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387|回复: 2

地震次生水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次生水灾
      地震次生水灾是指因地震造成的地形及水利工程建筑的破坏导致的洪水泛滥。地震水灾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虽然世界上发生的地震水灾次数较少,但单次灾害的伤亡损失严重,有的甚至要大于地震的直接灾害。
      地震水灾的危险主要来自地震滑坡、泥石流。据世界地震水灾资料统计,大的地震水灾几乎都是由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注入湖海、水库引起的,约占70%。同时,地震水灾多发生在雨季。雨季发生的地震,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雨季水源充沛,水库满、水流急,为水灾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在雨季发生的地震水灾约占90%。而且水灾的受灾区域为山区的湖泊、水库、河流的沿岸及其下游地区;水灾主要发生在盆地、平原。
      1)什么情况下容易引发地震水灾
      ①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流。强烈地震造成山崩、滑坡或泥石流,大量的岩石、泥土填入河谷,堆坝截流蓄水,淹没河谷两岸的城镇、村庄、土地。随着蓄水量增多,或遇余震时,即崩决,蓄水奔出,可造成下游的灾害。
      ②地震滑坡、泥石流填入湖泊、水库。山区的湖泊,一般都几面环山,水库一般是利用山间谷地筑坝蓄水,湖泊、水库周围坡度较大,蓄水后影响坡体稳定。地震时,周围山体容易引起滑坡。滑坡填入湖泊、水库,使水位上升,外流形成灾害。
      ③地震破坏水利工程建筑。有的水利工程建筑震前未设防或地震烈度超过设防烈度,有的水利工程建筑年久失修,地震时容易造成破坏形成水害。
      ④地面陷落注水。地震时,由于构造运动或震动,断块下陷,地下洞穴或采空区塌陷,造成大面积陷落,当湖、海、河或地下水注入后即可成灾。
      ⑤地震破坏矿井涌水。
      ⑥地震海啸引起沿海水灾。
      ⑦喷水冒沙。在地震作用下,地下浅层的水和沙涌出地面,形成喷水冒沙。喷出的沙水淹没农田,淹死农作物,使土壤盐渍化,毁坏机井、水渠、盐田、道路。
      ⑧地震破坏蓄水池、水塔、屋顶蓄水物。
      2)居住在水坝及堰塞湖附近的人员应如何防止地震次生水灾
      地震可能会造成水坝崩溃直接形成洪水,堰塞湖震后垮塌后也会形成洪水。因此,居住在上述区域内的居民应及时了解震区大坝和堰塞湖的安全讯息,得到预警通知后应立即撤离危险地带。
      人们避震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以避免遭受洪水袭击。严格避免在下游河道搭建抗震棚。
      人们躲避地震次生水灾还应做到:
      ①熟悉撤离路线。
      ②熟悉预警信号。

发表于 2013-8-29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7-1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收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9 2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