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访问这个论坛,到参与“原创区”发稿,到浏览许多帖子,一直感觉尚未融入。直到大约10天前,针对一个帖子的内容,发表了一点“非典型”评论,才开始直接感受这个论坛的“氛围了”。也开始理解,为什么“原创文章”特别少,而组织者需要建立“奖励机制”来鼓励了。 归纳起来,围绕这个帖子讨论的感受包括: 1.
热衷于“资料”,而对于资料的探讨、推敲、研究和挖掘,兴趣不大。这反映了某种普遍的现象,也就是,盲从于“经过验证”的东西,而一旦得到验证,跟风就成为惯例。在许多场合,都在某种程度上听到类似的慨叹: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而多数人又将这种不足简单地归于教育体系落后(确实落后,是事实),其实,与我们自己的习惯相关的部分,就是我们都太喜欢跟风了。 2.
热衷于“资料”,而对于资料缺少最起码的尊重和保护。大量的“转摘”(实际上是抄袭),既不澄清出处,也不“感谢”原作者,盲目地将“网络到资料”作为目的。从小处讲,这是无知(文明发展和进步,每一步都得益于那些先驱者的探索和冒险,对于他们留下来的东西,我们应该有起码的敬意。当然,这种敬意不应表现为“子曰”式的背诵和盲从),从大处讲,这危害我们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更危害到真正的创新。 3.
对于具体问题的讨论,不知道“对事不对人”,而是刻意地攻击对话过程中的“个别言辞”。我们需要理解,在简短的、围绕某个具体议题的探讨过程中,个人的发言,不可能“面面俱到、周密无缺”(如果真正做到那样,我们的论坛,可能也变成了政客的讲话,说的都是对的,但是谁也搞不清楚说了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围绕主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君子和而不同),才是大家渴望的良性的、建设性的交流和讨论。也只有这样的交流,才能激发我们彼此的思考(对话产生活性的思维火花,而资料难以发挥这样的作用),才能使彼此受益。 4.
总是向对方要资料,要答案。这可能(不一定)与我们多年的教育总是要有正确答案的模式相关。如果有机会,听一听“哈佛”、“耶鲁”等著名一流大学的课程,我们可以认识到,许多的学习和讨论的过程,重点,不在于“得出个正确结论-答案”,而在于其思辨、吸收、借鉴和共鸣。 5.
可以很容易地“表示尊敬”、“求教”、“客气”,而其内心,有着简单而明确的目的:索取。一旦你没有按照其要求给予的时候,马上表现出来“脸色”。还伴随着若干提示性话语 ----让人联想到许多情景。 6.
滥用权力。浏览各种网络的讨论,可能大家批评最多的,就是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可能许多人都觉得“用权”只能是那些“当权的行政人员”,其实,我们各自内心,都有这样的倾向。我们内心缺乏基本的、明确的道德底线,我们自己对于道德的理解,很多时候,受制于“利益”、“政治”、“感情”。我们很少能够深刻探视自己的内心深处。 7.
自己不完美(这不要紧,每个人都不完美),但却总是要求对方完美。这就很可怕。交流之间,认识各自观点和看法的不完美,吸收那些积极的、进取的、有益的因素,才是健康的讨论。同时,认识不完美,也不等于接受它 ---我们需要保持对于问题的探究和推敲,才能推动彼此前进。 8.
网络交流,需要有基本的开放心态和自信心。总是担心人家将自己看低(总觉得对方站得高),只能说明,自己内心空虚、害怕有人说自己穿着皇帝的新衣。在这种心态之下,无论手里拿着多少资料,内心也还是不踏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