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级财政在支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随着近日山东《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的实施,财政将如何支持保障?
在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省财政厅总经济师韩震回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加强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省财政始终把社会救助作为基本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效能,全省社会救助制度的可及性、精准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一是扛牢财政保障责任。各级财政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调整支出结构,深挖资金潜力,保障资金投入。全省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支出由2020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86亿元,年均增长24.5%,其中省级补助资金从20亿元增加到44亿元,年均增长48.3%,支持市县连续三年大幅提高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落实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做好社会救助保障工作。
二是严格资金监督管理。健全完善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直达机制,严格把握救助条件、标准和范围,减少资金发放环节,提高资金运转效率,确保每一笔救助资金都能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同时,支持完善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社会救助审核认定信息与“一本通”发放数据的衔接与比对,增强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三是提升预算绩效水平。将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列为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绩效管理,引领各地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水平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力状况相匹配。认真落实预算执行进度与绩效目标完成“双监控”要求,健全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将绩效结果作为政策调整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韩震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后,我省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将实现提质增效,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指导市县落实保障责任,优化支出结构,及时、足额安排提质增效所需资金,确保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