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958|回复: 2

《亮剑》、《抗日奇侠》荧屏生命力比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视剧这一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直是我国电视产业中最重要的主力军,中国电视剧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种类繁多、门类齐全的不同类型,从而颠覆了世界各国所创作出的种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规模。
  社会从来就需要多元文化,我国的电视剧从观赏、借鉴到创作,迎合了观众的多元文化需求,跨类型、多文化的整合也逐渐成为电视剧创作中的一种现象。现在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已经归纳、提升和总结出众多的电视剧门类,但当传统主旋律作品被越来越娱乐化表达时,界定和评析多少变得有些茫然:围绕这类剧的创作、市场、影响等诸多方面的争论随之而来,好不热闹。去年首轮播出的《抗日奇侠》就达到了一个非常出奇的收视高潮,《光明日报》为此特别发表了题为《抗日奇侠为何收视夺冠》的评论,对该剧表达方式作出的尝试给予了一定的肯定。然而,随后围绕它的其他评论也此起彼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又发表了《媒体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警惕娱乐埋葬了历史》、《革命剧娱乐化的病根何在》等文章。
  一部剧的热播,带来了舆论如此大的反差。这令我们不由想起另外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亮剑》,相比《抗日奇侠》引起的褒贬不一,这部剧播出后几乎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亮剑》和《抗日奇侠》两剧可以同归于抗日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其表现形式都采用了通俗的情节叙事模式,都是通过特定抗战大背景下完成英雄人物的塑造,并双双创下收视奇迹。
  一、《亮剑》和《抗日奇侠》两剧表现形式异同
  2005年由海润影视公司制作的《亮剑》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久播不衰的优秀电视剧,仅在央视主频道黄金时间播出,而且在各地重播节目中经常会被首选,在少儿频道、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等专业频道中也同样受到欢迎,这样的播出广度和深度,在中国电视剧制作史上是较为罕见的现象。这是因为《亮剑》的内在质量,它的价值取向,它的精神追求,它所展示的一种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那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那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那种接近真实的拍摄场景和一幕幕紧凑、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使得这样一部好剧能够深深地感动不分年龄层次的众多观众。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一场敌我力量极为悬殊,战争情况极为复杂的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中国和日本对抗,国民党和共产党争斗,地方民团势力的盘踞分割,国内多种政治力量和民族矛盾纠结在一起,形成了错综复杂局面。在这场战争中的八路军不仅要孤军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同时要联合国民党主张抗战的中坚力量,同时,国民党中投降卖国的政治势力,怀有其他目的的政治力量,全部交织在一起,其斗争的艰难和残酷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亮剑》在人物塑造、战争场景和故事情节上,充分展示了抗日战争的残酷性、斗争的艰巨性。以李云龙为代表的一批八路军将士所面临的每一场恶战、硬仗和险战也是残酷和壮美的。www.shuoshisheng.net
  2010年由北京热麦国际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抗日奇侠》将观众眼光聚焦在八路军营长王牧风和几位民间侠客身上,力图全景展示中国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抗战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英雄气概,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力量。电视剧中抗日奇侠面对的日本少佐杉木、联队长土肥原等装备精良军队和狡诈多疑的战略战术,似乎唯有高超的武艺才能战胜强大的日寇。电视剧将大量的笔墨和篇幅用来渲染王牧风的神机妙算、大侠们身怀绝技和刀枪不入神话般的故事,这就形成了一种对残酷战争及其战场的敌我双方的误导和戏说,以为再悲惨的战争均可以凭借中国传统神奇武功予以对付,给观众传递了眼花缭乱的武功,而忽视了当时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争动乱之中。这种看似合理的描绘,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不再关注抗日战争的现实残酷,而欣赏于武侠们的技艺和特效,无形中偏离了主题,稀释了主题,从而颠覆了抗日英雄这个主题。
  二、《亮剑》和《抗日奇侠》两剧的人物塑造方式差异
  《亮剑》最为可贵的是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真实的八路军将领的风采。他走过草地,经历长征,农民出身,根正苗直。艰苦的环境使得他仇视列强,反抗压迫。长期的战争经历,练就了独有的带兵打仗的方式方法。他身上的闪光亮点和与生俱来的欠缺让人感觉同样可爱真实。他那种根植于中国农民社会的禀赋、智慧、以及狡诈,即便他出口不是文绉绉的儒雅之词,而是连骂带损人的独特语言。对他,我们丝毫没有厌恶反而觉得他个性鲜明,真实可爱。在以农民为主组成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李云龙式的英雄将领,比比皆是。这种一反以往那种几乎不带任何缺陷和不足,甚而完全是高大全、“卡里斯马”①式的电视剧人物塑造,正是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亮点之处。李云龙以他的风格一会儿将弱兵败将锤炼成英勇骁战的主力兵团,一会儿又出不愿按常规、甚而常犯纪律一再抗命。但不管他有多大功劳,也不管他还有相当多的缺陷,一个真实的、就在我们身边的英雄,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审美满足,形成了巨大的一边倒的褒奖和肯定。这样的好剧理所应当广受好评,一播再播。
  《抗日奇侠》也塑造了王牧风、童可心和四位大侠鲜明形象。身为八路军营长王牧风在电视剧中,没见他带领数百战士战斗,却孤身一人,用哥们义气和民族仇恨团结了“绣花针”廖天生、“女妖”宋无姣、“鬼魂”铁柱、“铁砂掌”杜大鹏四位大侠。从此,他们以超常的武功与实力雄厚、凶狠的土肥原联队长、深喑中国文化狡诈的杉木少佐等日军斡旋,神话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胜任的战斗任务。他们还出奇地创造了先主动送上门去,最后利用宋无娇的缩骨术,战胜了杉木等日本侵略军木马特洛伊战例。他们个个会身怀绝技、武功高强;个个能飞天遁地、伸臂展翅;个个怀有深仇大恨,要杀鬼子报仇。但是,神话毕竟只是传说,让这种神话手法运用到八年抗战之去,体现在一群只有六个人的小分队上,在客观上给观众一种错觉,以至于目光完全被他们所左右,几乎忘记了这些故事发生的严酷环境,神话代替了真实的抗战。
  三、《亮剑》和《抗日奇侠》两剧主旋律下的娱乐成分比较
  其实,《亮剑》这样一部好剧中也有不少娱乐成分。李云龙式流氓无产者式的领导作风,爱耍小聪明,较为浓厚的小团体意识,脾气暴躁,喜爱独往独来的习气,乘人之危捞一把,为自己部队能够有更多些弹药到军需厂用战利品走后门,为了自己的老婆,不惜牺牲战士们的生命,利用女护士对英雄的尊敬,不管别人与自己有多大差别,先下手为强等等,这些草根平民式的缺陷和不足,从客观上讲也使我们的英雄更生活化,与我们的距离更近;从另一方面讲,故事讲得更生动吸引人,也就是与娱乐化有关。但是,正因为有这些娱乐化的描写,我们会感到人物的真实可信,英雄人物生活在人间,带有七情六欲。使得英雄的性格更饱满,更富于质感。
《抗日奇侠》剧中的娱乐成分集中于大侠们拳打脚踢的场景、炫耀武功的画面比比皆是,集集呈现,整部剧沉浸在神功之中。“在接二连三、让人眼花缭乱的功夫炫技中,观众仿佛在观看一部金庸式的武侠传奇剧,全然忘了该剧特殊的时代背景及沉重的历史主题”②。尤其是第五集的比武打擂和第三十五集的大决战更是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全景式的展现。《抗日奇侠》过分地渲染了王牧风等四位大侠的功夫:以绣花针为暗器,杀人不留痕;用鹰爪功,只见五指伸出,就听敌人脊椎寸骨寸断,外表毫发无损;有金钟罩和铁砂拳,拳到之处敌人穿肠破肚被劈两半;还有被绵沙掌摸过之处,敌人体无完肤崩裂开去;太极神功气场震慑……。他们仅凭得绝技,就能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抗衡。这种夸张了的功夫,其效果大大出乎人们所能接受的程度。《抗日奇侠》电视剧中除了童可心的神奇枪法,八路军营长王牧风一般都是赤手空拳,鲜有使用武器的情景,更不要说四位大侠,他们的武器就是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等。只是到了最后一集,观众们才看到了“鬼魂”铁柱、“铁砂掌”杜大鹏抄起机枪扫射日军的镜头。这未免有些太神化和太离奇了吧。更有甚者,“绣花针”廖天生被小鬼子机枪扫射数枪倒地之后,仅神奇般地轻功飞燕……。要知道,被神化的武功刀枪不入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抗日奇侠》原本就是想打造一部中国式的《兄弟连》。《抗日奇侠》花了大量的财力请用了好莱坞动作大师,编排了数十套动作,再美国的后期制作,武功加上动作,中国民间的侠客武功也就成东方式的传奇武功了。引用剧中的一位日军军官的话“我们用刀枪杀人,而中国人用手掌和绣花针杀人。”“中国人的一双肉掌,一枚绣花针,对我们造成的心理恐慌,远大于我们的飞机大炮。” 《抗日奇侠》神话了中华武功和民间侠客。
  四、《亮剑》和《抗日奇侠》两剧荧屏生命力归宿
  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艺术地再现历史,是主旋律电视剧的根本。主旋律电视剧的宗旨就是要表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歌颂和塑造各类英雄模范人物,以鼓舞人民群众。《亮剑》中的李云龙的描写,就是对英雄人物传统书写的一个突破:他率性义气却又精于算计、不愿吃亏,他是个脏话连篇、吹牛酗酒的粗人,同时又却粗中有细,刚中带柔,他屡建奇功、英勇善战,却又屡屡降职,轮换岗位等更具有内在的精神,震撼心灵的剧情,让观众产生了多层次的共鸣。有一位网友这样写道“我看的是电视剧,学的是精神”。《亮剑》不仅演绎了英雄,更是倡导了亮剑精神。
  《抗日奇侠》在大力宣扬我国军民面对强敌顽强抗争的大方向上出现了偏颇。它在主旋律抗日题材背景下,着力于绣花针、铁砂掌、化骨绵掌、鹰爪功、太极神功等武功加动作全景式的展示,虽有传奇性和观赏性,和不乏实战的可操作性,制作上颇下功夫,同时为了渲染气氛、抓住眼球,在合成上也进行了特技和音效特殊处理,使得它的播出收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关注,可谓是精心和倾力,但稀释了严肃主题,娱乐了残酷的真实,这种过分的娱乐,偏离主旋律电视剧的宗旨。《抗日奇侠》看过后给观众留下只是“拳头加脚踢”的功夫。所以,首播之后批评的文章接踵而来,由此《抗日奇侠》却在一、二轮播后,渐渐地淡出了荧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从以上两部电视剧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下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倾向问题,即当娱乐为尊、收视为王、经济为上时,一些创作群体似乎忘记了作为大众媒体应寓教于乐、健康引导的社会责任,这其实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研究分析。娱乐化作为一种表述方式,不论运用在何种类型的电视剧之上都应当节制,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也只有将娱乐化合理掌控和运用,《亮剑》和《抗日奇侠》这类主旋律电视剧才能焕发其应有的荧屏生命力。
发表于 2012-11-4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昌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情况探讨
发表于 2012-11-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0-5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