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宝介绍罗店彩灯的制作技艺
兔子灯地上跑,蝴蝶灯天上飞;两条长龙灯追逐着闪亮的宝珠,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许许多多彩灯在宝山区罗店镇花神广场亮起时,市级非遗传承人朱玲宝边走边看,琢磨着还能再给彩灯翻点什么新花样。他和团队成员们制作的各色彩灯,总能在各种重要节日期间点亮罗店,让古镇焕发耀眼光彩。
每逢元宵,罗店镇都少不了精美的彩灯助阵。今年,为了让原地过年的人们一起热闹,灯会提前到了春节期间。
“彩灯里的名堂说不完”
两只栩栩如生的仙鹤互相对望,站得笔直。脚边的荷塘里,朵朵荷花亭亭盛开,有圆圆的绿叶相衬。荷塘两侧立着两座四方宝塔,塔角缀着玲珑的红灯笼。塔身里的每一层都亮着光,走马灯在里面转个不停。这活灵活现的场景,正是朱玲宝在工作室二楼主题展示区布置的一组彩灯。在他的工作室入口处,一对大型宫灯足有1.5米高,是朱玲宝正在为一场典礼制作的新作品。他告诉记者,宫灯的6个角上还要装6条龙,让整座灯更显雍容。
室内一角,一条通体金色的大龙盘绕在高大的立柱上,片片龙鳞闪着金光。打开电源,点亮满室彩灯,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朱玲宝逐个为记者介绍:“这是花篮灯,像花篮一样,演《黛玉葬花》节目用的。状元灯是大红色的,因为中状元是大喜事。那边画面留白的是还没完成的生肖灯,造型如凉亭,今年是牛年,我要把牛的图案贴上去。喜迎十九大的时候,我还特地做了一对花篮灯,用花饰象征锦绣山河,用蓝色代表长江之水。”
“彩灯里的名堂太多了,真是说也说不完。”朱玲宝感叹。
记者发现,这些彩灯都有一个特点,配色浓艳,大红大绿。朱玲宝解释说,罗店彩灯主要表现乡土民俗。再者,颜色越鲜艳,入夜亮起来才越好看。
罗店彩灯登上国际舞台
今年79岁的朱玲宝,与罗店彩灯结缘已有近四十年了。朱玲宝是罗店本地人,退休前在罗店镇文化站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看到罗店扎灯艺人苏文华、王庆华在为民间文艺年会制作罗店花灯,协助他们采购材料,有时还帮着做。两位老艺人毫不保留地向他传授技艺,朱玲宝渐渐掌握了扎制彩灯的基本方法。
朱玲宝学艺后很快拿出了成果。1988年,上海大世界举办“龙年‘沪光杯’民间彩灯大赛”,朱玲宝将传统扎灯技术进行创新设计,制作了一条能舞动的“小荷花龙灯”参赛,获得了成年组精品一等奖。1992年,朱玲宝开始为罗店元宵灯会设计制作各种彩灯。1997年,他为庆贺香港回归制作了“庆回归花灯”。此后的各种节日庆典和文化艺术节上都有他制作的彩灯展出。
三十多年来,他扎制的上万个彩灯从家门口的灯会走向上海市区,比如多伦路名人街灯会、龙华庙会等等。宝山区举办的几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也有他扎制的大荷花灯、花篮灯、圆灯亮相。
再往后,他带着彩灯前往新西兰和法国巴黎展示,让罗店彩灯登上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