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463|回复: 1

新京报:地下作业须以专业规避事故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凌晨,长安街南口西侧路边,8名工人下到热力管道进行维修检查时,由于管道内内空气稀薄,最终有两人因吸入过量有害气体而身亡。

两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真让人惋惜心痛。就在一个月前,通州一个污水井同样在短短时间内将7个年轻的生命吞噬。而来自北京安监部门的数据更令人触目惊心,仅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一共发生4起有限空间作业(即污水井、热力井等城市地下空间的作业)生产安全事故,14人不幸身亡。

城市地下作业为何频频上演生命的悲剧?诚然,地下空间本身具有危险性,污水井、下水道、化粪池等,由于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通风不畅,滋生着大量有害气体。但正因如此,对地下空间的作业有着严格的规程,例如,要求作业人员须经过相关的培训,作业前要进行检测和通风,作业人员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可以说,只要严格遵守这一规程,事故其实不难避免。

然而,纵观几起地下作业事故,人们不难发现这些作业的安全管理存在着种种致命的漏洞,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缺失更是惊人。以上月的通州事故为例,下井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他们下井作业和救人时,跳过了井下检测和通风的程序,而且几乎未做安全防护,甚至连基本的安全绳都没有。而昨日长安街发生的热力井事故,似乎也存在安全的疏失,据报道,下井的8名工人并未配备气体检测仪器,他们在巡查过程中已发现管道内温度、气味的异常,却未引起警惕及早中止巡查,最终发生不幸。

不仅是北京,多年来国内城市地下作业事故可谓频发,由于地下作业脏累苦,许多地方都聘用农民工从事这一行业,这些农民工往往未经培训就上岗,管理混乱埋下大量安全隐患,此外,地下作业的科技含量不足,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大型疏通机等专业器材未能普及,加大了地下作业和救援的风险。

“地下作业”事故如何走出事故高发的局面?这首先需要作业单位对作业规范的严格遵守,在北京,有关部门早就出台了《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上月通州事故后,北京还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意见》。但是,为何作业单位对这些明文规定熟视无睹?由此可见,一些地下作业单位的颟顸态度到了什么地步。显然,地下作业的安全不能建立在相关单位的自觉之上,政府有必要强化日常监管,如经常抽检,开通举报电话等,发现一起事故,应当追究相关企业领导的责任。

另外,“地下作业”本身的管理体制也需要改革,“地下作业”应当建立严格的持证上岗机制,以更好的专业性来规避危险。“地下作业”也需要行业准入,确保有序的管理,而非现在这样,一个小区都可自己组织。同时,政府应推广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大型疏通机等在“地下作业”中的广泛运用,提高“地下作业”的科技水平。据报道,北京市安监局已向国家安监总局递交了书面意见,希望有限空间作业纳入到国家的特种作业管理中去。事不宜迟,期待国家安监部门早有行动。
发表于 2009-8-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不明白,就是不重视,拿农民工的生命当儿戏,严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16 1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