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61|回复: 0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整版阐述: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3-08-04 12:41:43人民网
[color=rgb(245, 67, 67) !important]0人参与
[color=rgb(245, 67, 67) !important]0评论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4日 09 版)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新征程上,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编 者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人民观察)

崔友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提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本质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特征。“富裕”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表现为社会财富数量多;“共同”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反映财富分配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根据他们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关于小康、和谐、大同社会的思想。比如,《诗经》中的诗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反映了中国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礼记·礼运》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状态,管仲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了物质基础与文明进步的关系;《左传》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强调勤劳奋斗的重要性;等等。我们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小康、和谐、大同的思想,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建设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实现了现代化,但却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出现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这样的现代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违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摒弃并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逐步实现整体富裕、普遍富裕,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

共同富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从理想走向现实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造福人民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推动共同富裕从理想走向现实。

推动共同富裕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指出:“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

推动共同富裕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新时代,我们踏上了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我们党坚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大部署,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是本质要求”。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质量发展中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同时,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社会融入度、工作满意度等,从多维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只有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保障作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仅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而且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提高精准性。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完善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决策部署,特别是关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的要求,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吊高胃口、不空头许诺。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和重点。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观察者说)

赵一红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早在1934年就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注重量”向“追求质”转变。适应这些新变化,我们党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要实现全体人民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激发全社会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才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高质量发展既是一个发展阶段,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调动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为高质量发展夯实重要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社会和谐安定的内在要求。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努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社会和谐安定打下坚实基础。

新征程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辩证统一的。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要多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多做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工作,多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兜牢民生底线。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终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没有终点,需要与时俱进、持续改进。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推动形成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的社会风尚。完善促进机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每个人都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

方福前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就要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国富民思想源远流长,古代典籍中关于裕民、惠民、富民的论述不绝如缕。比如,《尚书》中记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周礼》中写道“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等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有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实施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推动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2012—202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10元提高到36883元,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城乡、区域、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还比较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还不够高。在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础性的工作是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

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不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让更优质商品、更高水平服务、更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不断走进千家万户,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最终需求,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为释放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创造重要条件,为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动力,对于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主人翁精神。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局面,能够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增加居民收入,需要不断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要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具体来说,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个人发展能力。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着力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不断提升每个人的发展能力,增强致富本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业农村自主发展能力。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坚持统分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下乡,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大农产品需求、稳定农产品收益率,夯实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21 0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