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812|回复: 1

建筑市场的“水”有多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建筑市场的“水”很深,不少干部被拉下水;建筑企业一肚子苦水,无处倾诉。笔者与一位曾从事了十几年工程承包、前几年“洗脚上岸”的工程承包人交流这个问题,了解到其中一些内幕。


拿到项目并正常施工需要如下功夫:首先要“搞掂”手握工程发包大权的单位负责人,得到他的认可,才可能进行下一步,即做招投标负责人以及评标专家的工作。得到相关信息,心里有了底,然后找几个“陪标”的公司去投标。拿到工程后,还要做好质监等监管单位的工作,才可以组织施工,直至工程验收结束。


一项工程下来,按照“行规”,需给业主单位的负责人打点,费用约占工程总造价的2%,给造价方、招投标负责人以及评标专家打点约占2%,给“陪标”公司及质监等部门补偿或打点约占2%,平时的吃喝等“公关”费用约占2%,还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占2%左右。整个算下来,花费10%左右。一般有“良心”的承包工程负责人,自己的利润也在10%左右。如此算下来,有80%的资金放在工程上,工程基本上不会存在质量问题。


上述说的只是正常情况,若双方都不遵守“行规”,则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出现:一是业主单位的负责人、招投标负责人以及评标专家、质监、管理等部门相关人员漫天要价,超出承包方可承受范围。遇此情况,承包方就会把损失转嫁到工程上;二是承包方不满足于10%的利润,也会在工程上偷工减料,以获取更多利润。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工程之所以层层转包,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权力干预转包。如手握工程发包权的单位负责人在“预定”把工程给某个建筑企业时,就私下约定要把其中部分工程分给他的“关系户”,如果该建筑企业中标后不“履约”,就会遇到不能按时得到工程款、验收不合格等各种障碍。权力干预使中标企业不得不将工程非法转包,所以转包有时是变相贿赂或非法获利的一种手段。二是以转包获利为目的。一些资质好、关系硬的建筑企业,可以同时在多个招投标中获得中标机会,但因人员、资金、工期等原因不能自行施工,因此将工程转包给他人,中标企业则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轻松获利。因此,建筑领域常常出现“一级企业中标,二级企业进场,三级企业管理,包工头施工”的状况。现实中,工程层层转包,利益被层层盘剥,总利润率超过总工程款的30%是很正常的现象,超过50%也不足为奇。可以说,工程层层转包已成为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和危害建筑工程质量的痼疾。


上面说的仅是建筑领域人人皆知的一些“潜规则”。究竟建筑市场的“水”有多深,尚需相关部门组织力量深入探查。是到了打破“潜规则”、还建筑市场一片净土的时候了。

发表于 2012-12-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乱的很啊,都冲钱看,那关质量安全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1-30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