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854|回复: 1

“妈妈流水线”是人性化用工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7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午,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后,女工才上班;下午,女工可以提前下班去接孩子。在宁波、义乌和江西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人性化安排作息时间的生产线,这种“妈妈流水线”很少遇到用工荒。
    在用工荒席卷整个制造业的时候,这条流水线为什么能有大批待业妇女登记排队,不用担心用工紧张?原因很简单,一个熟练女工往往有双重身份,她既是职工,又是母亲,这条流水线尊重和照顾了女工的双重角色。恰恰又是因为这种双重角色,这些女工背负补贴家用的生活责任,她们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很少跳槽,非常稳定。
    事实上,这些年来,一些能够留住工人的企业,都摸索出了企业与个人双赢的用工方式。无论是包车送员工回家过年,还是给夫妻工提供夫妻宿舍,无论是把生产原料挨家挨户送进山区推行“送料加工”,还是把生产车间建到劳动力输出地的家门口,都是在企业发展需要和工人个人需求中建立了新的平衡。
    “妈妈流水线”是一种人性化用工创新,它提供了新的用工管理思路。毕竟我国还有数亿农村劳动力等待转移,眼下的用工荒归根结底是制度荒、待遇荒、培训荒,那些要求双休、不愿加班、要求提高待遇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是不需要工作,但是跟他们的父辈相比,有更为急迫的个人发展需求,更为明确的家庭情感需求,更为强烈的社交网络需求,这是用工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也是用工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解决好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切入点。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必须基于人性化;不管何种形式的用工管理创新,其出发点也应在于人性化。制度是人设计的,但制度更是为了人而设计的,违背人性的用工制度,把人当成机器的用工制度,最终只能酿就一起又一起的富士康式悲剧。
发表于 2011-2-2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这边还没这福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6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