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将烟台黄渤海新区确定为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的永久举办地。这是我国自2017年起对韩、对俄、对越开展渔业资源养护跨国合作以来,首个获批的永久举办地。
“这将会更高效、优质助力烟台海洋发展阔步走向深蓝,把黄海真正建设成为中韩和谐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烟台依海而生,因渔而兴, 1.2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不仅蕴藏着丰饶富美的海洋物产,也蕴藏着向海图强的城市梦想。长期以来,烟台坚持把海洋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强化海洋空间资源管控,不断蓄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烟台培育“蓝色新动能”、逐渐丰盈“蓝色粮仓”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烟台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亿元,投放水产苗种50多亿单位,持续修复渔业资源,推动海洋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修复渔业资源 连续38年增殖放流
1071.19公里的黄金海岸线,230个近海岛屿,7个天然海湾……独特的地理位置,让烟台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个,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
然而近年来,烟台也同全国乃至全球其他沿海城市一样,面临着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等有关文件精神,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促进渔业增产增收,烟台市连续多年采取人工增殖手段,修复渔业资源,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第三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上,市民在天马栈桥放鱼(资料片)。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增殖放流是国内外公认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工作的城市之一。目前,烟台已连续38年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
回望近年来烟台增殖放流工作,亮点频现,成效显著——
2019年,创办首届中国·烟台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号召全烟台市民参与渔业资源养护增殖放流活动,提升市民“养护水生生物资源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逐步将公益放流活动打造成国内知名群众性公益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推我市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鉴于活动连续成功举办,2020年,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将2020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主会场设在烟台,参与市民达7000多人次。
2021年,烟台市成功举办了第三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暨中国·烟台第三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中国·烟台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影响力。
2022年,第四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烟台和韩国全罗南道木浦市同步举行,双方共向黄海放流水生生物苗种超过200万尾……
近五年来,我市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累计2.5亿元,增殖放流鱼、虾、蟹、海蜇等6大类型21个物种的水产苗种50多亿单位,近海渔业资源得到一定程度修复。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等大宗放流物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秋季渔汛,回捕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等重要增殖放流资源已成为我市传统渔民秋汛的主要生产门路。
统计显示,2021年,全市完成渔业经济总产值1112.5亿元,水产品产量180.1万吨,渔民人均纯收入3.4万元。
携手韩国共同守护海洋渔业资源
一条条鱼苗投放入清澈的海水中,伴随着晶莹的水花,扎进水中的鱼苗逐渐向着大海深处游去……
2022年7月31日,第四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举行。中韩两方分别前往烟台黄渤海新区天马栈桥、韩国木浦市海域,共同向黄海投放水产苗种近200万尾。
在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进程中,烟台携手韩国,增殖放流工作正跨步走向“国际合作”:
2018年,首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韩国举办。2019年,第二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办。2021年,第三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以视频连线方式在烟台黄渤海新区举办。2022年,第四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中方会场再次设在烟台黄渤海新区。
烟台与韩国隔海相望,黄海是中韩两国渔民共同的作业渔场。近年来,中韩两国加强渔业合作,在黄海联合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共同守护这片海域渔业资源。
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中韩渔业协定》于2001年生效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合法渔船规范生产,违规作业逐步下降,黄海渔业生产秩序基本稳定。根据中韩渔委会达成的共识,举行中韩联合增殖放流,充分展现了中韩双方共同携手养护黄海渔业资源、共建全球海洋生态文明的正能量,将为促进黄海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两国渔业更广泛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和友谊发挥积极作用。
据介绍,在烟台举办的第三届、第四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中,中韩双方共向黄海投放绿鳍马面鲀、黑鲷、小黄鱼、梭子蟹等经济物种约300余万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带动渔民增收,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对吸引更多民众参与黄海渔业资源修复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构建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和 “海洋命运共同体”将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黄渤海新区成为我国首个永久举办地
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将烟台黄渤海新区确定为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的永久举办地。这是我国自2017年起对韩、对俄、对越开展渔业资源养护跨国合作以来,首个获批的永久举办地。
“将烟台黄渤海新区设为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永久举办地,有助于构建中韩两国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会更高效、高质地助力烟台海洋发展阔步走向深蓝,把黄海真正建设成为中韩和谐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随着两地合作的“官宣”,烟台黄渤海新区也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中韩海洋渔业合作新高地,建设海洋经济先行引领示范区。发挥中韩同属黄海、海洋经济物种相似优势,探索打造优质水产种源国际贸易服务平台,推动种业科技创新与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同时,强化对韩海洋货物、服务、投资、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水生生物卫生措施、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不断培育“蓝色新动能”。
接下来,烟台将在黄渤海新区设计建造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永久举办地地理标志,打造象征中韩渔业友好合作的城市IP,并结合烟台首届金沙滩海肠节、林牧渔业经济发展论坛、海洋文化艺术节等系列策划,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层级,努力将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打造成深化中韩合作的最佳交流平台,让烟台黄渤海新区成为“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中一张具有蓝色海洋气息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