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639|回复: 7

氨系统泄漏应急预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氨系统泄漏应急预案
1  目的
当氨区系统发生氨泄漏事故时,为能迅速有效的动用公司资源进行事故抢修,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将降低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特制定《XXX有限责任公司氨区系统泄漏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2  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部氨系统泄漏或发生火灾爆炸及人员伤害的应急管理。
3  氨区设施概述
XXX发电公司氨区设有80m³液氨储罐2台,日常液氨储量为30-60t,压力2.2MPa G。氨区北端为液氨储罐、液氨压缩机。氨区南端是氨蒸发器、氨缓冲罐、氨气吸收槽、废水池。氨区外围南北侧为自然通风冷却塔,西侧为脱硫区冷却水泵房,东侧为道路。
卸氨间的压缩机房和储氨罐区及液氨气化区设水喷雾灭火系统,喷雾强度为13L/min·m2;在储氨罐上方设冷却喷淋系统,喷雾强度为6 L/min·m2。
固定水喷雾系统均配置雨淋阀组为控制阀,氨区的雨淋阀组可以通过设在控制室DCS操作员站的DCS系统开启,也可以通过设在氨区火灾报警区域控制盘上的手动按钮和雨淋阀组的紧急启动手动阀开启。消防水喷雾系统与有毒气体探测器和缆式感温探测器联锁,当有一种探测器发出信号时,应有运行人员确认情况,两种探测器均发出信号时,自动启动消防水喷雾系统。冷却水喷淋系统与设置在储氨罐的温度计联锁,当环境温度大于50℃时,自动启动冷却水喷淋系统。喷淋系统的污水,送往污水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4  氨的危险性分析及事故类型
4.1  危险性分析
4.1.1  氨是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的危险化学品,当人体吸入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氨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4.1.2  当中毒者出现轻度中毒症状时会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4.1.3  当中毒者出现中度中毒症状时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4.1.4  当中毒者出现重度中毒症状时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4.1.5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4.1.6  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4.1.7  氨在泄漏汽化时将吸收大量热,使温度降低,在抢修过程中易使人冻伤。
4.2  事故类型
4.2.1  液氨泄漏
4.2.1.1  液氨在充装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或误操作造成泄漏。
4.2.1.2  储罐、蒸发器、缓冲罐、阀门、管道及附件因腐蚀损坏造成泄漏。
4.2.1.3  运行巡视不到位或检修质量问题,造成设备漏泄。
4.2.2   蒸发器及缓冲罐爆炸
氨泄漏后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高热后可能发生爆炸。
4.2.3   储罐爆炸
因高温、雷击、过量储存或其它不可抗力引发储罐爆炸。
4.2.4  运行和检修定期工作不到位,造成氨区设备损坏,使胺区不能正常运行。
4.2.5  液氨运输槽车运输量超限或设备维护不当,发生泄漏,爆炸起火。
5  预防措施
5.1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危化品管理法律法规,储存及使用前办理储存、使用许可证。
5.2  氨区XXX系统操作人员(检修、运行)必须经过危化品管理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同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公司每年组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5.3  储存氨的容器,必须进行定期压力容器检验,外部检验每年一次,内部检验依《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
5.4  系统安装的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满足存储液氨及氨气的需要,严禁使用红铜、黄铜、锌、镀锌的钢、包含合金的铜及铸铁零件和备件。
5.5系统应定期进行严密性试验,确保系统不发生泄漏。
5.6将氨系统阀门等设备作为重要设备加强检修和巡视,液氨蒸发系统除检修人员定期检查外,运行值班人员也要利用便携式氨气监测仪对系统周围进行检测,确保系统无泄漏。一旦发现泄漏,立即进行可靠隔绝,并进行抢修。抢修应在氨气检测装置无报警后进行。
5.7 氨区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同时做好防雷击措施,安装并保证接地装置良好。
5.8  蒸发器及缓冲罐在操作时应缓慢进行,防止因液氨迅速膨胀造成高速气流摩擦生热,发生爆炸。
5.9  运输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能超压超量(85%)运输,运输车辆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曝晒。
5.10  氨系统应设有紧急泄压装置及可供抢救时喷洒水雾的消火栓等消防设施。
5.11  氨区配备必要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静电服、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等必须的防护用品和急救药品。
5.12  事故抢修时使用专用器材和工具,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同时应避免氨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接触。
5.13  对消防和喷淋冷却系统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当有微量氨气泄露时运行人员可启动淋水装置,对氨气进行吸收,减少氨气污染。
5.14  氨区及脱硝系统使用的安全阀具备国家检测机构出具的校验合格报告。
5.15  保证氨气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正常工作。
5.16  保证氮气吹扫工作的正确进行,氮气装置的可靠运行。
5.17  氨区周围50m内严禁烟火,如确需动火,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工作票。
5.18  加强氨区管理,氨区大门上锁,由发电运行部负责,严禁人员随意出入氨区。
5.19  为确保氨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生产技术部应明确运行、检修部门管辖范围和操作分工,运行检修部门应明确定期工作标准,企业文化部应明确氨区疏散地点。
5.20  运行部门制定标准巡检路线、标准启动前综合检查卡、标准综合操作卡,检修部门做好综合检修作业程序文件,从而规范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避免发生误操作和习惯性违章。
6  应急处理预案
6.1 事故报告程序
6.1.1当发生氨气泄漏时,现场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值长,报告泄漏部位、泄漏程度及现场情况。
6.1.2  值长立即按照公司紧急事件处理程序将泄漏情况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应急救援各专业小组组长。
6.1.3  应急救援各专业小组组长立即通知专业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现场抢修、备品备件、安全警戒、人员救护等准备工作。
6.2  应急处理程序
6.2.1 值长在报告事件的同时立即组织运行人员对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同时启动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为防止发生二次污染,运行人员启动废氨处理系统,用废水泵将废水打至#3水塔。
6.2.2  事件处理组组长立即组织运行和维修人员对泄漏设施进行隔离和抢修。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防化服、橡胶手套、橡胶雨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使用专用器材和工具。
6.2.3  安全保卫及灭火救援组组织消防车利用#3或#4水塔水向泄漏部位喷洒雾状水,配合事件处理组进行现场抢修。
6.2.4  在泄漏无法控制时,立即向地方消防部门报警并请求支援,地方消防部门到场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立即将漏泄点、泄漏原因、泄漏情况、采取措施情况及周边建筑、人员情况向消防部门汇报,并配合消防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切断氨泄漏点周边电源和取消任何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防止发生氨气火灾或爆炸事故。
6.3   紧急疏散措施
6.3.1  当氨泄漏无法控制时,安全保卫及灭火救援组立即组织警卫力量疏散、转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的应急疏散地点,并立即在上风处设置200米隔离区。
6.3.2  当氨泄漏无法控制时,对外协调及通讯组立即将泄漏情况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周边群众的紧急疏散工作,同时做好应对新闻媒体的工作。
6.4   人员救护措施
6.4.1  当发现有人员出现流眼泪、头晕恶心、轻度昏迷、呕吐心慌、甚至昏迷、休克等中毒症状时,人身伤害救护组成员应迅速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清新处,为中毒人员吸氧并送当地医院抢救。
6.4.2  当抢修人员皮肤接触氨气造成皮肤伤害时,人身伤害救护组应立即除去受害人受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皮肤或用3%的硼酸溶液冲洗;当抢修人员眼睛受到氨气的伤害时,人身伤害救护组立即翻开受害人上下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20分钟,并送医院急救。
6.5  抢修完成后对氨区其它系统进行检查,确认无泄漏点和其它隐患时可按要求恢复氨系统正常运行。
6.6  抢修工作完成后,安健环部立即组织各生产部门(或配合地方安监、环保、消防部门)对此次泄漏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调查。
6.7  公司组织善后处理组对受伤人员及家属进行慰问和补偿,组织财务保险组对设备损失进行清查及保险理赔。
6.8  安健环部将事故调查报告及事故处理情况、善后处理情况及时报地方安监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和国华公司发电部备案。
6.9  请发电运行部、设备维修部结合此预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细的氨泄漏现场应急预案。
根据实际情况,公司每年组织修编一次氨系统泄漏应急预案,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可以的
发表于 2014-12-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处置措施太简单不具体。尚有较大改善空间
发表于 2014-12-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多年的预案演练,现在应该重点对现场人员的处置措施、应该采取的动作进行细化
发表于 2014-12-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多年的预案演练,现在应该重点对现场人员的处置措施、应该采取的动作进行细化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多谢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多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1-17 10: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