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校长为她而哭2023-07-05 19:53:54人民日报
[color=rgb(245, 67, 67) !important]290人参与[color=rgb(245, 67, 67) !important]52评论
7月1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举办2023年度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 国科大校长周琪致辞 周琪在致辞中 回顾了陈家镛院士、刘东生院士、 冯康院士、李振声院士等科学家 创新为民的感人故事 当谈到不久前去世的 微电子所研究员 黄令仪老师的事迹时 周琪哭了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72.75%
Picture-in-PicturePause[size=1em]Current Time 0:05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0:46
Fullscreen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不久前刚刚离开我们的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为了尽快解决国家芯片‘卡脖子’问题,年近八十依然坚守在‘龙芯’研发中心。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每次想到这句话,我都泪流满面。” “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希望你们向着问题出发!” 周校长寄语毕业生 “你们的责任 应该是成为 开辟新领域、开辟新赛道的 引领者、建设者 应该成为我们未来 不再被别人‘卡脖子’的战士” -01- 生于战火之中 年幼立志报效国家 黄令仪,1936年生于广西 年少时便立志报效国家 她参与创建了华中科大半导体专业 是“龙芯”芯片团队项目负责人之一 80多岁时仍奋战在科研一线 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 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4月20日 黄令仪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由于幼年经历过山河破碎的绝望 黄令仪早早埋下 救亡图存、立志报国的志向 成年后,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 考上了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 后来被推荐到清华大学进修 主攻半导体器件 从此,她与微电子学结下终身之缘 学成后,黄令仪 返回华中工学院创建半导体专业 亲自讲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课 她还带领一批年轻的教工和学生 风风火火地创建了 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 她曾回忆说 “什么都自己动手干 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 -02- 于无声处惊天动地 1962年 黄令仪被调到了中科院计算所工作 为了突破“两弹一星”中的瓶颈 国家成立计算机所二部 专攻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等项目 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 在缺资料、缺设备 缺人才、缺材料的情况下 黄令仪带领团队呕心沥血 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三极管 就此步入艰难的芯片研发之旅 1973年,中科院决定 研制大型通用计算机 作为集成电路上的载体 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能尽快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 黄令仪和团队开始逐一突破 他们研制的芯片 于1978年获得 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03- 匍匐在地,擦干祖国的屈辱 1989年,黄令仪受邀参加 美国的国际芯片展览会 偌大的会场里 她跑遍了展台 却没有发现一家中国企业 她在日记中写道: “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 2001年,65岁的黄令仪 已经进入了退休生活 这时,中科院胡伟武教授 向全国发出了 打造“中国芯”的集结令 他亲自找到黄令仪 邀请她一起搞芯片 面对重重困难 黄令仪还是毅然选择 加入龙芯研发团队 成为了项目负责人 2002年8月10日 我国首款通用CPU “龙芯1号”研制成功 虽然性能上仍有差距 但却真正打破了 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 胡伟武回忆说 “黄令仪老师年近八十岁时 依然从早到晚拖着鼠标 盯着屏幕查电路 有人劝她别亲自干 她脱口而出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 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 在黄令仪和中国芯片人的 不懈努力下 “龙芯3号”等一大批 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 北斗卫星也装上了“中国芯” 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坚守于挫折之下 崛起于不屈之中”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从二极管到“龙芯” 以黄令仪为代表的芯片人 用青春和汗水 让我国摆脱了无芯可用的局面 向黄令仪致敬!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面对面》、荆楚网、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