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21|回复: 0

40年死磕,只为一滴良心酱油,这个老人,今天该被曝光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5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0年死磕,只为一滴良心酱油,这个老人,今天该被曝光了
风味猎人

2023年04月11日 18:06:31 来自北京市








“我的命是人民给的,

要做点事为人民。”

酱人老爹

某酱油出事时,73岁的张仲安正在四川眉山自家的酿晒场里埋头检查酱缸。

“工业勾兑酱油出事是迟早的,比起狂跌的股价,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就在前两年,张老爷子还写过几篇揭露工业酱油“内幕”的文章,没人敢发;没办法,他只能埋下头,继续搅动泛黄的酱缸。

古法酱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张仲安

在青神县当地,人们都爱叫他“酱人老爹”,他可是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

从一名与死神搏斗的退伍老兵,到各种专利、国内外金奖拿到手软的“非遗古法酿造酱油传承人”;

就连四川人民出版社编写反映他事迹的《百战人生》一书,都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奋进奖。

没上过一天学,却自学攻克世界级天然微生物发酵技术难题,连中科院的教授都千里迢迢赶来“取经”;

10项技术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权,五项国家金奖;

一屋子的荣誉奖章

张仲安获得的专利证书:

一种无盐酱油的生产方法。

更有不少韩国人、日本人闻风而动,斥巨资想买老爷子的专利配方,全被他一一婉拒。

“我宁可守着中国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享清贫,也绝不把技术卖给心怀不轨的人。”

张仲安就这样用一身气节和半生孤诣坚守着自己的酱人梦。

“我不是什么教授,我也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一个40年一心只为酿好每一滴酱油的酱人。”




生于五十年代的张仲安,一出生就被烙下了苦难的底色。

2岁时母亲去世,父亲背井离乡去大渡河拉纤;12岁又遭遇重创,最疼他的外公外婆双双离他而去;

吃百家饭长大的他,从小就对食物有着比别人更深一层的情感,惜食知福,那是自然给予人类的恩典。

四川眉山

当别的孩子去学堂读书,十几岁的张仲安却只能靠割猪草、养猪卖钱养活自己。

但他一刻也没放弃过学习,一有机会就抱着各种书籍自己“啃”;

还提着鸡蛋、“厚着脸皮”去城里找老师傅学艺,硬是琢磨出中药曲发酵饲料搞养殖,靠养猪养出了小名堂。

20岁那年响应号召,四川小伙跑到寒冷的北方参军,服役十年里,张仲安四次因公负重伤,多次报病危,被认定为一等伤残军人。

年轻时的张仲安和妻子

为了照顾他,又看到他曾经的养殖经历,部队把张仲安安排在生产基地从事酿造酱油、食醋的工作。

白天跟着一趟趟上山用马车拉水,什么累活脏活都抢着干,晚上就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一遍遍研究各种酱油酿造的书籍;

张仲安看过的部分书籍和简报

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和一股子好学的钻劲,张仲安很快就掌握了传统酱油的酿造工艺和流程。

后来张仲安生了场大病,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把床位留给更需要的战士,张仲安想都没想就主动提出退伍,回四川老家休养。

回想自己这百战不挠的前半生,愈发觉得自己这条命是人民给的,一定要做点什么回馈给社会。

90年代,张仲安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座谈会

张仲安的老家四川省眉州市青神县,因水土适宜,自古便是传统酱油酿造圣地;

青神县还是大文豪苏东坡初恋的地方

他又在部队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所以张仲安把目标放到自己擅长的酱油酿造上。

在被工业勾兑酱油充斥的今天,相信90%的人都不知道一滴由新鲜大豆古法原酿的酱油到底是什么味道?

先不说满屏的添加剂,光是添加的过量盐分,就足以对人体造成不好的影响,跟吃盐水没什么区别。

平时家里吃的普通酱油配料表

张仲安曾在学习日本酿造专家中浜敏雄博士的酿造酱油学术论文时,对两点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机械化是生产不出高端酱油的,唯有传统工艺才能生产出高端酱油;

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古法酱油酿造技术

二是在酿造发酵中,食盐虽然能防止杂菌感染,但太多食盐会抑制大豆蛋白质转为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肽等营养物质,简单说来就是营养大打折扣。

传统古法酿造工艺张仲安已完全掌握,难的是无盐发酵工艺这个“世界难题”。

犟人张仲安怎会轻易服输?4个房间,满满几屋子的书和简报,数不清的日夜试验和思考,这个老人硬是把这块骨头啃了下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22 21: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