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泉】
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故发生到现在已经超过半个月了。美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23日发布了初步调查报告,认为铁路轨道和机车操作人员都没有问题,最可能的原因是车轮轴承快速过热,如果不是铁路监测系统发出警报信息太迟的话,该事故本来可以100%被避免。
从迄今为止披露出的事故现场信息来看,相关的善后工作只怕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也希望当地居民的生活能够尽快回复正常。现在针对现场处置措施是否适当,是否不应该采取可控焚烧的方式,以及是否会造成长期、大面积的环境和健康损害已经有很多报道,但美国相关公司、机构特别是联邦政府的一些貌似“反常”举动背后的原因则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就目前看来,这次事故就像是一个放大镜,充分显现了美国经济金融化、政治利益集团化以及专业机构能力弱化和选战至上的政治文化,所谓“反常”举动其实都很“正常”。
第一个“反常”体现在这列火车上。首先,它特别长,一共有150节之多;其次,它特别危险,装载了大量易燃化学品;第三,它没有被归入“高危易燃类货车(high-hazard flammable train, HHFT),所以列车途经各地并没有得到事先通报,也就谈不上有什么预防措施。脱轨之后一段时间,现场应急人员也不知道车上到底装的是什么化学品,影响了处置速度和效果。[1]
一列货运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现场冒出浓烟。(美联社)
众所周知,美国的铁路基本都是私营企业所有,多拉快跑才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利润率。美国铁路从二百多年前开始修筑的时候,就通过发行债券承担起了金融功能,甚至一度在1873年的金融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了今天,美国铁路的金融功能并没有变,甚至比以前更显著了,几家最大的铁路公司全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0年之后,随着各种投资机构更多地购入铁路公司股票,华尔街对铁路行业的影响愈来愈大。仅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铁路公司这些年就为投资者们提供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回报。[2]金融回报需要业绩支撑,在总运输业务量不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各铁路公司只能从内部挖掘潜力。
首先是增加列车长度。从2008年到2017年,单列火车的长度增加了27%,很多时候达到惊人的近5公里长。[3]这次脱轨的列车短一些,但也达到了将近3公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更长更重的火车对线路和操作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减少了安全冗余度。
但铁路公司采取的第二个重要挖潜措施偏偏是减少铁路工人。从2011到2021年,最大的7家铁路公司就总共消减了大约28%的雇员。[4]更少的员工意味着更长的工时和更高的备岗要求,周末无休成为常态。但一方面美国铁路员工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福利却没有提高。直到今天,美国铁路公司也不提供带薪病假,结果导致有的人休一天的无薪假去看医生就需要连续工作14天才能弥补。[5]很显然,过去10年华尔街的分红和铁路公司的利润无不都是建立在美国铁路工人劳动条件恶化的基础上。
除了内部挖潜,铁路公司作为一支重要的利益集团还加大了对联邦政府的游说力度。大约在10年之前,美国也有过一段危化品列车脱轨事故上升的时期,其中就包括2012年在新泽西州的一次事故,当时泄漏了大约90000公升的氯乙烯。[6]
作为应对,当时的奥巴马政府决定加强对铁路运输的监管,提出的措施包括更严格的限速,更坚固的车皮,更现代化的刹车系统以及更全面的货物清单披露要求,方便列车途经地有备无患。在规则酝酿阶段,本拟涵盖包括氯乙烯在内的易燃有毒化学品。但最后因为化工行业等利益集团的游说,而没有获得通过。这大概就是这次列车沿途在第一时间并不清楚其中所载化学品种类和数量的原因。
脱轨事故现场(路透社)
不过当时联邦政府也不是没有斩获,通过的新规里包含了要求铁路公司给列车加装现代化刹车系统的规定。虽然连铁路公司自己也承认新刹车系统可以将刹车距离缩短60%,但考虑到新系统成本过于高昂,铁路公司最后选择通过向各类共和党竞选组织捐款600万美元的方法,成功推动特朗普废除了奥巴马时期通过的这一更新刹车的要求。[7]
由此可见,在维持金融回报高增长的压力下,铁路公司一方面提高单列火车的载货量,一方面减少人员和设备消耗,同时成功游说联邦政府放松监管要求。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重载危化品列车发生事故也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
现代工业社会,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都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很难杜绝各种生产性事故。及时有效应对就成为了各国政府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职能。这次俄亥俄州火车脱轨后的第二个“反常”之处在于联邦主要专业机构的领导层应对迟缓。
尽管因为美国的联邦体制设计,发生自然和人为灾害之后都是由当地政府和州政府首先应对,但针对重大灾害,联邦政府都会提供额外的资源、技术支持和跨州协调。这次脱轨之后需要强制疏散周边居民,事发地又靠近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边界,而且俄亥俄州长又提出了请求,按理说像联邦环境保护署这样的专业机构应该更迅速、更全面地介入事故处理。
但是根据媒体报道,当地市长披露,联邦政府官员第一次联系他是在事故发生10天之后。[8]联邦环境保护署署长在16日,也就是事故后第13天才到达当地视察情况。由环保署全面接管现场清理,以及联邦交通部开始检查危险品运输路线也是差不多事故发生后18天才启动。[9]
翻看现任联邦环保署长在网上的简历,他本科学位是环境科学,硕士是公共管理,还曾经担任过北卡罗来纳州的环保机构负责人。作为一个具有专业背景和行政经验的官员,事发之后反而应对迟缓,只能说明是一些专业因素之外的原因在起作用。
美国自1981年里根上台之后,就一直在总体上放松联邦层面对各行各业的监管,共和党在这方面尤其热衷。采用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消减机构预算,一个是在法律层面减少授权。
联邦环保署作为美国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共和党的重点关注对象。随着特朗普任命的大法官在联邦最高法院形成稳定多数,环保署在司法层面也开始受到更多制约。就在去年,最高法院以6比3的票数,判定环保署没有广泛监督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权力。[10]在经费受限,职权受限的情况下,寄希望于环保署能够冲锋在重大事故的第一线,去完成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自然就是缘木求鱼了。环保署长看似“反常”行为的背后,更多的可能就是整体机构被弱化之后,无奈之中的理性选择。
这次事故之后的第三个貌似“反常”的地方,是拜登和联邦交通部长布特杰奇的反应。2月3日事故发生后,布特杰奇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首次就脱轨接受采访已经是10天之后,而且还有试图淡化事故影响之嫌,宣称美国每年有超过1000起火车脱轨事故,言下之意就是这次事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等到2月23日,也就是事发后20天,布特杰奇才去了现场视察。拜登虽然在事发后就指令相关联邦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但在公开层面却给人一副拉开距离的姿态,事发后第四天是拜登的“国情咨文”演讲,对脱轨事故却只字没提,好像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了其他国内政策和“流浪气球”事件上去了。随着事故范围和影响愈来愈清晰,拜登也没有显示出特别关注的姿态,反而把活动重心放到了出访乌克兰和波兰,在24日更是明确表示不会去事故当地视察。
2月23日,美国交通部长穿着皮鞋视察“毒列车”事故现场。(美联社)
不过这林林总总的“反常”之举,如果放到美国当下已经进入新一轮选举周期的关键节点这一背景下来理解,也就都正常了。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关注点就是拜登是否以及何时会宣布开始竞选连任。出于选战造势的需要,宣布的时机需要仔细斟酌,要最大限度地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才行。这就要求不能被任何负面事件所拖累。国情咨文”演讲,借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外访,都可以看作是拜登在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两条线上进行充分的铺垫准备,然后待时机成熟就可以顺势宣布竞选连任。
在这个节点上发生俄亥俄火车脱轨,旷日持久的清理善后工作包含很多不确定性,因此避免趟这个浑水也算一个理性的选择。不仅拜登有可能如此考虑,布特杰奇也同样可能想尽力撇清关系,因为他自己2020年就参选过总统。如果拜登这次决定不争取连任,布特杰奇就是民主党方面一个有力的潜在候选人。这个时候选择爱惜羽毛也很正常。
当然理论上还存在另外一种选择,就是通过积极应对事故而为自己获得政治上的加分,收获更多选票。但这就又涉及到非常具体的选举计算了。
东巴勒斯坦镇很小,面积8平方公里不到,家庭中位数收入在38000至46000美元之间,远低于美国全国家庭中位数的71000美元。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制造和建筑业,属于美国的中下阶层。[11]而就在上一次总统选举中,俄亥俄州53.3%的票投给了特朗普,拜登只拿到了45.2%。而东巴勒斯坦所在的县,对特朗普的支持率更高,达到了71.51%。[12]
这样看来,就算布特杰奇和拜登全力以赴地积极应对,也很难在东巴勒斯坦这个地方收获到选票上的实利。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保持距离,避免引火烧身可能是更划算的一种选择。反过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特朗普会非常积极地于22号到了东巴勒斯坦当地,而共和党国会议员们又都喜欢借布特杰奇反应迟缓大做文章。党派政治因素介入之后,整个事故就被“政治化”,也就是变成党争的工具了。
2月22日,在东巴勒斯坦镇,特朗普展示了自己带来的“特朗普冰水”。(路透社)
总而言之,一次脱轨事故全面折射出了美国当前的经济和政治运作逻辑。在这个逻辑之下,很多具体行政部门的职能和执行力都被极大地弱化了,反映到社会层面,就是本来依照美国的财力和技术可以应对得更好的事情,却反而因为种种掣肘而搞得磕磕碰碰的,很没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