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高秉涵向老兵家属介绍护送骨灰过程。 姜培军 摄
中新网菏泽6月14日电 题:88岁台湾老兵送战友“落叶归根” 在山东老家寻觅乡愁
作者 吕妍
“爹啊,您终于回来了。”近日,在山东省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旅台老兵常义廷的女儿常爱香,接过父亲的骨灰坛,泣不成声。在88岁台湾老兵高秉涵和长子高士玮的帮助下,常义廷“回家”了。
当天,常义廷的女儿、孙子及同村村民,聚集在村头,迎接这位旅台老兵“回家”。据常爱香回忆,父亲在她3岁时离开家乡,她仅记得当时的一些片段。20世纪90年代,常义廷曾经回乡探亲,并在家短住。常义廷去世后,其女儿常爱香和孙子常同建、常同刚委托高秉涵带老人的骨灰魂归故里。
据高秉涵回忆,起初,不少在台湾的菏泽人对回家抱有很大的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愿望变成奢望。于是,不少老兵把回家的希望,寄托在身为旅台菏泽同乡会会长的高秉涵身上,嘱咐他:“有朝一日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把我带回家。”
图为高秉涵抵达菏泽机场,受到老家民众欢迎。 姜培军 摄
“对于这些在台湾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来说,回家就是天大的事。”高秉涵说,“他们几十年远离故乡,去世后不能再当游魂。正因为如此,我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完成回家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秉涵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陆续带回100多位大陆老兵的骨灰坛,完成老兵“回家”遗愿。他也因此当选“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回到老家高孙庄村后,高秉涵携妻将子,焚香祭酒,缅怀双亲。“75年前,我在父亲坟前磕下3个头后离开了家乡。”高秉涵回忆,1948年,不满13岁的他在母亲的带领下告别祖坟,离开菏泽,告别家乡亲人,独身一人奔赴台湾。
随着两岸开放,高秉涵1991年5月回到故乡。在他随身携带的钱包内,保存着一张他和母亲的合影。“这张照片是我第一次回乡探亲时,在母亲的床头找到的,这是我和母亲的最后一张合照。”高秉涵告诉记者,这是他当年离开菏泽前夕拍摄的。
图为高秉涵回乡参观。 姜培军 摄
“故乡是我的生命源头,是我的心灵归宿。”高秉涵深情地说,他将菏泽称为“老娘土”,常常“固执”地认为台湾的香椿没有菏泽的好吃。
谈起家乡近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高秉涵频频竖起大拇指。“没有想到我们菏泽也有机场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铁风驰电掣,家乡已经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在高孙庄村,有一条以高秉涵乳名“春生”命名的道路,这是他当年返乡捐资修建的。“当年离开家乡时,由于年龄小,我不知道‘孝’为何物,等我从台湾回来双亲已去世。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我就把孝心献给家乡菏泽。”
一棵枣树、半截老墙、新落成的高氏宗祠,故乡的一草一木无不牵扯着高秉涵的心,丝丝缕缕,魂牵梦绕。“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高秉涵反复念叨这句话。他表示,他一生魂牵梦萦的所在,同样是能够落叶归根,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