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一号文件”开始!2023-02-14 20:23:25央视新闻
[color=rgb(245, 67, 67) !important]75人参与[color=rgb(245, 67, 67) !important]11评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13日发布,这是进入新世纪,从2004年至今,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工作的核心工作重点是什么?聚焦了哪些具体问题?我们又该怎样筑牢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为农业强国的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新闻1+1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共同关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一号文件”开始。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1.94%
Picture-in-PicturePause[size=1em]Current Time 0:12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24:08
Fullscreen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2月13日完整版《新闻1+1》 没有农业强国,也就没有整个现代化的强国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21.99%
Picture-in-PicturePlay[size=1em]Current Time 0:00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1:26
Fullscreen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刘守英: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非常重视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背景是我们的二十大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觉得是一个号角,真正建成一个农业强大的国家,我们的现代化国家建设也就能实现。另外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尽管农业占GDP的份额和占就业的份额非常之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农业的GDP份额虽然只有1%左右,但是强大的农业实际上是支撑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所以我们讲未来的100年农业强国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从今年开始。 如何看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18.59%
Picture-in-PicturePlay[size=1em]Current Time 0:00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1:24
Fullscreen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刘守英:看了整个中央一号文件后,给我内心冲击最大的内容就包括,我们要真正建成现代化的农业强国,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这给出一个强大的信号,就是如何通过科技的进步,通过我们装备能力的提升,通过我们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通过农业回报的提升,来真正建起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强国。我觉得这方面的内容表述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因为我们的农业强国一定是要跟世界可比的。这个可比性是在哪呢?就是说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就不可能真正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强国,所以我觉得这份文件实打实的点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如何看待“稳产保供”的重要性?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27.49%
Picture-in-PicturePlay[size=1em]Current Time 0:00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1:38
Fullscreen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刘守英:农业强国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就是一个国家如果自己的吃饭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的话,很难说是一个农业强国。所以我们看农业比较强的国家,它的农业保障能力和农产品的供给能力都是非常之强的。比如说像美国,农业只占1%的GDP,但是它的农产品出口是非常强的。所以我觉得中央一直强调我们的主粮一定是要装到我们自己的碗里,这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安全保障,也是一个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尽管这些年农产品的供给,我们主粮的增产一直是保持可持续性,但中央为什么要强调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我觉得主要也是因为这是个战略问题,也是一个安全问题。 为何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15.16%
Picture-in-PicturePlay[size=1em]Current Time 0:00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1:15
Fullscreen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刘守英: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这实际上体现了我们对农业概念的拓宽。粮食的安全保障是我们的基本保障,但是农业也包含非常丰富的内涵,土地能够提供的产出也是全方位的。另外,随着我们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质量需求的提高,实际上需要更多样化的食物,所以我觉得我们对土地的概念,对农业的概念,对食物的概念都需要有革命性的变化。所以我觉得今年的中央文件专门拿出一小节来讲“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我觉得这是中国要发生的一场农业概念的革命。 如何理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还需“更加注重扶志扶智”?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9.19%
Picture-in-PicturePlay[size=1em]Current Time 0:00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2:28
Fullscreen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刘守英:通过各种力量帮助我们最后的一拨绝对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我们取得了史诗般的成就,但是从客观规律来讲,从可持续性上来讲,我们现在还面临两个非常大的问题,已经脱贫的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问题。因为从贫困研究来看,一个人贫困的发生有他特殊原因的,我们通过外在的力量让他在一段时期内摆脱贫困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最终要把他彻底从贫困的陷阱里面拉出来,还需要他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一些政策、项目产业,对一些贫困人口,一段时期里摆脱贫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项目和设施的贡献是一次性的。另外,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它的规律的,需要市场的连接,需要企业家的能力,需要当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在脱贫人口如何不返贫上面临的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在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就后,还要非常客观的强调防止规模性返贫,我觉得就是实事求是,就是需要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在人的问题和产业的可持续性问题上,付出更艰巨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