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51|回复: 0

冬天为什么有风时会感觉更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01-16 07:57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冬季刮大风的天气里,人们会感到格外冷。其实冷只是人们的主观感觉,而人体感觉的温度与实际温度不完全一样,如果把温度计放在风里,其温度显示不会发生变化。
刮风本身并不会让气温的度数降低。比如说同样在10℃的气温中,不刮风是10℃,刮风也还是10℃。但是,刮风却可以让体感温度降低。
我们身体平时所感受到的温度,并不是真实的大气温度,而是身体周围那一层薄薄包裹的空气层(以下简称“小气层”)的温度。
天气冷,气温比体温低,这时候身体在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为你加热小气层,所以小气层的温度是比气温略高,而比体温略低的。如果此时一阵大风吹过,好容易才被你身体加热好的小气层就一呼啦被吹跑了,换成温度低的“新”小气层过来罩着你,你自然就觉得冷了。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们的皮肤是不断有水分蒸发出体外的,即使是在寒冷的天气里也是这样的。人体水分蒸发是需要热量的,而这些热量来自我们的身体和贴在我们身体上的那层空气里的热量。在没有风的时候空气几乎是静止的,人体水分的蒸发进行得很慢,因为贴在皮肤上的空气层很快就饱和了水蒸气(在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里,蒸发是不能进行的)。有风时空气是流动的,贴在皮肤上的空气不断更换,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处于不饱和状态,这样蒸发就常常进行得很顺利,大量的热量随着蒸发从我们的身体中流失。
由于身体感觉温度带有主观的性质,没办法测量,所以温度并不能绝对反映体感温度,但是一种叫做“风寒指数”的指标能够基本反映感觉温度。依据这一指数,人们就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起居,从而确保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风寒指数是综合考虑阴晴、风、温度等要素,给出人体对寒冷的主观感觉指标,使人们可以比较方便地采取相应措施,适应天气的变化。一般来说,当风寒指数定义为“较冷”时,体感温度就相对较低,人们就会感觉到冷。此时,心脏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就要避免从暖和的房间突然走到户外,在外出时也要穿够衣服,注意头部、背部和四肢的保暖。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7-1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