平台。露天矿山的行人坡道。积水的采、掘工作面。倾角较大的采、掘工作面。

  3、机械伤害在操作机器、移动设备、用机械运输、在机械周围工作时发生的事故占伤残事故的第三位,这类事故既普遍又严重。随着采矿工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型和重型机械进入采矿场所,机械对其操作和周围人员伤害的可能性在增大。因此对工人进行细致的操作规程培训,使他们获得必要的能力和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作业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查和维护,以确保任何外露的转动部件都得到妥善的防护、机械的任何部分完好无缺陷,也是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

  4、拖曳伤害在各类运输设备上都可能发生,如胶带输送机、链条输送机、轨道矿车、提升运输机、卡车和其他车辆等。对工人进行安全运输作业教育,以及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和维修是控制这类危险所必需的。

  5、岩层坍塌岩层坍塌包括:巷道的片帮和冒顶、露天工作面的片帮、矿井工作面的片帮和冒顶、露天的滑坡等。

  片帮和冒顶是地下开采中最严重的事故,也是最普遍的事故之一。片帮和滑坡事故也发生在露天矿场和采石场。在选择井下峒室或巷道的顶板和测壁的支护材料时,必须使支护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并适应岩石的特性,才能达到控制岩石片帮、冒顶的作用。安全教育、技术检查和安全可靠的坑项支撑施工方法对减少这类事故都是十分重要的。

  6、瓦斯和粉尘爆炸在煤炭开采构成中,特别是在井下采煤过程中,易燃和爆炸性煤尘、瓦斯的危害始终存在。瓦斯或煤尘爆炸事故一旦发生,一般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是十分重要的。

  防止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是:防止瓦斯和煤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和严格控制引爆源。较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场所(地点)主要有。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上(下)隅角。高瓦斯煤层的煤巷掘进工作面。井下工作面的采空区。高瓦斯煤层工作面的冒落区。发生瓦斯突出后的瓦斯积聚区。井下独头掘进煤巷工作面。通风不良的井下其他场所。出现逆温气候条件时的深凹露天采煤工作面。

  7、矿井水灾水的涌入是井下作业区灾难性事故,加强井下的探水和堵水、小煤矿及废井的管理和控制是控制这种事故的主要办法。

  8、爆炸事故每个矿山应以国家法规为根据,对炸药制订出妥善的安全规划,以及在有语气或煤尘危险区域进行爆破时的预防措施。

  在潮湿的或含有某种爆炸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的电气或电气设备是危险因素,电气设备和装置的设计须符合特殊的安全规定。

  9、其他风险因素手工工具使用不当,物件或材料跌落,气焊和电弧焊或切割,酸性或碱性物质的灼伤,飞溅颗粒物等。

  7、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2、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3、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4、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5、工艺过程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a.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进行考查。例如是否采用无害化工艺技术,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并实现过程自动化等,否则就可能存在危险。

  b.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来预防或消除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例如是否设置安全阀、防爆阀(膜);是否有有效的泄压面积和可靠的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漏电保护装置等。

  c.当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例如是否设置防火堤、涂防火涂料;是否是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厂房;防火间距、通风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等;是否以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是否采取了减震、消声和降温措施等。

  d.当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如是否实行遥控、设隔离操作室、安全防护罩、防护屏、配备劳动保护用品等。

  e.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对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如锅炉极低水位时停炉联锁和冲剪压设备光电联锁保护等。

  f.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如厂内铁路或道路交叉路口、危险品库、易燃易爆物质区等。

  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可利用各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例如原劳动部曾会同有关部委制定了冶金、电子、化学、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塑料、纺织、建筑、水泥、制浆造纸、平板玻璃、电力、石棉、核电站等一系列安全规程、规定,评价人员应根据这些规程、规定、要求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如涂装作业安全、焊接与切割安全、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等对相应的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

  a.以化工、石油化工为例,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性识别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在不稳定物质的工艺过程,这些不稳定物质有原料、中间产物、副产物品、添加物或杂质等。含有易燃物料而且在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工艺过程。含有易燃物料且在冷冻状况下运行的工艺过程。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接近爆炸性混合物的工艺过程。有可能形成尘、雾爆炸性混合物的工艺过程。有剧毒、高毒物料存在的工艺过程。储有压力能量较大的工艺过程。

  b.对于一般的工艺过程也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性识别……能使危险物的良好防护状态遭到破坏或者损害的工艺。工艺过程参数(如反应的温度、压力、浓度、流量等)难以严格控制并可能引发事故的工艺。工艺过程参数与环境参数具有很大差异,系统内部或者系统与环境之间在能量的控制方面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的工艺。一旦脱离防护状态后的危险物会引起或极易引起大量积聚的工艺和生产环境,例如含危险气、液的排放,尘、毒严重的车间内通风不良等。有产生电气火花、静电危险性或其他明火作业的工艺,或有炽热物、高温熔融物的危险工艺或生产环境。能使设备可靠性降低的工艺过程,如低温、高温、振动和循环负荷疲劳影响等。由于工艺布置不合理较易引发事故的工艺。在危险物生产过程中有强烈机械作用影响(如摩擦、冲击、压缩等)的工艺;

  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典型的单元过程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如化工生产过程的氧化还原、硝化、电解、聚合、催化、裂化、氯化、磺化、重氮化、烷基化等;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乙烯、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等;电力生产过程的锅炉制粉系统、锅炉燃烧系统、锅炉热力系统、锅炉水处理系统、锅炉压力循环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机系统等。

  这些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已经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通过查阅均能得到。这类方法可以使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比较系统,避免遗漏。

  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是由所处理物料的危险性决定的。

  当处理易燃气体物料时要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特别是负压状态下的操作,要防止混入空气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处理易燃固体或可燃固体物料时,要防止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

  当处理含有不稳定物质的物料时,要防止不稳定物质的积聚或浓缩。

  下列单元操作有使不稳定物质积聚或浓缩的可能:蒸馏、过滤、蒸发、分筛、萃取、结晶、再循环、旋转、回流、凝结、搅拌、升温等,举例如下:

  a.不稳定物质减压蒸馏时,若温度超过某一极限值,有可能发生分解爆炸;

  b.粉末筛分时容易产生静电,而干燥的不稳定物质筛分时,细微粉尘飞扬,可能在某些部位积聚而易发生危险事故;

  c.反应物料循环使用时,可能造成不稳定物质的积聚而使危险性增大;

  d.反应液静置过程中,以不稳定物质为主的相,可能分离在上层或下层。不分层时,所含不稳定的物质也有可能在某些部位相对集中。在搅拌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等不稳定物质的反应混合物时,如果搅拌停止而处于静置状态,那么所含不稳定物质的溶液就附在壁上,若溶液蒸发,不稳定物质被浓缩,往往会成为自燃的火源;

  e.在大型设备中进行反应,如果含有回流操作时,危险物品有可能在回流操作中被浓缩;

  f.在不稳定物质的合成过程中,搅拌是重要因素。在采用间歇式的反应操作中,化学反应速度很快,在大多数情况下,加料速度与设备的冷却能力是相适应的,这时反应是一种扩散控制,应使加入的原料立刻反应掉。如果搅拌能力差,反应速度慢,加进的原料过剩,造成未反应的部分积蓄在反应系统中,若再强力搅拌,所积存的物料一齐反应,使体系的温度急剧上升而造成反应无法控制,导致事故的发生;

  g.若使含不稳定物质的物料升温,有可能引起突发性放热爆炸。如果在低温下将两种能发生放热反应的液体混合,然后再升温引发反应是很危险的。

  8、重大危险源的识别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分为2大类:

  1)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2)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发表于 2011-3-3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全面,多谢了。
发表于 2011-3-6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掌握的很全面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2-11-1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非常全
发表于 2012-11-19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发表于 2012-11-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太牛了全
发表于 2012-11-2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1-30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