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白领辞职捏面人 月入过万元2016-10-31 02:51 新快报
29评论
■10月29日,海珠区创客坊举办创意展示展览活动,不少市民到现场参观各式创意产品。 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摄 海珠区人社局在海珠创客坊举办文创展暨跨界论坛,大咖分享创业故事 古老的扎染布艺如何变时尚?普通布袋怎么摇身变成“爆款”?创业大咖和观众分享的文化创意故事令人脑洞大开。10月29日,由广州市海珠区人社局主办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型文创类展览暨跨界分享论坛在海珠创客坊拉开帷幕。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现场展示了扎染、剪纸、泥塑、插花等传统手工艺,有达人利用这些手工艺创业,比如有一位白领辞职捏面人,通过商演、授课的方式,月入过万元。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文创产品令观众眼前一亮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别出心裁的Q版醒狮、精巧实用的扎染布艺、典雅复古的现代艺术摆件,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前卫时尚设计的碰撞令观众眼前一亮。“打开脑洞,不要轻易否认每一个想法。”专栏作者劳毅波称,文化跨界要敢于打破行业束缚,创造不同的市场价值。 台上,清华大学工业设计博士李一舟、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吴德灏等嘉宾与观众分享了有关文化创意的“干货”。台下,一位在现场捏面人的创业者引来大小朋友的围观。“干了差不多一年,比上班辛苦。”正在教一位女孩捏哆啦A梦的面塑艺人杨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进企业做管理工作,静极思动,辞职租了一张办公桌,捡起小时候常玩的面人开始创业。一个月下来,有20多天进各种课堂和社区参加商业活动,按照每场500元至800元不等估算,月收入超过万元。“比上班的收入高,但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创客坊12月举办创业大赛 海珠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7月开张的海珠创客坊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的公益性创客空间,由政府购买服务,专业机构运营,加上高校参与,为有需要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资源链接、协同创新等公共服务。 “创客坊链接的资源包括政府部门、创业就业市场、高校学生、院校实验室、孵化器等。”该负责人谈到创客坊与众不同的亮点时说,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需要招人,有想法的创业者也希望遇见伯乐,可在创客坊实现双向的对接。更具新意的是,当地有不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验设施相当齐全,实验室和各种设施也有不少空置的时间。通过链接这些闲置资源或空闲时段,让有需要的创业者可以进入实验室加速实现梦想”。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创客坊还会向各种孵化器推荐输送合适的创业项目和团队,预计今年12月将举行创业大赛,而且考虑每个季度都办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